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太子惨败

高秀岩对赵子良说道:“大王,我们没什么要求,一切服从朝廷的诏令执行,老臣听说朝中各军正在实施整编整训,不但编制上有了变化,而且在军中指挥权力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既然朝廷各军已经开始,云中军也不能搞特殊,请大王派两个副将和一个监军到云中军吧!”

张守瑜不甘落后,说道:“漠北军也是如此!”

赵子良考虑了半响后对二人说道:“你们能这么主动配合朝廷对军制方面的改革,本王很高兴。其实朝廷原来的军制没什么问题,但是如今人心不古,大唐帝国没有了往日的威望,将军们如果没有人监督、在权利上没有牵制的话,很容易滋生野心!本王考虑了一下,鉴于作战方面的需要,漠北军和云中军暂时不进行整编,指挥权利上也不做调整,等到平定了河朔三镇之后,再把这件事情提上议事日程!”

张守瑜和高秀岩对视一眼,张守瑜问道:“大王,漠北大王下一步已经打算对何所三镇用兵了?”

赵子良道:“这些日子汴宋留后田神玉病逝,都虞候李灵曜杀死兵马使孟鉴后起兵造反,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攻打滑州声援,本王还没有动他们,他们到先动起手来了,这索性一次性彻底解决河朔三镇,永绝后患!”

“本王知道这些年来漠北、云中与中原隔绝,不通往来,漠北军和云中军已经多年未曾补充兵力,军中多是老卒,战技上虽然精湛,但毕竟年纪大了,气力大不如从前,战斗力自然下滑得快,等平定了河朔三镇,就对漠北军和云中军进行整编,对于家中还有亲人的,就给他们发放退役安置费,让他们退役回家,军方可以给他们的家乡官府进行推荐,让他们回到家乡后担任村长、里长、或在县衙当任衙役、担任捕快之类的职务。对于没有家人的老兵和军官,如果他们愿意,可以考虑安排到各地州县担任胥吏、税利、捕快,如果不愿意,可以安排他们留下来屯田,尽量让他们有一个去处!你们认为如何?”

张守瑜和高秀岩站起来抱拳道:“老臣等替将士们多谢大王体恤!”

赵子良又对二人说:“前段时间朝廷有关衙门已经采取了行动抓捕与藩镇有勾结的朝中官员,尽快清理了一遍,但难保还有隐藏起来的漏网之鱼,若让你们公开露面,消息走漏出去,传达了河朔三镇那里,就起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了,因此你们现在还不能在长安公开露面,过几日你们就返回云中和漠北吧,相关的出兵攻打河朔三镇的事宜,接下里几天本王会与二位详细商定!”

二人抱拳道:“老臣明白!”

三月二十二日,张守瑜和高秀岩二人离开长安,分别返回漠北和云中,给漠北、云中派遣政务官员的事情暂时搁置起来,等到平定河朔三镇的战役打响之后再派政务官员过去,现在还需要保密,而且张献恭和高如岳二人留了下来,暂时在摄政王府停用,他们二人也要等到平定河朔三镇的战役开打之后才能分别前往右羽林和西川成都府上任。

······

却说太子李适从长安出发之后一路穿过潼关、陕州,抵达洛阳,正准备次日南下前往蔡州,当天夜里随行的宰相裴冕问道:“殿下,您真要前往蔡州,把元帅行营设在蔡州?”

李疑惑地问道:“怎么,有何不妥吗?”

裴冕道:“殿下,现在在蔡州主持的是臧希晏,他跟摄政王是老交情了,您到了蔡州后不一定能够指使得了他啊,到时候如果他不听您的,您能把他怎么样?到时候您的威望就没有了,日后还如何统领大军作战呢?”

李适仔细一想,觉得裴冕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于是把杨绾、常衮等人叫过来一起商议。

杨绾说道:“如果郭大帅能够带兵前来助阵就好了!”

常衮道:“不可能,郭大帅现在正在主持邓州军和淮西军的整训,除非摄政王下令让郭大帅代替臧希晏!裴相的顾虑有道理,臧希晏此人是个老顽固,据说当年他做金吾卫大将军时,谁都帐都不买,行事颇有摄政王的风格!殿下毕竟年轻,只怕镇不住臧希晏这老头!”

李适皱眉道:“把本宫应该去哪儿?”

常衮道:“孟州,河阳节度使李元淳部就驻扎在孟州,他是宗室,殿下到孟州,必然会受到他的款待和鼎立支持!而且殿下在孟州可以遥制臧希晏,若他不指挥,延误战机,可以直接呈报朝廷,让朝廷去处置他,避免了殿下直接与他交恶的尴尬处境!至于永平节度使张镒驻扎的滑州已经被田悦攻陷,张镒本人也率军撤到了卫州,他自顾不暇,殿下如果去张镒那儿,还有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淄青节度使李纳根本就是藩镇,他怎么会听从朝廷的命令去打李灵曜和田悦?所以去孟州才是最合适的!”

