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发展半导体

内阁秘书长对首相负责,同时也对整个内阁负责,因此其职责一直存在模糊性。

内阁秘书长这一职位名称从未更改,历任内阁秘书长都十分清楚要对内阁整体负责,但有时,这一职责难免会导致内阁秘书长与时任首相旳关系定期呈现紧张状态。当首相将自己视为政府首脑而非同僚中之首席时,情况更是如此。

现在的问题是,内阁秘书长一职和文官长是否应由一人担任。两个职位由同一个人担任的好处是文官长能够与行政长官首相保持日常性接触,不利之处在于一个人很难在完成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出色履行内阁秘书长和文官长两份职责。

好在诺曼·布鲁克是真的要退休,将内阁秘书长和文官长的职位,同时交给了后来者,也就是艾伦威尔逊本人,保证了白厅的整体性。

“伯克可对你担任文官长十分不满,本以为自己可以拿到至少一个职位的。”马金斯内涵着伯克·特伦德,这个艾伦威尔逊的竞争对手。

“可以理解。”更换了办公地点的艾伦威尔逊,还不是太适应内阁秘书办公室的环境。

艾伦威尔逊本以为自己会非常兴奋,但真到了这一天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高兴。可能是知道的太早了。

这就像是战争会增加在任总统的支持率,可总是借用战争刺激,一次又一次的刺激,在好战的人也有疲劳的时候,睡王的支持率就一直拉不上来。相反随着战争爆发,支持率还下降了。

美国总统在欧美算是权利极大的一号人物,这样的总统权力很容易转化为个人的鲜明风格,不管是肯尼迪、尼克松还是后来的里根以及布什父子都是如此。

睡王的槽点就在于,不管他这个在任的美国总统在做什么,人们都留不下深刻印象。都认为这是美国政府的集体决定,这就和懂王的个人鲜明风格截然相反。

而对于一个美国总统来说,这样的形象如果得不到扭转,是极其可怕的。

不知道新无上之权威在想什么的马金斯,询问着是否会有人事变动?

“我们追求的是稳定,当然也并非是一成不变。不过暂时不会有大的变化。”艾伦威尔逊诚恳的回答,不变是不行的,但稳定又是必要的。这两个词看起来差不多,但意义上绝对不同。

现阶段,白厅和诺曼·布鲁克时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艾伦威尔逊固然有一些想法,但实行却不用这么着急,这里还要多说一句,他暂时还没有卸任外交部从常务次长。

现在保守主义嘛,人民总是容易被无知的情绪所煽动,当他們看不到更远的前景时候,白厅需要做的就是坚持己见、决不妥协,不然每一届政府都将一事无成。

两人闲聊之时,桌上的电话响起,艾伦威尔逊拿起话筒道,“你好,我是艾伦。”

“爵士,首相找你。”首相私人秘书布雷斯特的声音传来。

“马上到!”艾伦威尔逊笑眯眯道,“布雷斯特,其实同事们都认为,你是一个相当可靠的人,很多时候莪可能还需要你的帮助。”

“没问题,爵士。”布雷斯特的声音中满含着兴奋,对无上权威的关注感到喜悦。

不论是于情于理,艾登都要见见新上任的内阁秘书长,虽然这个公务员首脑几乎打破了惯例,以超乎寻常的年龄问鼎,但也许会带来许多的新的变化也说不定。

艾登也深知,艾伦威尔逊超乎寻常的潜在力量,岳父蒙巴顿是英国三军专职统帅。妻子是英国最大的实业集团总裁,旗下包括、石油、钢铁、原材料和粮食、航空和汽车工业。

这可能是自从有内阁办公厅以来,家庭最为富裕的内阁秘书长了。

甚至有些声音,认为英国应该把蒙巴顿集团拆分,当然这种声音,只会让已经拿到澳大利亚国籍的一批贵族提桶跑路。

当年资本家可以用经济实力击败以土地为主要收入的贵族集团,现在的贵族集团同样可以用更大的经济实力,再把往日的荣光夺回来,再差也不会留在英国本土坐以待毙。

“艾伦,你来了。”艾登见到艾伦威尔逊出现,指着面前的位置让对方坐下,开始了艾伦威尔逊晋升为内阁秘书长之后的第一次见面,未来一段时间,对方将是他领导英国的合作伙伴。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艾登要在这一次的大选当中获胜。

艾伦威尔逊虽然对保守党的可靠性深表怀疑,不过从这一次的拿骚会议来说,至少艾登是没问题的,没有做出麦克米伦在历史上的卖国之举。

“尊敬的首相,第一次在这种场合下见到你,心中未免有些紧张。”艾伦威尔逊正襟危坐,表达了自己的谦虚,以及过来聆听教诲的心态。

“白厅确实应该有些变化。”艾登开口,显然他对诺曼·布鲁克的领导的白厅,也不是全无意见,“希望你领导的白厅,能够将英国的潜力全部激发出来。”

“我自然是会尽力而为。”艾伦威尔逊干脆的回答,表达了可靠性,“作为一个外交官出身的我,一直将目光放在英联邦的范围当中。寄希望于英联邦的整体性,来带动英国继续前进。”

艾登自然是不知道,英国的情况已经比艾伦威尔逊记忆中的英国好了无数倍。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走到这个时间,英国已经在欧洲老三的位置上了,经济总量已经先后被德法两国超越,这副德行自然是在拿骚会议上,面对美国硬气不起来了。

对这个时代的英国,各国专门诞生了英国病这个名词,一个在欧洲都只能排名第三的经济体,怎么可能长久支撑英镑的国际结算份额呢?英镑流通的范围越来越小,导致英国的经济越发的疲软。

