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

高务实在升龙城的住所被安排在原先的谦王府,本来莫茂洽是打算自己把皇宫做个样子让出来的,但显然高务实不会接受住在一堆龙形装饰物的建筑之中,因此谢绝了莫茂洽的好意,主动要求住在“都统使府”之外,于是莫茂洽便下令将之前的谦王府让出来作为高务实的安南行辕。

至于谦王府的继承人敦厚王莫敬恭,他现在巴结高务实都来不及,怎么会有意见?不仅开开心心地帮高务实介绍谦王府的布局和一些设计上花了心思的巧妙之处,甚至把谦王府原本的仆役使女全都留了下来。

不过高务实把他们大多数都赶走了,因为这些人下人不会说汉话,剩下部分会说汉话的则暂时留了下来。当然,高务实自己身边的亲卫还是他最后剩下的五十来号家丁,外围布防的则是狼兵——岑黄两家各出五百,分为两班,轮流护卫谦王府。

其实此时的升龙城面积也有限,谦王府虽然是此前安南第一权臣莫敬典的王府,但论面积也没多大,别说比不得高务实在新郑县城之外的龙文雅苑,甚至也比不得他在京郊的见心斋别院——哪怕不算见心斋后来扩建的学堂部分。

这个谦王府的面积,大约比之前张居正在京师的大学士府还要略小一点,装潢什么的更是不能比,但好在安南多水,王府中亭台楼阁齐全,绿树成荫,池塘小溪,倒也别有一番景致。

高务实借口疲倦,把安南方面的人都送走之后,高珗便来见他了。

高珗跟了他将近十年,有些废话倒是不必多说,随便说了几句就开始进入正题。

“老爷,小的之前查过安南的‘户部’,这地方也穷得很,偏偏还养了十万大军,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本来还以为老爷会让他们裁掉部分兵马——比如此次战损的那部分,才好节约开支,避免闹出民乱来,想不到老爷居然把这笔钱用到狼兵身上去了……老爷不怕安南人又和永乐、宣德年间一样闹起来么?”

“裁兵不是不可以,但那要等平定了郑氏之后。”高务实摆手道:“莫氏的北安南,算起来也就桂西加桂南的大小,养十万兵确实得狠狠搜刮,不过你也别忘了,这地方不比桂西、桂南以大山为主,这北安南除了北部边界和西北一块之外,其他地区都是大好的平原,良田比整个广西还多得多,估计……说不定能跟广东相比了,所以即便这般搜刮,一般的百姓还是勉强能活下去的。”

“至于把那三万战损莫军的军饷军需转拨给岑黄两家,一来是可以给咱们自己节省一笔开销,二来也是看看安南人对咱们的恭顺程度。至于安南百姓会不会造反……高珗,我问你,岑黄两家地面上的土民造反,朝廷会去管吗?”

高珗恍然大悟。

这里得说一下安南在大明的地位。安南都统司区域,粗略一点说,有些类似于后世的高度自治区。

但是安南都统司和安南国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今天高务实最后用一个“可能给安南恢复国号”就让莫茂洽一下子失去了“原则”?

因为安南国王属于藩属国王,类比大明朝的亲王。而安南都统使品阶为二品官阶,这其中相差很大。

安南都统司的地方行政被改为“宣抚司”主理,意味着形同大明周边羁縻州的设置,例如贵州的播州宣慰使。当然,安南都统使的地位或许可以看做比播州宣慰使更高一点点,所以依然可以“自行升黜”,只是每三年朝贡需要入朝“以升黜官员总数奏闻”。

还有就是,安南承袭安南国王时候,大明往往要派遣天使去宣读诏书,册封王号;而安南都统使,则无需大明委派专使前去册封,而是将任命的有关敕谕、印信托付广西地方官,安南都统使亲自去镇南关前经过戡验,就地领敕回去。

广西抚按两院每年授予安南以大明大统历一千册,让其在安南境内颁布通行,以示其为大明内属。

另外,虽然安南仍然保持三年一贡,但安南使臣在明廷得不到陪臣的待遇。

譬如嘉靖二十二年时,安南使臣入贡,礼部就认为“安南既废不王,则入贡官员,非异时陪臣比,宜裁其赏赐”。去年高务实实际主持纂修的《大明会典》中,也将安南都统司列入土夷袭替之中。

