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初闻兴唐

永清县是一座小县,不过武唐时代的小县却不可小觑,即使是房州这样的地势封闭的州郡,也有数量众多的人口,黄昏时分,孙礼一行在县城内一家大客栈内落了脚,他随即派手下拿公文去找县令。

永清县县令叫做韩行礼,年约四十余岁,金州人,三年前考中进士,出任永清县丞,年初才刚刚升为县令。

这两天他为抓捕偷窃了庐陵王宫的大盗而伤脑筋,盗贼是向东逃窜,迟早会进入永清县境内,抓住了盗贼固然有奖,可若被盗贼逃走,他也很难向王爷交代。

但韩行礼做梦也想不到,就在今天下午,龟山镇发生了命案,三死两伤,其中两名死者和两名伤者竟然是大理寺在房州办案的官员,大理寺官员来永清县做什么?上面竟然没有给自己事先打招呼,正是这种违反官场惯例的举动让韩行礼陷入一种莫名的惶恐之中。

韩行礼带领县尉匆匆赶到客栈,他们却意外发现客栈内布满了身披皮甲的武士,这让韩行礼和张县尉十分惊讶,很明显,这些武士的装束不是大理寺士兵,内穿黑袍,黑袍镶着银边,他们竟不知道这是哪里的武士?

内卫士兵的装束确实与众不同,很多京城人都不熟悉,更不用说一般地方州县了,他们正是李臻率领的内卫武士,他们赶到房州的时机非常巧,正好就在大理寺官员遭遇伏击后不久,他们也经过了龟山镇。

李臻已经看到了茶棚的血案,从伙计口中,他猜到遭袭之人一定是大理寺的人,李臻率领手下急急追赶,就在孙礼刚在客栈住下,内卫武士们也赶到了永清县城。

房间里,李臻仔细地端详‘兴唐会’的铜牌,他也听说过兴唐会,当年睿宗李旦被废,眼看武则天篡位在即,李敬业和兄弟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御史魏思温等一批官员在扬州密谋起事,成立了兴唐会,主旨是推翻武氏,光复李唐。

但兴唐会早已随着起事被镇压而烟消云散,十几年来,从未听说还有残余势力存在,当然,即使有残余势力也未必被外人所知。

尽管李臻第一个反应就是有人造假栽赃给庐陵王李旦,袭击大理寺的官员无非是想吸引武则天的注意,但李臻也隐隐怀疑这件事未必是空穴来风,他师父骆宾王已出家为僧,这么多年来还念念不忘推翻武氏、光复李唐,更不用说其他忠心于李氏的势力,甚至李氏皇族本身。

上官婉儿给他的任务很简单,弄清事实真相,帮助李显摆脱这次危机,能够清除诬告,还李显一个清白固然最好,但万一李显真和反武则天势力有勾结,恐怕连他自己也会陷进去。

他又联想到李重润连夜赶回房州,李臻怀疑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样简单,有人诬告李显,这里面很可能另有玄机,所以李臻在反复考虑后,觉得此事还是不要急于站队,等把情况彻底弄清楚再说。

“李统领觉得这面铜牌是假的吗?”孙礼小心翼翼地问道。

“难说!”

李臻将铜牌放在桌上,冷笑道:“一般人不会轻易将这种重要的身份证明遗失,看起来很像故意栽赃,不过我们也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想象就仓促下结论。”

孙礼半晌才小声道:“统领听说过一个说法吗?”

“你知道我来洛阳其实没有多久,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你直接告诉我,什么说法?”

孙礼吞吞吐吐道:“关于……兴唐会,据说这个组织……还存在。”

李臻顿时有兴趣了,他连忙道:“你继续说,还有什么?”

孙礼想了想道:“上次查那件断潭女尸案时,我翻了不少事关皇族的卷宗,其中李孝逸的案子里就有一条罪状,藏匿兴唐会的李氏余孽,另外七年前越王李贞起兵一案中,李贞和诸王的反武盟誓中也多次提到兴唐会,所以朝中很多大臣都相信,兴唐会其实还一直秘密存在着。”

这倒出乎李臻的意料,他觉得情况开始变得复杂了,他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到底该从何着手呢?

孙礼也意识到问题严重,他不安地问道:“我已经写信回京城汇报,是不是……太急切了?”

他觉得自己不该那么仓促写信汇报,早知道李臻会随后赶来,他就应该再等一等,和李臻商量一下再说。

他又连忙道:“不过我在报告中没有提到兴唐会铜牌之事,此事事关重大,我不敢轻易上报。”

“孙兄做得很对!”

