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 政绩量化(上)

这一夜的商议最终没有得出结论,高务实虽然知道历史上高拱在这个时期的确是先妥协了一次,并将海瑞调职的,但也不敢肯定眼下高拱和张居正商议之后是否还如旧史。

即便仍然将海瑞调职,其实也不代表就真的放弃了,原本历史上,数月之后高党一反前策,再次出手打击了徐党,朝中斗争更加明显。

高务实始终想不通的是,在这先和后战之间的那几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本来已经放弃打击徐党的高党最后仍然选择开战。

实在想不通也只能先放一放,时刻注意观察,一俟情况有变再立刻做出应对。

这夜除了商讨两件大事之外,各门生也分别说了几件“小事”,一些朝政上的具体事务高务实目前并不打算插手,毕竟高拱在历史上已经干得很不错了,而他一个小孩子如果连具体各部的事情都表现得很熟悉,就太不正常,这里头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他基本只是在听,没有发表什么看法。

但其中有一个小插曲,引起高务实的重视,乃是涂梦桂提到说,自师相起复,赵贞吉先是避之不迎,继而数次与李春芳私会,师相以大学生之尊又掌吏部,没多久赵贞吉便在李春芳的推荐下掌了都察院,这其中恐有什么关联。

赵贞吉原先也有领导都察院的职责,但那种领导和“掌都察院”不同,前一种情况类似于后世某副市长分管某些工作,譬如说该副市长分管公安,但“掌都察院”则相当于该副市长兼任了公安局长,其中区别其实是很大的。

涂梦桂认为这里头可能有什么阴谋,李春芳可能实际上已经站到赵贞吉一边去了。

高务实心里是同意这个推论的,否则就不能解释历史上赵贞吉去位之后,李春芳为何会惶惶不可自安,最终连续上疏请辞而最终致仕回乡了。

其实后世有史学家对隆庆后期内阁进行研究之后提出过这种设想,不过高务实并不清楚,他是从另一个方面推论:李春芳原本的政治立场就跟徐阶接近,而赵贞吉也是徐阶一派在朝廷里的明棋,因此李春芳跟赵贞吉接近甚至联合是合情合理的事。

内阁现在一共五位阁臣,高拱和张居正历来政见相近,可以算做一派,李春芳和赵贞吉一旦接近就可以另算一派,而陈以勤两不相帮可以算中立派。

李春芳有没有可能和赵贞吉接近?当然有。

李春芳虽然表现得像个好好先生,但不管脾气多好,当着内阁首辅却丝毫没有首辅的权势地位,心中肯定不会痛快,和赵贞吉接近之后,借着赵贞吉掌握的都察院的威势,李春芳这个首辅对百官才能多少有些震慑力。而赵贞吉因为前些年被打压得太狠,此次忽然一步入阁,根基上自然不足,所以他既需要徐阶留下的政治资源来夯实基础,又需要李春芳这个首辅为他树大旗、打掩护。

李、赵二人完全有联合的基础,也有联合的必要。

高务实想到这里,忽然有些明悟:高拱如果打击徐阶一党,实际上不就是在打击赵贞吉的政治基础?那么李春芳肯定不肯,因此李春芳上疏力保徐阶就说得通了——并非因为他只想做个好好先生,而是因为一旦徐阶倒下,那么赵贞吉多半也要倒,赵贞吉一旦倒了,他李春芳就真的只是个挂名首辅了,至于他为徐阶求情却被海瑞直接怼了回来,那是海刚峰太牛,没办法的事。另外,李春芳也知道,这件事陈以勤不会跳出来跟高拱对着干,因为陈以勤对徐阶当初的做法也是有所不满的。

结合原本的历史,高务实很清楚,陈以勤是真正一贯坚持“君子不党”的,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他这个坚持现在有一个很为难的点,他和高拱是裕府同僚,偏偏和赵贞吉又是同乡,无论他偏向哪一边,世人都会觉得他党同伐异。