在原本的历史上,万历二十年时,安南南方后黎朝复国后得以中兴,入东京,灭莫朝。明廷便以莫朝为中国“内臣”为由,再次准备“兴灭继绝”,讨伐后黎朝。

彼时后黎朝大惧,黎世宗忙不迭遣使入朝,向万历帝汇报安南情况,然后诚惶诚恐地请求万历帝恢复以往“安南国王”的册封。

但是,大明爸爸直接无视了他,以局势未定为由,拒绝其请求,依旧授予“安南都统使”之职,还令其划出高平、太原让与莫氏子孙,以示为莫氏宗庙不绝。

黎朝也没有办法,只能照办——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十七世纪末。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安南现在在法理上其实是大明的内属“自治区”,地位等同于大土司,只是自治权更大一些而已。

这是性质问题,而大明很重视这种玩意儿。

高务实现在大军南下,就是要给安南一个感觉:咱们真的要变成内属啦,不光是名义上的内属,还要跟广西等地的土司一样听调听宣!

高务实现在就是要让安南人有这样的觉悟——至于最后怎么安排,那还要看高务实的手段,现在还不是告诉他们的时候。

一言而决其掌兵“王爷”的权柄予夺、一言而决其“国内”的财赋用度,这都是高务实故意这样做的。

------------------------------

宁平,后黎朝郑军大营。

就在高务实与高珗谈话的同时,年仅三十一岁的后黎朝右相、谅国公郑松,正面沉如水地看着手里的一堆奏报。

郑松麾下最受信任的三大爱将黄廷爱、阮有僚、郑杜也都是面色沉重地站在他案前,谁也不肯主动开口。

半晌之后,郑松才叹了口气,道:“黎光化他们虽然把事情办成了,可谁能料到明人的反应会这么大,居然出兵南下了……偷鸡不成蚀把米,说的可能就是本国公吧。”

黄廷爱不满地道:“吴贼奸诈,此番出兵说不定只是趁火打劫,未必是因为黎光化他们干的那档子事。”

吴贼,说的就是明人,盖因为当初朱元璋建国时立都南京,且在称帝之前自号吴王,因此后黎朝一旦自我装逼,就喜欢把明人、明军称之为“吴贼”。

郑松微微皱眉,却没说话。

另一员阮有僚道:“现在纠缠明人出兵的原因,末将以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与其浪费时间琢磨这些,还不如先想办法早点拿下河南——确切的说,是消灭河南的莫军主力。”

他微微一顿,马上接着道:“眼下对于明人出兵的兵力恐怕还不太准确,这些军报和细作报告各执一词,有说明军出兵三万的,有说明军出兵五万的,更甚至还有说明军出兵十五万的……相差太多了,根本做不得准。

然而我们也不能坐等明军整顿莫氏之后,挟莫氏之力,一齐南下攻我。末将以为,我们得赶紧行动起来,先把莫氏在河南的这三万残兵败将收拾掉,然后才能拥有与明军相争的实力……河南敌军虽然是新败,士气低落,但难保他们不会因为得了明军的援助而振奋起来,是以此次出兵快得、慢不得。”

郑松略微点了点头,又问:“你们觉得该怎么打?”

说到打仗,黄廷爱的兴致就上来了,连忙道:“右相,末将觉得这场仗不要用什么计,就之上上去一顿猛攻,摧枯拉朽地把莫敦让再次打个大败就行。”

郑松问道:“理由呢?示之以强?”

“不错,正是示之以强。”黄廷爱道:“论国力,咱们肯定不能和吴贼相比,但吴贼大军来我安南,毕竟路途遥远,转运不便,对于国力的损耗颇大……既如此,我军便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知道,我军虽然兵力不及他们众多,但是战力强横,万众一心,如果他们非要强打,一定会吃大亏,如此才有可能让他们正视我朝。”

郑松微微点头,又问阮有僚:“有僚觉得呢?”

“末将附议。”阮有僚道:“所以末将才说这场仗不能等了,必须趁明人还刚刚拿下升龙、应该还没能把莫氏之力完全操控在手的机会立刻发兵,彻底击灭莫敦让部,如此才能迫使明人正视我朝之力,知道我朝非是他们可以一鼓荡平之地。”

郑松又朝郑杜望去,道:“老三,你以为呢?”

郑杜是郑松的弟弟,行三,他似乎是个不喜欢多话的人,闻言只是点了点头,简单地道:“我也这么觉得。”

郑松站了起来,双手按着桌案,环顾三人,微微抬头:“既如此,出兵河南!”

