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77章 罗州之战(5)

bookmark

余海魁有了大祸临头的感觉。

唐会楷出身于世家,一直是在军中效力,很支持余海魁削弱世家权力,正是出于对唐会楷的信任,所以让他领军,没有想到,5万将士出去,不仅丢了施州,回来的将士亦不足2万,这可以算是惨败,最主要的,是龙武军控制了施州,卡断了罗州粮草来源通道,罗州有10余万将士,粮草最多可以支撑30余日,若是放弃罗州,回头攻打施州的龙武军,那么,除了夔州,其余大夏国土,将悉数暴露在大周龙武军面前。

余海魁非常懊悔,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吃,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击败城外的20万龙武军,虽然希望不大,可是,不得不试试,这是唯一的办法。

姬绍睿、姬绍果已经得到了消息,周世平带领的龙武军,攻占施州,卡断了罗州赤虎军的粮草供给通道。

姬绍睿明白,罗州城里的那位大夏皇帝要孤注一掷了。

龙武军进入了高度的戒备之中,长时间围着罗州城,将士们确实有些松懈了,现在,主帅已经发话了,罗州城的赤虎军可能会在近期发动进攻,所有的将士都感觉到兴奋,当然,还有害怕。

姬绍睿和姬绍果的意见高度统一,那就是绝不主动进攻,龙武军粮草充足,根本不需要考虑粮草不济的问题,可是,罗州城里的赤虎军就不同了,他们的粮草,最多还可以维持30余日。

迟迟不动的大辽骁勇军,在大周龙武军占领了施州、卡断罗州的粮草供应通道之后,终于开始向大夏发起进攻了。

大夏朝廷已经是乱作一团,皇上御驾亲征时,将左右丞相都带走了,留下太子坐镇夔州,太子极少独自处理政务,不能够完全决断大事情。当然,这亦不能怪太子,就是余海魁,好不容易才将权力从世家手里夺回来。

正在准备进攻的余海魁得知大辽骁勇军进攻的消息,面如死灰。他没有想到,大辽居然落井下石,当初,他派出使者,赶赴大辽,就是阻止大辽借势进攻。余海魁知晓大周和大辽所达成的协议,所以,他令使者重金贿赂大辽的三大世家,现在看来,一切都是白费了,大辽最终还是和大周联合了,如今的大夏,已经非常危险了。

余海魁想不出其他办法,如今,他必须要回到夔州,夔州不能乱,罗州还可以维持30余日,回到夔州,看看能不能想出好的办法来。大夏还有如此多的百姓,只要将他们武装起来,暂时维持局面,还是能够办到的。

余海魁不能明目张胆离开,那样,罗州的军心便散了,余海魁恨透了自身的决定,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到头来作茧自缚。

姬绍睿、姬绍果、周世平都知晓了大辽进攻大夏的消息。

感触最多的是周世平,当初,大辽军队迟迟不动,周世平很着急,睿亲王丝毫不以为意,反倒劝说周世平,不要着急,大周龙武军必须要打好先期的战役,那样,大辽的军队才会出动,若是大周征战失利,大辽不仅不会出兵,可能还会偷袭大周。

周世平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幼稚,国与国之间的征战,没有谁会讲什么道义,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大周和大夏自相残杀,大辽坐收渔翁之利

政治上的成熟才是真正的成熟。

无论前世今生,周世平都将信义、承诺放在很高的位置上,现在看来,这亦是幼稚的表现,战场无情,谁会讲什么道义。

余海魁取道漳州,离开了罗州,赶赴夔州。

3日后,余海魁离开罗州的消息传出来了。罗州上下都陷入了死寂之中,将士悲观绝望,原来,皇上抵达罗州,给了他们巨大的希望,哪怕是龙武军攻占了施州,他们都无所畏惧,因为他们和皇上在一起,可是,皇上离开了。

余海魁走的不是时候,施州被龙武军占领,罗州的所有供给被卡断,罗州城外,还有20万龙武军虎视眈眈,更要命的,是大辽亦趁势攻打大夏,罗州不要想有什么援军了,至少短期内不会有援军到来。 好看在线

周世平已经做好了准备,施州城内的百姓不多,大都选择离开,周世平不加阻拦,他不想杀害平民百姓,没有这个必要,施州城粮食充足,还有许多准备运往罗州的粮食存在这里,周世平完全不需要考虑粮草问题。现在,他主要考虑如何守住施州,若是赤虎军不顾一切,拼命来攻打施州,手里的8万多将士一定要能够抵挡住。

被俘的1万赤虎军军士,有7000余人补充到龙武军军中,剩下的2000余人,大都有伤,周世平令郎中给他们简单医治,然后悉数释放了,他否决了谭振关押这些人的提议,笑话,关押这些受伤的军士,要消耗粮食,周世平不干,再说了,周世平不愿意杀害已经投降的俘虏,无论其他人怎么说,周世平都不答应,这是他的底线。

