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心有些凉

(感谢飘行欧洲、不左不右选择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休沐之后,鹿善继回到了府邸,谢绝了一切的拜访,径直回到了书房。

皇上召集内阁大臣讨论的事情,他很快就知道了,这都是通过内阁首辅杨嗣昌以及内阁大臣刘宗周说出来的,得知了这些情况之后,鹿善继的心情很是复杂。

鹿善继和孙承宗的关系非同一般,孙承宗离世,鹿善继的痛苦,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孙承宗在刚刚卸任内阁首辅的职位之后,马上找到了他,说到了很多的事情,最为关键的事情,就是有关苏天成一系列的事情,对于孙承宗的有些交代,鹿善继是非常吃惊的,也是认真思考过的,本来还想着找到孙承宗大人,好好请教一下的,想不到没有这个机会了。

孙承宗最为重要的要求,就是有关朝廷里面议论的事情,只要是牵涉到苏天成的,都要毫无保留的告诉苏天成,不管是对苏天成有利还是不利的。

鹿善继出任了兵部尚书,这是非常重要的职位,他很清楚,自己能够出任兵部尚书,也是得益于孙承宗的推荐,加之他和杨嗣昌的关系也是不错的。

今天讨论的事情,令鹿善继很是吃惊,他想不通,为什么皇上会再次提出来皇太极说到的言和的事情,这是早就决定下来的事情,没有必要再次讨论的。

在朝廷的时间长了,鹿善继有着自己的分析。加之孙承宗的一些提醒,他已经看清楚了某些问题。朝廷或者说是皇上,对于苏天成的态度,恐怕会慢慢出现变化的,这种变化造成的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最近的几天时间,一些给事中和御史蠢蠢欲动,私下都在议论苏天成的事情。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是不是表明了皇上态度的变化。

按照鹿善继的理解,皇上提出来讨论后金皇太极议和的事情,其实不是针对后金的,或者说是皇太极,而是针对苏天成的,内中的深意。就是需要限制苏天成的权力。

这绝不是什么好的情况,

这些情况,是不是完全告诉苏天成,鹿善继也是有些犹豫的。

送孙承宗的灵柩回到高阳县之后,鹿善继还呆了两天时间,接着才回到京城的。想不到几天的时间,京城里面出现了这么多的事情。

一面是忠于皇上,一面是要按照孙承宗的要求,将所有的情况都告诉苏天成,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这就是鹿善继需要做出来的选择。

管家敲门的时候,鹿善继有些不耐烦了。

“不是说过吗。不要打扰。”

“老爷,孙玥来了,说是有东西要交给老爷。”

鹿善继连忙走出了书房,一边走一边问孙玥在什么地方,得知孙玥已经到大堂之后,他快步朝着大堂走去。

看见鹿善继进来,孙玥连忙跪下了。

“鹿叔,前些日子麻烦您了,父亲生前曾经留下了一份书信,嘱托必须要亲手交给鹿叔的,因为父亲过世,办理丧事,一时间有些疏忽了,哥哥弟弟都还在高阳县,要求晚辈回来,亲手将信函交给鹿叔,免得误了大事。”

鹿善继大为吃惊,连忙扶起了孙玥,孙承宗的头七,所有的儿子都要守灵的,这样的情况下,孙玥赶回来,专门交付信函,可见信函的重要性。

“孙玥,劳烦你专门送信函过来,辛苦了,赶快休息一下,管家,带孙玥去洗漱,准备晚餐。”

管家带着孙玥出去之后,鹿善继拿着信函,回到了书房。

打开了信函,鹿善继仔细看起来,很快,他的身体开始颤抖了,这封信里面说到的事情,正是鹿善继想着问的原因,可惜这里面说出来的原因,太惊世骇俗了,不是鹿善继一时间能够理解的。

一直到深夜,鹿善继依旧没有从书房里面出来,显然是在思考重大问题。

接近子时,鹿善继终于从书房出来了,冻得瑟瑟发抖的管家,依旧在书房外面等候。

鹿善继有些感动了,他本来就是豪气的人,蒙古族的汉子,能够成为大明的兵部尚书,这是很少见的情况。不过他也不会轻易透露出来自身的感情,管家的这份忠诚,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孙玥休息了吗?”

