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驾亲临

bookmark

一个个不利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辽国上京,东路军被困,西路军损兵折将,战马全部丢弃,易县被宋军偷袭占领。

辽帝耶律洪基再也坐不住,率领二十万大军赶赴南京道,这天上午,耶律洪基的大军抵达了幽州城外。

二十万大军铺天盖地,旌旗遮天蔽日,号角低沉,金鼓齐鸣。

南京道留守耶律枫率领一班官员出城迎接天子到来。

众人在耶律洪基战马前跪拜行大礼,耶律洪基冷冷问道:“局势可有进展?”

“启禀陛下,局势依旧,卑职已派人去和萧韩家奴联系,还是因为宋军封锁了拒马河,他们无法撤退,而宋军实行坚壁清野,树木全部被砍光,他们得不到攻城武器的补充,现在束手无策。”

“难道就没有送资源给他们?”

耶律枫一脸为难道:“微臣是打算搭建浮桥,但只搭到一半就被宋军战船用火烧毁了,微臣又在拒马河中投下五十架攻城梯,但悉数被宋军战船捞走。”

耶律枫很无奈,他所有的办法都想过了,但都没有用,宋军封锁了整个拒马河,而不是某一段,但事实上,能够搭建浮桥的河段只有三处,这三处都被宋军云集。

耶律洪基重重哼了一声,“易州那边情况呢?”

“易县依然被宋军所占,城内契丹人都被放了出来,所以微臣没有急于去攻城,等陛下到来再作定夺。”

“一帮没用的废物!”

耶律洪基狠狠骂了一句,又对耶律枫道:“你调两万军给耶律昆平,让他率五万大军攻下易县,朕给他十天时间,若不能将功赎罪,一并处斩!”

“微臣遵令!”

耶律洪基随即下令在城南扎下大营,他则带着三千士兵进城,进驻南京行宫。

耶律枫却跟了进宫,他在耶律洪基身后道:“微臣还有事情禀报。”

“什么事情?”

“京城探子搞到了一枚失效铁火雷,从西京那边送过来。”

耶律洪基听说搞到了铁火雷,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可曾研究过?”

“启禀陛下,因为只有一枚,弥足珍贵,所以微臣请陛下过目后,再进行研究。”

耶律洪基比较满意他的慎重,便点点头道:“拿上来,给朕看一看。”

片刻,一名侍卫抱上来一只木箱子,从箱子里小心翼翼取出一个黑黝黝的黑球,外形扁圆,上面戴着一只木壳杯帽,耶律枫取下杯帽,露出了一簇像辫子一样的火绳。

耶律洪基前前后后看了半晌问道:“这铁壳火雷有多重?”

“微臣特地称过,二十八斤。”

耶律洪基眉头一皱,“不是有情报说,宋朝的铁壳火雷重达五六十斤吗?”

“陛下,情报说的应该是最新的铁火雷,宋朝已经改进过了,而这枚铁火雷的编号靠前,应该是最早一批,早期的铁火雷,已经失效了,所以要运回鲲州销毁,我们的探子就在运河鲲州环节搞到这一枚,别的机会根本没有,看守得格外严密。”

“原来只是一枚失效的铁壳火雷!”

耶律洪基眉头皱了一下道:“这有什么意义?”

“陛下,我们不懂,但火药匠懂,交给他们,他们应该能仿制出铁火雷,若陛下想要现成的铁火雷,等攻下易县,应该能看到。”

“易县会有?”

“一定有!”

耶律洪基缓缓点头,“这样说起来,朕倒是很期待了。”

.........

易县城内,杨文广陪同马蔚了解城内的情况,按照范宁的任命,马蔚将出任他的副将,虽然两人都是统制将,但杨文广资历要老得多,而且官阶也比马蔚要高,自然是杨文广为主将。

不过马蔚属于边军系统,驻守河北边境二十年,对辽军比较了解,所以杨文广对他也比较客气。

“这边是军粮库,目前我们有军粮三十万石,按照我们一万五千人来算,平均每人二十石,足够我们食用两年。”

“怎么会有这么多粮食?”

马蔚有些惊讶道:“据我所知,易州是山区,并不是产粮之地。”

杨文广微微一笑,“这里是辽军攻打代县雁门关的后勤重地,囤积了大量粮草物资,光弓箭就有四万副,兵箭四十万支,还有盔甲长矛数万套,出乎我的意料。”

“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把民兵也武装起来?”

