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悲剧命运

从某种意义上讲,H82是中国空军在重要技术取得突飞猛进之后,在轰炸机领域做的第一次勇敢尝试。只是,H82生不逢时。如果H82能够早五年诞生,就肯定能够得到上千架的订单,甚至能全面替换H56,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并且替代H56写下一段传奇般的历史。

问题是,H82诞生的时候,中国空军战略航空兵的发展方向已经发生了变化。

事实上,在投资研制H82的时候,中国空军就面对着一个极为尴尬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决定着战略航空兵的存亡。

这就是,轰炸机有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说白了,这个问题与导弹有直接关系。

战略弹道导弹诞生之后,轰炸机的存在价值就遭受到了考验,即很多人都认为战略弹道导弹具备足够强大的战略打击能力,而且在全面战争中的打击效率并不比轰炸机低,也就没有必要继续保留轰炸机。

说得简单一些,轰炸机能完成的任务,战略弹道导弹都能完成,而且更加可靠。

正是如此,在六零年代,中国军队内部出现了“轰炸机无用论”的观点,而同时出现的还有“航母无用论”。

所幸的是,这两个“无用论”都没有成为主流。

航母能够保留下来,与其在海军中无可替代的地位有关,即没有一种战舰能够替代航母来实现海军的价值。只要海军还有存在的价值,那么在出现替代品之前,航母就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轰炸机能够保留下来,则与前面提到的原因有关。

这就是。轰炸机在执行战略威胁任务的时候,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能够赋予政府更多的决策时间,让政府获得化解危机的机会。说得简单一点,就算让轰炸机携带核武器升空,也要等到十多个小时之后才能飞到敌国上空,而政府在此期间内,可以就是是否需要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相反,如果使用战略弹道导弹的话,在需要使用核威胁的时候,威胁就意味着战争。

到了七零年代。特别是七零年代后期,轰炸机的存在价值再次受到了考验。

这次的考验依然来自导弹,不过不是战略弹道导弹,而是巡航导弹。特别是由轰炸机携带的空射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的出现。实际上提高了轰炸机的作战效率。

这就是,轰炸机不再需要冒险突破敌人的防空系统,可以在离目标数百公里、甚至是数千公里的地方发射巡航导弹。根本就不会进入敌方防空武器的攻击范围,因此轰炸机的战斗生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问题是,这也等同于否决了轰炸机的作战价值。

这就是,只要能够携带巡航导弹、并且把巡航导弹发射出去的战机,都具备取代轰炸机的价值。

当时,就有人提出。完全可以研制一种运输机型的轰炸机。这种飞机并不需要很快的飞行速度、也不需要很大的飞行高度,甚至不需要自卫能力。其主要任务就是充当巡航导弹的载机,运载巡航导弹在离敌国一千公里的地方巡逻,在接到命令之后,把携带的巡航导弹投射出去。

说白了,一架经过改装的运输机就能成为巡航导弹载机。

显然,这意味着空军没有任何理由耗费巨资去研制性能先进的轰炸机,甚至没有理由保留已有的轰炸机。

要知道,轰炸机的飞行费用比运输机高得多。

即便是以皮实著称的H56,其每小时的飞行费用都是当时大型运输机的三倍,维护费用为大型运输机的四倍。

事实上,有人走得更加极端。

当时中国军方的一些年轻军官认为,与其保持规模庞大的轰炸机群,不如在敌国附近建立巡航导弹基地。

所幸的是,这种极端观念不可能得到中国政府采纳。

关键就是,如果在敌国附近建立巡航导弹基地,还不如直接部署弹道导弹,因此巡航导弹本身也就没有了存在价值。这样一来,问题又饶了回来,即以巡航导弹废除轰炸机,然后用弹道导弹废除巡航导弹,最终使中国的战略威胁力量完全依靠弹道导弹,而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问题是,巡航导弹的出现,确实降低了轰炸机的存在价值。

