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偏锋(下)

信陵君依然是一派从容淡定,出座先将谭邦扶起,忧伤地一笑道:“起来,起来!你们的忠直,我都明白。但时势艰危,实是不能再犹豫等待了。”

背着手,信陵君慢慢在室内踱着。蓦地,踱到门前的信陵君猛然转过身来,沉稳的目光扫过皆已站起身的几个心腹,下决心地道:“目前,我和吕不韦的目标、着眼点都放在国内。但我们有着各自面临的不同困难。我的隐患在外,他的麻烦在内。如果秦人不肯将为质的太子增放回,我们的计划就缺了最重要的一环而无法推进。而我们发动后,秦国势必趁火打劫大举伐魏,以我大魏一国之力亦是无力相抗。而对吕不韦而言,论威望、人脉、尊贵,都无法与阳泉君相较,赵姬死于邯郸,对他攫取权位而言,更是一大重创。目前,能让他登上高位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军功。可他一系的将领只有受秦国军方排挤的蒙骜,而且这个蒙骜三年前为我大败于华*上,损兵折将。因而,秦国东进,军功也绝不会落到他吕不韦的头上。所以,我们双方可以找到一个利益的契合点。”

室中静悄悄的,又闷又热,案几下蚊子“嗡嗡”地飞着,撞着。谭邦踏上一步,又待异议。信陵君灼热的目光制止了他,“几年前蒙骜伐赵,下榆次等三十七城,南定上党,虽攻我高都而未拔,然而背靠丹水的高都已孤悬于外,侧翼尽丧。若秦人此度东侵,高都一带决计难守,那么何不干脆作为一个交换条件将它让与吕不韦,而把其中人口、财货、粮秣迁于丹水以东,以几处空城付与秦人。”

谭邦摇头怀疑道:“君上适才不是言道秦国东征的军权不会落到吕不韦一系的手中吗?何况高都一带秦人得之易,那么以吕不韦的心机深沉,又如何会与我们结盟?”

信陵君冷冷一笑,道:“商人取利。吕不韦是大商贾,不是秦国的爱国者。在他心中,他破家助子楚的回报是谋国之利。若他不能攫取到自认为应得的权势,反而屡屡遭受打压,那么便是秦国能一统天下又与他何益?可如今阳泉君的实力远超他的意料之外,他爬不上去,又怎会关心秦国的统一大业。就利益而言,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不是秦国能在魏国之乱中得到多大的发展,而是他自己能借机捞取到怎么样的实惠······所以,在切身利益面前,不容他不动心。只要他愿意结盟,他便能立即摆脱目前的窘境。”

他的眼里射出了严峻的冷光,流露出一股慑人的强大精神力量,完全失去了韬晦的意味,“自归国来,我尽释兵权,韬晦避祸,世人只道我魏无忌醇酒妇人,恣意声色,没有人想得到此次赵魏联姻另有玄机。所忌者亦是魏赵再次结盟联手,而不知我已下决心除去安釐王,魏国将至的内乱又有何人能够预见。而我,就向吕不韦透露了其中的关键,请他一力促成太子增归国成婚,再密奏子楚与秦王,言及魏国将有大变,应抓住时机东进。如此,他即可借准备对外用兵摆脱不利的情势。到了魏国果真内乱,一切均在其料中时,他又能以目光敏锐,思虑周详,全局在胸的能力,一举奠定他的地位,压下阳泉君一头。而顺理成章的,他可要求领军伐魏,我即以高都之地再送他一桩军功,助他一臂之力······也就是说,在这次盟约中,他不止立下军功,更将以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的面貌改变秦人对他的印象,为他攀上高位扫清不少障碍;而我,既能确保太子增归国,顺利实施我们的计划,又可通过他控制秦人东侵的幅度,以不至于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季梁沉吟道:“君上,如斯做法,无异于玩火。姑不论君上仁义之名素著于世,此事若泄,对君上的声望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吕不韦此人,如何轻信得的。如他知晓我们的谋划,说动秦王,借机一举亡魏,那又如何是好?何况较之阳泉君,吕不韦难对付多了,他登上秦相之位,我们岂非自树强敌?请君上三思。”

信陵君铁青着脸,面色严峻而冷肃,“秦国据关中,复有巴蜀,以其耕战制度,国力恢复极快。大抵不过二三十年,当能席卷天下。我此次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作为,乃是尽全力作最后一搏,以求挽狂澜于既倒。区区身外虚名,与祖宗之血食相较,又值得什么。吕不韦固奸枭之人,然而利害得失他还是算计把持得定的。以秦今日之力,亡魏实非易事,纵然能行,折损之大恐也是其承受不起的。那吕不韦商贾出身,非娴于军事,他如何敢轻犯我兵锋,折却好不容易建立的声名。而秦若王陵、王龁、徐先等大将数路尽出,虽非我一人之力所能抵挡,然其斩获必非吕不韦高都之捷所能及,吕氏又居阳泉君之下矣。秦将相争权之恶例,由来已久。当年范睢怕白起下邯郸,为秦帝业之佐命元臣,乃建言班师罢兵,许韩赵割地以和。范睢为应侯,居相位,秦王视为心腹股肱,犹斤斤计较于个人权位得失,况一尚居客卿之位的商贾吕不韦。正因为他的精明,我才与他结下此盟。”狞笑了一下,“吕不韦的才具远在阳泉君之上不假,但他少了阳泉君的人脉,更是野心勃勃。他若登上相位,秦国将相争斗,势必更甚范睢、白起。我敢断言,吕不韦的下场,不见得会比商鞅好多少。”

信陵君显露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力量显然震慑感染了室内的几个人,悲壮的情怀在胸中膨胀,膨胀······君上为此冒着巨大的风险,甚至完全抛弃了二十多年来建立的贤名,这也意味着,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大决战,生死成败尽在此一举。

信陵君归了座,双目微阖,悠然道:“我使昭忌入秦游说吕不韦,难道他还会反被吕不韦算计了吗?”

