第271章 眉资大战(中)

青梅镇位于眉州以东约六十里处。小镇颇大,约三百余户人家,在小镇周围,分布着十几个村落,一条连接眉州和资阳的主要官道从小镇南面穿过,使青梅镇成为方圆几十里最有名的市镇,但此时,青梅镇里弥漫着一种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气氛,一支近十万人的军队就部署在青梅镇以北约三里外的一片森林周围,整整一天,青梅镇以及附近的百姓们都在军队的指挥下向南方的仁寿县逃难而去,方圆五十里内,黑夜中再无一户亮着灯光。

北面的一片森林周围,十万辽东军已经枕戈以待,在森林的最东面是一座小丘,小丘上林木茂密,两三间茅屋分布其中,茅屋的主人已经逃难了,这里便成为辽东军的临时指挥所,其中一间较大的茅屋里隐隐透出灯光,尽管这丝灯光若隐若现。但在漆黑一片的夜里还是那样吸引人的目光。

茅屋里,李维正和十几员指挥使正在一幅地图前小声地讨论着蓝玉军的进军路线,从斥候得到的情报,蓝玉大军已经距青梅镇不足五十里了,仅仅一天一夜,蓝玉便强行军一百二十里,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向东南推移,让所有人都领教到了蓝玉用兵的快,如果是从前,大家或许会发出一片惊叹声,但在场的诸位都是大将,现在已经没有人惊叹了,蓝玉现在的用兵就仿佛一个已经泄密的高明魔术师在同行面前的表演。

他们看到了蓝玉用兵‘快’和‘奇’的背后一面,这是以牺牲将士体力为代价作战策略,在没有准备的敌军面前,这种策略或许非常有效,但在已经非常了解这种策略,而且已做好准备的敌军面前,它无疑会给自己带来一种灭顶之灾。

从彭山到资阳的官道位于青梅镇以北十五里处,之所以选择青梅镇这个位置驻军,是参谋们根据蓝玉的行兵习惯做出的决策,蓝玉的行军习惯是派出三支斥候队在前面巡查,这三支斥候队间隔二十里,每支斥候队约百人,他们的巡查是一种拉网似的探查,非常细致,所以蓝玉打仗从来都不会遇到埋伏。

但参谋在分析了他大量的行军记录后。便发现了其中的一种规律,也可以说是一种漏洞,那就是蓝玉军行军斥候只会在道路两边十里范围内进行探查,以防止半路的埋伏,应该说针对埋伏来说,这种探查已经充分了,发现了敌情,十里的距离足以让蓝玉军可以迅速集结应战。

但这一次辽东军并不是想打什么埋伏战,而是计划以逸待劳,和蓝玉军打一场硬仗,所以把等候的地点选择在青梅镇,可以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而且在青梅镇以东数里外有一条河,叫做仁寿水,河上桥梁较窄,蓝玉二十五万大军在过桥时,不可避免地会放慢速度,形成一种瓶颈,这样,后面的大军就会大量滞留在青梅镇的正对面。

“各位,眼前的形势已经十分清晰了,既然蓝玉大军离我们不到五十里。那说明他的前军斥候已经过去了,没有发现我们。”

李维正的声音清晰而低沉,不容有半点抗拒,“大战将在两个时辰后爆发,我们拥有精良的武器和犀利的火炮,这是我们优势,要充分利用,但我们的劣势也很明显,我们兵力不足,所以任何人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向蓝玉军发动进攻,违令者斩!”

李维正又扫了一眼将领们,见众人皆明白自己的战术布置,便点点头道:“我就不多说了,平将军留下,其他人各自归军。”

将领们施一礼,纷纷离去了,房间里只剩下李维正和平安二人,李维正见他有些怅然,便笑了笑道:“知道为什么把你单独留下来吗?”

“属下不知。”

“我要交给你一个任务,你率五千骑兵给我突击蓝玉后军。”

平安大喜,他惆怅的就是不能以偷袭的方式击溃敌军,李维正仿佛知道他的心思,便微微一笑,又继续道:“蓝玉的后军只有两万人,以你的骑兵应该可以对付,不过蓝玉派人来援助,你就离开撤回,不得恋战。”

“大人。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偷袭的方式直接击溃蓝玉军呢?”平安还是有点想不通。

李维正摇了摇头道:“如果对方也是十万人,或者对方的主帅是李景隆之流,我会这样做,但我们的对手是蓝玉,这是当朝第一名将,尽管我们已经摸透了他的战术,但不要因为这样就轻视他,如果以偷袭战,我们就无法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最后的结果可能就不会像我们想的那样乐观了。”

“属下明白了,属下绝不会恋战。”

平安施一礼出去了,李维正又看了片刻地图,便‘呼’地吹灭了油灯,大步向屋外走去。

........

