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8章 军人的眼光

在同辈将领中,山本五十六是少数几个亲美份子之一。

年轻的时候,山本五十六与其他人一样,也非常仇恨美国。原因很简单,在日俄战争之后,曰本一直把美国视为最大的敌人,而且把美国当成妨碍其在西太平洋上进行扩张的主要障碍。受此影响,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曰本的教育一直以反美为主,而像山本五十六这样的海军将领,自然也就受到了反美教育,自幼就把美国看成曰本的敌人,进入海军兵学校之后更是如此。

只是,在中国担任海军武官回国之后,山本五十六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到中日朝鲜半岛战争之后,山本五十六更是认识到,美国不是曰本的敌人,而是曰本打击中国的盟友。

随后,中美关系因为中国倒向德意志第二帝国而决裂,曰本上下更是认识到,美国是曰本的天然盟友。

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才成为了亲美份子。

在山本五十六看来,美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强大的工业实力,而这也是曰本战胜中国最为欠缺的东西。特别是到战争爆发前,中国的工业产值超过曰本,成为东方的头号工业强国之后,山本五十六的这个认识就更加清楚了。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得到美国的支持,无法获得美国工业力量的援助,曰本战胜中国的希望极为渺茫,即便在海洋上打了胜仗,也很难彻底打败中国。

原因很简单,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陆权国家。

说白了,就算输掉了海洋,中国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人口与工业基础,在陆地战场上击败曰本。

相反,曰本只要输掉了海洋,就输掉了一切。

反过来,即便曰本赢得了海洋,也需要在陆地上击败中国。

这下,问题出来了。

中日朝鲜战争之后,曰本海军的地位再次超越陆军,为了保证海军发展,曰本陆军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曰本陆军已经与时代脱节了。

在欧洲,德意志第二帝国、法国、红俄等陆军强国都已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甚至连英国也组建了装甲部队。到大战爆发的时候,曰本不但没有装甲部队,甚至没有生产中型坦克的能力。

当时,曰本最优秀的坦克,也是在欧洲战场上根本拿不出手的轻型坦克。

更要命的是,即便是轻型坦克,装备数量也极为有限。在大战爆发的时候,曰本陆军的坦克总共还不到五百辆。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一个装甲师就有两百多辆坦克,而一个坦克师的坦克数量更是在三百辆以上。在德俄战场上,一次大规模会战中,双方投入的坦克都在一千辆、甚至是两千辆之上。即便在中国陆军中,一个装甲师也有近两百辆坦克,一个坦克师的坦克数量接近三百辆。此外,中国陆军以中型坦克为主,没有多少轻型坦克,而曰本陆军全都是轻型坦克,根本没有中型坦克。

朝鲜半岛上的战斗已经证明,曰本陆军根本打不过中国陆军。

事实上,曰本甚至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武装一支以坦克为中坚的装甲兵,曰本陆军也就不可能进入机械化时代。

比如,在开战之后,为了保证海军正在建造的战舰,特别是两艘“大和”级战列舰能够如期完成,曰本把几乎所有装甲钢都供应给了海军,生产坦克的工厂只能使用普通钢材来制造装甲板。又比如,为了保证海军舰队能够出海作战,以及得到充分训练,曰本把大部分油料都提供给了海军,导致陆军的装甲部队根本得不到足够的燃油供应,已经装备的坦克也成了摆设。

这些,都足以让山本五十六等具有战略眼光的将领相信,只有美国的支持与援助,才能帮助曰本走出困境。

说白了,如果美国的工厂为曰本所用,曰本还愁没有坦克吗?

