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南宋

繁星满天,不见月光。

一家不算大的网吧,热闹非凡,几乎所有人都在玩一款时下最火爆的角色扮演游戏,噼里啪啦敲击键盘,语音聊天的喊叫,纷乱的声音充斥整个网吧角角落落。

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一个用帽子遮掩住头脸的人,正伏在电脑前,轻轻敲击键盘。

他前面的电脑屏幕上,两个游戏角色站在一起,一男一女,十分靓丽,角色对话框时不时闪亮着。

“能保证安全吗?”

“没问题,世上所有疫苗都给他打过,只要不作死,就不会病死。”

“假疫苗那么多,真没问题?”

“放心,每种疫苗都找人亲自实验过,绝对没问题。”

“真没问题?”

“我办事,你放心。”

“........”

“你什么意思?我哪次办的不让你放心了?”

“你哪次办的让我放心了?那么多探路的人,每次你都给我保证至少能活十天,哪个活过五天了?”

“那都是他们自己作死,跟我有什么关系。不是武松,非要去打虎,不是时迁,非要去偷东西,不是阮小七,非要下水摸鱼,不是西门庆,非要去招惹潘金莲,我有什么办法,去了那边,我还能管得了他们?”

“好了好了,你不要跟我抱怨。这次可千万不能出事!”

“我办事,你放心!”

“..........”

“......前边那些人不都是给他探路的吗,这我知道。失败是成功他妈,当所有失败的可能性全都排除了,剩下的就只有成功。放心吧,这次万无一失。”

“系统呢?”

“你这人怎么这样,我都说了放心,你怎么还问?”

“系统呢?”

“......已经植入,达到条件就触发。我的东西?”

“来仓库交易。”

“等等,我仓库空间和背包格子都不够,等我扩充一下。”

“可以了吧。”

“好了,我点你交易。”

“哇,你可真够大方的,这东西可不好弄。”

“多大点事,改几个数据就行了。”

“......你这么玩就没意思了,游戏要亲自玩,装备要亲自刷,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体验到它的乐趣!”

“那你还我?”

“想的美,有本事你顺着网线过来拿......你这就没意思了,赶紧把东西还给我,团长还等着我去打团抗伤害!”

“你顺着网线过来拿吧。”

“......”

网吧角落里发生着什么,无人知晓,游戏里两个小角色在私下密聊什么,也无人得知。

这大千世界里,更不知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

话说中原之地有一山脉,群山莽莽,景色秀丽,绵延八百余里,北依河南,东临安徽,西接湖北,实为中原之心腹,是为大别山。

大别山不是名山大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籍籍无名,最近几十年再提起大别山,就很少有人不知道,毕竟在那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对解放整个中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别山也由此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其实在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之前,大别山就是中原地区很重要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由于此山脉地处三省交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反动派难以围剿,对革命发展十分有利,所以大别山也就成了新中国的一块革命老区。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革命老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特色经济,重走长征路,办红色旅游。为相应号召,不少人去革命老区挖掘革命故事,探寻红色踪迹。

作为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杨丛义,也是其中一位。

平常的学业也不重,五一假期又到了,按计划是要去革命老区旅游,寻找红色遗迹。

假期不长,他决定去位于大别山南麓的黄梅县,从武汉过去只有三四个小时的车程,玩两天,还能顺道回趟家。

跟家里通过电话以后,他就独自出发前往黄梅县。

一早出发,爬了半天山路,杨丛义到了一片竹林下,一股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顿时神清气爽,满身疲惫消除不少。

抬眼一看前边那座山,不是太高,但看着却十分陡峭,看那山顶的模样形似虎头,应该就是村民口中所说的虎头寨,一个在革命年代有过激情岁月的地方。

既然找到了,肯定就要去看看,以他的脚程,估计半个小时就能爬上去。

考虑到下山问题,他又翻出地图察看路线,从这儿到山下的公路,也不是太远,三个小时足够下山,现在不到一点钟,上山下山时间充足。

稍稍休息一会儿之后,便起身继续出发,顺手就把地图册揣进了上衣兜。

山路难行,越往上爬越艰难。

正慢慢爬着,天忽然渐渐变暗,抬眼一看,乌云密布,似乎要下暴雨。

一旦下雨,今天就很难顺利下山。

杨丛义心里一着急,就加快速度,手脚并用爬上一个山脊,没来得及休息,就沿山边小路迅速下山。

路有几分陡峭,他十分小心。

“捧一丝清风吻上你的脸,盈一弯新月伴着你入眠,做一颗流星落入你心间,送一首恋歌爱你到永远.....”正小心走着,熟悉的手机铃声忽然响起,是女朋友的电话。

他只能停下脚步,赶紧掏出手机接听。

“我正爬山呢,等会儿回你。”

“我们分手吧。我想了好久,我们已经不合适在一起......”

