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设计

被大明天子嘲讽为一群饭桶的暹罗人,其实里头也不是真的都是饭桶,至少那个原历史中的纳黎萱大帝就的确有两把刷子。

他被阮潢卖了一把,自己带着三万兵马去清迈和缅军的三万人打了一仗,居然取胜了。

要知道,对面的缅军原本就是为了震慑暹罗才放在清迈的,乃是缅军中的精锐,莽应里从缅北南下到东吁的时候都没舍得动用这支军队,可见他们任务之重,反过来也证明了他们实力之强。

这样一支养精蓄锐的生力军,在得知纳黎萱“叛军”北上之后当然不能忍,于是主动南下迎击,结果双方就在清迈东南方向的南邦相遇,爆发了“南邦之战”。

南邦这地方靠近旺河,当时的局面是缅军已经渡河,而纳黎萱本打算打缅军一个半渡而击但却迟了一步,于是局面反而成了缅军背水一战。

众所周知,背水一战对于绝境中的缅军而言就是决死之战,此时的缅军在士气上会有加成效果,在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缅军的赢面非常大。

然而意外发生了。

纳黎萱先是上去进攻了一波,但攻势比较无力,遂被缅军轻视,认为纳黎萱所部只是一群临时征集而来的乌合之众,于是果断发动反击。

纳黎萱且战且退,连退了二十里,到达一个叫做湄他的地方。缅军因为追赶,阵势早已脱节。此时纳黎萱忽然亲自射出一箭,击毙了缅军一位将领,暹罗军由之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纳黎萱的后手发动了,几千僧兵忽然从旁杀了出来,把缅军原本就已经不成型的阵势搅得更加混乱,纳黎萱毫不犹豫发动反击,一举打崩了缅军冲得最快的前锋军。

此时缅军主将意识到不妙,连忙下令转攻为守,然而已经来不及了。纳黎萱手下装备了明军(安南)所支援罩甲和钢刀的嫡系亲卫全面出击,一个冲锋就打崩了缅军刚刚结出的圆阵,杀入缅军核心。

纳黎萱本人毫不犹豫地亲自跟了上去,带着他在彭世洛积攒出的精锐主力,从这个突破口一举撕开缅军防线,缅军一时阵脚大乱。

在混乱中,缅军主将被射杀,缅军在群龙无首之下陷入苦战,继而崩溃,许多人转身就逃,纳黎萱则带兵追杀。

是役最终的结果是纳黎萱所部以损失两千四百余人的代价,击溃清迈缅军主力,取得了阵斩近五千人、俘虏八千余人的巨大胜利,而缅军残部四散溃逃,已无力再对纳黎萱所部及暹罗北部形成威胁。

随后,纳黎萱一面向大城方面汇报战况,一面分兵占领暹罗北方要地——即八百大甸宣慰司或称兰纳的地区。

在给他的父亲即暹罗王的汇报中,纳黎萱指责安南远征军背信弃义,让他差点陷入绝境,同时请求他的父王将阮潢逮捕,并表示自己要向大明申诉以表示抗议。

暹罗王坦马罗阇当然没有本事逮捕阮潢,甚至他本人因为软弱可欺,现在连国都大城的兵权都丢了,怎么逮捕?

眼下王室卫队和禁军(性质上是禁军)的指挥权已经转移到阮潢手中,而且他还在不断地狐假虎威,联络暹罗各地,试图掌控住除纳黎萱之外的其余地方首领或军阀。

阮潢的狐假虎威不光是用坦马罗阇的名义来给各地下令,他还同时借用了“大明天朝”、“安南都统司”等各种名义。

他甚至卖力地宣扬,说纳黎萱之所以取得南邦之战的胜利,依靠的就是京华集团给他所提供的精良装备。而这种精良装备,只要大家投靠大明、投靠安南、投靠京华,就都有机会获得。

不过阮潢也知道,光靠这样还是有些不足,毕竟他本部的人马实在太少了些,即便加上从南掌带来的兵马也不值一提——不算纳黎萱所部,光是现在暹罗的其他军队加起来就有八万多。

这些军队的实力或许不怎么样,都是当年缅军的手下败将,但八万人这个数目至少听起来很不少,如果是反了的话,那也够他喝一壶了。

因此他一边稳住暹罗国内的形式,又朝三个方面请求支援:首先当然是直接派人用最快的速度联络高务实,请求高务实派兵支援。

其次他也知道高务实离得太远,可能缓不济急,所以也向安南国内请求支援,这求援名义上是发给安南都统使司,但实际上就是写给京华顾问们的。此外他还写了两封亲笔信,一封给升龙警备军的高珗,一封写给广南三镇总领高孟男,请他们酌情派兵支援。