李臻赞许地笑道:“其实大理寺官员遭遇不明凶手袭击,孙兄确实应该及时向上汇报,而且还应该联系当地官府,责令他们追查凶手,这才是正常的官方调查,至于凶手的真实身份,我们自然会进一步调查,秘密向上汇报。”

孙礼有点听懂李臻的意思了,李臻是在告诉他,大理寺在明,内卫在暗。

就在这时,一名手下在门口禀报道:“启禀寺丞,当地县令和县尉求见!”

李臻立刻道:“孙兄见他们吧!我先回避一下。”

停一下,李臻又笑道:“不妨建议他们立刻向州衙汇报。”

……

不多时,一名大理寺武士将县令韩行礼和张县尉领进了房间,永清县县令是从七品官,而大理寺丞是从六品官,官阶要高他一等,并且京官的地位要高于地方官,韩行礼和张县尉两人上前躬身施礼,“下官参加孙寺丞!”

“两位县君请坐!”

孙礼很客气地请二人坐下,又让手下给他们上茶,韩行礼哪有心思喝茶,急忙问道:“听说孙寺丞在龟山镇遭遇袭击,能否把具体情况告诉下官?”

孙礼点点头,便将他们在龟山镇遭到袭击过程详细说了一遍,又命手下把现场找到的弩箭呈上来,张县尉立刻上前仔细查看这支军弩,军弩严禁在民间流通,只能来自军队或者地方州兵,而且每支军弩的弩机上都刻有编号,从编号上可以找出它的来源。

张县尉脸色立刻有点不自然起来,他低声对韩行礼道:“这支军弩是来自房州州兵。”

韩行礼脸色也暗暗一变,房州约有一千多名地方州兵,由州衙直接掌控,分别驻防在各县,负责管理城门的开启和关闭,永清县也有两百名驻军,如果这支军弩确实是来自州军,那极可能就是从永清县的驻军流出,会不会由此牵连到自己?

韩行礼心中紧张地怦怦直跳,又连忙道:“这支军弩或许是对方为了栽赃才故意丢弃在现场,孙寺丞切不可直接把它当做证据。”

“这个我心里明白,我请韩县令来,就是想问一问县令,最近县内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事情发生?比如一群来历不明的人,再比如发生了什么重大案件?”孙礼目光锐利地注视着韩行礼。

韩行礼嘴唇哆嗦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张县尉,张县尉向他点点头,意思是让他不要隐瞒,免得惹祸上身,韩行礼想想也对,那件事已经传来,大理寺的人迟早会知道,如果自己刻意隐瞒,反而会让这个孙礼怀疑。

不过韩行礼毕竟是官场中人,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直接说,他迟疑一下,便含蓄地问道:“不知道孙寺丞来房州,是有什么重大案件吗?”

孙礼微微一笑,“我是为去年房陵那桩毁颜断肢案而来,你们二人应该还有印象吧!”

两人顿时恍然,原来是为那桩案子,去年房陵县一座放弃的民房内发现二十具年轻男子的尸体,每个人的容颜都被毁掉,而且四肢被砍断,这桩案子轰动房州,但房州官府查了几个月都没有线索,最后不得不上报给朝廷,没想到时隔大半年,大理寺开始核查此案了。

韩行礼连忙道:“最近没有什么可疑的人群出现,不过确实有一桩案子。”

“哦?什么案子?”孙礼好奇地问道。

“是庐陵王宫被一名独行大盗所窃,听说盗走了不少重要的财物,房州上下都在协助王宫查找这名大盗,很可能此人已经进了永清县境内。”

“原来如此,那别的还有什么案子?”

“别的就暂时没有了。”

孙礼点点头道:“我们在龟山镇伏击之事,我已经上报李寺卿了,恐怕不久就会有朝廷牒文下达,我建议韩县令也要立刻向上汇报,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够在房州全境搜查这群胆大包天的凶手。”

韩行礼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下官这就向州衙汇报,另外张县尉会在全县排查可疑之人,争取得到一点线索。”

两人随即起身告辞而去,韩行礼和张县尉刚走,李臻便从里屋走了出来,笑道:“我对这件王宫失窃案倒颇感兴趣,说不定这个被通缉的大盗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孙礼对这次来房州的具体任务还是有点懵懵懂懂,只知道让他查庐陵王是否有造反的嫌疑,可怎么查?从何入手?他都一无所知,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李臻的身上。

“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臻笑了笑,“孙兄不是要查三年前的那桩毁颜断肢案吗?我建议大理寺不妨就继续查这件案子,我在暗处另外行动。”

这时,孙礼又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自己的另一个要求,“我的人手恐怕不足——”

李臻想了想说:“我还有一个校尉率领十几名弟兄在房陵,我可以让他们暂时协助大理寺办案。”