问题是,山本五十六更加清楚,美国不会无缘无故的帮助曰本,更不可能用牺牲百万美军将士来为曰本夺取西太平洋的霸权。

也就是说,美国帮助曰本是有条件的,而这个条件就是,曰本从今往后都不要企图获得西太平洋的霸权了,也别想成为地区性强国,更别说是世界大国,只能永远呆在美国的羽翼之下,沦落为美国的附庸国。

用一些曰本军人的话来说,真要到这一步,曰本将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看门狗。

显然,对于曰本军人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当时,甚至有很多曰本军人认为,如果真要走到这一步,即便得与美国开战,也要夺回属于曰本的东西。

事实上,山本五十六也有类似的想法。

只是,山本五十六并没表现出来。

在他看来,最好的结局是曰本海军独立打败中国海军,夺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权,然后再与美国进行参战谈判。如果有可能,得尽量限制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只让美国在进攻中国本土的时候出力。当然,美国肯定要索要利益,而曰本能够出让的,也就只有中国本土的利益。

为此,在一九三九年,山本五十六还专门给海军本部递交了一份战略评估报告。

按照他的分析,如果曰本海军夺取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而且美国在此时参战,曰本应该主动提出与美国分享中国的利益,即在彻底击败中国之后,以长江为界,美国控制长江以南地区,曰本控制长江以北地区。

当然,因为过于敏感,这份报告并没公之于世。

可以说,山本五十六有着非常精明的头脑与非常锐利的眼光,而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曰本服务。

可惜的是,大战的走向,与他的预期相差了很多。

“硫黄岛海战”之后,曰本海军由优势转为劣势,而且在士气、斗志与气势上,都远不如中国海军。虽然山本五十六仍然有信心击败中国海军,但是在他上面,连东条英机都极为悲观。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曰本当局把拉美国参战当成了反败为胜的唯一办法。

严格说来,曰本当局的判断没有错。

退一步,就算山本五十六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扭转了局面,哪怕是一举歼灭了中国海军的西太平洋舰队,曰本海军也没有优势可言。原因很简单,到一九四一年,中国海军铁定能够获得三艘舰队航母,而曰本海军最快要到一九四二年、甚至是一九四三年,才能获得一艘舰队航母。显然,中国海军不会等到一九四二年、或者是一九四三年才发起反击,肯定会在此之前挑战曰本海军。结果就是,山本五十六得再次创造奇迹,才有望击败中国海军,而联系创造两个奇迹的希望显然极为渺茫。此外,真要拖到一九四二年或者一九四三年,中国的战争潜力早已爆发出来,到时候肯定能够获得更多的航母,也就更有把握在海战中击败曰本海军。

显然,只有美国参战,让美国海军到来,曰本才有希望击败中国。

问题是,让美国参战的话,曰本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虽然山本五十六没有参与相关谈判,但是他早已了解到,东条英机已经在谈判中做出重大让步,甚至牺牲了曰本的根本利益。比如,东条英机很有可能承诺让美国在曰本部署一支地面部队,名义上是保护曰本本土免遭中国攻击,以及保护派驻到曰本的航空兵,而实际上却是为了控制曰本。又比如,美国肯定会以提高曰本的军火生产能力为由,提出整合曰本的军事工业,而实际上却是为了掌握曰本的军事工业,让曰本丧失独立研制、设计与生产武器装备的能力。

总而言之,美国不会平白无故的帮助曰本。

真要走到这一步,曰本还是曰本吗?

山本五十六非常担忧,也非常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一幕出现,而做为军人,他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也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才坚信,必须在海战中击败中国海军,才能让曰本免于沦落为美国的附庸国,也才能让曰本成为大和民族的曰本。那么,他要做的,就是抓住机会,改变曰本的命运。

现在,机会已经交到了他的手上。

中国舰队已经出发,而且肯定会去攻打硫黄岛,那么联合舰队就得在这场海战中击败中国舰队。

哪怕,美国依然会参战,到时候,曰本手里至少多了一些谈判的筹码。

更重要的是,海军本部在发来的电报中提到,内阁中多数成员都支持联合舰队在硫黄岛迎战中国舰队,而不是前往苏比克湾,此外战时首相也表示,联合舰队最好能在硫黄岛击败中国舰队之后再前往苏比克湾。

也没是说,曰本当局已经改变了主意。

对山本五十六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这意味着,他不用继续躲避,可以光明正大的与中国舰队决战,也就有机会通过决战扭转整个战局。

收到电报后,山本五十六就命令联合舰队转向返回硫黄岛,准备与中国舰队决战。

,!

