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先兆

告别了西南、东南纷纷展开大反攻的永历六年,到了永历七年,双方的拉锯依旧在继续着。先是三、四月间,李定国进攻肇庆,与此同时陈凯收复了琼州府。随后到了四、五月间,作为肇庆之战和琼州之战的两位胜利者又重新回到了广州府开撕。

整个上半年,广东就没有消停过。相较之下,闽南战场上起初只是阴云密布。

去岁的钟厝之战,双方以两败俱伤告终。清军的福建提标、金华镇标以及福建左路镇标损失殆尽,就连杭州驻防八旗也损失了几个牛录的兵员。而明军那边,击退了清军是事实,但自身伤亡也并不少见,尤其是右翼的部队遭到了清军的猛攻,同样是受了极严重的内伤。

接下来的日子里,清军从北方抽调绿营南下,恢复福建绿营的实力;明军这边,由于这一战的损失还远没有达到历史上凤巢山之战时的那般,郑成功未有将那二十八星宿营头的建制取消来填充各镇,只是按部就班的恢复实力而已。

但是比之清军蜷缩在福州府到兴化府一线,明军倒是显得更加主动许多,凭着海上的实力占优,明军展开了对福建沿海岛屿的蚕食。这近一年下来,福州府的官塘山、琅岐岛以及福宁州沿海的一系列岛屿多已被明军控制,早在广东战场上岛链形成之前,福建这边就以着更加迅速且更加扎实的方式完成了对福建清军的海上封锁。

明军在泉州府,清军在兴化府从去年钟厝之战后就已经开始的增兵竞赛始终没有停止过。直到了五月初的时候,似乎发现在拖下去天气就太热了,清军才率先耐不住性子,调集大军向泉州方向进发。

去岁的钟厝之战,清军从兴化府城出发,走沿海的平原地区,直薄惠安县城。惠安县是泉州府城东北的门户要地,拿下此处,清军便可以直取那片腹心之地。

是故,当明军取胜后,尤其是当陈凯凭棱堡两败耿继茂之后,在冯澄世等幕僚的建议下,郑成功便下令在惠安县城周遭修建棱堡。对此,陈凯给出了较为专业化的建议,同时派出了有棱堡修建经验的工匠和质测学徒到惠安,协助惠安棱堡群的修筑工作。

惠安县棱堡群面向东北方向,互为犄角,火力交叉覆盖,清军想要发起进攻的话已经不仅仅是遭到棱堡自身的多角度攻击,甚至还要被其他棱堡上一些射程较远的火炮覆盖。

比之陆丰的那两座大型棱堡,这几座小型棱堡更加易守难攻。明军自郑成功而始、到各镇众将、再到如冯澄世、潘庚钟等幕僚,乃至是那些普通士卒对此都充满了信心。旁的不说,陈凯当初凭棱堡两败耿继茂,就他们看来,金砺就算是来了,估计也是来送死的。

所有人都对此满怀着期待,期待着复制陈凯在螺河之畔所创造的奇迹——凭棱堡消耗清军的有生力量,随后待敌虚弱之际,凭陆师发起反攻,从而大败清军。

期待在陈凯夺取香港岛,控扼珠江口,乃至是近期收复琼州府的过程中不断的发酵,愈加膨胀。就他们看来,只需一胜,便可席卷八闽,北上浙江,这份大势就算是有了。奈何,金砺可不会跟着他们的指挥棒跳舞,此番大军出动,仅仅是派出优势骑兵到惠安县的棱堡群附近观望了一番,稍微虚晃了一枪,金砺的大军便溯木兰溪而上,过仙游县城,转道向西,直奔泉州府的永春县而去,全然没有打算去撞惠安县的棱堡!

永春县,位于德化县以南,南安、安溪两县以北,仙游县以西。此处已入泉州内陆丘陵地带,其实并不适合清军大举进发,反倒是明军可以更好的利用地形展开截击。但若是一旦永春告破的话,那么顺着桃林溪而下,清军便可以直薄南安县城,乃至是泉州府城,明军就再难对其加以阻拦了。

永春县最初其县治设于桃林场,是故初设县时被命名为桃源县,数年后才改称的永春。至宋时,县治迁大鹏山南麓,后因明时倭乱袭扰,旧县治处建有堡垒,永历元年郑鸿逵、郑成功叔侄进攻泉州府城,永春县便有士绅、百姓响应,后来在清军进剿时还一度占据旧县治的堡垒,直至被清军诱降破城,大开杀戒。

