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党魁撒切尔

双方的伤亡数字估计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公布,但就重建来说现在就可以开始了,波斯湾的石油富国可以口口声声要帮忙的,这个机会不能放过。

有需求就会有经济发展,所谓消费升级就是如此,当然消费升级也并非是什么好事罢了。

未来一段时间,美国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信用卡将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贷款的适用范围将会扩大到很多领域,这都是为了尽早度过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手段,但英国这边,艾伦威尔逊还是不希望出现那种场景。

所以该大建就大建,不要嫌弃赚钱辛苦,实在不行和马来亚当局七三开让出一点利益,要是马来亚那边不同意的话,这个世界上愿意付出辛苦赚钱的人有的是,实在不行韩国,孟加拉人,尤其是孟加拉人,想必非常愿意流血流汗进行战后重建。

人力资源对于当前的大英帝国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要是英属印度还在的话,连讨论的必要都没有,直接就去南亚抓移民了。

在谈完重建的事情,艾伦威尔逊就本次石油危机发表了看法,以及对英国的战略定位问题,和首相哈罗德威尔逊进行了讨论,他觉得殖民地独立的高峰已经算是度过去了,至少美国方面没有过多的精力,现在肯定会把注意力放在内部调整上面。

至于苏联方面,苏联肯定是比二十年前强上了一个次元,但经过了二十年,苏联国力的增强却对欧洲的影响力却在削弱。

当然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苏联的干涉能力还是在上涨,英国要小心的是属地给苏联武装渗透。

“智利的变故表明,苏联的影响力似乎没有像你说的在减少。”哈罗德威尔逊不同意这一点,苏联都把手伸到美洲了,那可是美国的后院。

“那是美国自己的问题,我说苏联影响力在削减,指的是对发达地区的影响力。”艾伦威尔逊开口解释,“这一次的石油危机肯定会造成各国经济上的困难,但不代表苏联就有办法对发达国家做什么。现在绝大多数的殖民地已经独立,剩下的地方,英国只需要做好重点防守。”

两个白厅首脑,主要还是就经济危机的英国应对之策,和哈罗德威尔逊进行讨论,既然危机自然有危险和机遇,目前来说英国处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哈罗德威尔逊也同意这一点,表达了白厅工作对英国顺利发展的重要性。

“很高兴首相这么认为。”弗兰克表达了对首相认可的支持,“国防部的意见是,这一次战争证明了适当军力的重要性,英国就算不能和美国苏联并驾齐驱,也要尝试做一个决定性的力量。有军事做后盾,外交工作也容易展开,外交工作创造的良好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济发展好了,肯定是执政党的功绩,对于白厅而言,我们也可以涨工资。”

“涨工资这件事,只是经济发展附带的东西。”艾伦威尔逊轻声咳嗽一声,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就?绅士们不要体面么?

战争结束了,英国的外交工作还没有结束,关于引起战争的约旦河水源问题,还是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以色列生存都是问题还会开战,而且根据国际法,阿拉伯一方确实不应该在水源问题上下功夫。

还有就是专门为阿连德打造的社会党国际大会,哈罗德威尔逊表示,阿连德已经点头会对英国的邀请进行正面回应。

“希望阿连德返回自由世界的怀抱。”艾伦威尔逊听了之后也表示良好祝愿,希望智利的事情能够得到良好解决。

智利的问题明显是美国的操作有问题,如果说美国在美洲之外还伪装这么一下,在美洲从来都是连装都懒得装。在其他地方能落实个百分之十,在美洲连百分之一都落实不了。

结果就出现了,高压之下,拉美的社会党人都被当做亲苏党派对待,这非常的离谱,社会党人的大本营伦敦,这一次是应该发挥外交影响力了。

艾伦威尔逊在适当时候愿意创造机会让苏联收拾一下美国,但不准备真的朝着剑桥五杰的路线迈进,智利最好还是拉回来,哪怕是朝秦暮楚也好。

总之,纷乱的一年虽然即将结束,但英国的外交工作才刚刚开始,他这个卑微的社会公器,还要继续努力奋斗,这才哪到哪,不过才中场休息。

因为石油危机带来的石油使用成本上涨的经济危机,迈着矫健的步伐,光临了欧美各国,首先就是本土毛都没有,只能依靠劳动力发展制造业的日本。

随后就是理论上不会被石油禁运影响的美国,最后抵达了似乎不是日本这么资源脆弱,也比美国分配公平的多的欧洲。

原油库存开始处于令人担心的低水平线上,阿拉伯的原油禁运引发了美国公众购买汽油的恐慌,各界纷纷呼吁实行配给制度,汽车排长队加油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现象。

在金融界的压力下,美国各州政府被迫大幅削减了公路、桥梁、医院和学校的投资计划以用来偿还银行债务,这使数以万计的工人下岗,美国最繁华的城市群也开始变得支离破碎。

在欧洲大陆,油价上涨的冲击同样带来了自“大萧条”后最可怕的景象。

尽管德国政府制定了周末禁止开车上路的紧急规定,但随着该国进口石油花费增至骇人听闻的一百七十亿马克,仍有将近五十万人因此失业。

通货膨胀率一度达到了令人恐惧的百分之八,运输业和农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钢铁、造船和化工等关键性工业部门也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这一次由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当然不可能只影响到发达工业国,比较脆弱的落后国家一样付出惨重代价,工业国出现社会倒退,和第三世界出现的问题相比,已经什么都不算了。

本身足够地大物博的苏联,当然不会受到石油危机影响,开始在和美国的对抗当中采取进攻态势,正当自由世界这边绝大多数国家陷入衰退的时候,埃塞俄比亚发生军队哗变,苏联抓住了机会开始向东非水塔发挥影响力。

