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你下罪己诏吧

但是,前日才连升两级,后一日又连贬三级,三天之内忽上忽下,这个记录恐怕高务实是当仁不让的创下了。

高务实的贬官令是和皇帝发罪己诏一并传出的消息,罪己诏是郭朴亲自帮皇帝草拟再经制诰房润色之后下发的。光从文字上来看,皇帝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错误,无非就是听说自己的伴读回京赶考,于是念及旧情,出宫和他见了一面。

皇帝本身并非不能出宫,朱元璋不可能制定一个这样的规矩,主要是他这次出宫未曾和内阁或者任何一个衙门打招呼——这虽然也谈不上违反了某种制度,但却违反了长久以来的传统。

并不是只有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才叫祖制,列祖列宗定的规矩,对于朱翊钧而言都叫祖制,所以违背这一传统,也就成了违背祖制。

但不管怎么说,似乎情节并不算特别严重,比起武宗、世宗的所作所为而言,朱翊钧的这点小错误实在不值一提。

只是相对于他的父皇隆庆来说,这个错误就有点大了。毕竟隆庆登基后,有次想回裕邸怀下旧,结果才稍微提了一句,就被内阁给喷了回去,这种皇帝在文官们眼中才是好皇帝。

所以对于朱翊钧的这道罪己诏,外廷文官们大多都很平静,因为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在郭朴赶到慈宁宫之后立刻劝李太后封锁了起来,所以外廷的绝大多数文官都不知道内幕,他们还以为是郭朴维护了文官集团的威严,在发现这件事之后请动两宫皇太后出面,逼得皇帝只能下罪己诏,很多官员私底下甚至暗暗叫好。

当然,也还有部分“忧国忧民”的官员因此上疏,劝皇帝汲取教训,进一步向着圣君的大道迈进……

好吧,这些都是没有过硬后台、得不到高层指点的愣头青、边缘人,真正有后台、有人指点的官员,这一次都集体保持了沉默。无论实学党也好,心学党也罢,全都装了鸵鸟,根本没有人出来置评。

很多人的关注点,反而放在了另一道圣旨之上,这道圣旨一看就是跟皇帝罪己诏息息相关的,因为圣旨上说的是:“奉懿旨,降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翰林院修撰高务实为都察院监察御史,罢经筵日讲官。”

随着这道圣旨,高务实就创造了一个记录,他刚刚升为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还没正式去詹事府报到上任呢,这个左谕德就被撸掉了。

顺便撸掉的还有翰林院修撰,以及经筵日讲官。不到三天,他由从六品升至从五品,又由从五品降至正七品,由翰林史官转为风宪言官,实属罕见。

消息传到翰林院,众翰林一片哗然。尤其是此前因为纂修会典有功,而被官升一级的翰林们纷纷为高务实抱不平。

有说“代君受过”的,有说“无妄之灾”的,甚至有说“含冤待雪”的,总之都觉得高务实冤枉得不行。什么未能规劝皇上,那完全是瞎扯淡——皇上主动去找他,他当时一介布衣,还能把皇上骂回去不成?

大家都是做官的人,谁不知道这种事换了是自己处在高务实的位置,肯定是巴结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赶皇上走?

只是,既然皇上自己都下罪己诏了,而且圣旨里也说了是“奉懿旨”,那就更没法子了。两宫太后平时并不干政,这道懿旨肯定主要是冲皇帝去的,高务实纯属被流弹所伤。

新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的陈经邦也很是无奈,他其实是想趁高务实在翰林院的机会好好跟他亲近亲近的,谁知天意弄人,竟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他也只好安慰高务实,说监察御史虽然只是七品,但作为风宪官,责任重大,非素著清名者不能担当,既然调了你去,至少说明内阁还是认可你的名声和才干的——他知道两宫最多会指示将高务实“连降三级”,不可能亲自安排给他降到什么位置,所以这个安排必然是出自内阁。

高务实倒很淡定,他在事发当晚就接到消息了,知道自己这次贬官的的确确是受了无妄之灾,也有一定的“代君受过”意思在里头,所以他并不烦恼。

代君受过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只要皇帝稍有人情味,迟早会把这一茬给补回来。

朱翊钧有人情味么?现在来看显然是有的,最起码对他高务实来说肯定是有的。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慌。

他现在唯一的困惑在于,为什么自己会被安排为监察御史?

