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

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引领者。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和工作本领关系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党员干部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重任,因此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

(一)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是每个党员终身实践的重大课题,也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需求。中国共产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实践证明,只有切实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永葆我们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为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加强思想觉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加强理论武装。着重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下功夫,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一看家本领,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

第二,必须坚定“三个自信”。只有不断增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强筋健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站稳脚跟、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征程中有新建树、有新作为。

第三,必须强化党性锻炼。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有效经受各种考验,防范各种危险。一要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政治风浪面前旗帜鲜明。二要密切联系群众,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思享受,乐于奉献。三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面对工作,勇于创新;面对困难,勇于攻坚;面对责任,勇于担当。只有这样,才能经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四要筑牢防线,廉洁从政。

(二)大兴学习之风,增强工作本领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时重提毛泽东1939年在延安的讲话:“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他指出,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各种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是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幕已经拉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征程中,我们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风险、挑战。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增强工作本领。

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使得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建设,包括依法办事能力、推动科学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做群众工作能力、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员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成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在当今这个知识技术不断创新和经济社会飞速转型的时代,“本领恐慌”依然是严峻挑战。广大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如饥似渴地学习,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本章完)

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原则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三、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三、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一、党的先锋队性质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一、党的先锋队性质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
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原则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三、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三、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一、党的先锋队性质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二、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一、党的先锋队性质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