比起艾德礼时期,艾登政府的经济成就不是很亮眼,这也正常。战后工党内阁确实在奋起直追的领域上功勋卓著,毕竟起点低。

经过了十几年,到了艾登夺回下议院,该是用的招数都用过了。继续用也没什么好效果,这就导致了英国不少人认为,保守党的经济政策不行。

艾伦威尔逊也没什么好办法,那个改变英国战后经济政策的女首相,现在还在适应教育大臣的位置呢,再者说以现在的民意基础来说,撒切尔要是敢把历史上的招数提前使用,大概率是会失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办法,提前用说不定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科技是不断发展的,首相,现有的产业不足以让英国再上一个台阶。那么我们就要把目光放在高新产业上,采取政策上的扶持。”

艾伦威尔逊给出了自己的解答,“美国的集成电路发展很快,我觉得这肯定是一个潮流,以后说不定集成电路会变得极为重要,应该得到政府的着重关心。”

“是那种新型的半导体吧?”艾登也知道美国新出现的产业,但对到底能发展多好,还并不了解,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也没有多长时间,集成电路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面临淘汰。

这是不可能的,至少艾伦威尔逊记忆中的世界,集成电路还没有被淘汰,那就值得投入,“首相,对于英国来说,工业革命是改变英国从一个边陲小岛,变成领导世界帝国的一大原因,面对新兴产业,英国不应该采取保守态度。”

集成电路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艾伦威尔逊希望发展半导体的初衷很简单,美国有的英国也要有,再不济欧洲也要有,就如同美国总统去过的地方,他也要去一样。

日本都曾经在半导体行业上给美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英国是没有理由做不到的。

当然前期投入是肯定不会小的,说不定艾登就算是连任都不一定能看到效果。可艾伦威尔逊还是竭力说服艾登,应该度半导体行业给予支持。

“你先准备一份评估报告。”艾登思来想去,还是让艾伦威尔逊试一试。他任内的经济成就远不如外交领域来的亮眼,这也是一直和工党拉不开支持率的原因。

“我马上去调研。”艾伦威尔逊一口答应下来,说实话他对英国在半导体行业的基础,还真不是特别了解,他需要一个人来帮助自己完成这件事。

思来想去,艾伦威尔逊在向妻子报喜的同时,询问图灵是否能够回到英国帮帮忙。至于借口,白厅正在考虑让图灵担任皇家星际协会的会长。

第七百零七章 旧识艾福尔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应对方案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导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军演和邀请函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对峙第八百八十七章 敌人的洲际导弹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车战略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权力执念第二百七十二章 讹诈昂山第四百四十四章 优势在我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国的作用第五十三章 指一条明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权,就不给第三百五十六章 苏联的一生之敌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个躬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军第五百九十五章 联名担保第八十三章 内阁秘书的担忧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阁使团第四百六十一章亲苏大本营第1595章 一场车祸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设想第八百四十八章 马来亚需要我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联盟会议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国可以谈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缅甸战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属果阿第八百五十六章 枭雄之姿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储备计划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热度的美国第二百三十章 公务员蒙巴顿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获的季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帮我杀个大臣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六百二十八章 这里面水太深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图甚大第六百章 影帝威尔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国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尔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开条件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谈话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国变可疑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结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五百一十八章 开罗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战后到达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欢而散第五百四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亲美派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换间谍我在场第一百四十章 呕心沥血的艾伦第六百二十八章 这里面水太深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国赚大了第四百零七章 总督谈话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订阅)第1713章 乱有乱的办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战俘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该出重拳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马来亚模式学习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头等大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缅怀肯尼迪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隆会议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时间赛跑第七十五章 关键的问题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五百二十二章 谣言止于智者第1601章 新思维第1624章 数码港计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军七成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诺德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场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账和经济账第1614章 优势在里根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现实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顿方案第三百一十四章 欢迎前首相第1542章 首相背后的男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办法第1747章 表决结果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责众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猪湾事件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团结的法国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会谈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内瓦会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马丁路德金遇刺第三十三章 第二个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坚持半年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国白银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们是专业的第三百八十七章 驻法大使馆
第七百零七章 旧识艾福尔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应对方案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导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军演和邀请函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对峙第八百八十七章 敌人的洲际导弹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车战略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权力执念第二百七十二章 讹诈昂山第四百四十四章 优势在我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国的作用第五十三章 指一条明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权,就不给第三百五十六章 苏联的一生之敌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个躬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军第五百九十五章 联名担保第八十三章 内阁秘书的担忧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阁使团第四百六十一章亲苏大本营第1595章 一场车祸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设想第八百四十八章 马来亚需要我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阿拉伯联盟会议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国可以谈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缅甸战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属果阿第八百五十六章 枭雄之姿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储备计划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热度的美国第二百三十章 公务员蒙巴顿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获的季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帮我杀个大臣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六百二十八章 这里面水太深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图甚大第六百章 影帝威尔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国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尔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开条件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谈话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国变可疑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结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五百一十八章 开罗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战后到达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欢而散第五百四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亲美派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换间谍我在场第一百四十章 呕心沥血的艾伦第六百二十八章 这里面水太深第七百七十九章 法国赚大了第四百零七章 总督谈话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订阅)第1713章 乱有乱的办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战俘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该出重拳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马来亚模式学习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头等大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缅怀肯尼迪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隆会议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时间赛跑第七十五章 关键的问题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五百二十二章 谣言止于智者第1601章 新思维第1624章 数码港计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军七成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诺德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场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账和经济账第1614章 优势在里根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现实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顿方案第三百一十四章 欢迎前首相第1542章 首相背后的男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办法第1747章 表决结果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责众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猪湾事件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团结的法国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会谈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内瓦会议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马丁路德金遇刺第三十三章 第二个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坚持半年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国白银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们是专业的第三百八十七章 驻法大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