杨文广笑得有些勉强,他沉吟一下道:“城内百姓一共是一万九千四百人,其中老弱妇孺就占了一万两千人,剩下的七千余人,四十岁以上的不考虑,再去掉两千人,四十岁以下的青壮男子只有五千人,说实话,我不但不能用他们做民兵,还得派一两千人监视住他们。”

“为什么?”

马蔚惊讶道:“他们都是汉人啊!”

“他们首先是辽国百姓,辽国统治这里一百多年,里面至少一半人把自己当做辽人了,虽然也有不少人心向大宋,但是我区别不出来不,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用他们,以免出现战场上倒戈。”

说到这,杨文广长长叹口气,“人心难测啊!”

马蔚默然无语,片刻他又问道:“之前的战俘呢?”

“都放了,本城的让他们回家,不是本城的,都放他们出城回家,留下他们其实也是个负担,杀了不现实,那只有放了最好。”

“卑职明白了。”

就在这时,急匆匆跑来一名探哨士兵,急声禀报道:“启禀老将军,辽军来了!”

杨文广顿时精神振奋,他终于盼到敌军到来了。

他立刻笑道:“走!看看去。”

..........

反攻易县的战争终于来临,五万辽军从东面杀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包围了易县,大军扎下了连营,四周被营栅包围,灯火通明,彻夜不眠。

辽军主帅正是从唐水河谷率军弃马逃回蔚州的耶律昆平,他正好带着三万军队,耶律洪基又调给他两万军队,使他军队重新达到五万,夺回易县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耶律昆平头上。

耶律昆平本人却高兴不起来,这不是他想要的差事,他想去东京道打女真人,据说辽军占据着优势,可是攻打宋朝军队,耶律昆平心中没有一点底,偏偏又是该死的攻城战。

耶律昆平骑马在四座大营内巡视,两千多名工匠和数千士兵正在忙碌的装配大型攻城武器,主要是云梯、巢车和投石机。

这次从幽州调来的两万军队都是步兵,一万汉军和一万渤海军,他之前的三万骑兵也变成了三万步兵,这就意味着这三万人也要投入到攻城战中。

耶律昆平停住战马,远远眺望着数里外的易县,易县地势高,首先士兵冲锋就是一种仰攻,大型攻城器更是行走艰难,以低攻高,从来都是攻城战的大忌。

如果他没有时间限制,他就用围困法,将城内宋军困上两年,可惜啊!天子只给自己十天时间,耶律昆平只觉担子沉重到了极点,他长长叹息一声,转身回大帐去了.........

在夜色掩护下,城外几支辽军探子正在观察地形,确定进攻方向,黑影匆匆,士兵们不断地在旷野里奔跑。

这时,有士兵‘啊!’一声惨呼,旁边几名士兵连忙跑上去,只见这名士兵踩进一个坑里,一支竹签刺穿了他的脚背。

‘陷马坑!’几名士兵面面相觑,他们下脚顿时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又有一名士兵痛苦地呼喊一声,只见他倒在地上,正在脱靴,借着月光,大家都清晰地看到鞋底钉着一样东西,蒺藜刺。

..........

大帐内,耶律昆平正望着地图发呆,辽国对易县很了解,甚至有它的构造图,但又有什么用?构造图只会告诉他们,易县是用大石砌成,坚固异常,城门也是用铁皮包裹着厚厚的木头,光铁门栓就有八个,除非用大型攻城槌,否则别想撞开。

这时,一名大将匆匆走进来对耶律昆平道:“将军,探子有重要情报!”

“让他进来汇报!”

不多时,一名探子首领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禀报道:“启禀将军,我们在城外查看地形的探子发现铁蒺藜和陷马坑,有弟兄踩入陷马坑受伤。”

说完,他将一只木盒子呈上,耶律昆平心中一惊,连忙接过木盒子细看。

木盒子里是一颗四针刺蒺藜,中间是一个铁疙瘩,四周有四根长约一寸的刺,不管怎么扔,都会有一根刺朝上,刺上隐隐呈蓝色,显然淬过剧毒。

“就发现了一个吗?”耶律昆平问道。

“目前就发现了这一颗,是在三百步线左右发现,陷马坑也是!”

