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回 买人

次日清晨,李彦没有急着去天津城,这一天正好是小直沽通济集赶集的日子,通济集逢三、逢九开市,每当这一天,都会有很多商贩来到白河、卫河交叉处河口的集市,将商品摆放出来,供大家购买。

李彦想买的东西,集市上差不多都有,而且还更便宜方便,当然就不用再去天津城。

“三娃,我们看看有没有小牛买好不好?明年开春好耕作那五十亩地,小牛耕地可快了,”二丫挎着竹篮,笑呵呵地说道。

李彦拽了拽二丫的辫子,笑着说道:“嗯,还要买只驴子,以后去城里就方便了。”

带着三分好奇,李彦和二丫还有包有才他们在集市上晃荡,手里有了钱,很多东西都要添置。

家里的东西上次都被喇唬们砸坏了,正好添置一些;还有多了五十亩地,等着收获,镰刀、铁锹、锄头等农具也需置办;再买些牛马牲畜,准备明年春耕大干一场。

天津临海,土地盐碱含量高,不适合种地,打渔熬盐的更多。加上邻近京城,皇亲国戚、官宦显贵、宫中内监很多都在这里置办土地,反而是自耕农日益破产,佃农种不起田,天津到通州这一片有大量荒地。

农事废弛,牲畜自然养不起,辽东那边打仗又经常征用骡马,集市上总共没几头大型牲畜,奇怪的是价格还很低,因为卖的人少,买的人更少。

与不多的牲畜相比,人市更加热闹,很多衣衫褴褛的男男女女蹲在路边,像牲口一样等着人去挑选。

“少爷是想买两个婢子吗?”包有才一路都介绍情况,见李彦注意到路边那些人,连忙开口问道。

李彦闻言点了点头:“买个婢子要多少钱,帮着二丫做活也不错,不过还要雇些短工收割稻子。”

“一般的小婢四两银子就可以了,至于雇工,短工两三分银一天,包吃食,长工则三四两银雇一年,不过五十亩的田地,我和郑书、大牛便足够,不用雇人,”包有才知道李彦有价值二十两的散碎银子和制钱,怕他有钱就乱花,也想表现出自身的价值,小心提醒道。

在集市上逛了逛,李彦对银子的价值差不多心中有数,一两银子能买一石也就是一百多斤稻米,两百多斤大麦,四十斤猪肉,四斤官盐,二百五十个鸭蛋,以及一千块豆腐,十斤油。

如果用二零零九年的大米价格折算,一两银子差不多是三百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一千块钱五六百斤米可以买个人,八九百块雇个长工能用一年,而且还是合法的。

李彦手头有一百二十两银子,也就相当于两三万人民币,可以买二三十个人。

“还是雇点人吧,你们三个以后跟着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至于银子,我这里还有,闻香楼那边也会过来买食材,银子是越赚越多的,雇些人也方便,”李彦对未来有着宏大的构想,自然不会把银子捂在手里,何况用工成本如此低廉。

包有才对现在的李彦一点都看不懂,但那二十两白花花的银子摆在眼前,他也只有仰慕的份儿,既然无法理解,那便只能听着去做:“少爷想要雇短工还是长工?我和郑书去说价,肯定用不到这个价钱。”

“也好,你们先去说说,就买一个小婢,十个长工,工钱月给,”李彦点了点头,这一路上但凡买东西,包有才都会自告奋勇上去砍价,他总是先到周围晃悠一圈,到处搭讪,再回到看中的那个摊位,然后就滔滔不绝,将有关系、没关系的问题统统扯到物品上,偏偏很多隐秘的事情都被他说了出来,卖家自然失去要价的底气。

然后就让郑书上前,和卖家细细算起经济账,七扯八扯,早将对方扯晕了,最后成交的价钱自然是极低。

这招在人市上同样管用,包有才直接用二两银子买下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又用二两银子一年谈下十个年纪轻,看上去气色还算不错的长工。

