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体企业

对于英国来的贵族小姐们,澳大利亚政府颇为看重,这也在情理当中。

帕梅拉蒙巴顿带着一群贵族小姐,到处拜访本地名流,试图重新赢得澳大利亚人的好感。

最为取得共识的问题,就是北方在闹独立的荷属东印度群岛,东印度群岛的人口是澳大利亚人口的十倍,这种人口压力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每一个澳大利亚人都不能等闲视之。

远离于欧美主流文化之外,直面亚洲人口压力的澳大利亚,一直以来把保障自己安全寄托在同族兄弟身上,几十年后是美国,现在还有英国。

“尊敬的总理,英国试图在马来亚建立遏制荷属东印度的基地。同时支持荷兰分割新几内亚,也是为了给澳大利亚建立一个缓冲区。只要我们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还在亚洲一天,澳大利亚的安全是不用担心的。”

帕梅拉蒙巴顿谈及的问题,是澳大利亚一直担心的问题,这在几十年后,就表现为谁是美国的挑战者,澳大利亚就咬谁,不管是日本、印尼还是某大国。澳大利亚对美国的霸权,比对美国人自己都关心。

而在现在,英国皇家海军实力仍在,澳大利亚倚重的还有英国。

自然,听了帕梅拉蒙巴顿的话,奇夫利总理就非常的欣慰,“荷属东印度的动静,确实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事情,伦敦能够想到这一点,令我们非常感动。”

“英国本土毕竟距离亚洲太远了,二战中我们有些轻视日本人,这种错误不会在出现。”帕梅拉蒙巴顿浅笑道,“我父亲就很赞成这一点,而且他也指出,荷兰毕竟国小人少,对东印度群岛的统治十分吃力,有失败的可能。如果澳大利亚能够在旁边帮一把,这件事的成功率就大许多。”

帕梅拉蒙巴顿的键政知识储备,自然源自于深山老林中的纽芬兰总督,而不是英属印度的总督蒙巴顿,但把功劳归结于蒙巴顿身上,更加让澳大利亚总理接受。

好歹蒙巴顿是世界大战中东南亚盟军的总司令,作为总司令的女儿,帕梅拉蒙巴顿应该有这样的键政知识储备,说出这些话也顺理成章。

奇夫利总理自然是表示,非常愿意协助荷兰建立缓冲区,将澳大利亚和东印度群岛隔开的设想,虽然荷兰人的感情终究是差了一层,但一想到东印度群岛的海量人口,就显得非常和蔼可亲了。

“维持大英帝国在亚洲军事存在的关键之处,在于苏伊士运河。实际上美国对殖民地的态度,令伦敦非常的苦恼,如果苏伊士运河脱离帝国的掌控。大英帝国保护澳大利亚的力量,将不可避免的大大降低。”

“蒙巴顿将军的眼光令人敬佩。”奇夫利总理一脸的赞叹,还以为帕梅拉蒙巴顿的眼光,都是来源于蒙巴顿本人。

奇夫利总理的赞叹是真心的,澳大利亚虽然是一个大岛,但澳大利亚人却没有岛国心态,而是自认为是一个孤立的大陆国家,有了日本的经验教训,会更加的想在危险来临之前解决问题。

见到奇夫利总理如此的好说话,帕梅拉蒙巴顿心里不住的赞叹,“全中!”

简直就好像艾伦威尔逊就在她身边一样,把澳大利亚对国家安全的心里看的透透的。

在和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的过程中,澳大利亚是英国的一个战略支点。当时在南太平洋上,荷兰人的地盘最大,占着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后来被美国人抢了过来;英国人眼光毒辣,占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扼住了荷兰人和法国人的海上咽喉。而澳大利亚作为大英帝国的辅助,在南面抵住了荷兰人的后腰。

现在全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澳大利亚最大的威胁已经不是荷兰人,而是一直反抗不断的印尼人,伦敦也期望澳大利亚发挥更大的作用。