杨丛义当即愣在当场,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心脏在那一刻似乎也停止了跳动。

相处六年,现在说分手?为什么?为什么?

他喉咙发涩,满满的疑问,嘴里却发不出一丁点声音。

突然有几道强光撕裂了黑沉沉的天空,紧接着又是震耳欲聋的炸雷声,在耳边响起。

炸雷一惊,杨丛义顿时头晕目眩,双眼一黑,一头栽倒在路边,滚落下山崖......

手机掉在地上,还有声音传来:“你说话,再不说话就当你同意了!听到没有......”

不多时,云开雾散,艳阳高照,天晴了。

五一过完,杨丛义也没有回家,他家人始终联系不到他,就报了案。

办案人员通过手机定位,找到了他最后出现的荒山,在山崖下找了许久,只在树上发现了他的背包,其他什么线索都没找到,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公安只能把列为失踪人员,希望有一天他能自己出现。

杨丛义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

山间林木萧萧,极目远望,山峦起伏。

半山腰,在一地势平缓的林中,正有两人在习武。

“大叔,你把这断魂枪教我吧。”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年轻人,练完拳后坐在地上,看着舞枪的中年男子,眼中满是崇拜之情。

这年轻人不胖不瘦,满面春风,面色红润,浓眉大鼻,双眼炯炯有神,正是失踪的杨丛义。

“什么断魂枪,不许乱说!”中年男子脸一寒。

“你这枪法招招夺命,不是断魂枪是什么?”杨丛义笑着。

“枪法不夺命,那还叫枪法,不如叫打狗棍法好了。”中年男子收枪,徐徐吐气。

“管它叫什么,能不能教我?打猎的时候万一遇到老虎狗熊,我还能跟它们斗一斗,不然被它们咬死,大叔不是白救我回来?”

中年男子想了想道:“行,这枪法流传开来,在世上留个念想也好,也不枉当初把它创出来。”

随后,中年男子便开始手把手的教起枪法来。

杨丛义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已经有了一些练习武术的基础,学习这套枪法不是特别困难。

花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把这套枪法学完。

下山的路上,杨丛义看着自己一身麻衣,心隐隐有些悲凉。

虽然已经来到这儿好几个月,每次半夜从梦中醒来,还是会想这一切是否只是一场梦?

当他拍打自己感觉到疼痛时,他知道自己永远也回不去了,这个时候他心里总会失落与害怕。

他在掉落山崖之后,莫名其妙来到这儿,想破脑袋,他也想不通是什么原因。

当初被打猎的大叔所救,他才知道现在是宋朝靖康之乱以后十几年。

他来到了宋朝,还是南宋!

对于他的来历,在大叔一再追问下,他编了一个故事,说他来自东罗马,是唐朝商旅的后裔,早年由于战争,先祖未能回归故乡,到了他这一代,在父辈的要求下,他花了三年时间一路东行,到了西辽才知道繁华的唐朝早已不复存在。

而这个打猎的大叔是一个隐居之人,据他说,是因为在外面生活的不顺利,干脆就到山里来。

几天相处下来,大叔觉得这个山沟里捡来的年轻人很有学识,不一般,没有武艺居然也能历时三年,越西域诸国到达宋朝境内,很不简单。

得知杨丛义不愿再返回东罗马后,大叔便劝他留下来。

在陌生的世界,他无处可去,有人挽留,那真是求之不得,当即同意。

山里的生活有些枯燥,但也很充实,每天一早爬山、练拳、练枪、射箭,然后打猎,风雨不改。

一晃,一年过去了,又到春天。

这天,练完功后,大叔说:“丛义啊,你还年轻,不应该跟我一样在山里呆一辈子,你学的武艺也足以自保,可以下山去走走,大宋的风光还不错。”

杨丛义笑道:“下山干嘛,山上打的猎物不够我们两个吃吗?”

大叔笑道:“猎物倒是多,你想打多少都有。”

停顿了一会儿又道:“其实大叔是想让你去临安帮忙找个人,打探打探他的消息。”

杨丛义一听临安就笑了,那是杭州啊,杭州美景天下无双,西湖堤,钱塘潮,天下闻名,那可是皇帝老儿、达官贵人集聚的好地方,能去看看千年前的杭州是何模样,也不枉来这一遭。

“从这儿去临安有点远吧,没车没马,没个一年半载恐怕回不来,路上再出点意外,等我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大叔,你能等?”

