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回大明

洪武二十二年九月,深秋的寒意笼罩在淮南大地上,在淮南各城中,最有名的就是中都凤阳了,这里是龙兴之地,在朱元璋登基后的洪武二年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因为新都在凤凰山之阳,故名凤阳,朱元璋广封王侯,并迁江南十四万富户于此,使得原本贫瘠的小城立刻变得繁华昌盛。

临淮县在中都凤阳以东约二十里,原名中立县,因紧靠淮河而改名临淮县,这一带土地丰腴、水源充沛,自古就是粮食高产区,再加上这里紧邻龙兴之地,各种朝廷优待沾光不少,故而这里百姓普遍富裕,生活过得倒也滋润。

在临淮县的东面有一座酷似元宝的小山丘,当地人都称之为元宝山,山脚有一片村落,叫做李家村,顾名思义,村子里的人家大多姓李,这一天,李家村的地主李员外家发生了一件大事,李家少爷跳井自杀了。

“捞起来了!捞起来了!”几名长工七手八脚从井里吊起一个湿漉漉的人,“我的儿啊!”李员外一声大叫,发疯似地冲了上去,他拼命拍打儿子的脸,可拍打了半天,儿子始终没有动静,李员外悲痛欲绝,他放声大哭:“儿啊!你可千万不要死,你死了,我们李家可就断根了。”

众长工都默默无语,都淹了两个时辰了,怎么还能救得活,可怜老爷三代单传就这么一个儿子,这下李家真的绝后了。

这时,一个三十余岁的妇人上前安抚李员外道:“老爷,人死不能复生,你保重身子吧!”

李员外忽然跳起来指着妇人破口大骂:“贱人!你还有脸说,若不是你苦苦相逼,我儿会跳井吗?”

院子里所有人都惊呆了,老爷居然敢骂夫人,这个世道真的变了,那妇人粉面一寒,杏眼圆睁,劈手就给了李员外一记耳光,恶狠狠道:“你刚才叫我什么?”

李员外仿佛被一巴掌打醒,他呆呆望着妇人,心中又是害怕又是伤心,想着儿子从此没了,他悲从中来,捂着脸蹲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时,一名长工忽然发现少爷的眼皮似乎动了一下,他顿时激动得大叫起来,“老爷,少爷好像还有气。”。

李员外就像被电了一下,一下子跳了起来,扑到儿子面前,手颤抖着伸在儿子鼻前,他忽然无力地跌坐在地上,泪眼模糊地仰天长叹,“苍天有眼啊!我李家有救了。”

...........

“快去请医士!”

“小心抬!少爷头上有伤。”

院子里乱成一团,有人跑去请医士,李员外扶着儿子的头,和家人们一起小心翼翼把儿子抬进了屋,那妇人也长长松了一口气,吩咐丫鬟道:“去!让厨房杀两只鸡炖了,给这个魔头送去,他既然不死,老娘明天跳井。”

..........

李家少爷虽然未死,但一直昏迷不醒,一连几天,总听见他在昏迷中说些怪异的言论和悲风悯月般的感叹:

“陆经理,这是我的辞职书,没有什么理由,我太累了,我想休息几年。”

.......

“老王,你不是一直想做我那几支股吗?我向经理推荐了你,这两天大盘缩量,两桶油却拉高,恐怕是主力出货,你可要当心。”

.......

“阿梅,我想出去走一走,去云南、去丽江,如果有可能我还想去奥地利和英格兰,看看那里的牧场和天空,希望我回来的时候能赶上吃你的喜糖。”

......

他细碎交代后事般的奇言异语在李府上空幽灵般回荡,下人们有的捂嘴窃笑,但更多的人却是唉声叹气,少爷救回来又有什么用,本来就如癫似狂,现在就更成了一个疯子,将来大家都有得罪受了。

第四天,李府终于安静下来,再也听不见少爷的妖言惑语,房间内,李家少爷浑身赤裸,背上扎满了金针,悄然无声地趴在床上,从县里请来的名医高医士神情冷肃,动作迅疾地为他贴药施针,而李员外揪心地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医士为儿子针灸,儿子从井中捞起已经是第四天了,第一天李员外从大龙兴寺请来高僧驱邪,第二天从紫林观请来天师捉鬼,折腾了三天,儿子的疯癫并无好转,反而有恶化的趋势,李员外无奈,只得听从家人劝告从县里请来最有名的高医士,高医士手到病除,一剂汤药便让李家少爷安静下来。

人已经沉沉睡去,呼吸均匀而香甜,高医士给他敷完最后一贴药,擦了一把汗,便给李员外使了一个眼色,两人来到外间坐下,高医士疲惫地叹了口气,李员外的心抽了一下,紧张地问道:“怎么!我儿还有不妥吗?”

