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不劳而获

在高务实看来,这次为了军工私营而在开平三大厂搞的股权分配案,本身就不是一次寻常意义上的商业股权分配,它具有很强烈的时代特征——官商结合,或者直白一点,官商勾结。当然,如果他把自己也当做官僚集团一员的话,则似乎更应该称之为权贵资本联手。

要说明这个问题,这就得先把这次股权分配的大致情况捋一捋。

首先要说明的是,三大厂里面的京华开平钢铁厂的股权,高务实一点也没有分出去,他自己独掌了,用后世的话来说叫做绝对控股,而且“绝对”到了百分之百的地步——当然为了不触犯大明律,这些股份全部挂在了高小壮的名下,至于说高小壮连他这个人都是高务实的私产……反正大明律不管这个。

高务实分出去的股份,全部出自于开平煤矿和迁西铁矿这两家,其中开平煤矿分出去35%的股权,迁西铁矿分出去40%的股权,高务实所剩下的股份仍然能够绝对控股——再说这年头其实没有控股一说,按照此时的一般理解,但凡“京华”冠名的产业,反正都是高务实说了算,法律漏洞之大可谓四面灌风。

这次股权分配,如果单纯按照高务实发给他们看的账面投资总额来算,很多参股人实际上都占了大便宜。

像早已和高务实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京中勋贵们,大多的投资额都是溢价计算,譬如成国公府直接投资了两万两,高务实给他们家按照参股四万两入了帐,这种1:2的比例是国公级的统一待遇;与之相对应的,侯爷们的待遇就稍微差一点,比例大概是1:1.8;伯爵则再次,比例为1:1.5。

整体来说,勋贵们的参股让高务实在账面上直接损失了十一万两左右。

但这次不仅仅只有勋贵参股,还有国戚和部分文官加入,这也是与高务实此前的各种生意最大的不同。

国戚参股的代表家族有三个:陈氏、李氏、杜氏。

这三家之所以是代表性家族,当然是因为背后之人的身份不同:陈氏是陈皇后的娘家,李氏是李贵妃的娘家,杜氏稍有不同,乃是隆庆帝的娘舅家——虽然杜康妃早就去世了,但隆庆对舅舅家很好,高务实也就顺便带上了他们家。

由于大明的惯例,后、妃皆出自京畿附近的低级官员和低级军官家庭,所以这些后妃的娘家条件都比较一般,让他们参股,其实他们也拿不出多少真金白银来,因此高务实给他们的条件反倒比给勋贵们的条件好得多——比例是一比五到一比十之间。

不过这其中真正拿到一比十这个最高比例的却只有两家:陈皇后和李贵妃两家。

陈皇后之父陈景行时年五十九,是个比较老实的人,家里无甚余财,但也知道高务实点石成金的美名,于是东拼西凑搞到八百两来入股。高务实给他凑足了一千两,然后又按照一万两银子给入了股,陈景行走的时候简直千恩万谢。

李贵妃家则另有不同,其父李伟虽然贪婪,但因为此时隆庆帝还在,李伟也没敢做得太过分,因此目前家资也不甚丰,只比陈景行强点,凑了两千五百两来。高务实大笔一挥,这两千五百两就变成了两万五千两入了帐,喜得李伟抓耳挠腮,对高务实赞不绝口,逢人便说高谕德宰相气度,也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他们家最神奇的是不光李伟参股了,李伟的小儿子李文进居然还单独参了一股。这位御马监排名第七的太监参股了一千两,高务实也不计较他们家违规,照样大方地给他按一万两银子入了股。李文进喜不自胜,和高务实一起吃了顿饭,席间向高务实再三保证:从今往后,谁也别想在贵妃娘娘面前说你高谕德半句话的不是!