“没什么不能等的,我是不想出山了,等的到就等,等不到就算了。”大叔抬眼望远山,眼里似乎有淡然,也有留恋。

“那行,我替大叔去打探打探。”杨丛义笑言。

“那人具体姓名我就不说了,不想提。你去临安,打听朝中权势最大的那个人,如果死了,回来给我报个消息,如果没死,那就不急。”大叔脸上神情有些黯淡。

“大叔放心,一定给你打探出消息来,探到消息就回来找你。”

“你能记着就好。”说完大叔起身提枪:“再来练练。”

三天之后,大叔给了杨丛义一些铜钱,当作盘缠,他辞别大叔下山。

来到宋朝,随身带着的只有那本装在身上的地图册,他一直藏着,没敢让大叔看见,这次出山当然也不会带在身边,他早就趁着打猎的时候,找了个干燥的山洞妥善保管。

从此杨丛义离开了蕲州黄梅县,开始属于他的传奇征程。

第785章 大阵吃人第553章 协调资格第395章 不及送别第526章 船队出海第509章 匆匆再见第768章 隔河对峙第717章 山中故人第123章 送别第541章 交易不顺第27章 传言第5章 结案第299章 夜袭敌营第647章 谋划益都第746章 灵丘雁门第520章 军权下放第143章 造船大单第135章 汤鷽之疑第46章 回城复命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68章 切磋试技第334章 讨个说法第527章 总管府第524章 临行准备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674章 四面合围第275章 赚钱千万第675章 歼灭金军第423章 提前释疑第561章 香水卖谁第81章 重生第331章 邕州来人第443章 县衙之行第28章 隐情第697章 三个条件第589章 请缨出战第329章 大军南撤第29章 初见知军第762章 赵昚的图谋第188章 登陆泉州第119章 摇摆不定第489章 讨回书信第249章 不可思议第711章 临潢府之争第245章 流落孤岛第489章 讨回书信第761章 设伏盖州城第397章 夫人教剑第619章 详细信息第369章 不得无礼第116章 秦桧出场第319章 沿途杀戮第101章 分锅大会(下)第130章 太学辩议(三)第123章 送别第636章 密谋夺命第121章 壮士救我第692章 金军来袭第212章 使节登陆第239章 封锁谷口第269章 固守防袭第743章 御寒之难第263章 道长险胜第408章 殿中议事(三)第29章 初见知军第479章 杞人忧天第761章 设伏盖州城第141章 泉州询事第25章 疗伤第302章 秘密差事第575章 准备打仗第409章 回衙复命第134章 太学辩议(七)第160章 见过监军第30章 心里有数第87章 一场混乱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481章 应对之策第607章 水战第729章 投军之路第69章 以枪结缘第70章 机会来了第331章 邕州来人第147章 学子参军第391章 拜访汤府第402章 超出预算第103章 初入临安第62章 道长援手第199章 泉州圆房第288章 分歧第315章 破局之计第50章 哪里有马车第695章 合围汴京第199章 泉州圆房第271章 矿石作画第649章 好汉饶命第774章 三军皆动第356章 惊退群匪第651章 一衙两府第721章 皇帝承诺第666章 兵败城下
第785章 大阵吃人第553章 协调资格第395章 不及送别第526章 船队出海第509章 匆匆再见第768章 隔河对峙第717章 山中故人第123章 送别第541章 交易不顺第27章 传言第5章 结案第299章 夜袭敌营第647章 谋划益都第746章 灵丘雁门第520章 军权下放第143章 造船大单第135章 汤鷽之疑第46章 回城复命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68章 切磋试技第334章 讨个说法第527章 总管府第524章 临行准备第218章 打定注意第674章 四面合围第275章 赚钱千万第675章 歼灭金军第423章 提前释疑第561章 香水卖谁第81章 重生第331章 邕州来人第443章 县衙之行第28章 隐情第697章 三个条件第589章 请缨出战第329章 大军南撤第29章 初见知军第762章 赵昚的图谋第188章 登陆泉州第119章 摇摆不定第489章 讨回书信第249章 不可思议第711章 临潢府之争第245章 流落孤岛第489章 讨回书信第761章 设伏盖州城第397章 夫人教剑第619章 详细信息第369章 不得无礼第116章 秦桧出场第319章 沿途杀戮第101章 分锅大会(下)第130章 太学辩议(三)第123章 送别第636章 密谋夺命第121章 壮士救我第692章 金军来袭第212章 使节登陆第239章 封锁谷口第269章 固守防袭第743章 御寒之难第263章 道长险胜第408章 殿中议事(三)第29章 初见知军第479章 杞人忧天第761章 设伏盖州城第141章 泉州询事第25章 疗伤第302章 秘密差事第575章 准备打仗第409章 回衙复命第134章 太学辩议(七)第160章 见过监军第30章 心里有数第87章 一场混乱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481章 应对之策第607章 水战第729章 投军之路第69章 以枪结缘第70章 机会来了第331章 邕州来人第147章 学子参军第391章 拜访汤府第402章 超出预算第103章 初入临安第62章 道长援手第199章 泉州圆房第288章 分歧第315章 破局之计第50章 哪里有马车第695章 合围汴京第199章 泉州圆房第271章 矿石作画第649章 好汉饶命第774章 三军皆动第356章 惊退群匪第651章 一衙两府第721章 皇帝承诺第666章 兵败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