按理说,李太后既然要把他连降三级,且要求尽快调出京师,那么最方便的处理办法就是“降调外任”,而京官降调外任为正七品官,最常见的则是贬到某地去做府推官或者知县。

去做某府推官,高务实兴趣不大,但如果去做知县,其实高务实反倒是蛮乐意的,因为他觉得这可以锻炼一下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基层工作能力。

可惜,内阁——或者说老师和大舅似乎有别的安排。

不过高务实这次料错了一点,这件事和张四维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是郭朴在事发当天的晚上做出的决定。

为了这件事以及后续的安排,他甚至在当天夜里亲自去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国光府上做了一番恳谈,两人细细商议了许久,才决定下来。

高务实不知道这一点,而且他始终觉得自己调任监察御史可能在程序上有些问题。

有明一朝的都察院,职权比前朝任何一代权力都大得多。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遇期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

而其他各官署则分属十三道监察御史稽察,因此监察御史之权,远比前朝历代都要重。

在内则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

在外则巡按地方,巡盐,茶马、巡漕、巡关、儹运、印马、屯田。

随军出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

尤其是巡按,乃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

正因为御史权重如此,所以选授也极慎重。自永乐八年以后,规定御史必从进士及监生中有学识并通达治体者选任。

宣德十年,宣宗又特谕都察院:“朝廷设风宪,所以重耳目之寄,严纪纲之任……令吏部:今后,初仕者不许铨除风宪。凡监察御史有缺,令都察院堂上及各道官保举,务要开具实行,移咨吏部,审察不谬,然后奏除。其后有犯赃及不称职,举者同罪”。

也就是说,时至万历朝,监察御史不仅只有进士可以充任,而且不能以新科进士充任,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凡是监察御史有缺,也要由都察院保举并报吏部审核才可以担任,如果这御史将来贪赃枉法或者不称职,则保举之人与其同罪。

如今的左都御史是王国光,吏部尚书则是郭朴兼任,他们二位肯保举和批准高务实调任监察御史,这倒可以理解,但是高务实是今科进士啊,任用为监察御史岂不是有违祖制了?

高务实辞别翰林院众人,说了一些高大上的言论,其实也无非表达一下“我是大明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意思,然后单独对萧良有和王庭撰二人叮嘱了一番,让他们不必为自己担心。

萧良有只是稳重的点头应是,王庭撰则笑道:“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求真此番虽然吃了些亏,但我琢磨,你去了都察院只怕反而要被大用。”

“犯错被贬,哪敢奢望什么大用?”高务实笑着摆了摆手:“说起来,我倒宁可外任一县,好歹能做些实事,也不负我实学之要义。”

王庭撰则笑眯眯地道:“做县令可以做实事,做御史难道就不能做实事了?求真这话我可不敢苟同,我猜你这次肯定也是有机会做实事的。”

高务实摇摇头,懒得争辩什么,挥手作别道:“二位年兄,再会。”

萧良有笑骂道:“分明都在京师,说得倒像是马上要万里之别一般,莫非还要咱们给你弄一桌饯行酒?”

王庭撰则伸手拦了他一拦,道:“以占兄,你不要说这样的话,我怀疑你可能要做乌鸦嘴。”

萧良有微微一怔,继而诧异道:“敬卿的意思是,求真刚入都察院就要派外差?这……当不至于吧?”

王庭撰摇头晃脑地道:“不好说啊,不好说!”

高务实笑骂道:“装神弄鬼,不知所云。”

说归说,他却被王庭撰提醒了,忖道:王庭撰的猜测只怕没错,太后要调我出京,结果我却只是降调监察御史,这降是降了,人却还在京师,那就只有赶紧派自己一个“外差”,才能让自己离京了。