再次则是写给身在东吁城外的黄芷汀,一边报告自己这边的情况,一边试探着问黄副都统能不能抽调一些兵力来支援自己,或者如果不能直接派兵,那么把兵力向东北方向的兰纳(八百大甸)倾斜也好,让纳黎萱至少短期内不敢南下。

阮潢的兵力比起纳黎萱来说只少不多,但他倒不是怕被纳黎萱打败,毕竟他认为自己手头又有嫡系、又有升龙警备军的六千精锐,输是不至于会输的。只是,他担心纳黎萱一旦南下,会有一些暹罗的地方首领和军阀投靠他,到时候暹罗的大局走向就完全没法预料了。

由于地形和路程原因,黄芷汀得到消息比安南国内还要早两天,阮潢送来这个消息让她很是为难。

对于阮潢临时更改计划,黄芷汀倒是没有什么意见,甚至还认为他干得漂亮,符合高务实对他的评价“此人见风使舵,但却颇有远略”。

只是,这件事虽然办得不错,但现在因为纳黎萱的大胜,却开始出现一些不好的苗头,那就是可能逼反这位黑王子。

在高务实的评价中,对纳黎萱的能力,尤其是对他的军事能力评价很高,除此之外高务实还曾提到纳黎萱野心很大。

野心很大这个评价,从纳黎萱击败缅军之后立刻分兵占领兰纳就可以证明了,黄芷汀毫无疑义。如果按照她的想法,对于这种人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趁其还没有掌握更强的力量之前尽早扼杀。

但想法归想法,事情一时还有些难办。如今东吁城被围,明军不是不能打进去,但那样一来就相当于灭国,这会导致缅人在事后对大明越发仇恨,然而大明又不打算吞并缅甸,这种仇恨除了给今后造成麻烦之外毫无益处,也不利于大明从缅甸补血。

本来,直接灭掉莽应里,然后另找一位缅甸王族继位也是个办法,譬如莽猛等“王叔”,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实在不行还有莽应里的儿子,然而高务实已经明确否决了这个建议。

高务实的观点是,莽应里经此一战已经威信扫地,他在缅甸的声望全完蛋了,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都会把他视为一个失败的大王。尤其是在他父亲莽应龙的功业面前,莽应里的表现完全就是个小丑。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莽应里失去缅甸民心,他的统治已经是无根漂萍,大明也好,安南也罢,过去自然是他的敌人,但将来却是他的债主——债主不会让欠债人简简单单死去,因为债主需要他偿还债务。

于是,大明、安南等力量,反而是今后莽应里活下去的最后稻草,他就算有滔天恨意,也只能按捺下来,乖乖给大明当狗,否则便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

反之,如果用莽猛等人取代莽应里,这些人在此次大战之中并没有背负太大的恶名,甚至还顶着“莽应龙王弟”的名号,于是缅人就可能对他们寄予厚望。

这样的话,越王勾践的往事,可未必不可能在缅甸被复制一次。

因此,高务实认为莽应里这个废物完全可以再利用利用,从“有害垃圾”变成“可回收物”,好好发挥余热。

但这样的话,就不能打破东吁城,因为要是打破了,莽应里这个“罪魁祸首”按例肯定得“押解京师”,然后多半还得“传首九边”,那还怎么演下面的戏?

不打破东吁城,又不能让莽应里有其他想法,那就只能这样包围着,一直等签订和约、限制缅军实力等一系列操作完成才能把黄芷汀手下这批人解放出来做别的事。

这就麻烦了——纳黎萱可不会等。

黄芷汀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件事便拖了一晚上。

第二日,北线明军一部约万余人护送着全权特使、云南巡抚刘世曾抵达东吁城外。由于刘世曾是黄芷汀的临时上司,黄芷汀向他汇报了一下近期的军务和东吁城的近况。

刘世曾好歹也是陈党骨干,自然知道黄芷汀的身份比较特殊,对她倒是异常客气,在听完汇报之后便主动问起东吁城内的守备力量如何,城外的部队加上他带来的一万大军之后,是否能够抽调出兵力向纳黎萱施压。

黄芷汀表示东吁城内的缅军老兵不多,最多不超过万人之数。不过这里是缅甸王都,城内人口充足,现在已经组织起了一些新军,东吁城中的缅军或许已经达到三万左右,只是战斗力有限,守城还能凑合,出城野战肯定没那个胆量。

刘世曾是个文官,对军务的了解程度也就一般,闻言便开始盘算起来。但他身边的一员小将反倒开口道:“听闻黄都统麾下此前俘虏缅军众多,不知如今收降了几许?”