不过这些人都耷拉着脑袋,目光涣散,显然对这个结果很是失望。

这么着不行,李彦可不想要一群没有积极性的“员工”,他拍了拍手,示意让大家聚到一起,就在其他眼巴巴望着的雇工面前,开始对“新员工”训话:“好了,你们以后就是李家庄园的人,大家也都看到,如今天公不作美,连年灾荒,田地的出产少得很,人要活下去都不容易。”

“不过,你们以后跟着我做事,只要忠心、肯出力气,我保证大家能吃饱肚子,养好家,有孩子的能进学堂读书,还没结婚的能找到年轻俊俏的姑娘,只要大家跟我干……你们愿不愿意?”李彦绞尽脑汁给这些长工许下愿景,不过效果欠佳,没有人回应。

包有才把眼一瞪:“都聋了吗,少爷问话呢,不愿意的就回去!”

“愿意,我们愿意,少爷你就收下我们吧!”一听包有才这么说,大家都急了,有人已经顾不得什么,噗通一下跪到地上。

“起来,都起来,愿意就好,大家会过上好日子的,”李彦连忙伸手将跪倒的长工扶住,虽然很不习惯,不过这种感觉真的不错。

李彦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脸上一直带着微笑,是那种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看到大家渐渐平静下来,脸上也多了一丝生气,李彦才用一种充满诱惑力的声音对他们说道:“我问你们,想摆脱眼下这种贫困的日子吗?你们想每顿有饭吃,过年都有新衣服穿吗?想住进宽敞明亮的屋子吗?”

“不想!”

一个年轻人上前一步,对李彦作揖行礼:“东家,我们不想有米饭吃,只要面汤饼子可以果腹;也不要宽敞明亮的屋子,只要能遮风挡雨;更不用穿新衣,只要冬有棉衣可御寒,夏有凉衫可遮体,只要如此,我等便满足了。”

“说得好,你叫什么名字,可曾读过书?”李彦和颜悦色地对那个说话的年轻人道,他看到很多人脸上都露出了希翼与渴望,效果比自己刚才那番话更好。

年轻人恭谨地道:“谢东家夸奖,学生……小的石柱子,读过几天社学。”

“好,那我告诉你,你说的这些一定可以实现,”李彦指了指雇下的长工:“还有你们,都能过上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遮风挡雨的日子。”

“而且我说过的话,让你们的孩子认字读书,给你们娶亲,也都能做到,只要你们跟着我,”李彦挥了挥,示意石柱子还有包有才他们过来。

长工们不再像刚才一样死气沉沉,不过也没有激动的表示,李彦知道讲话的效果就这样了,他从怀里掏出装着散碎银子和制钱的钱袋。

“包管事刚才跟你们说的只是保底工钱,只要做得好,还会有额外奖励,这些银钱就是给你们的安家费,一个人五钱,回去将家里的事情安排好,然后来我这里做事,”李彦晃了晃钱袋。

五钱银子不算多,也就一百多块钱,几十斤米,但却相当于这些长工们全年工钱的四分之一,也就是三个月的收入,他们都愣了愣,马上变得非常激动,看着李彦的眼光变得热烈起来,纷纷跪倒在地上。

“多谢大老爷!”

“多谢东家!”

九个长工和一个小婢跪在李彦面前,纷纷说着感激的话,看得李彦很不是滋味,五钱银子也就两袋米,这点福利实在微薄,正是他让包有才拼命压价,加上他们原本的日子过得实在非人,才显得这五钱银子很贵重。

李彦伸出手,示意他们起来,道:“各位乡亲不必如此,等你们安排好家事,再来报到,以后,也就是我家农庄的人,只要你们用心干活,将事情做好,每个月甚至每天都可能有奖励。”

“东家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干的,”唯一站着的石柱子也深深行了个大礼,认真说道。

