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荐名额

詹事府一楼有几十个房间,地方倒是足够了,但毕竟不是专门的军衙,神武军军衙在这里只能挂临时牌子,让范宁有些遗憾。

这时,一名小茶童进来给范宁上茶,京城有好几座茶校,专门学习点茶和煎茶,豪门权贵都是请人上门教学,只有中下层人家才会把子女送去学习茶道。

还有专门的茶道女校,女孩儿想出人头地,必须要学会各种技能,像著名茶馆的茶伎,都是卖艺不卖身,稍有名气的茶伎,一个月能赚几百贯上千贯,还有机会嫁入豪门。

茶校中也有童子班,招收六到八岁的男童,茶童的需求量很大,几乎朝廷各个官衙都需要,收入不错,体面,能长见识,还能认识高官权贵,这个职业尤其受贫寒人家欢迎。

詹事府这个茶童就是昨天钟楠从茶校中找来的,叫做王喜,今年八岁,茶童一般不超过十岁,所以做两年茶童,他就要去读书了。

其实范宁府中也有一个茶童,不过是个女童,不方便带到朝中来。

王喜刚倒了一盏茶,钟楠便跑回来道:“大人,吏部赵侍郎来了。”

范宁的岳父朱孝云已经不在吏部了,在今年三月的定品中,他没有能熬上从三品,加上吏部任期已满,改任太常寺卿,目前吏部只有一名侍郎,那就是官任参知政事的赵概。

赵概曾任平江知府,和范仲淹关系极好,曾支持庆历新政,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黜出京,在嘉佑二年才调回朝廷,去年取代田况出任副相参知政事,今年又接任吏部侍郎一职。

范宁下楼迎接赵概到来,赵概笑道:“东宫冷清了几十年,因为范詹事的上任,又开始热闹起来,这两天,东宫可是吏部出现次数最多的词。”

范宁摇摇头道:“东宫确实太冷清了,偌大的詹事府内居然只有两个官员常住,赵相公于心何忍?”

赵概哈哈大笑,“我这不是来帮你解决问题了吗?”

范宁请赵概到一楼的会客堂入座,又让茶童上茶。

赵概笑道:“有两件事情,第一是天子已经批准神武军官署暂时放在詹事府一楼,只是暂时的,以后可能会迁到金明池,和其他军衙安排在一起。”

“多谢赵相公!”

“不必谢我,我只是代为传达,替你争取的是韩相国,你要谢他。”

范宁点点头,等待赵概说第二件事,赵概取出一份牒文,不慌不忙道:“天子也认为东宫虚官太多,不利于职能运作,便指示知政堂适当增加一些实官,知政堂商议后,决定增加十名全职东宫实官,包括詹事府、左右春坊,其中五品以上中高层官员五名,五品以下的中底层官员也有五名,五品以上官员由梁王推荐,知政堂任命,然后其他五名中低层官员,可以由范詹事提名推荐,然后由吏部任命。”

“我能推荐五人?”

范宁倒有点意外之喜,这件事还没有听说过,吏部居然肯放权给自己。

“这是天子的意思,我们吏部也只能照办,天子对范詹事还真是圣眷正隆啊!”

范宁心里明白,这是要给赵仲针构建班底了,等赵仲针成年后,这批官员正好成长起来,不过消息如果传出去,自己就有得头大了。

赵概随即起身告辞,他要去见梁王赵仲针,传达天子口谕。

范宁坐在桌前,考虑着自己要推荐人选,苏亮和李大寿肯定要的,苏亮在长洲县的任期差不多满了,李大寿任太常丞,两人都能直接调来。

本来范宁还像考虑蔺弘和董坤,但他随即放弃了,他们虽然是自己师弟,但理念未必和自己相同,而且都是平江府帮,也不太好,有苏亮和李大寿就够了。

像陆有为和段瑜,前年才从太学毕业,两人皆出任从九品的太学助教,刚刚才踏上仕途,资历还差得远。

范宁又想到了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余孝年,余孝年也从鲲州回来了,现任扬州知事,可以把他推荐给赵仲针,冯京也是一样,富弼这条路子要抓住。

韩琦的长子韩忠彦,大宋名臣,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现任开封府判官,从六品,可以调来东宫。

余孝年和冯京都是五品以上,推荐给赵仲针,五品以下的官员现在有苏亮、李大寿、韩忠彦三人,还需要两人。

范宁想到了苏轼兄弟,苏轼在三年前考中制科第三等,轰动朝野,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前途无量。

相比之下,兄弟苏辙虽然在制科上考了下等,但他没有出仕,而在京城侍养父亲,情商比他兄长更成熟,而且他后来可是做到宰相的。

范宁又写下了苏辙的名字,还有范纯仁,年纪虽然不小,但他为父亲守孝三年,现在还是从七品秘书丞。

范宁的五个名额已经满了,赵仲针的名额他也想到了两个,范宁想了想,便起身向崇文馆而去。

范宁抵达崇文馆时,王概已经告辞走了,赵仲针还坐在书房桌前发呆,他见范宁进来,连忙道:“詹事来得正好,快坐下,帮我参详一二。”

“可是五个高品名额?”范宁笑问道。

“正是!”

范宁在赵仲针对面坐下,问道:“殿下有没有人选?”

“我考虑从高、曹两家各选一人,詹事觉得如何?”

这个想法范宁赞同的,虽然高、曹两家并没有杰出子弟,但他们代表军方势力,这个态度还是必要的,范宁问道:“是哪五个职位?”

“太子宾客、左右春坊令、神武军左将军,还有赞善大夫。”

这里面太子宾客最高,从三品,神武军左将军是正四品,左右春坊令是从四品,赞善大夫是从五品。

范宁又问道:“殿下打算从高、曹两家选谁?”