说句最到家的话,英国还有很多军舰等着卖呢,澳大利亚可以成为不错的买家。

一九四八年的这个时间,在历史上本来应该出现苏联出手,将捷克斯洛伐克苏维埃化的事情,然而直到艾伦威尔逊从亨伯河流域,那可怜到几乎没有的采伐场地出来,这件事也没有发生。

他这一次的考察十分乐观,采伐区域小的可怜是因为人力有问题,而不是资源有问题。

目前来说,就是趁着英占区贸易委员会还是大爷,量纽芬兰之林业资源,结欧洲市场之欢心,尽可能的发挥出来一己之力,用资源换钱。

正好艾伦威尔逊回到首府圣约翰斯,运载着华工的货轮到达了圣约翰斯港口。

一个个华人面孔让纽芬兰本地居民大惊失色,他们世外桃源一般的家乡,怎么忽然涌进来这么多异族人?

晚上,艾伦威尔逊的声音再次出现在纽芬兰居民的收音机当中,解释到达的华工以及接下来的计划。

“经过缜密的思考,对于殖民地互补的想法,对于目前的纽芬兰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艾伦威尔逊拿着写好的演讲稿,对着麦克风,用疲惫的声音,和纽芬兰的居民进行第二次沟通,谈及了自己对亨伯河流域采伐区的考察。

“我从初步设想是,保持每天一万立方米的生产,还包括粗加工。将纽芬兰的林业资源,送到急需要原材料重建的欧洲市场,可是目前而言,纽芬兰本地的劳动力有着极大的缺口。”

“至于是否会出现矛盾,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北罗德西亚来到纽芬兰的民兵们,为帮助本地居民和这些华工隔绝矛盾。”

说到这,艾伦威尔逊停顿了一下,不是出于什么特别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正在翻页,然后看到纸上的提示,读到这咳嗽几声,就对着麦克风咳嗽了几声,继续阅读道,“非常抱歉,可能是去亨伯河流域考察的时候感冒了。”

伴随着时断时续的咳嗽,艾伦威尔逊的声音继续在收音机当中,被纽芬兰的千家万户所知晓,在广播的最后,收音机当中传来的声音这么说道,“我本人愿意和来到纽芬兰的所有华工同吃同住,一起住在采伐区,用这种态度保障本地居民的心理安全。”

第一批到达的华工,就在艾伦威尔逊装病的表演当中,有了落脚之地。

还有一个问题,经过对亨伯河流域的考察,艾伦威尔逊比较明白的是,人力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至少在林业生产当中绝对不行。

以亨伯河流域的地形,车辆也几乎用不上,幸亏只是从伐区将木材推入河里,可以节省很大功夫,但这一段也不是人力能解决的。

只要需要畜力帮忙,也就是说至少需要马来作为辅助工具。于是他就叫来了纽芬兰地方长官约瑟夫·罗伯茨·斯莫尔伍德,用沙哑的嗓音道,“乔伊先生,我有一个光荣而且艰巨的任务,目前来看只有你比较合适。”

“艾伦先生请开口。”斯莫尔伍德见到大半个月不见,明显脸上有了风霜之色的艾伦威尔逊,也稍微把口头社会主义的派头收敛了一下。

昨天晚上的广播当中,艾伦威尔逊开口保证要和来到纽芬兰的华工同吃同住,现在还不知道反响怎么样,但确实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是一件很重要,但对你来说可能并不是很艰巨的事情,我需要在加拿大购买一批马,作为采伐的帮助,目前亨伯河河口的定居点,所储备的马是远远不够的。”艾伦威尔逊笑呵呵的道,“我从国内来,和加拿大方面没有过于亲密的关系,所以需要你帮忙。”

