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切实解决好制度模式的选择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沿着这条正确道路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思想理论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这就决定了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有主心骨,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法治领域各项建设和改革,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数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意识形态色彩很鲜明的领域,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就从根本上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科学指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法治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法治理论,蕴含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会议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体,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第一,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它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然而,经济社会越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越强烈,加强和改进立法的任务越艰巨。当前,在法律规范方面,现有法律体系中不协调、

不一致、体系性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为此,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等三个方面,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明确了方向。

第二,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法治的核心问题。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越完善,我们的法治实施就必须越有效率。建设法治实施体系,提高法律实施的效率,就是要使法律从纸面上的法律,走向现实中的法治和行动中的法治,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制度性规范。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第三,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依法治国的根本。通常来说,法治监督体系分国家和社会两种体系。国家监督分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三种监督,具体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社会监督是国家监督的重要来源和重要补充,其主要形式有社会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等。要以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第四,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依法治国的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近些年来,我国法治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构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利益相关主体的冲突与磨合,亟须增强理念认同,对制约法治保障体系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逐一解决。法治保障体系的构建,应从政治和组织保障、物质和人才保障、制度保障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着手,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

第五,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既是治党管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王岐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总结我们党93年、无产阶级政党100多年、世界政党300多年制度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确保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同时,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应当把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作为国家法律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体推进,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目标,强化对权力的制度制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法治中国建设的任务和路径,即“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提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时重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对怎样治国理政进行了不懈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历史性任务,确定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

中央领导集体郑重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将依法治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

依法执政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弄清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鲜明地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确立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依法执政,作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并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法行政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依法行政,必须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必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三者具有内涵的统一性、目标的一致性、成效的相关性,必须彼此协调、共同推进、形成合力。依法治国必须着眼全局、全面部署,努力确保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之齐头并进。

法治国家是主体。法治国家要求国家权力由宪法和法律赋予,依照法律的程序规定行使,并对行使公权力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临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1999年宪法修正案在第五条增加了一款,作为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公开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有着深层次的历史背景,是在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在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法治政府是重点。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即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可以说,法治政府建设成功与否是衡量法治国家建设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法治国家建设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任务的实现上。

法治社会是基础。法治社会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纠纷,社会治理依法进行。法治社会建设在整个法治国家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不容忽视、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为此,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本章完)

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不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原则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原则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二、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三、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不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原则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四、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渊源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一、科学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三、开创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原则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二、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二、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三、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