至于其他人,经李彦的一再要求,才停止磕头,热泪盈眶地说着感激的话,表示一定会认真干活。

李彦看到大家的表现,知道自己的一番作为终于有了效果,看这些人的样子,也能让他放心地安排活计。

第7回 寡 妇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16回 后路第214回 问罪第125回 食品问题第19回 海外第55回 弹簧弹子锁第47回 拜访徐光启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79回 小胜一场第193回 秋季攻势第95回 广而告之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217回 拦街第82回 谁更霸道第249回 私宴第164回 旅顺造船第256回 节后第95回 广而告之第72回 不如创业第118回 机器蓝第201回 血色战场第148回 战守之策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96回 招商大会第238回 工商第101回 机器展会第157回 战后调整第213回 交锋第139回 金州防线第22回 银钱第55回 锁匠徒刑第205回 回京第80回 华夏商报第95回 广而告之第92回 发行渠道第162回 出访登莱第11回 换 田第78回 妙计退婚第2403回 新城第70回 展销大会第191回 两大问题第86回 水车有害?第232回 司法第134回 兵临辽东第218回 前夜第254回 粮荒第30回 农事第39章 满城风雨第231回 立宪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31回 训练家丁第92回 发行渠道第55回 弹簧弹子锁第231回 立宪第94章 华容道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27回 退缩第177回 鏖兵大虫河第183回 加官进爵第231回 立宪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52回 内外交战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58回 等分制尺第258回 国士第202回 溃兵如潮第9回 炒 蛋第250章 政党第237回 建设第28回 绝境第187回 辽海战区第161回 开辟财源第122回 大练新军第127回 建车船厂第215回 职守第24回 休妻索娉第34回 徐光启发癫第160回 是非功过第112回 制造火器第143回 炮兵初战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36回 风雨欲来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86回 孙承宗阅关第182回 挫败建奴第98回 单车少年第187回 辽海战区第21回 红颜第1回 骗子第191回 两大问题第13回 番薯第165回 冬季无战事第179回 小胜一场第151回 扩军备战序章选择第245回 屯垦第223回 皇权第260回 新内阁
第7回 寡 妇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16回 后路第214回 问罪第125回 食品问题第19回 海外第55回 弹簧弹子锁第47回 拜访徐光启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79回 小胜一场第193回 秋季攻势第95回 广而告之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217回 拦街第82回 谁更霸道第249回 私宴第164回 旅顺造船第256回 节后第95回 广而告之第72回 不如创业第118回 机器蓝第201回 血色战场第148回 战守之策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96回 招商大会第238回 工商第101回 机器展会第157回 战后调整第213回 交锋第139回 金州防线第22回 银钱第55回 锁匠徒刑第205回 回京第80回 华夏商报第95回 广而告之第92回 发行渠道第162回 出访登莱第11回 换 田第78回 妙计退婚第2403回 新城第70回 展销大会第191回 两大问题第86回 水车有害?第232回 司法第134回 兵临辽东第218回 前夜第254回 粮荒第30回 农事第39章 满城风雨第231回 立宪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31回 训练家丁第92回 发行渠道第55回 弹簧弹子锁第231回 立宪第94章 华容道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27回 退缩第177回 鏖兵大虫河第183回 加官进爵第231回 立宪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52回 内外交战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58回 等分制尺第258回 国士第202回 溃兵如潮第9回 炒 蛋第250章 政党第237回 建设第28回 绝境第187回 辽海战区第161回 开辟财源第122回 大练新军第127回 建车船厂第215回 职守第24回 休妻索娉第34回 徐光启发癫第160回 是非功过第112回 制造火器第143回 炮兵初战第120回 再论辽东第36回 风雨欲来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86回 孙承宗阅关第182回 挫败建奴第98回 单车少年第187回 辽海战区第21回 红颜第1回 骗子第191回 两大问题第13回 番薯第165回 冬季无战事第179回 小胜一场第151回 扩军备战序章选择第245回 屯垦第223回 皇权第260回 新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