第406章 今夜有雨第085章 半寸之间第053章 扑朔迷离第262章 危机来临第274章 狼狈为奸第394章 渑池刺案第344章 胡酋猝亡第296章 证据突破第148章 新官上任第303章 活捉酷吏第036章 烫手山芋第289章 使锤之人第007章 武举乡试第056章 柳暗花明第178章 刺客来历第171章 剧变前夕第159章 麟趾地图第066章 县主之怒第278章 黄雀在后第392章 三郎入局第096章 月下山庄第189章 李泉让店第112章 冷阁威逼第183章 三思而行第093章 人情难却第227章 夜探山庄第360章 语重心长第151章 除夕还愿第138章 谋主俊臣第028章 战争突至第333章 深夜召见第381章 正面交锋(上)第172章 烈火焚宫第336章 宿仇合作第098章 紫云地宫第359章 凯旋归来第054章 另谈条件第006章 利益交换第215章 紧急任务第346章 再见故人第242章 不期而遇第075章 真假舍利第080章 新的线索第281章 同一立场第215章 紧急任务第312章 分兵南下第253章 途中问计第389章 矛盾激化第383章 正面交锋(下)第211章 对手弱点第220章 追查疑案第297章 争锋相对第039章 红色绢花第312章 分兵南下第347章 契丹再反第121章 罪深难逃第063章 武花二寡第191章 武举取士第143章 太平心思第213章 血战赛场第352章 两军对峙第179章 消息传开第208章 重润隐忧第151章 除夕还愿第385章 西域来客第055章 人心难测第218章 初闻兴唐第303章 活捉酷吏第169章 上官苦衷第339章 并州之争第223章 百密一疏第383章 正面交锋(下)第188章 帝王之术第236章 驿馆惊魂第240章 酷吏心思第372章 兄妹反目第329章 皇帝私赏第224章 方向误导第116章 意外封赏第270章 加官进爵第107章 翠羽金簪第005章 以身证明第210章 韦氏查敌第198章 旧皇太孙第076章 鱼死网破第112章 冷阁威逼第354章 发现机会第172章 烈火焚宫第172章 烈火焚宫第206章 二战幽州第154章 秋娘请客第131章 夜探道宫第377章 武氏奇兵第091章 东宫之变第198章 旧皇太孙第103章 人情如山第331章 出乎意料第062章 夜游阌乡第270章 加官进爵
第406章 今夜有雨第085章 半寸之间第053章 扑朔迷离第262章 危机来临第274章 狼狈为奸第394章 渑池刺案第344章 胡酋猝亡第296章 证据突破第148章 新官上任第303章 活捉酷吏第036章 烫手山芋第289章 使锤之人第007章 武举乡试第056章 柳暗花明第178章 刺客来历第171章 剧变前夕第159章 麟趾地图第066章 县主之怒第278章 黄雀在后第392章 三郎入局第096章 月下山庄第189章 李泉让店第112章 冷阁威逼第183章 三思而行第093章 人情难却第227章 夜探山庄第360章 语重心长第151章 除夕还愿第138章 谋主俊臣第028章 战争突至第333章 深夜召见第381章 正面交锋(上)第172章 烈火焚宫第336章 宿仇合作第098章 紫云地宫第359章 凯旋归来第054章 另谈条件第006章 利益交换第215章 紧急任务第346章 再见故人第242章 不期而遇第075章 真假舍利第080章 新的线索第281章 同一立场第215章 紧急任务第312章 分兵南下第253章 途中问计第389章 矛盾激化第383章 正面交锋(下)第211章 对手弱点第220章 追查疑案第297章 争锋相对第039章 红色绢花第312章 分兵南下第347章 契丹再反第121章 罪深难逃第063章 武花二寡第191章 武举取士第143章 太平心思第213章 血战赛场第352章 两军对峙第179章 消息传开第208章 重润隐忧第151章 除夕还愿第385章 西域来客第055章 人心难测第218章 初闻兴唐第303章 活捉酷吏第169章 上官苦衷第339章 并州之争第223章 百密一疏第383章 正面交锋(下)第188章 帝王之术第236章 驿馆惊魂第240章 酷吏心思第372章 兄妹反目第329章 皇帝私赏第224章 方向误导第116章 意外封赏第270章 加官进爵第107章 翠羽金簪第005章 以身证明第210章 韦氏查敌第198章 旧皇太孙第076章 鱼死网破第112章 冷阁威逼第354章 发现机会第172章 烈火焚宫第172章 烈火焚宫第206章 二战幽州第154章 秋娘请客第131章 夜探道宫第377章 武氏奇兵第091章 东宫之变第198章 旧皇太孙第103章 人情如山第331章 出乎意料第062章 夜游阌乡第270章 加官进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