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夺取吕宋

范宁听完了条件,不由冷笑一声对司马张楠道:“他们还真敢狮子大开口,提供十万人一年的口粮?我最多给他们两万石粮食,还有他们每家都有财产,可以自己带走,作为房子的补偿,每户人家我给他们一顶帐篷,教他们种粮可以,但造船技术不能转让,我可以送给他们五十艘五百石的小船,在岛屿之间航行足够了,至于安全保证,我可以答应,一旦渤尼国入侵他们,大宋一定会出兵保护,但前提是他们必须依附大宋,成为大宋属国。”

这时,明仁在一旁道:“其实渤尼国东部大片土地都是无人区,都是各种珍贵的木材和香料,距离苏禄岛很近,他们完全可以采伐木材和香料,通过贸易赚钱,而且他们吕宋男人很懒,但女人却很勤劳,如果有耕牛,种田就很适合女人了,男人则负责砍树。”

范宁断然道:“他们种田也好,贸易也好,伐木采香也好,随便他们,但我的原则只有一个,他们必须自己养活自己,养不活自己,那就出卖劳动力,替我们做事!”

张楠毕竟是文官,他叹口气道:“既然帮助他们,就帮到底吧!再给他们一些种子、农具和耕牛,也不值多少钱,但会省很多事情。”

“可以!这个你自己看着办,稍微调节一点,你有权决定,你去和他们谈。”

吕宋国王罗罡最终答应了范宁的条件,举国迁往苏禄群岛,一万余户百姓开始收拾自己的财产和物品,三天后,第一批物品皆已上船,第一批三万七千余名吕宋国民跟随国王开始上船,由宋军将他们运往苏禄群岛最西面的一座大岛,吕宋国的十万百姓最终会被安置在苏禄群岛中的四座大岛上。

另外渤尼国所在加里曼丹岛的东部半岛也是无人区,范宁把这片广袤的半岛也划给了吕宋国。

五天后,船队抵达了苏禄群岛最东面的大岛,这是一座无人岛,大概有千余平方公里,中间是一座小火山,十几条小河从火山发源,呈放射状流向大海,成为天然的灌溉系统,非常适合农耕。

另外,岛的西面有一座天然良港,而港口数十里外便可看见一片大陆,那就是加里曼丹岛的东半岛,范宁把这座被森林覆盖的半岛也划给了吕宋国,他们可以伐木采香,就算不施行农耕,也能维持生活。

范宁把吕宋国新都的岛屿叫做新吕岛,岛上椰子树密布,他们需要砍伐椰子树,平整土地,船队在海岛东面的天然良港靠岸,第一批吕宋国的百姓终于踏上了他们新的家园。

宋军也将在岛上留下一支两百人的军队,教吕宋国人开田种地,教他们建造房屋,一直要到明年夏天,这支两百人的军队才会最终撤离。

..........

宋军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吕宋国举国搬迁去了苏禄岛,与此同时,十几支宋军小队在吕宋岛上寻觅土著居民,他们寻找了二十天,依然一无所获,最终相信了吕宋人自己的说法,吕宋岛以及周边大岛的土著早已在百年前被他们消灭殆尽。

这也印证了琉球岛上小黑人的来源,他们就是在百年前被吕宋国驱赶离去的土著,这些土著人一部分南下去了棉兰岛,另一部分北上去了琉球岛,而去了琉球岛的土著也最终被宋军消灭殆尽。

随着最后五百人被一艘万石大船送走,吕宋岛上再没有任何吕宋国人和土著人的踪迹,有了吕宋国打下的基础,宋朝可以在这里迅速建设起一座建城,并能移民数万人。

一连几天,范宁带着数十名随从以及随军工匠在这片方圆百里的吕宋国故地上巡视,他们很快便发现,吕宋国所在地实际上是一条大河在入海口冲积出来的三角洲。

沿着这条大河北上,两岸都是十分肥沃的辽阔平原,无数条小河从两边山地流下,注入这条大河之中,灌溉条件极为理想。

这条大河长五六百里,至少冲积出两万平方公里的平原,以及同样种植条件优越的丘陵山地,而在北面,还有一条大河也同样冲积出大片平原,这条大河从北面流入大海,吕宋岛上的平原就主要分布在这两条大河的两岸。

另外岛屿东面则是平原和丘陵混杂地区,也十分有利于农耕。

可以说,吕宋国所利用起来的平原,还不到整个吕宋岛平原的五十分之一,只是大河入海口那一小块地方。

而从山地流出的数百条小河中都含有大量金砂,吕宋国只淘了其中的几条河流,便获得了大量黄金。

跟随范宁考察了几天,司马张楠晒成了黑炭,他十分感慨道:“真是一块物宝天华之地,若将它开发出来,大宋财力无忧矣!”