修筑惠安棱堡之际,郑成功也曾对永春县和德化县的县城进行了加固。这对原本就是黏土为里、石料为表,高两丈五尺。东、西、北三面壕沟环绕,南面临桃林溪,并设有敌楼、窝铺、浮台等防御设施的永春县城而言,其城防坚固程度自是更上一层楼。

闻讯,郑成功连忙统领大军北上,但是在惠安县也同样是留下了一些部队,以免金砺行的是那声东击西之计。虽为内线作战,但距离更远,再兼着是得到消息才匆忙启程,郑成功比之金砺还要晚到一日。不过,金砺也没有在赶到后就立刻展开进攻,而是拦在了明军赴援的必经之路上,摆出了一副打援的架势来。

原本的利用坚城消耗清军有生力量,从而更加轻易的击溃清军,这等计划随着清军占据有利方位后彻底破灭。对于城池,清军未有急着攻打,只是派了少量部队监视城内数量不多的守军,而是将全部力量都留在了迎战郑成功上面。

相对的,郑成功在抵达后迅速的安营扎寨,他也很清楚金砺就是想要凭着野战将其击溃,从而实现对明军的席卷。至于那城池,反倒是最不用着急的。

战争到了这个规模,双方的很多大致的盘算其实都是摆在明面儿上的,尤其是当两支大军已经实现了接触后,就更是如此了。

郑成功稍作休整,大军便向金砺所部展开攻击。明军出动了二十一个镇的步兵,三个镇的骑兵,兵力不下三万之众,而清军那边亦是有着杭州驻防八旗以及重建的福建提标、福建左路镇标、福建右路镇标、泉州镇、漳州镇等部以及部分赴援的浙江绿营,加一起也有近三万人马。

如许规模的野战,于这片夹在丘陵之间的河谷地带展开,双方都很难有什么奇谋产生,有的只是硬碰硬的对攻。

五月十三,双方展开交锋,清军凭绿营为先导,明军则以各镇迎上。比之去岁,明军在钟厝之战中战斗力成长不菲,但是清廷仗着家底儿够厚实,直接从北地调来的绿营兵竟也毫不落于下风。

战斗持续到了下午,双方不约而同的将各自的王牌部队调了上来。清军的杭州驻防八旗,明军的戎旗镇和左先锋镇登时就将厮杀提升了一个档次。

喊杀声响彻河谷,刀光剑影,鲜血横流,大地浸透,鲜血汇聚成溪流,缓缓的向着桃林溪流去,大有将这条溪流染红的架势。这是事关生死的一战,双方都已经打出了火气,就这么互相攻击着,一直到了入夜时分,任何一方也不打算将命运交给运气,才默契的各自退兵。

收兵回营,明军没有实现对清军的突破,其战略任务就不能算是完成。奈何各镇损失尽皆不小,郑成功很清楚以此师再战,绝不会再有今日这般的对伤亡的忍耐能力,干脆连夜派人回返泉州,调集部分未参战的营头前来汇合,以利再战。

内线作战的优势开始呈现,到了第二天,哪知道这边的援兵还没到,那边的清军却率先撤军了。

清军的损失同样不小,郑成功不疑有他便率军直入永春县城休整。岂料,清军去而复返,竟直接将援兵赶来的道路重新堵死。

“自古临敌撤退从来都是最危险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名将琢磨出那些掩人耳目的计谋。我军意在守土,进而收复失地,就此撤军,此议不妥,众将还当做好万全准备,与鞑子再战一番!”

明军有城墙作为屏障,有援兵正在赶来,看上去确是比清军更占优势。奈何,援兵仅仅是用来补充各镇,以利再战的,城墙再坚固,可清军的总体体量实在过于巨大,拖得时间长了,清军从其他府县,乃至是从临近的省份再调来更多的援兵,明军的这点儿兵马是完全不够看的了。

事实上,郑成功起兵以来,尤其是永历五年和永历六年的连战连捷,其实际上都是靠着不断的获胜,不断的削弱福建清军的实力才获取了接下来的历次战斗中更大的优势。这一遭,清军准备多时,金砺也确是个难缠的对手,但若是耗下去反倒是对其不利,更别说是放弃永春,那就只能退守南安,泉州一府之地便会多面受敌,情势更为恶化。

郑成功决心已下,众将也只能听令而行,凭大军扼守城池及周边险要。援兵被迅速调回南安县协守,郑成功就凭着这一支大军与清军对峙,直到金砺早早准备却因为跟不上行军而迟迟未到的那上百门火炮运抵,战斗再度爆发。