最为受伤的,显然就是H82。

原因很简单,在同样使用巡航导弹,而且以战略威慑为主的情况下,H82的实际作战效率是低于H56的。这就是,两种轰炸机的内部弹舱容积相同,携带的巡航导弹数量完全一样,而H82的结构重量更大,因此在执行作战半径相同的打击任务时,H82的作战费用高于H56。更要命的是,H56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装备规模巨大,在装备与维护等方面早已形成规模效应。

显然,对中国空军来说,用H82取代H56执行战略打击任务,没有半点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H82在空军中遭受冷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轰炸机不仅仅用于执行战略任务。

多次局部战争已经表明,轰炸机除了是携带核武器的战略打击平台之外,也是非常理想的常规打击力量。比如,H56的单机投弹量相当于十五架J66在正常情况下的投弹量,而出动一架H56的费用与维护成本,显然要比出动十五架J66高得多。即便在大量使用精确弹药的情况下,轰炸机巨大的弹药运载与投掷能力依然拥有巨大的实战价值,是远优于战术飞机的打击力量。

问题是,H82的常规打击能力也比比H56高多少。

虽然H82的最大载弹量在理论上远超过了H56,但是除了极少数时候,轰炸机都不可能以最大载弹量起飞,而且随着精确制导弹药的大规模使用,弹药投掷能力已经不是衡量打击能力的主要指标了。说白了,如果投下一百枚炸弹只有一枚命中,那与投下一枚炸弹直接命中根本没有区别。

显然,如果使用精确制导弹药,H82与H56都很难获得在一次任务中投下数十吨炸弹的机会。

这样一来,H82的载弹量优势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相对而言,H56更低的飞行成本与更为低廉的维护费用,使其更能迎合空军的胃口。

可以说,如果不是空军已经在H82项目上投入了数十亿华元的研制经费,以及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急需这笔订单来维持正常运转,以及中国仅剩下三架航空企业具备设计与制造轰炸机的能力,中国国民议会肯定不会批准H82的量产订单,而会让空军继续对H56机群进行翻新改进。

事实上,在订购了H82之后,中国空军依然在改进H56。

H56的最后一种改进型,即H56S在一九九二年问世,随后中国空军就从H56机群中挑选出了一百八十六架,将其改进为H56S,并且计划把H56S的服役时间延长到二零三二年。因为在改进中全面加强了机体结构,而且空军开始控制轰炸机的飞行时间,所以半数以上的H56S有望在二零三二年之后通过翻新,把服役时间延长二十年,即一直使用到二零五二年。

相比之下,H82的命运就没有这么好了。

虽然以冷战后的标准来说,一百二十架的订单不算少,可是以冷战时期的标准而言,这个数量简直少得可怜。

要知道,在H56之前,中国空军有七种服役时间不到十年的轰炸机,而且每一种的装备数量都超过了一百二十架。

更重要的是,中国空军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对H82进行大范围改进

虽然在服役期间,H82也接受了多次改进,但是主要针对电子设备,即以提高其作战应用范围为主,而不是延长服役时间。

按照中国空军的规划,H82将从二零一八年开始退役,到二零二三年全部退役。

从服役时间上看,H82仅有H56的三分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H82没有H56先进。在基础技术上,H82比H56领先了差不多二十年。

H82悲剧般的命运,主要与其装备数量有关。

要知道,H56在生产线关闭的时候,总产量接近三千架,而在H82服役时,H56的装备量都接近一千架。

正是相差悬殊的装备数量,让中国空军保留了H56,放弃了H82。

说白了,如果H82在七零年代定型量产,在八零年代达到了一千架的产量,那么后来遭到淘汰的肯定是H56。

当然,对H82构成直接威胁的不是H56。

别忘了,中国空军投资研制H82的初衷就是用其取代服役了二十多年的H56,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即便H82算不上理想,中国空军也肯定会在冷战期间采购足够多的H82来取代H56。

导致H82悲剧命运的是另外一种轰炸机,一种更加先进的轰炸机。(未完待续。。)

