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36章 曲线救国

bookmark

把现役战舰租借给英国,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便美国工业界、金融界与商业界对此都抱积极支持的态度,部分政客也很活跃,要想获得国会的支持,也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

关键就是,这些战舰还在美军的编制之中。

虽然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国会就通过了一项与中立原则有关的法案,即交战双方只要支付现金,就不限制军火出口,其中也包括了战舰,但是这份法案并没涉及到把美军现役装备租借给交战国。

问题就在这里,把现役装备租借给交战国,肯定破坏了中立原则。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绕过这个问题呢?

二月初,美国海军向国会提交了修改之后的造舰规划,打算在一九一六年之后的五年里新增十二艘主力舰

。该规划的主要依据就是,英国皇家海军将获得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与五艘“复仇”级战列舰,还将建造两艘“声望”级战列巡洋舰,而美国海军并没有与之对应的主力舰。

显然,美国海军把国会议员当成了傻瓜。

一直以来,美国海军的实力都位列三甲。在一九一零年之前,美国海军的实力还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之上,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大战爆发时,美国海军已经拥有两艘“南卡罗来纳”级、两艘“特拉华”级、两艘“佛罗里达”级、两艘“怀俄明”级、两艘“纽约”级与两艘“内华达”级战列舰,另外还有两艘“宾夕法尼亚”级在建,到一九一五年,则批准了三艘“新墨西哥”级的建造计划。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美国海军已经拥有十二艘现役战列舰与五艘在建战列舰,总体规模不亚于帝国海军,也不比遭到重创后的英国皇家海军差多少。

很明显,美国国会已经针对英国皇家海军在战时新增的战舰,给予了海军相应的拨款。

“新墨西哥”级,就是针对“伊丽莎白女王”级与“拜仁”级战列舰设计建造的。这种配备了十二门十四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在火力上超过了“伊丽莎白女王”级,在防护上超过了“拜仁”级,仅在航速上稍微差了一点,完全算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

当然,这种战列舰也并非尽善尽美。

严格说来,“墨西哥”级是美国海军第一代“标准战列舰”中的最后一级,在舰体结构上与“内华达”级没有多大区别,只是为了增加主炮数量进行了放大,因此在基本性能上已经难有提高。

显然,这也正是让美国海军感到不满的地方。

美国海军希望得到的,是一种能够在各项性能上压倒“伊丽莎白女王”级与“拜仁”级的战列舰,而且必须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战列舰。可惜的是,美国国会在一九一五年没有为这种战列舰拨款。

问题是,在美国国会议员看来,根本没有必要急着建造新的战列舰。

说白了,在国会议员眼里,美国海军已经足够强大了,继续建造新式战列舰只会平白无故的耗费宝贵的财政预算

结果就是,美国海军提交的造舰规划被国会否决了。

只是,没过多久,一件事情就改变了美国国会议员的观点。这就是,英国皇家海军将建造一种代号“n3”的新式战列舰,其火力、防护与航速将全面超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拜仁”级战列舰。

这下,美国国会议员终于坐不住了。

虽然“n3”型战列舰主要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拜仁”级、以及正在设计的全新战列舰,而且美国与英国开战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美国要想保持中立,就得拥有一支能够让美国保持中立的军队。

对美国来说,海军肯定比陆军重要。

在北美大陆上,已经没有能够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国家了。也就是说,真正能够威胁美国的敌人来自海洋。

英国启动了“n3”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德意志第二帝国肯定会跟进,那么美国也需要一种全新的战列舰。

二月底,美国国会通过了建造“田纳西”级战列舰的方案。

促成美国国会通过拨款的,还有一件在二月下旬发生的事情,即德军在西线发动了新的战略进攻。

与法金汉不同,鲁登道夫把重点放在了西线的“转轴”上,即靠近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凡尔登地区。显然,鲁登道夫抓住了重点。只要攻占了凡尔登要塞,德军就能长驱直入进攻巴黎。