几个人相视一笑,忐忑不安的最后一点担心也放下了。

“乐刑,你明日一早即领八百人飞赶往荡阴接应赵国使团。记着,对那个杨枫态度要恭谨,可以唯其马首是瞻,不要和他发生任何抵牾。”信陵君面无表情地道,“谭邦,你开始着手收集秦国毛遂与吕不韦门客论战的资料,特别是那些一针见血切中吕不韦执政理念弊端的言论。明白吗?”

第104章 孤忠第160章 镜花第324章 名门第262章 焦鹏(五)第184章 拒邀第139章 迷局(上)第191章 乾坤(四)第210章 燃萁(下)第233章 内争第327章 覆军第117章 巧舌(下)第58章 无功第145章 惊雷第213章 情思第121章 劲敌第32章 暗流第152章 豪侠第295章 血阳(八)第7章 大捷第5章 从戎第267章 焦鹏(十)第257章 藏机第104章 孤忠第125章 扑朔第272章 狂士第133章 诡刺(三)第209章 燃萁(中)第75章 沥血第41章 狙杀(三)第253章 真相第73章 战云第85章 求凰第98章 夺爱第132章 诡刺(二)第181章 异动第201章 黄雀第292章 血阳(五)第168章 行险第231章 协议住院外记第234章 刚愎第197章 嫁祸第198章 破击第299章 三过邯郸行记第184章 拒邀第260章 焦鹏(三)第294章 血阳(七)第46章 阵第194章 才女(下)第59章 遭遇第313章 反迹第180章 入世(下)第172章 暗涌第311章 舌战(下)第209章 燃萁(中)第6章 奇袭第198章 破击第244章 群策(四)第122章 偏锋(上)第139章 迷局(上)第50章 意外第170章 犯险第64章 退敌第305章 倡姬第304章 纳美第73章 战云第78章 铁流第255章 朝会第337章 民心第223章 出路第3章 何从第200章 血搏第200章 血搏第206章 狙刺第181章 异动第248章 群策(八)第7章 大捷第142章 角逐(中)第320章 檄文第215章 叛徒第121章 劲敌第225章 运蹇第90章 情缘第157章 血仇第62章 疑兵第268章 焦鹏(十一)第326章 九负第248章 群策(八)第269章 焦鹏第128章 囊沙第298章 残日(下)第194章 才女(下)第327章 覆军第67章 归心第139章 迷局(上)第36章 孤军第136章 入彀第280章 锦囊第328章 失势
第104章 孤忠第160章 镜花第324章 名门第262章 焦鹏(五)第184章 拒邀第139章 迷局(上)第191章 乾坤(四)第210章 燃萁(下)第233章 内争第327章 覆军第117章 巧舌(下)第58章 无功第145章 惊雷第213章 情思第121章 劲敌第32章 暗流第152章 豪侠第295章 血阳(八)第7章 大捷第5章 从戎第267章 焦鹏(十)第257章 藏机第104章 孤忠第125章 扑朔第272章 狂士第133章 诡刺(三)第209章 燃萁(中)第75章 沥血第41章 狙杀(三)第253章 真相第73章 战云第85章 求凰第98章 夺爱第132章 诡刺(二)第181章 异动第201章 黄雀第292章 血阳(五)第168章 行险第231章 协议住院外记第234章 刚愎第197章 嫁祸第198章 破击第299章 三过邯郸行记第184章 拒邀第260章 焦鹏(三)第294章 血阳(七)第46章 阵第194章 才女(下)第59章 遭遇第313章 反迹第180章 入世(下)第172章 暗涌第311章 舌战(下)第209章 燃萁(中)第6章 奇袭第198章 破击第244章 群策(四)第122章 偏锋(上)第139章 迷局(上)第50章 意外第170章 犯险第64章 退敌第305章 倡姬第304章 纳美第73章 战云第78章 铁流第255章 朝会第337章 民心第223章 出路第3章 何从第200章 血搏第200章 血搏第206章 狙刺第181章 异动第248章 群策(八)第7章 大捷第142章 角逐(中)第320章 檄文第215章 叛徒第121章 劲敌第225章 运蹇第90章 情缘第157章 血仇第62章 疑兵第268章 焦鹏(十一)第326章 九负第248章 群策(八)第269章 焦鹏第128章 囊沙第298章 残日(下)第194章 才女(下)第327章 覆军第67章 归心第139章 迷局(上)第36章 孤军第136章 入彀第280章 锦囊第328章 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