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当头一棒

在战俘这个问题上,艾伦威尔逊表示愿意谈,至少正式的遣返工作也要等到年后开始。

也就是一九五一年的元旦之后,之所以答应这个时间,当然是考虑当时半岛局势已经有眉目了。

实际上艾伦威尔逊估计,现在战争规模已经扩大了,只是英国毕竟在半岛没什么影响力,不知道具体局势,还要等美军通知消息。

五星麦天皇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的军旅生涯,将会急转直下,走向另外一个转折点,这件事艾伦威尔逊虽然心里一清二楚,但其他人不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

所以先答应了池田勇人关于战俘的讨论,等待最好的时间来办事,非常顺理成章。

之所以觉得年后最为合适,是因为那是美军最灰头土脸的时候,如果那个时候日本战俘遣返的消息,在英属马来亚传开,理论上是最容易利用民粹的时候,容易推行艾伦威尔逊一箭双雕的计划。

如果艾伦威尔逊公平的说,在砥平里战斗之前,美军面对新对手的表现,是远远不合格的。如果这一次战争是以英军为主力,绝对不会出现第二次的一溃千里。

要是碰上的是苏军更艰难,现在慈父还活着呢,苏军完全就是宁死也不后退一步,第一次碰上能试探从出来虚实,哪像是美军光顾着跑。

美军在二战中的地面战场并不是主力参战国,整个美军就极少出现死守的情况。往往被突然出现敌人包围,美军第一个反应就是撤退,顺便卖队友。

英军就是总被美军出卖,这种光顾着自己安全出卖盟友的操作,一直到了砥平里战斗才算是终止,美军头一次算是拿出来了死守阵地的精神。

所以在那之后,美军陷入包围就六神无主的情况才算是减轻,明白了依靠美国提供的优越保障死守,也不一定会被消灭。

拿出来了美军依仗的火力优势之后,对对手同样也造成了影响几十年的后果,火力不足恐惧症。

如果他是美国人,说不定会预个警什么的,不过艾伦威尔逊身为大英帝国的光荣一员,此时最为正确的选择就是光荣孤立,这非常符合英国的传统。

“就是不知道,谁会替代英军的倒霉角色。”艾伦威尔逊冥思苦想,现在的情况是,英国并没有出动地面部队,美军在一泻千里同时利用指挥权让队友垫背的时候,会选择谁。

从出兵的规模上,加拿大和土耳其是有可能的,因为也只有这两个国家出兵的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艾伦威尔逊希望这两个国家的军队,被美军出卖的时候,能够和英军一样淡定。

反正这一次,美国人是别想在出卖英国了,日本投降本来就让英国十分失望,也应该让美国人吃点苦头,让英国喘口气了。

甚至这都是远远不够的,美军接下来几个月复制被之前朝鲜追着揍的日子里,英国应该在舆论上好好操作操作。

和安娜过了几天放松的日子,艾伦威尔逊还要继续关注马来亚的建设工作,以及分发的种子、种猪、种牛等等的分配情况。

第一个大工程马来亚的大型化肥厂,是艾伦威尔逊做专员之后的第一个大工程。

没办法,修路盖房之类的东西,都被前任专员杰拉德·爱德华利用战俘干完了。

就算是杰拉德·爱德华做了这么多基础建设,也很不幸的因为华裔族群在其任内暴涨,成了马来亚的相对多数,而在马来人的眼中十分被敌视。

相反艾伦威尔逊通过土地分配法案的倾斜,在马来人眼中属于青天大老爷的角色。

大型化肥厂是很重要的,农业是一切行业的基础,就算是英国也是经过了农业革命,在欧洲有了首屈一指的基础,长期都比欧洲的传统农业强国法国强,才进行了工业革命。

不提基础不基础的问题,现代化肥技术的门槛是很高的,化肥并不是你想生产就能生产的,氮肥、磷肥都需要合成氨,点击合成氨这个科技树的最早目的,并不是为了制造化肥,而是为了制造炸药,制造化肥所需要的硬件,跟大炮差不多,都是要合金钢无缝管,进入二十世纪后,核潜艇成为一个国家能不能制造现代化肥的标志性分界线。