陈以勤除非改变其为官的基本原则,否则就只能中立。

那么内阁就成了二对二,看起来好像是个僵局。

但高务实心里清楚,这个所谓的僵局里头有两个不稳定因素。

第一个不稳定因素在于张居正,此人看起来一贯站在高拱一边,甚至此次高拱起复,他就在其中出了大力。然而他之所以出大力使高拱起复,源头在于他想利用高拱来对付赵贞吉。实际上张居正作为徐阶的得意门生,徐阶的留下的政治资源一直被他默认为自身力量的一部分,但赵贞吉的入阁让这一力量分化了,这就让张居正十分不满。或许徐阶当时的初心是让赵贞吉在内阁里头配合张居正,谁料赵贞吉倚老卖老,视张居正为后生晚辈,对其颐指气使,甚至当众称呼张居正‘张子’(无风注:大抵相当于现代称呼某人为“小张”),张居正一贯耻居人下,当然不能接受。

所以张居正站在高拱一边,怂恿高拱成为抗赵先锋,根源并不是他真心实意尊高拱为魁首,而是利用高拱的性格和高拱的圣眷为自己击败派系内部的敌手。一旦高拱顺利完成这一使命,张居正肯定分分钟调转矛头对付高拱——历史上他就是这么干的。

第二个不稳定因素正是高拱的圣眷。眼下的内阁二对二,其实高拱实际上肯定占优势,这个优势就是圣眷:皇帝对高拱言听计从。然而全天下只有高务实知道,隆庆帝只有两年的生命了……他驾崩时年仅三十五岁。

隆庆帝若在,高拱无论在不在首辅位置上,他都是实际上的首辅。隆庆帝若是驾崩,则这种圣眷顿时消失:无论万历小皇帝还是后宫陈太后、李太后,他们对高拱可没有那种近乎亲情一般的信任,到时候所有阁臣其实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后宫真正信任的反倒是宦官——后宫不了解阁臣,只好信任宦官。然而信任宦官不代表信任此时的掌印太监孟冲——他是高拱推荐的,而且并非两宫太后的身边人。陈太后无心干政且不去说,李太后因为皇帝儿子尚未成年的关系,想不干政也不行,而干政就必须掌握司礼监,于是用自己身边的冯保取代孟冲几乎是必然选择。

然而历史上高拱不肯让冯保为司礼监掌印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冯保乃李贵妃亲信,又是太子的“大伴”,一旦将来太子登基,指不定冯保就成了下一个王振。

高拱的这个“预判”当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后来魏忠贤走的也是这条路。而作为文臣领袖的首辅而言,压制宦官是其正常选择,尤其是类似王振那样的权宦,在文臣看来是绝不能接受的。但高拱没有料到的是,冯保因为是李太后的亲信,而李太后对万历过于严格,导致冯保也只能充当一个严格的监督者,并没有跟万历建立太过于亲密的羁绊,结果万历亲政之后除了鞭尸张居正之外,接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放逐了冯保——放逐了事,可能还是给了李太后面子的缘故。