黄芷汀不认识这小将,但还是回答道:“已收降大半,约有三万四千多人。”

“此事,知晓内情的人多吗?”

黄芷汀摇头道:“外人如何知晓?自然是不多的。”

那小将便道:“既如此,卑职倒有一计。”

黄芷汀颇为意外,甚至刘世曾也有些诧异,看了那小将一眼,但最终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那小将可以发言。

黄芷汀便颔首道:“请教高论。”

“不敢。”那小将虽然这样说,但态度很是平静,“卑职以为,黄都统可以修书一封,以安南副都统的名义对阮潢的所作所为向纳黎萱表示歉意,同时以盟友身份邀请纳黎萱率军来东吁城参加联合作战,并且还可以说请他前来商议阮潢之事的善后处理。卑职觉得……纳黎萱很有可能会来。”

黄芷汀一开始听的时候眉头紧皱,但后来就明白过来了,这小将前面说的那些,都是为最后邀请纳黎萱前来东吁而做的铺垫。

“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黄芷汀微微偏着头,“让纳黎萱来东吁,然后我在东吁城外,或者他来东吁的路上……解决他?”

那小将微微一笑,稍稍躬身:“久闻黄都统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黄芷汀见了,微微蹙眉,她总觉得这小将的话有些怪异,不过这话至少听起来不是在说什么坏话,她一时也懒得多想,便问道:“若是纳黎萱倾巢而出,带着三万大军过来……你也知道他刚刚击败三万缅军,气势正盛。而到那时,我一边要围困东吁城,一边还要解决他那三万大军,万一要是出了什么纰漏,坏了朝廷大事,却又如何收场?”

那小将眉头一挑:“黄都统以两万远征之军大破缅军主力六万,此等威势,近年来怕是只有辽东高中丞可及,难道黄都统还在意区区纳黎萱手中的三万暹罗兵?要知道,他此番击破清迈缅军,靠的也是装备了安南精良兵甲的亲卫一举突破缅军防线,这才趁势获胜。

如今黄都统麾下,不仅有天下闻名的广西狼兵,还有安南精锐金港警备军,如此实力,何愁不能斩纳黎萱于马下?”

这小将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但黄芷汀听了却越发觉得古怪——为何此人总像是在激将一般?

黄芷汀心思一转,暗道:此人似乎是刘綎麾下,莫非是刘綎嫉妒我的战功?可这没道理啊,刘綎虽然也是高郎门下的将领,但我又不是……我又不会和他有这方面的竞争,他嫉妒我的战功完全说不通,根本没有这个必要才对啊。

她这边心中生疑,另一边刘世曾倒是没有多想,此刻刘中丞也想明白了,这个计划听起来是可行的,唯一的问题在于纳黎萱会带多少人马过来。

于是刘世曾终于接口道:“本部院倒不觉得纳黎萱会把他那三万大军都带过来。你们想,纳黎萱打败缅军之后立刻分兵占据八百大甸各处,说明此人贪婪饕餮。就算如方才所言,黄都统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请他前来,同时他也不肯放弃亲自攻入东吁所带来的名声,但本部院仍然认为,他不会置八百大甸于不顾倾巢而来,此人必留下部分军力用心经营八百大甸,以免阮潢趁虚而入。”

黄芷汀还没开口,那小将已然抱拳道:“中丞所言极是。这样一来,黄都统解决纳黎萱的胜率也就更大了。”

黄芷汀微微眯起眼眸,再次打量了那小将一眼,忽的展颜一笑:“足下妙策,诚然不凡。方才倒是失礼了,还未请教足下高姓大名,如今在刘游戎麾下所任何职?”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soviet2003”、“HAMW05”、“fengjiyue”、“熊猫小盼盼”、“勾搭诱惑”、“ouus2009”的月票支持,谢谢!