“休息了,老爷,孙玥说了,明日一大早就回去了,头七之后,他们会回到京城,专门来拜访的。”

“知道了,明日一大早,我要上朝,来不及送他,你给他说一下,告诉他们兄弟,包括孙大人的家人,都要保重身体,大人已经去了,他们千万不要有什么意外啊。”

“老爷,小的记住了。”

准备要管家去休息的时候,鹿善继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管家,有一个问题,我想问问,你到我的府上来的时间也不短了,一直都是非常忠心的,若是我出现了什么意外,或者说被朝廷降罪,你打算如何啊。”

这个问题,其实问得有些多余,鹿善继的内心,已经有了决定,不过他还是想着问一问。

“老爷,小的一直都是跟随老爷的,若是老爷有什么意外,需要小的做什么,小的是万死不辞的,这些都是小的职责,不敢怠慢的,小的不知道朝廷里面的事情,不过小的以为,老爷一定会大富大贵的。”

“呵呵,大富大贵说不上,好了,你去歇息吧,明早去送送孙玥,他们兄弟,最近一段时间,非常的辛苦,一定待我问候一下。”

管家点头,转身离开了。

寒冷的空气,令鹿善继更加的清醒了,孙承宗大人信函里面说到的事情,全部涌进他的脑海里面,信函已经烧毁了,那是绝对不能够留下的,血性在鹿善继的胸中翻腾,他做出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孙承宗老大人看透了一切,将这些认识,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了,大人甚至预计,在剿灭后金政权之后,甚至在剿灭后金鞑子之前,朝廷恐怕会出现重大的变故,这个变故,首先可能出现在苏天成和内阁之间,接下来很有可能是苏天成和皇上之间。

鹿善继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也认为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的,只不过他不愿意看见这样的情况,这些年以来,特别是跟随在孙承宗大人身边的时候,鹿善继已经感觉到了,苏天成绝非是一般人,有着不一般的魄力和远见,他是亲眼看着江宁营壮大起来的,江宁营剿灭三万鞑子的时候,他就意识到,来日支撑大明朝的,一定是苏天成。

谁都知道功高震主的事情,这也是无法避免的,苏天成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手里的权力是越来越大的,很有可能是要和皇权发生冲突的。

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一方面皇上有着不一般的见识和胸怀,另外一个方面,苏天成能够懂得适当的收敛,可惜目前的情况是,苏天成非常的收敛了,从来都是低调的,这些年以来,为了剿灭流寇、阻挡后金鞑子的侵袭,使出浑身解数,赢得了目前的局面,但皇上却有些不放心了。

鹿善继感觉到了这样的氛围,就更不要说朝廷里面的大臣了。

内阁首辅杨嗣昌对苏天成的态度是不错的,但这种不错的态度,究竟能够维持多长的时间,这是未知数,谁都不知道,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发生变化,鹿善继不敢保证,他认为,改变是肯定会出现的,只是迟早的问题。

尤其令鹿善继感觉到吃惊的是,孙承宗老大人将家人悉数都托付给苏天成了,这其实就是一种态度,非常明确的态度,这样的做法,说明了一切,孙承宗老大人已经看出来了,苏天成所能够拥有的成就,恐怕是前无古人的。

苏天成的作用,那是不用说的,目前的情况下,离开了苏天成,大明朝出现的很多有利的局面,恐怕都是要烟消云散的,大明朝受不了这样的折腾,登州和莱州出现的变故,恐怕就是一种很明确的提醒了。

内心里面,鹿善继希望皇上能够成为一代明君,能够带领大明朝强盛起来,更希望苏天成能够不断建功立业,灭掉后金,开创出来新局面,这样的君臣,将在青史上面,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惜这只是愿望,这样的情况,不一定能够出现。

想到这里,鹿善继的心有些冷,和这个寒冷的气候,倒是有些吻合了。

孙承宗老大人最后的意思,其实更加的明确,也是鹿善继无法避免的,那就是他必须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做出来选择,老大人留下这样的信函,是对他高度的信任,他是绝不会将老大人牵连进去的,但如何的选择,他是非常犹豫的。

自我安慰一番之后,鹿善继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按照孙承宗老大人的要求做,将朝廷里面发生的所有情况,悉数都告知苏天成,自己已经是兵部尚书了,今后找寻机会,在朝廷里面,多为苏天成说些话,也许能够慢慢的改变这样的情况,也许会出现最为美好的局面的。