不要以为如今的周世平是什么良善之辈,周世平想得很远,杀该杀之人,比如说大夏皇室的子孙,周世平绝不会放过,可是,其他人就要斟酌了,大周将来还要统治这些地方,人杀多了,留下的乱摊子,也是大周自己来解决。

周世平明白民心的重要。

施州的城墙不高,周世平短时间没有办法加高加固,他令军士四处搜集麻袋,里面填土,然后堆积到城墙上,硬是将城墙提升了1米,虽然看起来作用不大,不过,聊胜于无。

10月25日,从漳州过来的8万赤虎军围住了施州。

周世平很奇怪,大夏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军队,罗州有近20万,其余的还在对付大辽的进攻,这8万赤虎军从何而来。

周世平忽然想到了大辽,难道大辽所谓的进攻,不过是花架子了,大辽最终的想法,还是看着两虎相争吗。

周世平想对了,大辽所谓的进攻,不过是摆摆姿势,因为和大周签订了协议,所以大辽出兵了,不过,军士行军的速度如同蜗牛,根本就不想参加厮杀,大辽皇上和三大世家意见出奇一致,都认为不要过早参与征战,让大周和大夏尽情厮杀,待到大局已定之时,大辽方可真正参与征战。

惨烈的搏杀再一次上演,赤虎军不计伤亡,拼命攻打,施州的城墙已经被鲜血染成了黑色,周世平给廖坤波、谭振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伤亡,死死守住施州。

将士们已经杀得麻木了,每日里,赤虎军不间断的进攻,所有的将士在廖坤波、谭振的调度之下,分兵把守各处城墙,硬是抵挡住了赤虎军疯狂的进攻

赤虎军和龙武军都是伤亡惨重,不过,赤虎军的情况更糟,他们是攻城,龙武军是守城,许多次的进攻下来,赤虎军几乎伤了元气。

10日后,赤虎军开始疯狂了,他们抓来大量的百姓,在前面当炮灰,不计代价开始攻城。龙武军的情况亦是危急,伤亡不小,军士精疲力竭。攻城的全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这些百姓,神情麻木,明知无法活命,还是往前冲。龙武军的将士不会手软,可是,杀这些百姓,亦需要消耗体力。

很多的龙武军将士开始大骂赤虎军,这些百姓,目前还是大夏的子民。

施州城墙下,密密麻麻堆满了尸体,看见沿着城墙蜗牛般往上爬的百姓,周世平眼神冷酷,此刻,他心里只有施州城,无论是谁来进攻,周世平都要求军士不要手软、心软,杀死每一个参加进攻的人。

“杀啊”

谭振的吼声传来,军士开始放箭,这些百姓,几乎无法对龙武军军士造成伤害,大部分的百姓尚未爬到云梯中间,便落下去了,重重摔在城墙下面,再也爬不起来了。

龙武军将士早就杀红了眼,面对百姓,刚开始,他们还有些于心不忍,可是,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他们不想死,所以,攻城的百姓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眼前发生的一切,忽然让周世平产生了不真实的感觉,10余年了,他从一个少年成长为青年,手握重权,做到了前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是,这么多年来,似乎没有怎么享受,那种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的滋味,从来没有过,从周家庄开始,中举、探花、德庆县知县、淮扬郡知州、淮扬州知府、辉州府尹、都督佥事、吏部尚书,一直以来,都是匆匆忙忙,特别是已故右丞相魏鑫的权臣论,让周世平噤若寒蝉,规规矩矩做自己份内的事情,可是,眼前的这些杀戮,乱世中人命如草芥,令周世平的心思发生了动摇,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享受还是奋斗。要知道,经过了两世为人的周世平,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开心结的。

前世,周世平的表嫂,就是因为患有抑郁症,总是想不清楚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最终自杀了,表嫂的自杀对周世平的影响很大,周世平也是因为遭遇挫折,看不见生活的希望,选择了自我了断的道路。

杀戮还在继续,无数的百姓倒在了城墙下面。

赤虎军开始发起冲锋了。

龙武军的将士已经很疲惫了,可是,他们看见了赤虎军的进攻,忽然爆发出了强大的怒气,杀害百姓让他们心存怒气,如今,正主来了,怒气找到了发泄的地方,他们恨不得将对方撕成碎片。

赤虎军将士根本没有想到龙武军将士还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稍稍进攻之后,便如潮水般退下去了,战场上,一片死寂。

就在周世平领军与赤虎军在施州对抗的同时,罗州城内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因为施州的通道迟迟打不开,粮草无法运进来,罗州的百姓首先开始恐慌,这种情绪很快蔓延到了军中,军中的将士对前途亦是悲观失望,领军将领只能够进行弹压,可是,越是弹压,问题越大,后来,竟然出现了军士逃跑的事情,不少的军士,想尽办法,偷偷离开军营,躲到山里,有的直接跑到对面的龙武军军营。