第423章 没有目标第61章 下马威第599章 谈判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69章 恩仇第219章 阴差阳错第156章 欧战烽烟第363章 质量缺陷第323章 海峡之战第511章 迎难而上第576章 声东击西第54章 责任与机会第151章 自我牺牲第63章 火药桶第287章 关键建议第55章 人生目标第287章 关键建议第124章 轰炸机的克星第41章 开天辟地第168章 创造机会第195章 科技进步第604章 援助第63章 体能极限第364章 性价比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193章 时代奇迹第73章 别无选择第51章 攻守同盟第93章 特殊任务第31章 一举定乾坤第52章 沙俄的祸根第318章 主动攻击第55章 虚与委蛇第103章 余波第150章 拷问第423章 没有目标第125章 素质第一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37章 出发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478章 接二连三第203章 开辟新战场第101章 远战第165章 炮击腊包尔第184章 圈套第437章 快节奏第8章 帝国时代第230章 进军印度洋第187章 优势第464章 老友相见第145章 与蛇共舞第46章 临危不乱第78章 斗智第166章 做贼心虚第93章 特殊任务第36章 狼子野心第39章 海军第一第115章 准备出发第168章 创造机会第18章 逃跑第45章 特立独行第459章 强攻第578章 再次登陆第326章 炮击战术第116章 追击第65章 生存竞赛第99章 卖国与亡国第372章 诱饵第152章 足迹第486章 预警机第440章 前进的动力第109章 最后时刻第38章 自我牺牲第151章 醒悟太迟第267章 孤军深入第35章 逼谈第131章 帝国末日第8章 帝国时代第522章 精确轰炸第63章 火药桶第53章 倒计时第199章 轻敌大意第56章 机遇与风险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135章 争分夺秒第121章 迎头痛击第160章 余热第583章 威胁与合作第136章 守财奴第67章 打就打第283章 离经叛道第490章 飞蛾扑火第141章 巨大代价第81章 遭遇战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0章 无妄之灾第532章 拦路虎第183章 雨季攻势第345章 下一个目标
第423章 没有目标第61章 下马威第599章 谈判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69章 恩仇第219章 阴差阳错第156章 欧战烽烟第363章 质量缺陷第323章 海峡之战第511章 迎难而上第576章 声东击西第54章 责任与机会第151章 自我牺牲第63章 火药桶第287章 关键建议第55章 人生目标第287章 关键建议第124章 轰炸机的克星第41章 开天辟地第168章 创造机会第195章 科技进步第604章 援助第63章 体能极限第364章 性价比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193章 时代奇迹第73章 别无选择第51章 攻守同盟第93章 特殊任务第31章 一举定乾坤第52章 沙俄的祸根第318章 主动攻击第55章 虚与委蛇第103章 余波第150章 拷问第423章 没有目标第125章 素质第一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37章 出发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478章 接二连三第203章 开辟新战场第101章 远战第165章 炮击腊包尔第184章 圈套第437章 快节奏第8章 帝国时代第230章 进军印度洋第187章 优势第464章 老友相见第145章 与蛇共舞第46章 临危不乱第78章 斗智第166章 做贼心虚第93章 特殊任务第36章 狼子野心第39章 海军第一第115章 准备出发第168章 创造机会第18章 逃跑第45章 特立独行第459章 强攻第578章 再次登陆第326章 炮击战术第116章 追击第65章 生存竞赛第99章 卖国与亡国第372章 诱饵第152章 足迹第486章 预警机第440章 前进的动力第109章 最后时刻第38章 自我牺牲第151章 醒悟太迟第267章 孤军深入第35章 逼谈第131章 帝国末日第8章 帝国时代第522章 精确轰炸第63章 火药桶第53章 倒计时第199章 轻敌大意第56章 机遇与风险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135章 争分夺秒第121章 迎头痛击第160章 余热第583章 威胁与合作第136章 守财奴第67章 打就打第283章 离经叛道第490章 飞蛾扑火第141章 巨大代价第81章 遭遇战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0章 无妄之灾第532章 拦路虎第183章 雨季攻势第345章 下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