至于文官参股的,则大多都是高党和高党盟友,不过都是地位不那么高、身份不那么敏感的那种,参股的数额也小,或许是怕被高拱误会他们的品行,参股数额最高的也才六百两,全部加在一块连五千两都不到,高务实给他们翻了个倍入账。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反正按照高国彦的计算,高务实光在这一块上面就亏掉了十七万多两,接近十八万两。

如果这样看的话,论蚀本,高务实可能已经创了大明有史以来的纪录。

然而真的亏了这么多银子吗?当然不是,高务实算账和高国彦算账是不同的。高国彦是单纯按照当前的行情来算的账,而高务实却不然。

在高国彦的计算中,开平煤矿和迁西铁矿的投资,是按照当前的地价来计算的,这显然不准,因为高务实当初买下这些地的时候,这些破地烂、地的价格相当便宜,再加上那会儿还有卫所帮忙赶人,很多地拿下来的价格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原本最花钱的项目买地上,高务实的实际开支远低于账面开支。

换句话说,高国彦那十七万亏本中,占据大头的买地成本其实有很大的水分。

再说人工成本,高国彦是把高务实搞出来的护矿队的额外开支也算到人工成本里去了的,但高务实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些人的开支高务实是另有补贴的,他从来没把这笔开支算到矿上去,所以这里又有不少水分。

如果全部算下来,实际上高务实也就亏了八万两出头——当然也不少,仍然是一笔惊人的巨资,但此刻的他已经可以承受了。再说,后世优质资产上市圈钱,那批买原始股的人,谁还不是低价买入等上涨?

但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这八万两银子是真的就这么亏本亏掉了吗?

当然不是,高务实不仅不觉得亏,还认为这八万两花的非常值,很多按理说根本买不来的好处,他现在都“买”到了。

这个好处就是他建立起了一个利益同盟,一个无论台前还是幕后都可称得上力量巨大的利益同盟。京师附近的皇亲国戚、武臣勋贵几乎被他一网打尽,连文官们都打着不同的幌子掺和进来不少。

有这样的背景打底,军工私营的推进势必能多出很大的助力,即便仍可能有部分文官反对,那也无伤大雅了——文官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的时候的确不怕皇帝,但那不代表个别文官敢和整个勋贵集团放对。

举个例子,京营缺员、占役的情况那么严重,谁都知道是勋贵们干的好事,可为何直到现在都整治不下来?文官们动不动就念叨着要整改京营,结果整来整去根本没人上去开这第一枪。

所以勋贵集团是个很神奇的利益集团,你说他们厉害,他们平日里看起来比谁都温和无害,一副躺平任嘲的模样;你说他不厉害,任你再牛逼的阁老相公、内廷宠臣,都不敢跟他们顶着硬杠。

后世有学者说明朝的权力构成已经有了三权分立的影子,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还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

至于皇亲国戚,尤其是国戚,他们其实很难单独称之为一个“集团”,因为在明朝的选后选妃制度下,这些家庭都没有什么根基,得势无非一朝两朝。不过,一朝两朝对于高务实而言已经够了。