----------

继续求订阅,求各种票~

第056章 太岳烧灶(下)第238章 暗流第031章 你下罪己诏吧第082章 莫做寒号鸟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11章 材料价格(下)第008章 在宫中第121章 席间生变第071章 黄芷汀的大度第033章 国士以待第021章 门生聚会(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九)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86章 麻杆打狼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107章 科学巨匠(上)第122章 蒙疆风云(六)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50章 四方会谈(中)第143章 圣眷无双[第4更]第153章 培养嫡系第056章 太岳烧灶(上)第129章 关系第124章 奉旨观政(九)第216章 天赐之宝也第056章 漠南之战(五)哲别神射!第171章 文治才是我的专业第047章 未雨绸缪(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69章 巡抚与镇守第259章 妖书案?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严(第4更)第135章 师徒再会[第4更]第042章 宗室大难题第068章 隆庆托孤(二)第070章 逐保倒张(七)第194章 高务实最重视的对手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67章 倒高风波(六)第096章 冯保倒台(三)第273章 倒台第064章 曹淦归来(上)第161章 张守戎遇敌(下)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22章 轻取案首(中)第113章 平台召对第120章 私人秘书第259章 妖书案?第289章 封赏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126章 所为何来(上)第039章 恰台吉的底线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48章 魔之诱惑(上)第002章 歙县逃犯(上)第250章 谁是虎,谁是食第087章 金殿发小第194章 高务实最重视的对手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075章 每临大事有静气第033章 晚辈不会引起公愤吧?(4更破万)第113章 李如松式的胜利第004章 捉拿讼棍(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84章 变色龙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五)第053章 蛇影(还是4更破万)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083章 宫外反应(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六)第023章 华亭旧事(下)第105章 慈宁宫的哭声第118章 差别竞争第087章 金殿发小第083章 冯保心思第034章 军制改革的第一步第276章 奔袭东吁第101章 戚帅继光(上)第123章 圣眷太隆也麻烦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290章 蒲州急报第077章 手握大军八十五万第005章 升官第020章 畅论盐铁(上)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时了第144章 这是在针对谁?第180章 请献户籍于圣使第099章 归途考察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10章 优劣利弊(下)第124章 道统之争(下)第068章 现在知道要乖了?第017章 体察民情第050章 四方会谈(上)第212章 归化户籍制第121章 首席特聘顾问第092章 各有所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
第056章 太岳烧灶(下)第238章 暗流第031章 你下罪己诏吧第082章 莫做寒号鸟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11章 材料价格(下)第008章 在宫中第121章 席间生变第071章 黄芷汀的大度第033章 国士以待第021章 门生聚会(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九)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86章 麻杆打狼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107章 科学巨匠(上)第122章 蒙疆风云(六)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50章 四方会谈(中)第143章 圣眷无双[第4更]第153章 培养嫡系第056章 太岳烧灶(上)第129章 关系第124章 奉旨观政(九)第216章 天赐之宝也第056章 漠南之战(五)哲别神射!第171章 文治才是我的专业第047章 未雨绸缪(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69章 巡抚与镇守第259章 妖书案?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严(第4更)第135章 师徒再会[第4更]第042章 宗室大难题第068章 隆庆托孤(二)第070章 逐保倒张(七)第194章 高务实最重视的对手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67章 倒高风波(六)第096章 冯保倒台(三)第273章 倒台第064章 曹淦归来(上)第161章 张守戎遇敌(下)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22章 轻取案首(中)第113章 平台召对第120章 私人秘书第259章 妖书案?第289章 封赏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126章 所为何来(上)第039章 恰台吉的底线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48章 魔之诱惑(上)第002章 歙县逃犯(上)第250章 谁是虎,谁是食第087章 金殿发小第194章 高务实最重视的对手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075章 每临大事有静气第033章 晚辈不会引起公愤吧?(4更破万)第113章 李如松式的胜利第004章 捉拿讼棍(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84章 变色龙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五)第053章 蛇影(还是4更破万)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083章 宫外反应(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六)第023章 华亭旧事(下)第105章 慈宁宫的哭声第118章 差别竞争第087章 金殿发小第083章 冯保心思第034章 军制改革的第一步第276章 奔袭东吁第101章 戚帅继光(上)第123章 圣眷太隆也麻烦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290章 蒲州急报第077章 手握大军八十五万第005章 升官第020章 畅论盐铁(上)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时了第144章 这是在针对谁?第180章 请献户籍于圣使第099章 归途考察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10章 优劣利弊(下)第124章 道统之争(下)第068章 现在知道要乖了?第017章 体察民情第050章 四方会谈(上)第212章 归化户籍制第121章 首席特聘顾问第092章 各有所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