鹿善继的身影,印在了书房的窗户上面,过了子时,他终于开始动笔了,给苏天成写信。

第681章 占领蓬莱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饭第993章 整合(1)第531章 变革的思想第156章 出发第478章 高调上任第1298章 尊严之战(17)第494章 宿命论(3)第880章 对决(2)第967章 非凡一战(1)第223章 谁与争锋(3)第112章 善后第996章 决战前的猜忌第564章 真诚的祝福第729章 恩怨第1227章 天津决战(6)第864章 能够镇定第317章 大比武(2)第916章 皇太极的隐忍第763章 开埠的时间(3)第445章 乱作一团第107章 授官第103章 授官风波(2)第1093章 用人所长第395章 毕懋康第1013章 误判?(2)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见第811章 诧异第623章 行刺第1211章 沧州血战(5)第824章 准备(3)第1224章 天津决战(3)第728章 江湖第579 天降神兵(1)第22章 青楼第117章 秦淮河(1)第743章 汉八旗的影响(3)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见(1)第367章 微服私访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276章 暗藏玄机第217章 范景文的召见第362章 最终决定第422章 炮兵营的威力(1)第1230章 善后事宜第36章 如愿以偿第789章 大儒的心态第891章 渠清泽的紧张第1066章 决战辽东(8)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210章 沧州血战(4)第617章 家事国事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714章 必须维持第202章 商议第1049章 无所畏惧第330章 说做就做第903章 代善的思虑第246章 危机初现第767章 波动第921章 皇太极的抉择第1127章 眼见为实(1)第44章 苏俊的忠心第816章 需要坚持的原则第834章 无力阻止第570章 初步谋划(2)第20章 雪中送炭第485章 计划第454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778章 迅雷动作(3)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礼第1299章 尊严之战(18)第104章 授官风波(3)第634章 难辨真假第821章 廷议第294章 最大的收获第327章 功败垂成(3)第956章 草原之殇2第539章 孙承宗的智慧第881章 对决(3)第1174章 倔强的黄得功第1283章 太子第1099章 危险边缘第817章 争执第1278章 科举考试(2)第22章 青楼第502章 再一次的说服第657章 壮哉炮兵营第735章 青州第849章 稳如磐石(2)第383章 另类哲学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725章 离开辽东第839章 开始行动第114章 在路上(1)第859章 京师戒严第428章 瓮中捉鳖第995章 整合(3)第688章 异曲同工
第681章 占领蓬莱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饭第993章 整合(1)第531章 变革的思想第156章 出发第478章 高调上任第1298章 尊严之战(17)第494章 宿命论(3)第880章 对决(2)第967章 非凡一战(1)第223章 谁与争锋(3)第112章 善后第996章 决战前的猜忌第564章 真诚的祝福第729章 恩怨第1227章 天津决战(6)第864章 能够镇定第317章 大比武(2)第916章 皇太极的隐忍第763章 开埠的时间(3)第445章 乱作一团第107章 授官第103章 授官风波(2)第1093章 用人所长第395章 毕懋康第1013章 误判?(2)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见第811章 诧异第623章 行刺第1211章 沧州血战(5)第824章 准备(3)第1224章 天津决战(3)第728章 江湖第579 天降神兵(1)第22章 青楼第117章 秦淮河(1)第743章 汉八旗的影响(3)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见(1)第367章 微服私访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276章 暗藏玄机第217章 范景文的召见第362章 最终决定第422章 炮兵营的威力(1)第1230章 善后事宜第36章 如愿以偿第789章 大儒的心态第891章 渠清泽的紧张第1066章 决战辽东(8)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210章 沧州血战(4)第617章 家事国事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714章 必须维持第202章 商议第1049章 无所畏惧第330章 说做就做第903章 代善的思虑第246章 危机初现第767章 波动第921章 皇太极的抉择第1127章 眼见为实(1)第44章 苏俊的忠心第816章 需要坚持的原则第834章 无力阻止第570章 初步谋划(2)第20章 雪中送炭第485章 计划第454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778章 迅雷动作(3)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礼第1299章 尊严之战(18)第104章 授官风波(3)第634章 难辨真假第821章 廷议第294章 最大的收获第327章 功败垂成(3)第956章 草原之殇2第539章 孙承宗的智慧第881章 对决(3)第1174章 倔强的黄得功第1283章 太子第1099章 危险边缘第817章 争执第1278章 科举考试(2)第22章 青楼第502章 再一次的说服第657章 壮哉炮兵营第735章 青州第849章 稳如磐石(2)第383章 另类哲学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725章 离开辽东第839章 开始行动第114章 在路上(1)第859章 京师戒严第428章 瓮中捉鳖第995章 整合(3)第688章 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