夜色越来越深,已经到二更时分了,天地间一片寂静,随着湿气加大,地上出现了一层薄薄的雾霭,将森林和田野笼罩起来。

这时,十五里外的官道上已经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火把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火龙,这是蓝玉军的三万前锋到了,疲惫之极的士兵们经过了一天一夜的行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主帅已经承诺他们,过了仁寿水,再行二十里,他们可以休息一个时辰,正是这个能够休息的希望仿佛望梅止渴一般,激发出了士兵们最后的潜力。

前军开始过桥了,狭窄桥梁立刻阻碍大军前军的速度,正如预料中的那样,大军立刻慢了下来,叫骂声此起彼伏。大约半个时辰后,前锋还是陆陆续续过桥了,官道上再一次安静下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官道上再次出现了大队人马,这一次是蓝玉军的主力了,足足有二十万人之众,延绵十几里,铺天盖地的火把俨如一片火的海洋,在山岗上甚至不用千里眼都能看见远方的火把了。

山岗上,数百骑亲卫护卫着他们主帅,李维正手拿千里眼正向远方眺望,千里眼使他看得更清楚,正如他想的那样,尽管蓝玉军的士兵都已疲惫不堪了,但从火把的分布便看出他们并不乱,非常有序,他们并没有因为前方阻塞而向两边扩散开,而是站在原地耐心地等候。

一旁的副将邓戬有些担忧地说道:“大人,我很担心蓝玉知道我们有准备得话,他会不会退军,而不和我们正面作战?”

“肯定不会。”李维正放下千里眼,淡淡道:“二十万大军一旦后撤会是什么后果,他比谁都清楚,他应该知道,和我们正面一战,或许还有一点取胜的机会,你就放心吧!此战我们必胜无疑。”

......

官道上,蓝玉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他没有料到前方仁寿河上的桥梁会造成这么堵塞的后果,早知道这样,他就命令前锋再搭两座桥梁了,但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办法了,他一方面命手下沿河去搜寻船只搭建浮桥,另一方面他只有耐心地等待了,不过士兵们似乎很愿意等待,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等待的间歇休息了。蓝玉也发现了这个机会,便下令道:“全军可就地休息,等待过桥。”

军令传下,大片大片的火把熄灭了,筋疲力尽地士兵们纷纷席地而坐,许多人倒地便睡去了,他们已经强行军几天了,全部休息的时间加在一起还不到三个时辰,就算是钢铁人也会累散架了,队伍里非常安静,大家都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尽管蓝玉也非常疲惫了,但长年行军养成的习惯还是改不了,他骑在马上,向官道两边望去,黑沉沉的夜雾阻碍了他的视线,他什么也看不到,但心中却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他几十年军旅生涯中慢慢形成的,非常准确。

“这是哪里?”这种不安的感觉让蓝玉开始警惕起来了。

行军司马陆玄武立刻禀报道:“回禀大将军,南面十五里便是青梅镇,从眉州到资阳的必经之路。”

“斥候去探查过了吗?”

陆玄武迟疑一下便道:“我们是按照惯例,只探查官道两边十里之内,我们发现一个村庄已经没有人了,估计是辽东大军经过,把他们吓跑了。”

“不对!”蓝玉立刻感到了不妙,大军过境,怎么只可能把人吓跑那么简单,他当即命令道:“立刻派斥候去镇上探查,立刻去!”

但是他预感已经晚了,蓝玉话音刚落,他身后忽然传来了一片惊恐的喧哗声,只见士兵们纷纷站起来,向后方望去,蓝玉怒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几匹战马狂奔而来,马上军士惊恐地大喊:“大将军,后军遭辽东骑兵突然袭击,已经支持不住了。”

蓝玉大吃一惊,他急忙追问道:“对方有多少骑兵?”

“大约五千骑兵,非常犀利,为首大将好像是平保儿。”

蓝玉的心一下沉进了深渊,自己的后军有两万人,而对方只有五千骑兵,这么快就支持不住了吗?

副将孙光标也意识到了不妙,他连忙道:“大将军,恐怕事情很严重,如果对方大将真是平保儿的话,那么辽东的主力应该就在附近。”

蓝玉猛地回头,目光紧紧盯着黑暗中的青梅镇方向,他忽然一字一句道:“我知道,李维正一定就在不远处看着我们。”

他周围的将领顿时慌了神,纷纷央求道:“大将军,我们劳师远来,士兵们哪还有力气打仗?我们后撤吧!不能和辽东军作战。”

“都给我闭嘴!”蓝玉大吼一声,众将立刻安静下来。

“你们以为我们只有几千人吗?二十万大军,一旦后撤会是什么后果,你们都知道吗?军心大乱,对方只需五千骑兵就可以让我们兵败如山倒。”

众将都低下了头,孙光标小声地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请大将军下令吧!”