因为合金钢无缝管这个被攻克了之后,至少制造核潜艇的外壳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比较巧合的是,印度的化肥产业其实就很落后,所以制造核潜艇方面同样不怎么强。

所以不要认为,这么一个大型化肥厂是表面上这么简单,里面的讲究可多着呢。

除非苏联对印度进行大规模援助,反正就之前艾伦威尔逊在英属印度工作时候的了解,英属印度时期的印度化肥产业,是非常原始的,绝对和现代化肥产业无关。

印度想要现代化的化肥产业,就要独自攻克合金钢无缝管这些硬件,如果不能攻克,就算是能生产,规模也会受到限制。其结果就和印度的仿制药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马来亚行政专员负重前行,让殖民地一千万臣民岁月安好之时,虽然若隐若现,但是半岛的蛛丝马迹还是随着战局走势渐渐传扬出来。

要感恩节结束战争的五星天皇,终于如同艾伦威尔是所料,以不下于几十年前泰坦尼克号的英勇无畏,取得了令人期待的结果。

十一月初,在艾伦威尔逊定下下个月二十五号要召开专员会议,看谁是圣诞岛专员的同时,美韩联军被击溃,退到清川江以南的消息,从半岛传到了世界各地。

美军部队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施带着伤员,一边战斗一边朝山上转移。一些人绕过路障向东转移,尔后往南进入山中,另一些人干脆隐入黑暗之中向南进发,终于到达了后方。许多人被俘,伤亡人数当时未能立即查清。

伦敦、堪培拉、渥太华、巴黎、华盛顿、莫斯科、贝尔格莱德,新德里,两大阵营以及中立国的首都,都对两个星期前还节节胜利,要感恩节之前结束战争的美国人,遭到当头一棒展开了热议。

作为美国当前的最大对手,莫斯科首先为美帝国主义遭到失败的可耻下场感到高兴,确定了美军失败之后,几乎第一时间以确认的口气,报道了美军的战败,同时还把麦天皇要感恩节之前结束战争的话拿出来揶揄了一番。

以莫斯科为起点,美军如同半年前一样,再次被迎头痛击的消息传遍了世界各地。

“我想,伦敦这回应该对我有一些信任感了。”搂着小龙骑兵的艾伦威尔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虽然距离伦敦有一万公里远,但是麦天皇满脸自信的预言演讲,加上美军节节胜利的事实。

肯定让要置身事外的伦敦非常尴尬,从九月以来的一个多月,美国报纸肯定没少用此来嘲笑英国,时间长了,难免伦敦不会让艾伦威尔逊以谢天下。

但现在这种担忧已经消失了,艾德礼首相的形象只会以坚决捍卫英国利益,避免英国投入到一场无法控制的战争存在。

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角度来说,艾德礼首相现在的日子肯定十分舒心。

“瞧给你高兴的,这会不担心了?”安娜作为最亲密的人,首先能感受到男人的心情变化,没好气的道,“这么胆小,和你在德国的时候不一样。”

“德国是德国,美国是美国,我相信就算是苏联人在我面前,此时此刻也必须承认,美国的国力对其他国家是压倒性的。”艾伦威尔逊并没有否认他本人双标,小声道,“美军的失败有自己的问题,美军一旦敌情不明往往选择先撤退到安全的地方。这个习惯很不好,如果是苏联红军就地固守,效果会好得多。”

万里之外的伦敦,首相艾德礼和从吉隆坡返回也没多久的外交大臣莫里森,也在谈论着按照莫斯科方面的话来说,帝国主义遭到了可耻失败这件事。

“之前关于战争规模扩大和麦克阿瑟本人缺陷的担忧,现在看来是完全正确。”艾德礼看着其实和他本人并不睦的外交大臣说道,“一方面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坚持捍卫了英国的利益,没有让英国被卷入。另外一个方面,也不免令人担心,因为战争要是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会不会引起世界大战?”