李适当即道:“那好,就去孟州!”

孟州离洛阳并不远,李适等人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赶到了孟州,河阳节度使李元淳得知李适到了孟州,当即带着麾下将校和官员出城迎接,对李适极为恭敬。李适见状直感叹说:“关键时刻还是兄弟靠得住啊!”

李元淳与郭子仪等人一样,他也是在安史之乱中得到提拔和升迁的高级将领,而且他是宗室,最初他在河西军中服役,河西军被抽调到中原平叛时,他就在军中,只不过一开始他与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不同,他没有资格独挡一面。赵子良为元帅东征平叛期间,他的人马就在赵子良的麾下。

李适等人在孟州住下来之后就开始与李元淳商议出兵攻打李灵曜之事,李灵曜表示服从朝廷和李适的调遣。随后李适把元帅行营设在洛阳,李元淳统兵随行左右。

元帅行营设立之后,李适立即派人命令永平节度使张镒驻军坚守在卫州,阻挡田悦率军南下,又派人去给淄青节度使李纳下令,让其率军攻打郓城,攻击李灵曜的后背。同时分别派人去淮南和蔡州,给淮南节度使韦元甫和蔡州的臧希晏下令,让他们分别率军北上,分别屯兵于毫州和陈州,等待命令随时准备进攻李灵曜。

李适本来并未对淄青节度使李纳抱有什么希望,李纳早就不服朝廷管束和调遣,一直在青州和平卢各地自行其是,几年前称王的藩镇之中就有李纳。可是令李适没想到的是李纳还真就出兵了,而且还是第一个出兵的,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攻下了郓城,直接威胁李灵曜的后背曹州,李灵曜大为震恐,立即抽调重兵前往曹州防御,抵挡李纳的进攻。

受到李纳攻击的李灵曜在兵力上受到了极大的牵制,李适得知消息后大喜,立即下令并亲自率领河阳军东进,进攻汴州。同时又给屯兵在毫州的淮南节度使韦元甫和屯兵陈州的臧希晏下令,让他们向睢阳方向进攻。

李灵曜兵力受到牵制,又面临三面夹攻的不利局面,眼看着就要被围剿覆灭,他立即派人向魏博节度使田悦求救,田悦虽然年轻,但此人颇具政治智慧,他深知一旦李灵曜被剿灭,朝廷大军的兵锋极有可能就会对准他,因此他当即亲自带兵南下攻打卫州,企图通过围魏救赵之法把部分朝廷军队吸引到卫州一带,解除李灵曜的压力。

永平节度使张镒率军死守卫州,抵挡着田悦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其麾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刘洽,此人原本是市井出身,匡城人,早年做过捕盗吏,因违法,为县令所鞭笞,险些送命,因此冒死从军。凭着一股悍勇,他做到了永平军牙将,此人作战经验丰富,行军打仗颇有头脑,在城墙上指挥若定,有大将之风。田悦猛攻半月有余仍然无法攻破卫州,打得兵士损失惨重、疲惫不堪,只得撤军。

永平军挡住了田悦兵锋的消息传到李适耳中后,李适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开始振奋起来,他立功心切,不顾裴冕、杨绾等人的劝阻,坚持率军向向汴州方向进攻,却犯了轻敌冒进、深入敌境的大忌。

三月二十五,河阳军一万八千人在李适和李元淳的率领从荥阳出发,没过多久就在中牟西北方向遭到了李灵曜的伏击,河阳军当场大乱,将士们纷纷丢盔弃甲向后方逃窜,李适大为惊惧,丢下兵士们打马调头就跑,李元淳虽然极力控制和指挥军队,但兵无战心、大势已去,他在亲兵们的裹挟下逃向荥阳。

李灵曜率军一路追杀,河阳军死伤惨重,被俘者不计其数,太子李适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流失射中后肩胛,身受重伤,逃回荥阳后一病不起,裴冕、杨绾和常衮等人焦急如焚,不得不迅速上报朝廷,并请李元淳收拢溃兵,挡住荥阳,元帅行营迅速撤往洛阳。