蓝玉也知道自己军队非常疲惫了,如果能事先发现有埋伏,他会让士兵们休息两个时辰后再战,但现在对方已经发动了,士兵都知道自己中埋伏了,如果再拖下去,军队会不稳,很快就会出现混乱。

他思量再三,他竟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他慢慢抬头望着南方,他的军队要两倍于辽东军,他们未必会输,蓝玉毅然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立即整军,准备迎战!”

........(!)

第278章 各有猜测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127章 出发前夕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176章 未雨绸缪第101章 血洗三所第8章 父亲遭祸第251章 奇袭容城第52章 王府夜宴(四)第243章 蓝玉生乱第35章 各路神仙第11章 家厚养廉第82章 蓝家出事第18章 情况突变第82章 蓝家出事第219章 高丽内乱(下)第50章 王府夜宴(二)第5章 孤女无助第131章 宝船起航第277章 深远布局第100章 逐步收网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279章 杂剧周报第46章 把水搅浑第104章 日本来客第233章 周王请罪第62章 挺身而出第63章 暂弃前嫌第80章 新店选址第95章 上任首日第27章 苏州舅舅第232章 故伎重施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228章 京都风云(七)第31章 失踪两人第8章 父亲遭祸第5章 孤女无助第279章 杂剧周报第112章 广州立威第231章 战争准备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176章 未雨绸缪第117章 风云聚合第146章 齐人之福第239章 齐王之争第280章 第二步棋第185章 明暗两线第64章 生死之间第2章 何去何从第62章 挺身而出第27章 苏州舅舅第88章 早朝前夕第3章 衙门当差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252章 山东之军第251章 奇袭容城第65章 燕王朱棣第69章 返回故里第242章 全力一击第209章 朝鲜战略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32章 偶遇故人第42章 叶家姐妹(下)第106章 菊池兄妹第22章 父子夜谈第255章 圣旨之下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15章 仗义出手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286章 红参案(一)第116章 银船到来第100章 逐步收网第15章 仗义出手第19章 绝境求生第1章 重回大明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219章 高丽内乱(下)第119章 银案收网第6章 取名哑妹第32章 偶遇故人第40章 叶家姐妹(上)第83章 皇孙允炆第206章 家有虎子第146章 齐人之福第159章 高丽来使第187章 以石击卵第199章 东征日本(二)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169章 宁王再来第107章 北使被杀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224章 京都风云(二)第214章 李檀抓周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7章 有了牵挂第125章 叶家暗流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41章 叶家姐妹(中)第291章 内外交困
第278章 各有猜测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127章 出发前夕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176章 未雨绸缪第101章 血洗三所第8章 父亲遭祸第251章 奇袭容城第52章 王府夜宴(四)第243章 蓝玉生乱第35章 各路神仙第11章 家厚养廉第82章 蓝家出事第18章 情况突变第82章 蓝家出事第219章 高丽内乱(下)第50章 王府夜宴(二)第5章 孤女无助第131章 宝船起航第277章 深远布局第100章 逐步收网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279章 杂剧周报第46章 把水搅浑第104章 日本来客第233章 周王请罪第62章 挺身而出第63章 暂弃前嫌第80章 新店选址第95章 上任首日第27章 苏州舅舅第232章 故伎重施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228章 京都风云(七)第31章 失踪两人第8章 父亲遭祸第5章 孤女无助第279章 杂剧周报第112章 广州立威第231章 战争准备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176章 未雨绸缪第117章 风云聚合第146章 齐人之福第239章 齐王之争第280章 第二步棋第185章 明暗两线第64章 生死之间第2章 何去何从第62章 挺身而出第27章 苏州舅舅第88章 早朝前夕第3章 衙门当差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252章 山东之军第251章 奇袭容城第65章 燕王朱棣第69章 返回故里第242章 全力一击第209章 朝鲜战略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32章 偶遇故人第42章 叶家姐妹(下)第106章 菊池兄妹第22章 父子夜谈第255章 圣旨之下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15章 仗义出手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286章 红参案(一)第116章 银船到来第100章 逐步收网第15章 仗义出手第19章 绝境求生第1章 重回大明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219章 高丽内乱(下)第119章 银案收网第6章 取名哑妹第32章 偶遇故人第40章 叶家姐妹(上)第83章 皇孙允炆第206章 家有虎子第146章 齐人之福第159章 高丽来使第187章 以石击卵第199章 东征日本(二)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169章 宁王再来第107章 北使被杀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224章 京都风云(二)第214章 李檀抓周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7章 有了牵挂第125章 叶家暗流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41章 叶家姐妹(中)第291章 内外交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