PS:现在月票好像是双倍啊,大家有票的不妨检查一下,不要浪费了,我记得投月票好像还能涨经验还是什么来着。

第137章 水来土掩第036章 同往别院(上)第014章 务实读书(下)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罗第182章 势不由人第143章 新郑新政(上)第021章 门生聚会(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98章 高务实的决断第198章 二位“贝勒”第286章 艺高人胆大第039章 郭朴之意第156章 马氏昆仲能救第131章 急,不急第060章 张冯靠拢(下)第011章 大阅很难啊第009章 安阳之行(一)第120章 初战告捷(上)第032章 京师潜流(上)第122章 蒙疆风云(八)第076章 “骄傲的孔雀”第083章 避虫汤第159章 会元之争(中)第110章 高夫人第016章 图穷匕见第205章 政策第275章 勃固会战(下)第040章 荆州张府第146章 阁老相商(下)第068章 舆论造势(下)第138章 深宫私语第119章 杀我还是杀你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22章 日讲官上任啦(3更破万)第114章 独家代理(下)第290章 蒲州急报第069章 何为实力(下)第208章 剿杀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46章 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第132章 万众瞩目第062章 陷城还是献城?第275章 勃固会战(上)第132章 遇刺!第170章 他们的船有妖术!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233章 谦之不让第185章 女真人的干爹第114章 新的时代第076章 七镇经略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80章 布日哈图的杀招第135章 蚁穴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00章 忽悠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09章 安阳之行(八)第002章 歙县逃犯(上)第002章 王者归来(下)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01章 轻车简从(上)第032章 少年刘綎(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七)第158章 去辽南抢他娘的!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053章 布日哈图之策(2更破万)第134章 战争理由到手(4更1W2)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三)第005章 升官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九)第160章 会试发榜第019章 伯侄论财(下)第016章 图穷匕见第168章 战象VS大炮第060章 张冯靠拢(下)第113章 高戚之会(五)第211章 目标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一)第128章 好消息第158章 借势用势第143章 新郑新政(下)第276章 奔袭东吁第149章 建设辽南(上)第016章 图穷匕见第160章 给升龙报捷!第009章 戚继光的接任者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24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129章 基本就绪第180章 “宽宏大量”第019章 开港前提第064章 曹淦归来(上)第130章 跋扈尚书(下)第068章 隆庆托孤(六)第099章 借刀第062章 潭里风光媚第123章 俺答封贡(七)第053章 最后一课(中)第084章 务实回府(下)
第137章 水来土掩第036章 同往别院(上)第014章 务实读书(下)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罗第182章 势不由人第143章 新郑新政(上)第021章 门生聚会(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98章 高务实的决断第198章 二位“贝勒”第286章 艺高人胆大第039章 郭朴之意第156章 马氏昆仲能救第131章 急,不急第060章 张冯靠拢(下)第011章 大阅很难啊第009章 安阳之行(一)第120章 初战告捷(上)第032章 京师潜流(上)第122章 蒙疆风云(八)第076章 “骄傲的孔雀”第083章 避虫汤第159章 会元之争(中)第110章 高夫人第016章 图穷匕见第205章 政策第275章 勃固会战(下)第040章 荆州张府第146章 阁老相商(下)第068章 舆论造势(下)第138章 深宫私语第119章 杀我还是杀你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22章 日讲官上任啦(3更破万)第114章 独家代理(下)第290章 蒲州急报第069章 何为实力(下)第208章 剿杀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46章 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第132章 万众瞩目第062章 陷城还是献城?第275章 勃固会战(上)第132章 遇刺!第170章 他们的船有妖术!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233章 谦之不让第185章 女真人的干爹第114章 新的时代第076章 七镇经略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80章 布日哈图的杀招第135章 蚁穴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00章 忽悠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09章 安阳之行(八)第002章 歙县逃犯(上)第002章 王者归来(下)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01章 轻车简从(上)第032章 少年刘綎(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七)第158章 去辽南抢他娘的!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053章 布日哈图之策(2更破万)第134章 战争理由到手(4更1W2)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三)第005章 升官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九)第160章 会试发榜第019章 伯侄论财(下)第016章 图穷匕见第168章 战象VS大炮第060章 张冯靠拢(下)第113章 高戚之会(五)第211章 目标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一)第128章 好消息第158章 借势用势第143章 新郑新政(下)第276章 奔袭东吁第149章 建设辽南(上)第016章 图穷匕见第160章 给升龙报捷!第009章 戚继光的接任者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24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129章 基本就绪第180章 “宽宏大量”第019章 开港前提第064章 曹淦归来(上)第130章 跋扈尚书(下)第068章 隆庆托孤(六)第099章 借刀第062章 潭里风光媚第123章 俺答封贡(七)第053章 最后一课(中)第084章 务实回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