“令郎的身体强壮,只是落井受了寒,现在已经无大碍了,但令郎的这儿好像出了点毛病。”高医士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员外也听见了,他满口胡话,什么叫中了大奖,享受人生、多娶几个老婆我能理解,但什么叫环游世界我就不懂了,古怪离奇,竟是我平生第一次听闻。”

“那他还能生儿子吗?”李员外只关心李家是否有后,其他都不重要。

“应该可以,好了!天色已晚,等用完这一轮金针,我也该走了。”高医士站了身,命药童收拾箱子,见李员外满脸忧色,有点心不在焉,便提醒他道:“令郎只要好好将养几日,身体当能恢复,以后我就不用来了。”

李员外慌忙从袖子里取出一叠宝钞,万分感激地递给高医士,“这是一百贯诊金,不成敬意,请高名医收下。”

高医士呵呵一笑,收下了诊金,他走到门口,向左右看了看,忽然低声对李员外道:“我听说令郎性子偏激,似乎和家人相处不睦,为防止下次出事,员外还是要想想法子给他找个事做才行。”

李员外被说中心事,一时低头踌躇起来。

......

又过了几天,李家少爷才渐渐恢复了理智,但他十分沉默,也不肯下床,整天躺在床上难说一言,一语必惊人,正如高医士所言,他的记忆真的好像全没了,家里人都说少爷一定是跳井时头部被井底的岩石撞了,但李员外并不在意,他每天都来陪儿子说话,说说家长里短,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天后,李家少爷的话终于开口了,也似恢复了常态。

房间内,李家少爷静静地躺在床上,他大约二十出头,眉眼倒也清秀,只是脸色惨白,身体显得十分虚弱,这自然就是我们的主角了,他叫李维正,今年二十五岁,是某证劵公司的小职员,从高中起就最喜欢买彩票,买了八、九年,连两元钱也没有中过,但半个月前他却时来运转,竟一下子中了一千万的巨奖,可惜乐极生悲,在辞职的当天他便先天性心脏病发作死了,灵魂不灭,飘飘悠悠穿越六百年,附身在了这个明朝李维正的身上。

李维正心中充满了各种疑惑,可又不敢多问,其实他的伤势早就好了大半,不过装病最能掩饰他的一无所知,索性就装到底了,只可怜李员外为他担心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李维正从只言片语的对话中慢慢了解到了许多事情,现在是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执政时期,也就是说他竟穿越到了明朝初年,这让他又是恼火又是庆幸,恼火是被命运捉弄,不仅失去一千万大奖,而且又将他重生在六百年前,老天为什么不让他回到强盛繁华的盛唐时代呢?

而庆幸是现在离明亡还早,他不用担心被辫子兵杀死,随着生命安全得到保证,他开始关心附身的这个男子,据说此人是个考了五年县试不中的落第书生,就如同后世高考五年落榜一样,脾气又犟又倔、敏感而暴躁,估计是五年考不中,心理有些变态了,不过这和自己已没有关系,他关心的是此人的长相家世,此人长得还算有几分清秀,身材极为高壮,和他前世一点也不像,两只胳膊又长又粗,巴掌如蒲扇一般,听说他少年时还练过几年武。

他家是凤阳府临淮县的一户地主,他是家中独子,父亲是个不大不小的地主,家里有四五百亩上田和几十亩林地,在明初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虽然不太满意附身在一个小人物的身上,但李维正还是感到庆幸,不是吗?至少这个人才二十出头,风华正茂,如果命运之神捉弄,把他重生到颤颤巍巍的八旬老翁身上,那他还不如直接死了的好。

况且他还有一副强壮的身体,让前世饱受先天性心脏病折磨的他,能感受到心脏的蓬勃有力,感觉到生命竟是如此美好,就凭这一点,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门吱嘎一声开了,走进了一人,似乎不是李员外熟悉的脚步声,李维正微微侧头,一股香粉味扑来,他面前站着一个年轻的妇人,约三十余岁,身材不高,穿着一件绿底绣花的比甲,倒显得身材修长苗条,只见她粉面凝雪、杏眼含霜,冷笑一声道:“你父亲今天到县里去了,我特来看看你。”

......

