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桂林之战(上)

永历六年五月二十七,广西桂林府城内的独秀峰,这里原本是明王朝的藩王靖江王世代居住的王府。

靖江王一系,出自朱元璋的长兄,追封为南昌王的朱兴隆。其子朱文正既是朱元璋的侄子,更是明初名将,著名的洪都之战的胜利者。朱文正因私通张士诚被软禁而死后,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册封了其子朱守谦为靖江王,也是明王朝在甲申前唯一一个非朱元璋直系子嗣的藩王传承。

甲申之后,时为靖江王的朱亨嘉曾一度自立为帝,但很快就被明廷推翻。但是不同于明朝历史上起兵造反失败的安化王和宁王被直接除爵,明廷留下了靖江王的爵位,册封其弟朱亨歅

为靖江王。但是这位靖江王本就是就藩于乱世,还是个其兄留下的烂摊子,好日子没怎么过,连郡王的爵位都没有顶上几年,伴随着永历四年孔有德攻陷桂林,他那一家子便被孔有德处死,就连王府也改换上了定南王府的牌子。

“本王爷年未及弱冠便追随毛大帅征战,多年来,临阵先登,摧坚破阵,若论东江众将,某言第二,无人敢言第一……”

承运殿上,定南王孔有德谈及过往,侃侃而谈,自有一番顾盼自雄的之色。甚至当众提起曾让清廷挠头非常的毛文龙时,也是全无顾忌。

这一次,宴请的乃是朝廷派来巡视广西一省的刑部主事施闰章。原本,孔有德倒也不甚瞧得起这么个上一科才中进士的小主事,但是广西巡抚王荃可极力赞颂其文采风流,引了孔有德的兴致,便在此宴请。

并非王荃可夸夸其谈,施闰章出自宣城的理学世家,受业复社名士沈寿民,博览经史,勤学强记,工诗词古文学。少年即有文名,曾去北京,与宋琬、严沆、丁澎、张谯明、赵锦帆、周茂元等以诗相和,时称“燕台七子”。

这是个正在冉冉升起的文坛新星,王荃可自然不会放过在其微末时抬举一番的机会。而此时,孔有德似乎也是谈兴浓厚,聊起他的过往旧事,就更是滔滔不绝了起来。

“……天聪七年,本王爷率部归附大清,献红夷炮、攻旅顺、掠朝鲜,无役不与……待到大清入主中原,本王爷随豫王剿灭流寇李自成,镇压江南……”

“皇上授本王爷平南大将军,攻取湖广……等到那些绿营兵连湖广都快守不住了,本王爷便奉旨再度南征,一路诛杀伪留守瞿式耜、伪广西总督张同敞及伪靖江王……”

“……那姓李的贼寇,年不过而立,欺负欺负沈永忠那等小字辈也就罢了。放在本王爷手里,捏死他不会比捏死只蚂蚁多废多少气力!”

一顿酒宴吃下来,施闰章按着王荃可事先的指点,对孔有德很是追捧了一番,换得后者更是洋洋自得。可是回到驿馆,施闰章却并不打算在此多待,反倒是让从人准备好车马,只待这几日全了礼数便启程离开桂林城。

“少爷,这一路匆匆忙忙,未及休息,况且桂林城中多有名胜古迹,何必急于上路?”

随行的家中老仆很是奇怪,明明在路上时施闰章多次提到桂林城的名胜,游览之兴甚浓。然而到了现在,反倒是这般急急忙忙的,实在奇怪。

对此,施闰章叹了口气,回了句“王命在身”,便不再多言。但是当屋子里就只剩下他自己的时候,在桌上拿起了一支毛笔,蘸了墨,才慎而重之的写下“具言其生平及粤西用兵曲折”、“王顾盼叱咤自豪,言出皆诺,无能后”之语。骄横之状,跃然纸上。

施闰章匆匆离去,孔有德还有些不甚满意,但却也没有放在心上。又过了十来天,原本孔有德与沈永忠有隙,才不愿出兵相助,但是时间长了,他思前想后,最终唯恐清廷在事后追究,还是让李养性和孙龙二将到宝庆府走上一遭,去助沈永忠一臂之力。