范宁用马鞭一指远方一望无际的森林道:“想开发出来还是不容易,我打算再招募五万日本劳工,给我筑城、伐木、修路、采矿,另外,再从准备迁徙琉球府的移民中,先分割两万人过来,建立一座新县城,这里的土地足够多,每户人家可以分配三顷土地。”

张楠笑道:“使君很青睐日本劳工啊!”

范宁笑了笑道:“日本劳工能吃苦、守纪律,容易满足,有家室牵挂,不会造反,是很优良的劳工,再说我待他们也不薄,可以吃饱穿暖不算,他们过来时都家境赤贫,都是没有土地的佃户,但做满三年回去后,每个人都能买上二三十亩土地,能养活一家了,要不然日本农民怎么会如此渴望被我们招募去当劳工呢?”

停一下,范宁又道:“至于大宋百姓,他们不用当劳工,只要安心种好粮食就够了。”

这时,都指挥使刘解良上前行礼道:“启禀使君,吕宋人留下的房子是否要拆除重建?”

范宁摇摇头道:“吕宋国都城正好可以作为劳工营,就留下来给劳工居住,不用拆除,我们可以在它的西面沿河建造县城。”

吕宋国的都城虽然离海比较近,但距离大河还有数十里,这也许是他们的习惯,但对大宋而言,靠河建城一般都是最佳选择。

张楠又笑问道:“使君是直接回宋,还是继续去南洋诸国访问?”

范宁想了想道:“这次南下就是为了吕宋岛,现在我们有几件事情需要做,我回去准备移民和招募日本劳工,张司马留在这里做县城前期的准备事宜,这里比较炎热、雨水多,那么房屋还是以木制为主,张司马最好能带领军队先建造出一批房屋,我估计每户人家两亩地左右,把地方先留出来,街道也留出来,然后沿着街道造房子,城墙暂时不是很重要。”

“那就等于把县城先定下来。”

“正是如此!”

张楠默默点头,他肩头的担子很重。

范宁又对都指挥使刘解良道:“刘将军率领船队在附近岛屿上清剿土著,所有土著居民若肯配合宋军,那就饶他们一命,把他们送到南面的岛上去,若但抗拒宋军,那就全部剿灭。”

“卑职遵令!”

范宁又交代完诸多事情,两天会,他率领二十艘两万石桨船和三千士兵返回泉州,其余七千士兵暂时留在吕宋岛进行前期建设。

..........

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费苦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机第二百六十四章 发财新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网第六百六十章 低调回京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连连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冯京和马凉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见曹女第七百二十三章 决战时刻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难题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三百九十五章 调查立案第五百零八章 危机与柔情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讨嫁妆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携后辈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荐名额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儿女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辩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儿女第六百二十九章 铜铅活字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从何入手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灯会(中)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级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儿女第二百零二章 省试结束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来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第六百八十四章 无计可施第六百零四章 完颜计划(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兽之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师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五百零七章 皇权无情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决诚惶诚恐,老高稍微说两句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七十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三百七十五章 监察到来第九十五章 选教授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岛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寿(三)第三十六章 老实人的抗争第二百零四章 继续背锅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百六十七章 县学训话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六十二章 有了借口第六百八十章 夜袭娄烦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动时刻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争开始第七百零九章 扬州公干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线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东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战井陉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罗国(下)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岛第七百三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陆第一百章 打算开补习班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机会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决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纺车的启示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议事第二百零二章 省试结束第五百零三章 护犊之心第四百零九章 调研西北第十章 神童对神童(上)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寿(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六百八十章 夜袭娄烦第三百八十章 调令到来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临幽州第六十五章 两强相争(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饮茶夜话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来第二百零二章 省试结束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妇回门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吗?
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费苦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机第二百六十四章 发财新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网第六百六十章 低调回京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连连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冯京和马凉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见曹女第七百二十三章 决战时刻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难题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三百九十五章 调查立案第五百零八章 危机与柔情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讨嫁妆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携后辈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荐名额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儿女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辩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儿女第六百二十九章 铜铅活字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从何入手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灯会(中)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级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儿女第二百零二章 省试结束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来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第六百八十四章 无计可施第六百零四章 完颜计划(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兽之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师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五百零七章 皇权无情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决诚惶诚恐,老高稍微说两句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七十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三百七十五章 监察到来第九十五章 选教授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岛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寿(三)第三十六章 老实人的抗争第二百零四章 继续背锅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百六十七章 县学训话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六十二章 有了借口第六百八十章 夜袭娄烦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动时刻第六百七十七章 战争开始第七百零九章 扬州公干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线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东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战井陉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罗国(下)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岛第七百三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陆第一百章 打算开补习班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机会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决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纺车的启示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议事第二百零二章 省试结束第五百零三章 护犊之心第四百零九章 调研西北第十章 神童对神童(上)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寿(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六百八十章 夜袭娄烦第三百八十章 调令到来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临幽州第六十五章 两强相争(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饮茶夜话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来第二百零二章 省试结束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妇回门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