耶律昆平只觉一阵头大,这颗蒺藜刺绝不会是从前留下来的,显然是刚刚部署,只发现一颗,并不代表只部署了一颗,肯定大量撒了,只是他们没有发现而已。

“这怎么办?”

旁边副将萧七望低声道:“这件事传出去会影响军心,不如什么都别说,明天试探攻打城池,问题实在严重再想办法处理也不迟!”

也只能这样处理了,耶律昆平想到天子只给自己十天时间,他哪里还有时间去慢慢盘查地上的铁蒺藜和陷马坑,最多是增加伤亡,先进攻再说,他必须要把一个坚定明确的态度交给天子,或许天子会看在他攻城态度积极的份上,放过他这一次。

“这件事谁也不准说出去!”

他交代了周围众将,随即命令道:“明天由一万汉军攻打东城!”

这是必然的,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事情,都是汉军先上,然后是渤海人和其他民族,然后是奚人,最后才轮到契丹人,民族歧视在辽国已经成为惯例。

.........

次日一早,战鼓声轰隆隆敲响,东大营营门大开,一万汉军列队从军营内走出,号角低沉,不断有人高喊口号,在他们身后是数十辆云梯,被健牛拉拽,还有五架巢车,巨大的车轮轰隆隆推动前进。

这里毕竟是辽国境内,辽国各种资源容易调用,南京道有大量的战略储备物资,这一次给了攻打易州的辽军巨大的支持。

夺取易州的战事终于打响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一百零九章 县令来视察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内讧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二百三十二章 县学演讲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为营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择第三百一十四章 辽国来使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记(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乡来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离职之行第五十六章 难定的人选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六百零五章 完颜计划(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从何入手第四百一十四章 齐人之福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三章 枫桥夜泊第三百七十三章 视察金田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领土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楼遇旧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礼第四百三十九章 详细调查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寿(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题第六十五章 两强相争(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门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结难解第二百九十一章 杀一儆百第一百九十八章 冯京和马凉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发的血案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吕宋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五十五章 学堂有本难念的经第十三章 辞京归乡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举报名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吕惠卿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七十四章 四强赛(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监察到来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扬州码头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银矿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机处理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结难解第一百五十章 做笔大买卖第二百六十九章 说客上门第五百四十一章 夺取吕宋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试辟谣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云问罪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论战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试(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县学训话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二百零六章 西阁面圣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一百零七章 闻弦知雅意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备战第一百二十章 范铁牛打官司(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顶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议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后人物第三百零四章 两件大事第二百零七章 礼部发难第四百五十九章 时间紧迫第六百零五章 完颜计划(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职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记(上)第二十三章 走为上策第四百六十五章 争取支持第七百三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九十六章 何处不相逢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七十八章 梦碎黄海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抢占河套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权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楼遇旧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寿(中)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齐人之福
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一百零九章 县令来视察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内讧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二百三十二章 县学演讲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为营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择第三百一十四章 辽国来使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记(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乡来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离职之行第五十六章 难定的人选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六百零五章 完颜计划(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从何入手第四百一十四章 齐人之福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三章 枫桥夜泊第三百七十三章 视察金田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领土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楼遇旧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礼第四百三十九章 详细调查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寿(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题第六十五章 两强相争(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门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结难解第二百九十一章 杀一儆百第一百九十八章 冯京和马凉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发的血案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吕宋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五十五章 学堂有本难念的经第十三章 辞京归乡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举报名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吕惠卿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七十四章 四强赛(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监察到来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扬州码头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银矿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机处理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结难解第一百五十章 做笔大买卖第二百六十九章 说客上门第五百四十一章 夺取吕宋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试辟谣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云问罪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论战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试(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县学训话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二百零六章 西阁面圣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一百零七章 闻弦知雅意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备战第一百二十章 范铁牛打官司(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顶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议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后人物第三百零四章 两件大事第二百零七章 礼部发难第四百五十九章 时间紧迫第六百零五章 完颜计划(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职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记(上)第二十三章 走为上策第四百六十五章 争取支持第七百三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九十六章 何处不相逢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七十八章 梦碎黄海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抢占河套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权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楼遇旧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寿(中)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齐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