第114章 独家代理(上)第293章 臣高务实领旨谢恩第064章 图们的决断第105章 竟然是辽东第051章 参将牵马第124章 奉旨观政(八)第007章 编制与第一任司令第016章 是敌是友第040章 必有隐情(上)第070章 逐保倒张(二)第122章 朝争之第一次立储风波第194章 高务实最重视的对手第077章 各有所谋(4更破万)第090章 辽东有缺吗?第095章 破虏(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四)第031章 务实被掳(下)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26章 河海并行(上)第009章 安阳之行(七)第102章 八千大军第183章 血战古勒寨(下)第006章 留宿安肃(上)第029章 风箱里的老鼠第009章 安阳之行(六)第108章 隐情(上)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90章 宣府马芳(下)第005章 升官第116章 阳谋!第128章 战前准备(上)第108章 且慢动手!第191章 副总兵人选第007章 申阁老之庙算(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二)第125章 可战方和(四)第021章 照高爱卿说的办(5更,祝七夕快乐)第113章 世镇的好处第024章 俺答死,战争近第223章 皇帝的关爱第067章 决战沙城(六)第029章 何为高门贵第第032章 京师潜流(上)第113章 高戚之会(八)第113章 高戚之会(二)第080章 布日哈图的杀招第029章 遭遇响马(下)第129章 关系第068章 万历一式威天下(下)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三)第008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106章 臣以为当杀第158章 借势用势第082章 莫做寒号鸟第083章 冯保心思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027章 把汝裁为三截第049章 殷去郭来(上)第055章 碧湘楼阁(上)第134章 战争理由到手(4更1W2)第133章 瘫倒当场第122章 蒙疆风云(四)第055章 碧湘楼阁(下)第002章 翰林清贵(下)第067章 倒高风波(二)第003章 徽州异相(上)第137章 以直报怨疏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35章 潞王背后有太后第107章 努尔哈赤出兵第149章 建设辽南(中)第122章 相府夜会(下)第123章 准备回京(中)第111章 交接第026章 国事私事第032章 商场的事商场办(上)第046章 商政相连(上)第132章 皇帝主导的阁议第096章 冯保倒台(一)第4更!第250章 谁是虎,谁是食第161章 殿试金榜(下)第128章 好消息第070章 逐保倒张(一)第172章 汉计蒙用第101章 萧如薰到了第087章 “生意”第002章 王者归来(下)第070章 逐保倒张(五)第095章 徐爵背锅第087章 岑凌到访第022章 轻取案首(下)第273章 倒台第172章 汉计蒙用第071章 晴天霹雳啊第041章 议编卫队(上)第081章 内廷行走(下)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七)第097章 再会刘显(上)第174章 辽河伏击战(下)
第114章 独家代理(上)第293章 臣高务实领旨谢恩第064章 图们的决断第105章 竟然是辽东第051章 参将牵马第124章 奉旨观政(八)第007章 编制与第一任司令第016章 是敌是友第040章 必有隐情(上)第070章 逐保倒张(二)第122章 朝争之第一次立储风波第194章 高务实最重视的对手第077章 各有所谋(4更破万)第090章 辽东有缺吗?第095章 破虏(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四)第031章 务实被掳(下)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26章 河海并行(上)第009章 安阳之行(七)第102章 八千大军第183章 血战古勒寨(下)第006章 留宿安肃(上)第029章 风箱里的老鼠第009章 安阳之行(六)第108章 隐情(上)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90章 宣府马芳(下)第005章 升官第116章 阳谋!第128章 战前准备(上)第108章 且慢动手!第191章 副总兵人选第007章 申阁老之庙算(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二)第125章 可战方和(四)第021章 照高爱卿说的办(5更,祝七夕快乐)第113章 世镇的好处第024章 俺答死,战争近第223章 皇帝的关爱第067章 决战沙城(六)第029章 何为高门贵第第032章 京师潜流(上)第113章 高戚之会(八)第113章 高戚之会(二)第080章 布日哈图的杀招第029章 遭遇响马(下)第129章 关系第068章 万历一式威天下(下)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三)第008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106章 臣以为当杀第158章 借势用势第082章 莫做寒号鸟第083章 冯保心思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027章 把汝裁为三截第049章 殷去郭来(上)第055章 碧湘楼阁(上)第134章 战争理由到手(4更1W2)第133章 瘫倒当场第122章 蒙疆风云(四)第055章 碧湘楼阁(下)第002章 翰林清贵(下)第067章 倒高风波(二)第003章 徽州异相(上)第137章 以直报怨疏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35章 潞王背后有太后第107章 努尔哈赤出兵第149章 建设辽南(中)第122章 相府夜会(下)第123章 准备回京(中)第111章 交接第026章 国事私事第032章 商场的事商场办(上)第046章 商政相连(上)第132章 皇帝主导的阁议第096章 冯保倒台(一)第4更!第250章 谁是虎,谁是食第161章 殿试金榜(下)第128章 好消息第070章 逐保倒张(一)第172章 汉计蒙用第101章 萧如薰到了第087章 “生意”第002章 王者归来(下)第070章 逐保倒张(五)第095章 徐爵背锅第087章 岑凌到访第022章 轻取案首(下)第273章 倒台第172章 汉计蒙用第071章 晴天霹雳啊第041章 议编卫队(上)第081章 内廷行走(下)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七)第097章 再会刘显(上)第174章 辽河伏击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