众所周知,加拿大地广人稀,其实地广人稀的国家畜牧业都不弱,首先畜牧业在一个国家如果占据重要的位置,就能反向证明,这个国家要么人口不多,要么疆域广大。

因为畜牧业本身没有什么附加值,如果国家有人口压力,肯定要放在工业和农业之后。除非像是英属印度那样,认为牛是神圣的,对大街上来回晃悠的牛视而不见。

畜牧业强大还能成为国家看重的产业,就必然是地广人稀的国家,加拿大就是。

“好的,不知道要多少?”斯莫尔伍德确实在加拿大的人脉还可以,就果断的答应下来。

“三千匹足够了!”艾伦威尔逊沉吟了一下,给了一个大概的数字。

隔了一天,斯莫尔伍德就坐船出发前往加拿大,等到他上船离开,艾伦威尔逊在总督府宣布,成立纽芬兰木业联合体,管理林业资源对欧洲市场的出口,“亨伯河流域,划分为十个采伐区,河口则进行粗加工。”

“纽芬兰木业联合体目前有我本人负责,任何纽芬兰公民都有权监督,纽芬兰居民可以选举一个委员会,进行查账,防止某些道德低下,其实就是我本人有机会贪污。木业联合体原则上归所有纽芬兰公民所有,所得将用于纽芬兰的发展当中,这是一个集体企业。”

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总督第1665章 首相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应第四百零六章 纽芬兰总督第九百一十章 无畏号核潜艇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热度的美国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团结第1739章 暗中观察第1683章 德国不会统一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运工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应停事件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顿的催婚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间谍交换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台的会议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弹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订单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伦第七十八章 联合大阅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军没问题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尔第四百四十七章 声东击西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个波斯湾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隆会议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发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决第十三章 如何处理印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谈了又没完全谈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国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须严查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七百零四章 拉拢内部敌人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四百七十九章 让英国再次伟大第1622章 好大儿的求助第1742章 驻德苏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战略转型第三十九章 法国女人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来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国的抉择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场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国企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马来亚运动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讹诈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选中的美国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极条约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尔笑话第1670章 甚至三国协约第六百四十五章 无兄弟不马来亚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国忠犬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天第八百九十二章 卷起来了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组内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惊异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国忠犬第三百三十章 北罗德西亚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达波斯湾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国防大臣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卖国第八百九十二章 卷起来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电气化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鲁克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钱办事阿里汗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结算第十五章 蒙巴顿第五百九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八百五十章 铁棒加粗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伦佐夫斯基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谈军售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阴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强硬和绥靖第九十七章 大选第一千零二章 厨房辩论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亲如兄弟第六百六十章 伦敦不高兴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五百八十三章 动手的时机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务员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百零五章 出卖尼克松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进攻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较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导师艾伦第1579章 胜则反攻倒算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军官组织第四百六十八章终结配给制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罗德西亚来客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顾问部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转移视线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党魁撒切尔
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总督第1665章 首相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应第四百零六章 纽芬兰总督第九百一十章 无畏号核潜艇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热度的美国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团结第1739章 暗中观察第1683章 德国不会统一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运工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应停事件第五百九十九章 蒙巴顿的催婚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间谍交换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台的会议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弹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订单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伦第七十八章 联合大阅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军没问题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尔第四百四十七章 声东击西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个波斯湾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隆会议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发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决第十三章 如何处理印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谈了又没完全谈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国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须严查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七百零四章 拉拢内部敌人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四百七十九章 让英国再次伟大第1622章 好大儿的求助第1742章 驻德苏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战略转型第三十九章 法国女人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来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国的抉择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场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国企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马来亚运动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讹诈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选中的美国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极条约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尔笑话第1670章 甚至三国协约第六百四十五章 无兄弟不马来亚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国忠犬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天第八百九十二章 卷起来了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组内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惊异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国忠犬第三百三十章 北罗德西亚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达波斯湾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国防大臣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卖国第八百九十二章 卷起来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电气化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鲁克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钱办事阿里汗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结算第十五章 蒙巴顿第五百九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八百五十章 铁棒加粗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伦佐夫斯基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谈军售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阴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强硬和绥靖第九十七章 大选第一千零二章 厨房辩论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亲如兄弟第六百六十章 伦敦不高兴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五百八十三章 动手的时机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务员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百零五章 出卖尼克松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进攻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较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导师艾伦第1579章 胜则反攻倒算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军官组织第四百六十八章终结配给制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罗德西亚来客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顾问部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转移视线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党魁撒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