三天之后,德军占领了大半个凡尔登地区,并且歼灭了近四十万法军。

这下,平静了大半年的西线战场再次热闹起来了。

只要德军再前进一步,占领整个凡尔登地区,法国就将丢掉巴黎的门户,在数个月内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是如此,法军才表现得非常疯狂。

一时之间,凡尔登成了法军的绞肉机

。成千上万的法军官兵被赶向战场,在德军的炮火下灰飞烟灭。

欧洲战局的变法,让美国国会议员认识到加强军备的重要性。

有趣的是,这次急的不是美国海军,而是美国国会。

最初,美国海军希望重新设计一种战列舰,确保在各项主要性能上取得平衡,超越所有的竞争对手。可是在拨款的时候,国会明确要求,“田纳西”级战列舰最迟得在一九一六年底开工建造。如此一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设计全新的战列舰,只能在“新墨西哥”级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事实上,就算进行改进,时间也不够充足。

最终,美国国会做出了让步,把“田纳西”级的建造时间推迟到一九一七年六月,但是不得晚于英国的“n3”级。

就算如此,仍然不足以设计一种全新的战列舰。

结果就是,“田纳西”级大量采用了“新墨西哥”级上的成熟设计与技术,只是优化了舰体结构、增强了装甲防护,而在主炮火力、航速等方面,与“新墨西哥”级没有太大的差别,仍然不足以抗衡“n3”级。要知道,英国皇家海军打算在“n3”级上配备九门十八英寸主炮,主装甲带厚度超过了三百八十毫米,最高航速在二十四节以上,这三项指标都明显强于“田纳西”级。

算上两艘“田纳西”级,美国海军的主力舰已经达到十九艘。

这下,新的问题出来了。

除非大幅度增加海军军费,不然继续建造新舰,只会增加海军的维持负担,也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建造更多的主力舰了。

也就是说,除非处理掉一批主力舰,不然就无法建造新舰。

当然,这也与美国海军的基础设施有关。当时,美国在大西洋地区的海军基地,最多也就只能支持二十艘主力舰。如果增加主力舰的数量,还得花大力气扩建基础设施,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美国海军提出,让一部分老旧主力舰退役。

到此,美国海军这一系列活动的目的显现了出来

。说得简单一些,把退役的战舰出售或者出租给英国并不违反中立原则。

三月初,美国海军正式向国会提交了“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设计方案。

该级战列舰配备了八门十六英寸主炮,主装甲带厚度接近三百五十毫米,比“田纳西”级提高了不少。虽然在航速上,“科罗拉多”级依然不够出色,但是其排水量、造价等都远远低于“n3”级。按照美国海军的估算,“科罗拉多”级的造舰仅为“n3”型战列舰的二分之一。

美国国会并没反对建造“科罗拉多”级,只是希望推迟到一九一八年。

问题是,美国海军认为,如果到一九一八年才动工建造,那就太晚了,因为“n3”级肯定会在一九一八年之前下水。

最终,美国国会答应在一九一七年为两艘“科罗拉多”级拨款,但是要求美国海军在此之前至少报废一艘战列舰,以便把主力舰的数量控制在二十艘以内,降低维持战舰所需的费用。

国会做出让步,美国海军立即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美国海军的提议是:报废更多的战列舰,并且把这些战舰出售给急需战舰的国家,然后用所得资金建造更多的新式战列舰。随即,美国海军提出,把两艘“南卡罗来纳”级、两艘“特拉华”级、两艘“佛罗里达”级与两艘“怀俄明”级,共八艘配备十二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做退役处理,然后出售给英国皇家海军,用所得新增两艘“科罗拉多”级的订单,并且启动“南达科他”级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最初的时候,美国国会坚决反对这么做,因为这意味着在短期内,美国海军的主力舰将减少到十艘以内。直到美国海军提出,用出售八艘老式战列舰的所得,不但可以多建造两艘“科罗拉多”级,还能加上接下三年的海军预算,建造六艘“南达科他”级,让美国海军的主力舰数量在一九二零年前后超过二十艘,达到或者超过英国皇家海军的水准,美国国会才做出让步,同意美国海军处理掉八艘老式战列舰,并且批准了“南达科他”级的设计预算。