只要隆庆依然英年早逝,陈皇后和李贵妃两家就一定是高务实争取的对象。

第040章 了解第042章 护卫定制(下)第143章 新郑新政(下)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谈话第169章 十万大军围清化(4更破万)第032章 少年刘綎(上)第062章 陷城还是献城?第006章 禁军与警备军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84章 西暖阁中(补)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045章 务实御下(上)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19章 伯侄论财(下)第115章 封爵?第167章 十万雄师过马江第080章 燕京欢声动第017章 利益捆绑第041章 太子赐赏第070章 逐保倒张(一)第159章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第163章 冠绝京华(中)第062章 犹豫难决(下)第126章 二位老帅第122章 蒙疆风云(六)第277章 逆转第050章 招降纳叛(上)第095章 破虏(下)第149章 兵临城下(4更破万)第045章 谕德上疏(上)第169章 十万大军围清化(4更破万)第134章 战争理由到手(4更1W2)第104章 复宁夏(下)第125章 重阳大会(下)第107章 国士香皂(上)第189章 督抚相会(二合一)第064章 曹淦归来(上)第170章 这就是大胜!第069章 何为实力(上)第116章 内阁中的争论(上)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275章 勃固会战(中)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149章 建设辽南(中)第140章 九边有兵几何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203章 谁取叶赫第037章 别院隐富(下)第128章 战前准备(下)第070章 逐保倒张(八)第069章 何为实力(上)第148章 降明总好过降黎第122章 蒙疆风云(七)第137章 以直报怨疏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01章 封赏争议第092章 翻脸无情第124章 奉旨观政(二)第161章 张守戎遇敌(上)第199章 传教士?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144章 背水一战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03章 这是唱哪出?第231章 会馆夜话第050章 皇帝晕倒第044章 巡按到,巡抚病第158章 庚辰春闱(二)第168章 战象VS大炮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271章 步步紧扣第084章 西暖阁中(补)第037章 你又是谁(4更破万,大爆料)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12章 划分档次(下)第111章 开平之行(下)第009章 安阳之行(二)第058章 实者虚之第183章 血战古勒寨(下)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54章 纠结第143章 圣眷无双[第4更]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下)第121章 首席特聘顾问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69章 何为实力(下)第202章 西班牙并不无敌第092章 忽悠,又见忽悠第144章 这是在针对谁?第069章 战略与降温第003章 这是唱哪出?第066章 务实回京(下)第144章 工匠学堂第013章 大明症结所在第096章 冯保倒台(六)第070章 万事俱备(上)第054章 明修栈道(下)第005章 务实献策(下)
第040章 了解第042章 护卫定制(下)第143章 新郑新政(下)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谈话第169章 十万大军围清化(4更破万)第032章 少年刘綎(上)第062章 陷城还是献城?第006章 禁军与警备军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84章 西暖阁中(补)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045章 务实御下(上)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19章 伯侄论财(下)第115章 封爵?第167章 十万雄师过马江第080章 燕京欢声动第017章 利益捆绑第041章 太子赐赏第070章 逐保倒张(一)第159章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第163章 冠绝京华(中)第062章 犹豫难决(下)第126章 二位老帅第122章 蒙疆风云(六)第277章 逆转第050章 招降纳叛(上)第095章 破虏(下)第149章 兵临城下(4更破万)第045章 谕德上疏(上)第169章 十万大军围清化(4更破万)第134章 战争理由到手(4更1W2)第104章 复宁夏(下)第125章 重阳大会(下)第107章 国士香皂(上)第189章 督抚相会(二合一)第064章 曹淦归来(上)第170章 这就是大胜!第069章 何为实力(上)第116章 内阁中的争论(上)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275章 勃固会战(中)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149章 建设辽南(中)第140章 九边有兵几何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203章 谁取叶赫第037章 别院隐富(下)第128章 战前准备(下)第070章 逐保倒张(八)第069章 何为实力(上)第148章 降明总好过降黎第122章 蒙疆风云(七)第137章 以直报怨疏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01章 封赏争议第092章 翻脸无情第124章 奉旨观政(二)第161章 张守戎遇敌(上)第199章 传教士?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144章 背水一战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03章 这是唱哪出?第231章 会馆夜话第050章 皇帝晕倒第044章 巡按到,巡抚病第158章 庚辰春闱(二)第168章 战象VS大炮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271章 步步紧扣第084章 西暖阁中(补)第037章 你又是谁(4更破万,大爆料)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12章 划分档次(下)第111章 开平之行(下)第009章 安阳之行(二)第058章 实者虚之第183章 血战古勒寨(下)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54章 纠结第143章 圣眷无双[第4更]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下)第121章 首席特聘顾问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69章 何为实力(下)第202章 西班牙并不无敌第092章 忽悠,又见忽悠第144章 这是在针对谁?第069章 战略与降温第003章 这是唱哪出?第066章 务实回京(下)第144章 工匠学堂第013章 大明症结所在第096章 冯保倒台(六)第070章 万事俱备(上)第054章 明修栈道(下)第005章 务实献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