就不知道会是什么外差……

第056章 土司之会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四)第164章 舰队接战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27章 巨富之家(下)第134章 朝局变化(上)第074章 真绝色,妙仙音第115章 惊天大发现!第009章 安阳之行(二)第055章 碧湘楼阁(上)第144章 工匠学堂第043章 高陌荐才(上)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66章 天津开港第088章 切尽二子之决断第070章 逐保倒张(六)第107章 罢了,皇帝宸断吧第090章 降服第129章 回乡之前(中)第043章 步丁耗费第056章 太岳烧灶(上)第086章 提督西北军务第265章 私会白玉楼第041章 这可如何是好(4更破万)第145章 原来如此(四更1W1)第158章 庚辰春闱(三)第022章 轻取案首(中)第094章 经济控制(下)第106章 图们的远虑近忧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122章 特来求死第097章 黄孟宇意外到访第125章 涉水强攻!第027章 巨富之家(上)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三)第124章 奉旨观政(一)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44章 背水一战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五)第068章 隆庆托孤(一)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敌第068章 万历一式威天下(上)第135章 密奏第029章 郭阁老的担心(4更破万字)第064章 曹淦归来(下)第241章 闽浙谣言起第122章 蒙疆风云(七)第077章 手握大军八十五万第290章 蒲州急报第106章 臣以为当杀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20章 世界局势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40章 纾驿路疏(中)第285章 两个女人的战争第107章 科学巨匠(上)第028章 朕倒要听听你的高论第091章 辽东苑马寺卿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023章 连中三元(中)第043章 威逼(4更破万)第097章 冯张俱陨第003章 徽州异相(上)第048章 叛军旧事(上)第067章 倒高风波(二)第103章 全面攻势第140章 威势渐成第061章 谜底揭晓【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217章 台湾岛第032章 连降三级第032章 少年刘綎(下)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六)第018章 产业现状(下)第068章 隆庆托孤(六)第173章 将计就计(下)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47章 不与闻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79章 无品闲官(下)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23章 俺答封贡(三)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24章 政绩量化(上)第064章 曹淦归来(下)第018章 产业现状(上)第134章 朝局变化(中)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三)第122章 相府夜会(上)第068章 现在知道要乖了?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77章 说方阵第059章 国戚参股第018章 香皂厂址(下)第116章 阳谋!第107章 科学巨匠(下)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185章 女真人的干爹第270章 你的时间不多了
第056章 土司之会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四)第164章 舰队接战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27章 巨富之家(下)第134章 朝局变化(上)第074章 真绝色,妙仙音第115章 惊天大发现!第009章 安阳之行(二)第055章 碧湘楼阁(上)第144章 工匠学堂第043章 高陌荐才(上)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66章 天津开港第088章 切尽二子之决断第070章 逐保倒张(六)第107章 罢了,皇帝宸断吧第090章 降服第129章 回乡之前(中)第043章 步丁耗费第056章 太岳烧灶(上)第086章 提督西北军务第265章 私会白玉楼第041章 这可如何是好(4更破万)第145章 原来如此(四更1W1)第158章 庚辰春闱(三)第022章 轻取案首(中)第094章 经济控制(下)第106章 图们的远虑近忧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122章 特来求死第097章 黄孟宇意外到访第125章 涉水强攻!第027章 巨富之家(上)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三)第124章 奉旨观政(一)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44章 背水一战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五)第068章 隆庆托孤(一)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敌第068章 万历一式威天下(上)第135章 密奏第029章 郭阁老的担心(4更破万字)第064章 曹淦归来(下)第241章 闽浙谣言起第122章 蒙疆风云(七)第077章 手握大军八十五万第290章 蒲州急报第106章 臣以为当杀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20章 世界局势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40章 纾驿路疏(中)第285章 两个女人的战争第107章 科学巨匠(上)第028章 朕倒要听听你的高论第091章 辽东苑马寺卿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023章 连中三元(中)第043章 威逼(4更破万)第097章 冯张俱陨第003章 徽州异相(上)第048章 叛军旧事(上)第067章 倒高风波(二)第103章 全面攻势第140章 威势渐成第061章 谜底揭晓【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217章 台湾岛第032章 连降三级第032章 少年刘綎(下)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六)第018章 产业现状(下)第068章 隆庆托孤(六)第173章 将计就计(下)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47章 不与闻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79章 无品闲官(下)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123章 俺答封贡(三)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24章 政绩量化(上)第064章 曹淦归来(下)第018章 产业现状(上)第134章 朝局变化(中)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三)第122章 相府夜会(上)第068章 现在知道要乖了?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77章 说方阵第059章 国戚参股第018章 香皂厂址(下)第116章 阳谋!第107章 科学巨匠(下)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185章 女真人的干爹第270章 你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