“我们应该和美国进行交流,看看是否能够恢复到战前的态势。”莫里森扶着额头无奈的道,“但在七八月的时候,美国就拒绝了我们多次的建议和警告。现在的美国,对我们英国的话已经听不进去了。”

艾德礼首相也点头,他现在也十分复杂,对于当前的英国来说,目前的局势可以说喜忧参半,值得高兴的是英国避免了经济刚有起色,就又加入一场战争。

忧虑的是,更强大的对手苏联也是如此,而英国依仗的帮手美国却陷入到了战争当中。

第四十八章 间谍之都第1588章 撒切尔访苏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决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韩国的动向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储的认可第三十九章 法国女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诺骨牌理论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五百七十一章 干劲十足第一百九十二章 两翼齐飞计划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独立承诺第九百一十六章 欧洲团结利益均分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隆会议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来的德国总理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变第八十三章 内阁秘书的担忧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1645章 连任和阴谋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军司令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访英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导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头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计划第八百九十八章 说服英军司令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备又合作第一百五十章 团结的会议第1738章 动手的理由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变第九百零八章 资本的躁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长第四百八十七章 赘婿威尔逊第1744章 英国DNA动了第四十二章 公务员的象征第1604章 莫斯科商业年会第1729章 投降输一半第四百二十三章 变化中的纽芬兰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九百二十一章 麦卡锡的NASA第1705章 战略转进第五百零三章 戛纳的邀请函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五百九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话说明白点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猪湾事件第九百八十一章 惊醒的法国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货币战争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猪湾事件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国白银第九百五十二章 应该扛白旗!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拥戴王室义不容辞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战后重建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问心无愧第四百七十六章 纽芬兰护渔舰队第1647章 东芝事件第七百九十一章 军事专家威尔逊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边府打响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独立权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欢迎前首相第七百四十章 问题在经济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罢工谈判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百六十一章 图灵第1746章 黄雀在后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独立权力第九十九章 欢迎新首相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马科斯家族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欧洲的拉美战略第1679章 经贸版小协约国第九百六十章 欧佩克设想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这就叫专业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尔辞职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乱是阶梯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尔逊在巴黎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卖印度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国人有诚意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调动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请甘地!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谈军售第四百二十八章 盘外招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将第四百七十三章 说服首相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会谈设想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会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钻石同志第六百二十七章 苏联吞并北海道第1603章 广场协议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谁失去了印尼?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铁矿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爱的深沉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决战第八百零二章 参观鹦鹉螺号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发展良好的日本
第四十八章 间谍之都第1588章 撒切尔访苏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决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韩国的动向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储的认可第三十九章 法国女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诺骨牌理论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五百七十一章 干劲十足第一百九十二章 两翼齐飞计划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独立承诺第九百一十六章 欧洲团结利益均分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隆会议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来的德国总理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变第八十三章 内阁秘书的担忧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1645章 连任和阴谋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军司令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访英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导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头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计划第八百九十八章 说服英军司令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备又合作第一百五十章 团结的会议第1738章 动手的理由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变第九百零八章 资本的躁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长第四百八十七章 赘婿威尔逊第1744章 英国DNA动了第四十二章 公务员的象征第1604章 莫斯科商业年会第1729章 投降输一半第四百二十三章 变化中的纽芬兰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九百二十一章 麦卡锡的NASA第1705章 战略转进第五百零三章 戛纳的邀请函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五百九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话说明白点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猪湾事件第九百八十一章 惊醒的法国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货币战争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猪湾事件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国白银第九百五十二章 应该扛白旗!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拥戴王室义不容辞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战后重建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问心无愧第四百七十六章 纽芬兰护渔舰队第1647章 东芝事件第七百九十一章 军事专家威尔逊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边府打响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独立权力第三百一十四章 欢迎前首相第七百四十章 问题在经济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罢工谈判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百六十一章 图灵第1746章 黄雀在后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独立权力第九十九章 欢迎新首相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马科斯家族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欧洲的拉美战略第1679章 经贸版小协约国第九百六十章 欧佩克设想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这就叫专业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尔辞职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乱是阶梯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尔逊在巴黎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卖印度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国人有诚意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调动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请甘地!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谈军售第四百二十八章 盘外招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将第四百七十三章 说服首相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会谈设想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会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钻石同志第六百二十七章 苏联吞并北海道第1603章 广场协议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谁失去了印尼?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铁矿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爱的深沉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决战第八百零二章 参观鹦鹉螺号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发展良好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