第493章 盟誓第1482章 与克鲁姆做生意第1202章 放回曼苏尔第546章 大食国求亲第1123章 王对王、将对将第319章 夜筑冰墙第213章 高力士第1168章 恭候多时第532章 夫蒙遭贬、仙芝上位第633章 大刀阔斧(4)第215章 返家第458章 来了一群祸害!第1094章 改制第379章 求情、信安王死第1182章 说服第1321章 一触即发第692章 李光弼求援第1454章 一锅端第1243章 耶路撒冷之战(6)第1062章 太子惨败第1005章 拉拢李岘第1327章 兄弟相残(1)第757章 唆使蔡希德第872章 军校和新军阶第187章 新布局规划第1340章 惨烈争夺第1205章 兵围巴格达第1552章 最后的海战(1)第148章 歪打误撞第698章 破潼关漠北军南下第1419章 打赏第505章 护短第1093章 怒斥第1532章 差距第485章 边行军边训练第1577章 局势逆转第687章 数百万难民和流民的安置第1319章 巫灵子第39章 细节决定成败第554章 兵临城下第1437章 一帮蠢货第951章 招募勇士第552章 偏向虎山行第943章 父子夜话第1148章 偷袭变强袭第431章 一网打尽(2)第498章 主动决战第267章 再接再励(1)第1353章 街面埋伏第1237章 铁匠第1244章 耶路撒冷之战(7)第1358章 一夫当关第233章 出事第608章 旷世大战(5)第377章 身陷天牢第851章 拜占庭和可萨人之间的龌蹉第347章 兵指新城第716章 马燧第1253章 王者宴会第335章 落脚马蹄坳第615章 战果颇丰第834章 态度强硬第1259章 伊琳娜的时代来临第304章 盔甲战神第595章 新指挥系统第577章 目标直指王正见第1299章 朝野反应第1017章 齐聚渭河边第709章 王维之事第405章 糟糕透顶第46章 星夜驰援第374章 进爵江陵县男第329章 抄家灭族第168章 进入沙漠第1288章 要命的名册第1445章 有何贵干?第465章 作损耗的文章第343章 各巨头聚首第144章 被算计第415章 初步小胜一场第1083章 幽州之乱(1)第899章 卖官卖爵事件第724章 李白出狱第314章 希望破灭第451章 筑镇北城第842章 屠俘第767章 新太子第1222章 长矛插在城门上第169章 流沙之险第329章 抄家灭族第1588章 最后的决战(3)第44章 守城第451章 筑镇北城第544章第580章 兵变(3)第983章 最高规格的接待第527章 血腥瓮城第1390章 拼财力第66章 同心同德第962章 强攻
第493章 盟誓第1482章 与克鲁姆做生意第1202章 放回曼苏尔第546章 大食国求亲第1123章 王对王、将对将第319章 夜筑冰墙第213章 高力士第1168章 恭候多时第532章 夫蒙遭贬、仙芝上位第633章 大刀阔斧(4)第215章 返家第458章 来了一群祸害!第1094章 改制第379章 求情、信安王死第1182章 说服第1321章 一触即发第692章 李光弼求援第1454章 一锅端第1243章 耶路撒冷之战(6)第1062章 太子惨败第1005章 拉拢李岘第1327章 兄弟相残(1)第757章 唆使蔡希德第872章 军校和新军阶第187章 新布局规划第1340章 惨烈争夺第1205章 兵围巴格达第1552章 最后的海战(1)第148章 歪打误撞第698章 破潼关漠北军南下第1419章 打赏第505章 护短第1093章 怒斥第1532章 差距第485章 边行军边训练第1577章 局势逆转第687章 数百万难民和流民的安置第1319章 巫灵子第39章 细节决定成败第554章 兵临城下第1437章 一帮蠢货第951章 招募勇士第552章 偏向虎山行第943章 父子夜话第1148章 偷袭变强袭第431章 一网打尽(2)第498章 主动决战第267章 再接再励(1)第1353章 街面埋伏第1237章 铁匠第1244章 耶路撒冷之战(7)第1358章 一夫当关第233章 出事第608章 旷世大战(5)第377章 身陷天牢第851章 拜占庭和可萨人之间的龌蹉第347章 兵指新城第716章 马燧第1253章 王者宴会第335章 落脚马蹄坳第615章 战果颇丰第834章 态度强硬第1259章 伊琳娜的时代来临第304章 盔甲战神第595章 新指挥系统第577章 目标直指王正见第1299章 朝野反应第1017章 齐聚渭河边第709章 王维之事第405章 糟糕透顶第46章 星夜驰援第374章 进爵江陵县男第329章 抄家灭族第168章 进入沙漠第1288章 要命的名册第1445章 有何贵干?第465章 作损耗的文章第343章 各巨头聚首第144章 被算计第415章 初步小胜一场第1083章 幽州之乱(1)第899章 卖官卖爵事件第724章 李白出狱第314章 希望破灭第451章 筑镇北城第842章 屠俘第767章 新太子第1222章 长矛插在城门上第169章 流沙之险第329章 抄家灭族第1588章 最后的决战(3)第44章 守城第451章 筑镇北城第544章第580章 兵变(3)第983章 最高规格的接待第527章 血腥瓮城第1390章 拼财力第66章 同心同德第962章 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