此二人是孔有德在五月二十七时派去协防全州的,但是听闻靖州大捷的消息,他却并没有把驻扎南宁的广西提督线国安、驻扎柳州的右翼总兵全节和驻扎梧州的左翼总兵马雄调回,保持着对广西各处要点的控制,依旧还是那副广西王的架势。

这时候已经是六月十六了,岂料到了六月二十三,孔有德惊闻宝庆失守的消息,一边唾口大骂沈永忠无能,一边调回李养性和孙龙回防全州,以为拦截之效。只不过,拖了那么长的时间,明军早已完成了战略目标的转换。

六月二十八,李定国亲率明军主力从新宁的大埠头沿着小路向着全州进发。他所率领的并不是唯一一支南下的明军,但却是大军的主力。此时此刻,李定国骑在战马上,脑海中却在计算着抵达全州的大致时间。

这位大西军四大王子之一的西宁王九岁的时候便跟着张献忠投身到明末的农民起义之中,至今虽然只有三十一岁的年纪,但却已经在沙场上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

饥饿和混乱是他少年时代最深刻的印象,所以此番领兵出征,尤其是第一次以明军的旗号作战,李定国临行前订约法五条:不杀人、不奸淫、不抢财货、不宰耕牛、不放火,凭此确保军纪的严整。大军自贵州出发,拔靖州、夺武冈,战无不胜,势如破竹,所到之处亦是本着不扰民的作风行事。

为此,他的义兄孙可望苦心造诣的筹措了大批的粮草,这里面甚至还不乏他们在云南这几年的积蓄,凭此支撑着他率领的东征大军以及刘文秀的那支意在收复四川的部队。

靖州一战,湖广南部清军已然丧胆,但是他却并不敢大举攻城略地,因为广西的威胁依旧存在——那毕竟是孔有德的定南王府藩兵,这支战斗力更胜绿营的部队不光是威胁着湖广南部的明军新近收复的地区,更重要的是由此向西他们更是可以直接进攻明军在云贵的腹地。

大军还在行进之中,绵延远去,直至视线之外的队伍中,步兵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言不发的前进着,其中却也有不少散漫的,倒是一个个的披毡铣足,不似汉家兵士打扮。骑兵早已经洒出去了,可行进的队伍之中,却还是有不少可供骑乘的动物,庞大的体型压着沉重的步子,显得分外乍眼。

就这样,大军一如他们的主帅那般默默的行进着,直到良久之后,一骑快马飞奔而至,大军依旧沉默着向前进发,而他们的主帅却已经在道路边上分析着偏师的进展。

“禀报大王,冯帅在驿湖大败虏师,斩孔逆麾下骁将李四,虏师余部遁逃……我部追至全州双桥,遭遇虏师李养性部,一战将其击破,李养性授首。”

“很好!”

冯双礼的进展很迅猛,按照他的计划,冯双礼在夺取宝庆府城后先期南下,经祁阳直奔全州。抵达全州后,攻击城池,逼迫全州守军向桂林求援,引孔有德主力至全州决战。

这是比在广西清军随时回援的情况下猛攻坚城要来得更加稳妥的计划,他要面对的只有孔有德留在桂林及其左近的部队,而非包括线国安、全节、马雄在内的定南藩全部实力。此间有了冯双礼的野战取胜,全州之围当可轻而易举的形成,接下来他无非就是找一个合适的地点,等待孔有德的大军抵近后与冯双礼配合将其歼灭。

信使返回,带回的是李定国的赞许和按照原定计划行事的命令。奈何,未及良久,又是一骑快马抵近,却送来了冯双礼已经攻破了全州城,并且击杀了孙龙的报告。

计划,由于冯双礼的进展过于迅猛而导致脱离了既定的轨道。李定国当即下令,大军改道,不入全州,直奔严关而去。

“既然没办法和孔有德在全州决战,那么就在严关好了。反正,我在那里也不是没有准备。”