到此,美国向英国出售战列舰走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第525章 轰炸难题第232章 隐身时代第69章 谎言与真相第108章 备战第315章 证明自己第86章 围攻第12章 皇帝的回报第596章 关键点第17章 战略大师第180章 分歧第357章 过分要求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304章 大意轻敌第95章 情报天才第391章 些微遗憾第563章 两手准备第51章 正面交战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9章 被妞泡第245章 驾驶员第413章 出征第90章 战略关键点第186章 太空竞赛第6章 整装待发第617章 金融霸权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46章 联军第342章 战战兢兢第497章 苦战第585章 威胁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82章 最大化第150章 争分夺秒第473章 全体出动第79章 偷袭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127章 不支第615章 简单粗暴第377章 好与坏第628章 战略力量第57章 皇朝末日第448章 粮草先行第125章 参战前谈判第38章 自我牺牲第21章 大清首辅第56章 机遇与风险第64章 机会与挑战第271章 攻守易势第339章 空间换时间第209章 排兵布阵第143章 赶赴战场第353章 兵贵神速第329章 乘胜进军第432章 攻击为上第165章 落幕之战第487章 四道防线第112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65章 生存竞赛第490章 飞蛾扑火第22章 只缺舰队第351章 顽抗到底第166章 所罗门海第611章 肢解俄国第112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34章 池中之物第548章 独木难支第5章 元勋第107章 战争继续第356章 舰队回归第348章 非常战术第102章 反客为主第55章 人生目标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94章 决战在即第518章 无路可退第124章 轰炸机的克星第5章 八国侵俄第170章 军备谈判第236章 奇袭与反奇袭第100章 坚持第347章 刻不容缓第71章 替死鬼第27章 奉陪到底第159章 反击第147章 最后机会第205章 谨慎应战第191章 轮替作战第52章 同盟轴心第340章 侦察干将第142章 深入敌后第132章 时机第372章 诱饵第294章 有想法第149章 感情与职责第166章 做贼心虚第176章 重头戏第172章 警戒舰第341章 进攻开始
第525章 轰炸难题第232章 隐身时代第69章 谎言与真相第108章 备战第315章 证明自己第86章 围攻第12章 皇帝的回报第596章 关键点第17章 战略大师第180章 分歧第357章 过分要求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304章 大意轻敌第95章 情报天才第391章 些微遗憾第563章 两手准备第51章 正面交战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9章 被妞泡第245章 驾驶员第413章 出征第90章 战略关键点第186章 太空竞赛第6章 整装待发第617章 金融霸权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46章 联军第342章 战战兢兢第497章 苦战第585章 威胁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82章 最大化第150章 争分夺秒第473章 全体出动第79章 偷袭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127章 不支第615章 简单粗暴第377章 好与坏第628章 战略力量第57章 皇朝末日第448章 粮草先行第125章 参战前谈判第38章 自我牺牲第21章 大清首辅第56章 机遇与风险第64章 机会与挑战第271章 攻守易势第339章 空间换时间第209章 排兵布阵第143章 赶赴战场第353章 兵贵神速第329章 乘胜进军第432章 攻击为上第165章 落幕之战第487章 四道防线第112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65章 生存竞赛第490章 飞蛾扑火第22章 只缺舰队第351章 顽抗到底第166章 所罗门海第611章 肢解俄国第112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34章 池中之物第548章 独木难支第5章 元勋第107章 战争继续第356章 舰队回归第348章 非常战术第102章 反客为主第55章 人生目标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94章 决战在即第518章 无路可退第124章 轰炸机的克星第5章 八国侵俄第170章 军备谈判第236章 奇袭与反奇袭第100章 坚持第347章 刻不容缓第71章 替死鬼第27章 奉陪到底第159章 反击第147章 最后机会第205章 谨慎应战第191章 轮替作战第52章 同盟轴心第340章 侦察干将第142章 深入敌后第132章 时机第372章 诱饵第294章 有想法第149章 感情与职责第166章 做贼心虚第176章 重头戏第172章 警戒舰第341章 进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