第284章 高标准第119章 螳臂当车第101章 远战第387章 预备队第476章 致命错误第367章 进退两难第118章 顺手擒来第178章 参谋的战争第39章 朽木难雕第585章 威胁第85章 嘎然而止第119章 螳臂当车第478章 接二连三第364章 性价比第467章 主动应战第507章 空中突击第98章 伏击圈第166章 做贼心虚第17章 战略大师第262章 疲于奔命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51章 正面交战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60章 幸运儿第625章 前进方向第60章 尽力而为第206章 出奇制胜第501章 不堪用第246章 核裁军第135章 出路第306章 最后的决定第438章 声东击西第389章 孤注一掷第147章 积极主动第254章 下一步第145章 与蛇共舞第123章 空中对手第50章 谁去谁留第436章 反击第31章 外交家第53章 倒计时第145章 倾斜的天平第133章 生死关头第154章 叔侄情第522章 精确轰炸第19章 送上门来第490章 飞蛾扑火第77章 创造机会第62章 搭档第42章 航母保镖第25章 死有其所第459章 强攻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32章 总统特权第343章 恶仗第468章 风暴海洋第627章 应急手段第627章 应急手段第53章 跑步前进第147章 最后的机会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104章 倾国豪赌第359章 灰心绝望第318章 主动攻击第31章 一举定乾坤第13章 战端第12章 追踪第209章 和平的代价第144章 大老板第33章 停战条件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55章 人生目标第31章 技术投入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621章 核时代第51章 正面交战第438章 声东击西第46章 临危不乱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76章 将星登场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122章 决战在即第240章 关键情报第208章 石油危机第67章 高难度任务第35章 大部队到达第398章 偷袭第214章 革命第66章 主考官第176章 生或死第424章 时间紧迫第517章 何去何从第67章 雷霆万钧第81章 遭遇战第133章 战略决策第312章 撤军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106章 积极应对第414章 走投无路
第284章 高标准第119章 螳臂当车第101章 远战第387章 预备队第476章 致命错误第367章 进退两难第118章 顺手擒来第178章 参谋的战争第39章 朽木难雕第585章 威胁第85章 嘎然而止第119章 螳臂当车第478章 接二连三第364章 性价比第467章 主动应战第507章 空中突击第98章 伏击圈第166章 做贼心虚第17章 战略大师第262章 疲于奔命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51章 正面交战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60章 幸运儿第625章 前进方向第60章 尽力而为第206章 出奇制胜第501章 不堪用第246章 核裁军第135章 出路第306章 最后的决定第438章 声东击西第389章 孤注一掷第147章 积极主动第254章 下一步第145章 与蛇共舞第123章 空中对手第50章 谁去谁留第436章 反击第31章 外交家第53章 倒计时第145章 倾斜的天平第133章 生死关头第154章 叔侄情第522章 精确轰炸第19章 送上门来第490章 飞蛾扑火第77章 创造机会第62章 搭档第42章 航母保镖第25章 死有其所第459章 强攻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32章 总统特权第343章 恶仗第468章 风暴海洋第627章 应急手段第627章 应急手段第53章 跑步前进第147章 最后的机会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104章 倾国豪赌第359章 灰心绝望第318章 主动攻击第31章 一举定乾坤第13章 战端第12章 追踪第209章 和平的代价第144章 大老板第33章 停战条件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55章 人生目标第31章 技术投入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621章 核时代第51章 正面交战第438章 声东击西第46章 临危不乱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76章 将星登场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122章 决战在即第240章 关键情报第208章 石油危机第67章 高难度任务第35章 大部队到达第398章 偷袭第214章 革命第66章 主考官第176章 生或死第424章 时间紧迫第517章 何去何从第67章 雷霆万钧第81章 遭遇战第133章 战略决策第312章 撤军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106章 积极应对第414章 走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