征战,重在士气,如今,镇守罗州的赤虎军士气全无,领军将领慢慢开始动摇了,若是长时间这样坚持,恐怕等不到开战,罗州的赤虎军便会失败了。

发表书评:

第178章 罗州之战(6)第108章 好事?坏事?第246章 最后一搏(1)第234章 太后的态度第91章 户部尚书(2)第200章 血洗京城第145章 风波(2)第3章 地狱第240章 惊天一梦第237章 晴怡进宫第4章 选择第80章 变化(1)第226章 针锋相对(3)第16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95章 成亲第220章 台湾岛(1)第78章 订亲(1)第166章 权臣论第133章 黑道白道第49章 乡下第17章 韶康州第161章 战与和第65章 蒋义宏第41章 县情第9章 不能绝望第1章 奈何桥第44章 带动第122章 规矩(1)第224章 针锋相对(1)第138章 怒气难消第163章 三军用令 将士拼命(2)第222章 高丽第225章 针锋相对(2)第41章 县情第234章 太后的态度第12章 布置第64章 困境第245章 手段第221章 台湾岛(2)第219章 异相第187章 应酬第154章 转型第100章 强势(2)第157章 初步试探第210章 穆家的礼物第119章 活宝第210章 穆家的礼物第164章 三军用令 将士拼命(3)第66章 故人来第56章 小试牛刀(1)第55章 赋税第63章 知州第66章 故人来第180章 京城变故第16章 科举制度第168章 立足(1)第246章 最后一搏(1)第235章 姬芈顼的选择第52章 城墙和府兵(3)第126章 下马威(2)第154章 转型第53章 大商人第99章 强势(1)第93章 形势第85章 粮饷(1)第34章 探花第87章 粮饷(3)第247章 最后一搏(2)第212章 海权论第189章 小插曲第189章 小插曲第196章 皇上归天(2)第98章 圣旨第176章 罗州之战(4)第65章 蒋义宏第124章 规矩(3)第225章 针锋相对(2)第145章 风波(2)第20章 试探第98章 圣旨第149章 预料之外第224章 针锋相对(1)第47章 大哥第93章 形势第126章 下马威(2)第2章 阴司第235章 姬芈顼的选择第155章 步履艰难第66章 故人来第235章 姬芈顼的选择第99章 强势(1)第44章 带动第177章 罗州之战(5)第171章 躲无可躲第185章 统一中原第170章 渐露峥嵘第148章 风波(5)第194章 家族事物(2)第41章 县情第141章 飘香酒楼
第178章 罗州之战(6)第108章 好事?坏事?第246章 最后一搏(1)第234章 太后的态度第91章 户部尚书(2)第200章 血洗京城第145章 风波(2)第3章 地狱第240章 惊天一梦第237章 晴怡进宫第4章 选择第80章 变化(1)第226章 针锋相对(3)第16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95章 成亲第220章 台湾岛(1)第78章 订亲(1)第166章 权臣论第133章 黑道白道第49章 乡下第17章 韶康州第161章 战与和第65章 蒋义宏第41章 县情第9章 不能绝望第1章 奈何桥第44章 带动第122章 规矩(1)第224章 针锋相对(1)第138章 怒气难消第163章 三军用令 将士拼命(2)第222章 高丽第225章 针锋相对(2)第41章 县情第234章 太后的态度第12章 布置第64章 困境第245章 手段第221章 台湾岛(2)第219章 异相第187章 应酬第154章 转型第100章 强势(2)第157章 初步试探第210章 穆家的礼物第119章 活宝第210章 穆家的礼物第164章 三军用令 将士拼命(3)第66章 故人来第56章 小试牛刀(1)第55章 赋税第63章 知州第66章 故人来第180章 京城变故第16章 科举制度第168章 立足(1)第246章 最后一搏(1)第235章 姬芈顼的选择第52章 城墙和府兵(3)第126章 下马威(2)第154章 转型第53章 大商人第99章 强势(1)第93章 形势第85章 粮饷(1)第34章 探花第87章 粮饷(3)第247章 最后一搏(2)第212章 海权论第189章 小插曲第189章 小插曲第196章 皇上归天(2)第98章 圣旨第176章 罗州之战(4)第65章 蒋义宏第124章 规矩(3)第225章 针锋相对(2)第145章 风波(2)第20章 试探第98章 圣旨第149章 预料之外第224章 针锋相对(1)第47章 大哥第93章 形势第126章 下马威(2)第2章 阴司第235章 姬芈顼的选择第155章 步履艰难第66章 故人来第235章 姬芈顼的选择第99章 强势(1)第44章 带动第177章 罗州之战(5)第171章 躲无可躲第185章 统一中原第170章 渐露峥嵘第148章 风波(5)第194章 家族事物(2)第41章 县情第141章 飘香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