“一个是我外祖父高遵甫,还有便是国舅曹佾,詹事觉得如何?”

“高遵甫可以,他是军职,出任神武军左将军正合适,但国舅整天寻仙访道,他未必肯入朝为官。”

“我也是这样担心的。”

“曹诗如何?”

范宁笑道推荐道:“他现在是从五品朝散大夫,官任蔡州知事,正好适合出任赞善大夫。”

曹诗是曹家嫡长孙,曹家当然更重视他,但范宁推荐他,是因为他是鲲州系,坚定的海外派。

赵仲针点点头,在赞善大夫名字后面写下了曹诗二字。

“现在有两人了,詹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赵仲针毕竟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对外面官员不熟,他想到只是外戚,别的他就想不到了。

“你师父可有推荐?”

范宁考虑事情很周全,赵仲针的师父韩贽影响也很大,他可不能把全部名额要去,得罪了韩贽。

“师父推荐他的从弟韩绛出任太子宾客。”

韩绛现任知开封府事,也是神宗年间的大宋名相,韩贽这个推荐很靠谱。

范宁笑道:“韩绛有宰相之才,正年富力强,就怕出任太子宾客委屈他了。”

赵仲针在太子宾客后面写下了韩绛的名字,笑道:“只要詹事不反对就行!”

范宁又提醒道:“还有左右春坊令,殿下可别忘了富相公的支持,他女婿冯京现任龙图阁侍制,可以出任右春坊令。”

赵仲针恍然,连忙笑道:“幸亏詹事提醒,那另一个名额应该给韩相公吧!”

范宁笑道:“韩相公的长子还到不了五品,就由我来推荐,殿下最后一个名额就给微臣推荐吧!”

“没问题,詹事要推荐谁?”

“微臣推荐扬州知事余孝年,他从前是我在鲲州时的副手,多次和日本谈判,后来继任鲲州知事,能力卓著,微臣推荐他为左春坊令。”

赵仲针还以为范宁要推荐朱家,没想到推荐的是鲲州旧僚,他随即在左春坊令后面写下了‘余孝年’三个字。

赵仲针又笑道:“我今晚要去见皇祖父,你推荐的五人名单不妨一起给我,让皇祖父审一审。”

让赵祯审一审也好,别人也不好说闲话了。

..........

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试(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讨嫁妆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敌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网第三百八十二章 难以开口第四十三章 一招鲜第九十八章 兴趣社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宫面圣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记石刻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扩大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调和第一百五十二章 决定北上第六十七章 贵客来访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论战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访欧阳修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携后辈第一百五十二章 决定北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第一百六十章 寿山寻宝第一百九十三章 预看考场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扑第四百七十八章 恽州钱铺第七十章 比赛要延期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罗国(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袭天德城第四十章 大象出场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辞而别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变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马车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军南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应天府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银矿第二百五十七章 饮茶夜话第四百零六章 买了新院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决定北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争开始第二百九十三章 长崎的消息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二百九十一章 杀一儆百第四百七十章 变法第一步第四百四十一章 骄横传闻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乡来人第六百六十章 低调回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对策题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四百七十八章 恽州钱铺第四百七十一章 触动利益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乡遇旧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机第七百三十五章 锦州失守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楼会面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灯会(中)第六十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钱铺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见宋商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纺车的启示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达京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诡奇之道第四百四十一章 骄横传闻第九十七章 新来的高县令第六百四十二章 断其后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发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离去第六百三十一章 辽使到来第六十二章 有了借口第一百一十七章 两年后的初春第七百零四章 北岛来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态度软弱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袭鲲南湾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诱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访欧阳修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机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五百零八章 危机与柔情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寿(四)第三十九章 乡村离婚案(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袭锦州(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将至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谋划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赖帐第六百八十一章 旧陷新阱第四百四十三章 顾家站队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扩大第七百二十四章 决战爆发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残酷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试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宫第一百七十章 头疼的家务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八十四章 机会来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试(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讨嫁妆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敌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网第三百八十二章 难以开口第四十三章 一招鲜第九十八章 兴趣社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宫面圣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记石刻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扩大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调和第一百五十二章 决定北上第六十七章 贵客来访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论战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访欧阳修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携后辈第一百五十二章 决定北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第一百六十章 寿山寻宝第一百九十三章 预看考场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扑第四百七十八章 恽州钱铺第七十章 比赛要延期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罗国(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袭天德城第四十章 大象出场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辞而别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变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马车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军南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应天府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银矿第二百五十七章 饮茶夜话第四百零六章 买了新院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决定北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争开始第二百九十三章 长崎的消息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二百九十一章 杀一儆百第四百七十章 变法第一步第四百四十一章 骄横传闻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乡来人第六百六十章 低调回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对策题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四百七十八章 恽州钱铺第四百七十一章 触动利益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乡遇旧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机第七百三十五章 锦州失守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楼会面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灯会(中)第六十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钱铺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见宋商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纺车的启示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达京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诡奇之道第四百四十一章 骄横传闻第九十七章 新来的高县令第六百四十二章 断其后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发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离去第六百三十一章 辽使到来第六十二章 有了借口第一百一十七章 两年后的初春第七百零四章 北岛来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态度软弱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袭鲲南湾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诱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访欧阳修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机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五百零八章 危机与柔情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寿(四)第三十九章 乡村离婚案(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袭锦州(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将至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谋划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赖帐第六百八十一章 旧陷新阱第四百四十三章 顾家站队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扩大第七百二十四章 决战爆发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残酷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试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宫第一百七十章 头疼的家务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八十四章 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