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四个现代化”之后,党和政府所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一文中明确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同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涵作出了科学的界定。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是在实践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认识基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国家治理的两大基本要素,一方

面相互区别:前者指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后者指国家治理的本领和水平;前者为国家治理提供保障,后者决定国家治理的成效。另一方面相互联系:它们的目的一致,都服务于公共利益最优化;两者相辅相成,治理体系完善,治理能力就会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体系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效能;两者统一于国家治理之中,统一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中。

通常来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其一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它要求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的公共秩序;其二是民主化,即公共治理和制度安排都必须保障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所有公共政策要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主体地位;其三是法治,即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权力;其四是效率,即国家治理体系应当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其五是协调,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制度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从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各种制度安排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协调,密不可分。

(二)“第五个现代化”提出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治理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实践证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相比形势任务的新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陷,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

提高的地方。要确保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完成,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制度层面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除了物质文明层面、精神文明层面的现代化,还应包括制度层面、治理层面的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民主思维和法治思维来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来,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表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起点上,从国际国内形势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解决和改善民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所在。民生是科学发展之本、和谐发展之基,更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模式,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严格按照依法治国原则,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大惠民力度,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稳定。

(本章完)

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五、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四、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不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三、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四、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四、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三、不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
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本领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五、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四、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不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三、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四、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四、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三、不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