一如历史上的海澄之战,金砺调集了上百门火炮来攻。奈何这一次,明军实力虽说是更胜那时,但是永春县的外围据点可不似海澄那般是早前特意加固过的,这一增一减,反倒是有重新回到了原点。

清军先攻外围据点,在凭借着火炮不断的清理这些攻城时的障碍时,同时也在尽可能的对明军造成杀伤。相较之下,郑成功匆匆赶来,火炮上反倒是处于劣势。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明军的外围据点不断的丢失,清军虽说也在这一过程中损失了不少的兵员,但是总体上却对明军越加的不利起来。

“朝廷以此畀我,我惟有效死勿去而已。诸将中有能率众得功者,愿以此题让。”

形势趋于不利,郑成功干脆将招讨大将军的印信拿了出来,派遣幕僚传阅军中。众将闻之,士气减缓,纷纷献计献策,更有中提督甘辉慷慨陈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此丹心照汗青。此番竭力以守,倘有不测,亦死得其所!”

众将慨然应和,郑成功亦是亲自冒着密集的铳炮登上高耸的敌台观察清军阵势,着实的鼓舞了明军的士气。

外围的最后一处据点撑不了多久了,郑成功干脆重新部署,并且调集前不久才从戎旗镇中分出去的纯火器部队神器镇设伏,以待清军来袭。

入夜前,最后一处据点陷落,清军调集火炮展开对永春县城的轰击。一夜未停,至天色微亮,金砺改放空炮,同时调集清军展开攻击。依旧是绿营打头阵,驻防八旗在后,清军填河攀栅蜂拥而来,直抵城下,箭如雨下,企图一举登城。城上的明军手持大斧奋勇砍杀,后续清军踩着被砍杀的尸体继续攀城,战况极为激烈。

明军奋力死战,清军始终无法攻破城墙。双方你来我往,直至天色大亮,郑成功在敌楼眺望,见杭州驻防八旗已经大半跟进,连忙神器镇总兵官何明点燃引信。

转瞬之后,埋设在护城河外的火药桶纷纷爆炸,烟焰蔽天,清军当即大乱,明军趁势发动反击,清军只得狼狈逃窜。不过,这一次由于出发点不复历史上那般是毗邻海澄县城的漳州府城,永春县距离仙游县实在不近,金砺根本没有办法再像历史上那般将那上百门的火炮都运回去,只得将这些好容易从浙江、江南,乃至是江北调集来的宝贝丢给了明军。

一场大战,从五月初开始,双方前后两次大战,小战无以计数,直到六月初才算是分出了个胜负手。鏖战了近一月的时间,双方的实力损失都不小,哪怕是作为胜利者的明军也同样是如此。

战事尚未开始,郑成功嗅到了金砺即将展开攻势之际,便派了人向陈凯送信。陈凯接到书信后也毫不犹豫的踏上了返回潮州的路程。哪知道在海上遭遇风暴,耽搁了些时日,算上书信送来所花费的时间,等他返回到南澳岛时,战事已经结束了。

战况的通报是加急送来的,陈凯前脚回返潮州府城,后脚就送到了。看过了书信,陈凯不由得松了一口大气,随后把书信推给了前来汇报的王江。

“鞑子已经被王师击退了,估计一时半会儿是缓不过劲儿来了。就是,王师只怕也需要不断的时间来缓上这口气儿来。”

“哎,金砺确是虏师中的良将,这一手避实就虚,实在老辣。”

当年的大兰山,就是亡于浙江提督田雄与这金砺二人的突袭围攻,王江由此感叹,陈凯也只是点了点头:“没办法,棱堡易守难攻,已是名声在外了。”

说到此处,陈凯不由得叹了口气。毕竟,泉州府的地形并不似他在潮州设好的局那般,更不是一条莲花山脉极大降低了清军从其他区域攻入潮州府的可能。棱堡,因为地理形势和计谋才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可是这些先决条件不存在了,突破棱堡也就不再是必由之路了。

“这一次,金砺没有来撞棱堡。看来下一次广东清军再来时,也不会再发这个疯了。时不我待啊。”