第三十七章 各方(五)第四十章 献策(下)第七十二章 镇抚(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现状第六十四章 内忧外患(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展望(三)第十一章 波及(六)第五十六章 藏头露尾(一)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零一章 密谋第十六章 顺治十四年(三)第九十六章 永历六年的夏(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义绝第一百二十一章 雾尽花开(八)第一百零七章 织雾(一)第一百三十章 陷阱(上)第九十六章 落子无悔(完)第七十二章 筑基(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串联(一)第二十七章 揭盅(上)第八十六章 铁壁(上)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第四十九章 味道(上)第六十三章 向西第三十六章 双赢第四十一章 明日之血(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诱导(下)第一百零五章 建设第七十章 筑基(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挣扎(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恩断(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2/4)第八章 当局者与旁观者(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无情第五十七章 祭奠第七十四章 崩坏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展望(三)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第六章 永历十一年(五)第四十七章 并购(上)第二十三章 礼尚往来(上)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恶化(上)第十六章 楸枰三局(二)第七十六章 烈火烹油(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吼(四)第二十八章 农工商(上)第八十四章 坚城(中)第一百章 反击(中)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三十七章 各方(五)第三十一章 永历七年的夏(中)第四十四章 所为者何第二十章 打蛇七寸第二百一十一章 贪婪第六十一章 逐龙镇虎(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活(三)第十章 放狂言(上)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三十二章 力从地起(二)第九十二章 质变时刻(下)第六十九章 筑基(一)第七十四章 筑基(六)第二十六章 加码(完)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第七十三章 埋人第七十二章 镇抚(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狗咬狗(下)第一百零五章 季孙之忧(八)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一百零四章 十倍之限第三十八章 进宝(下)第五十九章 归来(三)第一百六十章 串联(二)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挑唆(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挑唆(一)第六章 从保宁到衡阳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远方(三)(二合一大章)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三十章 永历七年的夏(上)第二十三章 礼尚往来(上)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义绝第一百零三章 季孙之忧(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赠言第一百零四章 季孙之忧(七)第二十七章 先兆第十四章 隐患(下)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八十六章 崩溃
第三十七章 各方(五)第四十章 献策(下)第七十二章 镇抚(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现状第六十四章 内忧外患(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展望(三)第十一章 波及(六)第五十六章 藏头露尾(一)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零一章 密谋第十六章 顺治十四年(三)第九十六章 永历六年的夏(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义绝第一百二十一章 雾尽花开(八)第一百零七章 织雾(一)第一百三十章 陷阱(上)第九十六章 落子无悔(完)第七十二章 筑基(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串联(一)第二十七章 揭盅(上)第八十六章 铁壁(上)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第四十九章 味道(上)第六十三章 向西第三十六章 双赢第四十一章 明日之血(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诱导(下)第一百零五章 建设第七十章 筑基(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挣扎(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恩断(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2/4)第八章 当局者与旁观者(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无情第五十七章 祭奠第七十四章 崩坏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展望(三)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第六章 永历十一年(五)第四十七章 并购(上)第二十三章 礼尚往来(上)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恶化(上)第十六章 楸枰三局(二)第七十六章 烈火烹油(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吼(四)第二十八章 农工商(上)第八十四章 坚城(中)第一百章 反击(中)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三十七章 各方(五)第三十一章 永历七年的夏(中)第四十四章 所为者何第二十章 打蛇七寸第二百一十一章 贪婪第六十一章 逐龙镇虎(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活(三)第十章 放狂言(上)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三十二章 力从地起(二)第九十二章 质变时刻(下)第六十九章 筑基(一)第七十四章 筑基(六)第二十六章 加码(完)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第七十三章 埋人第七十二章 镇抚(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狗咬狗(下)第一百零五章 季孙之忧(八)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一百零四章 十倍之限第三十八章 进宝(下)第五十九章 归来(三)第一百六十章 串联(二)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挑唆(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挑唆(一)第六章 从保宁到衡阳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远方(三)(二合一大章)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三十章 永历七年的夏(上)第二十三章 礼尚往来(上)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义绝第一百零三章 季孙之忧(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赠言第一百零四章 季孙之忧(七)第二十七章 先兆第十四章 隐患(下)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八十六章 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