(注明:朱元璋不允许医生叫郎中,只能用医士的称呼)

第164章 种田养鸡第155章 举棋不定第174章 辽东事变第164章 种田养鸡第130章 两个千户第46章 把水搅浑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240章 孟德故计第210章 高丽女王第105章 神秘校尉第284章 请君出瓮第5章 孤女无助第208章 取舍之间第144章 耽罗后裔第230章 京都风云(九)第294章 燕王之死(下)第290章 红参案(五)第53章 最后争夺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252章 山东之军第256章 再出诡计第131章 宝船起航第79章 解开心结第211章 权力染缸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42章 叶家姐妹(下)第186章 奇袭安边第162章 人心难测第271章 眉资大战(中)第143章 离开日本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205章 东征日本(八)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66章 失之交臂第159章 高丽来使第215章 高丽杂报第229章 京都风云(八)第6章 取名哑妹第129章 软硬兼施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269章 首战嘉定第228章 京都风云(七)第86章 三王进京第17章 惊天内幕第93章 好事难双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293章 燕王之死(上)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277章 深远布局第296章 喜讯传来第119章 银案收网第12章 酒楼偶遇第169章 宁王再来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271章 眉资大战(中)第147章 远方来客第105章 神秘校尉第248章 朝廷借粮第45章 楚王朱桢第116章 银船到来第182章 大棒萝卜第274章 嫁祸东篱第151章 兵发琉球第237章 燕王之断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76章 走漏消息第190章 双面间谍第37章 公私兼顾第68章 保定春色(下)第98章 各方所谋第132章 蓄势待发第221章 风云疾变(中)第1章 重回大明第192章 正式摊牌第13章 池州飞鼠第128章 船厂风波第217章 视察台湾(下)第111章 风吹草动第268章 初抵重庆第199章 东征日本(二)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242章 全力一击第57章 李善长死第264章 景隆复出第55章 道观惊魂第144章 耽罗后裔第137章 出使日本(二)第99章 等待机会第175章 紧锣布局第17章 惊天内幕第61章 借刀杀人第288章 红参案(三)第276章 迎头一棒第191章 燕王来访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268章 初抵重庆第90章 早朝封官(下)第134章 夜袭耽罗
第164章 种田养鸡第155章 举棋不定第174章 辽东事变第164章 种田养鸡第130章 两个千户第46章 把水搅浑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240章 孟德故计第210章 高丽女王第105章 神秘校尉第284章 请君出瓮第5章 孤女无助第208章 取舍之间第144章 耽罗后裔第230章 京都风云(九)第294章 燕王之死(下)第290章 红参案(五)第53章 最后争夺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252章 山东之军第256章 再出诡计第131章 宝船起航第79章 解开心结第211章 权力染缸第247章 燕王二子第42章 叶家姐妹(下)第186章 奇袭安边第162章 人心难测第271章 眉资大战(中)第143章 离开日本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205章 东征日本(八)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66章 失之交臂第159章 高丽来使第215章 高丽杂报第229章 京都风云(八)第6章 取名哑妹第129章 软硬兼施第62章 挺身而出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269章 首战嘉定第228章 京都风云(七)第86章 三王进京第17章 惊天内幕第93章 好事难双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293章 燕王之死(上)第195章 步步连环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277章 深远布局第296章 喜讯传来第119章 银案收网第12章 酒楼偶遇第169章 宁王再来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271章 眉资大战(中)第147章 远方来客第105章 神秘校尉第248章 朝廷借粮第45章 楚王朱桢第116章 银船到来第182章 大棒萝卜第274章 嫁祸东篱第151章 兵发琉球第237章 燕王之断第141章 出使日本(六)第76章 走漏消息第190章 双面间谍第37章 公私兼顾第68章 保定春色(下)第98章 各方所谋第132章 蓄势待发第221章 风云疾变(中)第1章 重回大明第192章 正式摊牌第13章 池州飞鼠第128章 船厂风波第217章 视察台湾(下)第111章 风吹草动第268章 初抵重庆第199章 东征日本(二)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242章 全力一击第57章 李善长死第264章 景隆复出第55章 道观惊魂第144章 耽罗后裔第137章 出使日本(二)第99章 等待机会第175章 紧锣布局第17章 惊天内幕第61章 借刀杀人第288章 红参案(三)第276章 迎头一棒第191章 燕王来访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268章 初抵重庆第90章 早朝封官(下)第134章 夜袭耽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