第一百四十七章 试水(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恶化(下)第五十五章 撕裂(上)第九十一章 落子无悔(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试水(二)第一章 涟漪(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雾尽花开(三)第六章 效马骨(一)第二十四章 钱山之战(下)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开裂第一百二十五章 捆绑第四章 交融第一百二十二章 默契(上)第二十六章 加码(完)第七十四章 小盈岭之战第九十七章 高估(四)第一百零九章 先行者(上)第八十八章 追亡(下)第五十三章 挤压(九)第一百零一章 季孙之忧(四)第二章 涟漪(下)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六十八章 新会之战(上)第五十八章 藏头露尾(三)第一百九十章 展望(一)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九十一章 质变时刻(上)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第九十四章 种子(下)第三十三章 力从地起(三)第七十五章 奔袭第一百三十六章 冬月(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家与国(二)第六十六章 初见(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试水(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串联(四)第十五章 压榨(一)第三十一章 永历七年的夏(中)第八十三章 坚城(上)第四十五章 加塞(上)第五十一章 追魂(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驱狼吞虎(二)第四十四章 所为者何第三十一章 永历七年的夏(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恩断(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2/4)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第二十九章 农工商(下)第一百零四章 再见(三)第二十三章 钱山之战(上)第五十五章 爆发(上)第六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九十七章 诱导(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跋扈(上)第五十章 渐变(五)第五十九章 归来(三)第八十三章 会猎第一百九十章 展望(一)第一章 四府巡抚(上)(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试水(三)第三十六章 双赢第五十八章 一曲忠诚的赞歌(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在远方(四)(二合一大章)第七十三章 筑基(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六十四章 相见(上)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十六章 楸枰三局(二)第九十七章 永历六年的夏(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步步为营第五章 永历十一年(四)第三十章 慕名第四十二章 力从地起(十二)第三十二章 力从地起(二)第二十一章 微澜(上)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挑唆(二)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十一章 波及(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旧局(中)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第五十九章 一曲忠诚的赞歌(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阴谋(上)(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3/4)第二十七章 盘剥第六十三章 得失(上)第十六章 布局(上)第四十二章 无耻之尤(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步步为营第三十八章 进宝(下)第六十七章 相争第一百零七章 织雾(一)第二十三章 礼尚往来(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见面礼(上)第一百零八章 数学(下)第二百零二章 爆发(上)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六章 从保宁到衡阳写在卷尾的话
第一百四十七章 试水(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恶化(下)第五十五章 撕裂(上)第九十一章 落子无悔(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试水(二)第一章 涟漪(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雾尽花开(三)第六章 效马骨(一)第二十四章 钱山之战(下)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开裂第一百二十五章 捆绑第四章 交融第一百二十二章 默契(上)第二十六章 加码(完)第七十四章 小盈岭之战第九十七章 高估(四)第一百零九章 先行者(上)第八十八章 追亡(下)第五十三章 挤压(九)第一百零一章 季孙之忧(四)第二章 涟漪(下)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六十八章 新会之战(上)第五十八章 藏头露尾(三)第一百九十章 展望(一)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九十一章 质变时刻(上)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第九十四章 种子(下)第三十三章 力从地起(三)第七十五章 奔袭第一百三十六章 冬月(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家与国(二)第六十六章 初见(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试水(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串联(四)第十五章 压榨(一)第三十一章 永历七年的夏(中)第八十三章 坚城(上)第四十五章 加塞(上)第五十一章 追魂(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驱狼吞虎(二)第四十四章 所为者何第三十一章 永历七年的夏(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恩断(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2/4)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第二十九章 农工商(下)第一百零四章 再见(三)第二十三章 钱山之战(上)第五十五章 爆发(上)第六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九十七章 诱导(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跋扈(上)第五十章 渐变(五)第五十九章 归来(三)第八十三章 会猎第一百九十章 展望(一)第一章 四府巡抚(上)(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试水(三)第三十六章 双赢第五十八章 一曲忠诚的赞歌(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在远方(四)(二合一大章)第七十三章 筑基(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六十四章 相见(上)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十六章 楸枰三局(二)第九十七章 永历六年的夏(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步步为营第五章 永历十一年(四)第三十章 慕名第四十二章 力从地起(十二)第三十二章 力从地起(二)第二十一章 微澜(上)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挑唆(二)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十一章 波及(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旧局(中)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第五十九章 一曲忠诚的赞歌(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阴谋(上)(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3/4)第二十七章 盘剥第六十三章 得失(上)第十六章 布局(上)第四十二章 无耻之尤(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步步为营第三十八章 进宝(下)第六十七章 相争第一百零七章 织雾(一)第二十三章 礼尚往来(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见面礼(上)第一百零八章 数学(下)第二百零二章 爆发(上)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六章 从保宁到衡阳写在卷尾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