此时,军队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已经崛起。下级军官成立了一系列委员会,以此来左右军队。后来。由正规军、警察和地方部队三支力量成立了“协调委员会”。

发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为首的军官领导的革命,结束了埃塞俄比亚的君主制。

埃塞尔比亚转而和海尔塞拉西时期的亲美政策进行切割,和苏联缓解关系,和邻国索马里一样表达对苏联的欢迎。至于埃塞俄比亚的另外一个邻国北苏丹,同样是倾向于苏联的国家,只不过和中苏保持着都不错的关系。

尼雷尔领导的坦噶尼喀和马拉维联合共和国,和北苏丹的情况差不多,同样是倾向于东方集团,但对中苏保持均等友好的国家。南部非洲同样战火连连,安哥拉、莫桑比克的葡属非洲殖民地的游击队,也接受了苏联的军火援助。

加上历史上苏联从未染指的刚果金,非洲的亲苏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力量。

一九七五年四月北越经过数月激战攻克西贡,随即宣布解放全国。大量南越高官和难民出逃,西贡铁拳的照片传遍世界,美国竭尽全力想要保存的南越政权,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南越被消灭也标志美国在这场东南亚的战争当中输掉了底裤。同一个月,柬共占领金边全部全国解放。

五月份开始,老挝全境出现大量游击队,老挝王国的存在已经岌岌可危,最终老挝王国在一九七五年结束了自己的历史。

哈罗德威尔逊在这一年年初开启了自己的第三次大选,在各国普遍因为石油危机导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哈罗德威尔逊再次胜出,继续工党的执政狂潮,英国大选的结果,也像是一个信号,在经过了两年时间的适应和调整,在一九七五年的第一季度,各国经济终于开始了回升。

但是比起石油危机之前的高速增长,危机过后生产回升缓慢,几乎接近停滞;同时,危机期间出现了普遍的通货膨胀,危机过后通货膨胀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了经济增长缓慢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

保守党在败选之后,爱德华希斯宣布要辞去党魁职位,在这一年年底,保守党开始了党魁的选举,艾伦威尔逊十分关注这一次保守党内部选举,因为两个候选人他都熟,前国防大臣普罗富莫,另外一个是前教育大臣玛格利特·撒切尔。

最终结果很快出来,保守党对外宣布,前教育大臣玛格利特·撒切尔击败普罗富莫,成为新的保守党党魁,将会领导保守党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继续为夺回执政权努力。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发展半导体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讹诈帕特尔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说服葡萄牙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国的难处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为进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鲁来了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参观中的尼雷尔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来挑战第二百六十七章 梦回二战第五百四十章 沙捞越王宫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国的责任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业第九百二十一章 麦卡锡的NASA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来首相的视察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种姓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灾预警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顾问威尔逊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四十四章 德国投降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来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干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诺德第八百五十章 铁棒加粗第1635章 想回家么?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么叫大国总理第九百八十七章 这是德国的机会第七百七十四章 鹦鹉螺号核潜艇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布绝食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学习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儿子的前途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亚消息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1603章 广场协议第五百七十五章 当头一棒第八百九十二章 卷起来了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国第1622章 好大儿的求助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准备和磨合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决第七百零四章 拉拢内部敌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七十二章 潜艇生产线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从胜利走向胜利第八十一章 这是谁的问题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问心无愧第九百二十一章 麦卡锡的NASA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忧参半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积白银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1574章 空中组合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伦的宏伟蓝图第1635章 想回家么?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应对总罢工第七百八十三章 两个反贼第1560章 夺岛作战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1546章 卑劣的谣言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三百九十四章 胜利闭幕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诚信军火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旧日支配者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识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计划第三百七十三章 军事一体化的借口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党上台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军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没资格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斗士卡斯特罗第1577章 阿诺德的建议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没准有这么一天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缘的国宝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国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义第四百五十七章 纽芬兰王室领地第1574章 空中组合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独立权力第五百五十四章 军方和白厅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墙角第1754章 柏林会议第二百六十七章 梦回二战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长补短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准备和磨合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储的出行第八百九十七章 点亮灯塔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发展半导体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讹诈帕特尔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说服葡萄牙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国的难处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为进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鲁来了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参观中的尼雷尔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来挑战第二百六十七章 梦回二战第五百四十章 沙捞越王宫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国的责任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整合航空业第九百二十一章 麦卡锡的NASA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来首相的视察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种姓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灾预警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顾问威尔逊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四十四章 德国投降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来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干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诺德第八百五十章 铁棒加粗第1635章 想回家么?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么叫大国总理第九百八十七章 这是德国的机会第七百七十四章 鹦鹉螺号核潜艇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布绝食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学习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儿子的前途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亚消息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1603章 广场协议第五百七十五章 当头一棒第八百九十二章 卷起来了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国第1622章 好大儿的求助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准备和磨合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决第七百零四章 拉拢内部敌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七十二章 潜艇生产线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从胜利走向胜利第八十一章 这是谁的问题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问心无愧第九百二十一章 麦卡锡的NASA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忧参半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积白银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1574章 空中组合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伦的宏伟蓝图第1635章 想回家么?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应对总罢工第七百八十三章 两个反贼第1560章 夺岛作战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1546章 卑劣的谣言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三百九十四章 胜利闭幕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诚信军火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旧日支配者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识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计划第三百七十三章 军事一体化的借口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党上台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军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日元没资格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斗士卡斯特罗第1577章 阿诺德的建议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没准有这么一天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缘的国宝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国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义第四百五十七章 纽芬兰王室领地第1574章 空中组合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独立权力第五百五十四章 军方和白厅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墙角第1754章 柏林会议第二百六十七章 梦回二战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长补短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准备和磨合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储的出行第八百九十七章 点亮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