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

军服裁制作坊的工作效率大增,郑成功只是看了看那些标准尺码,便只是笑了笑,不复去岁陈凯大变戏法时的那般惊喜。

惊喜太多了,总会麻木,更别说是这份惊喜,也远远不如陈凯早前所作的那些事情对于当时的郑成功以及他麾下的大军来得更加重要。

一批批的军服不断的送往澄海县城,每隔几天便是一批,将士们的换装速度很快,早先还有羡慕旁人能够穿上新军服的,但是随着军服的不断送抵,更多的声音便换做了早穿两天晚穿两天无所谓,反正没几天陈参军就又送来一批,不着急的。

郑成功所部在不断的扩编,按照计划,从旧有的亲丁镇、左先锋镇、右先锋镇、左护镇和右护镇,到去年年底才组建起来的中冲镇、左冲镇和右冲镇,这八个镇要在尽快完成从五百人一营到一千人两营的扩编工作。为了扩充部队,郑成功干脆连军事行动都停了下来,所幸的是,陈凯拿下潮州府城后的一个月里,他也是迅速的扩张了大片的土地。现在进入了一个消化期,也正好进一步的扩充实力。

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整个潮州府的南部地区也就剩下了潮阳、惠来、普宁三县和澄海县的鸥汀寨一带,其他都已经落入到了郑成功的手中,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就在这大好形势之下,郑成功却突然决定,要改奉永历为皇明正统,不再继续使用隆武年号。

这件事情,是郑成功与郑鸿逵事先商议过的,于陈凯只是通知了一声,顺带着看看陈凯的反应。

对此,陈凯也只是点了点头,分析了一下战略环境,对郑成功的决定表示了认可,便再没有说些别的什么,而郑成功亦是再没有多问些不该问的东西,一切默契,尽在不言之中。

从感情上,郑成功自然是更加倾向于隆武帝,但是隆武已死,更没有子嗣传承,郑成功当年都没有改奉绍武,现在迫于永历朝起死回生,鲁监国朝从浙东到闽北上演了一把败部复活,清廷势力依旧不容小觑,三个方向的巨大战略压力,他也只得选择了唯一的一个选项。

这件事情,郑成功显然是琢磨了些时日,不复历史上那般急匆匆的便派出了专人去广西递送贺表和奏疏。究其原因,陈凯想过很多,但归根到底却还是在于粮食的问题——那时候,郑成功攻陷同安,陷入粮荒,只得向广东高州的陈邦傅去收购,但是陈邦傅本人是奉永历为主的,郑成功为了将士们不至饿肚子,就也只能改换了门庭,别无他法。

现如今,潮州在手,粮食暂且不缺,尤其是从各个土寇的库房中抄没出来的,就更是为这支大军积攒下来不少的库存。这使得郑成功对陈凯的战略眼光有了一个很高的评价,但也让陈凯开始发愁是不是改变历史太多了。而就现在这个答案看来,似乎也没有能够转变太多的东西,大势尚存,有些东西该来的时候依旧还是会到的。

五月底,郑成功派出了江于灿和黄志高这两个隆武朝的中书舍人前去代为朝见永历帝。但是等到了次月,江、黄一行人大抵是未曾抵达,倒是李成栋麾下的大将郝尚久所部进驻惠州府的长乐县。

惠州府比之潮州府,其占地面积更为巨大。事实上,整个广东东部,在明时也只有这两个府的存在。但是不比潮州府城虽然偏近于南部沿海,可也仅仅是偏南而已,惠州府城干脆就在这一府的西南角上,于东北方向的兴宁、长乐诸县,就显得有些鞭长莫及。但是这样一来,郝尚久对于潮州北部的程乡等地,也就是后世的梅州一带,便立刻就形成了实际上的威胁。

郝尚久所部距离尚远,但是这个威胁却实际的出现了。对此,郑鸿逵原本在揭阳县的一系列攻势也开始暂缓,转而如郑成功那般转而专注于扩充实力,以防万一。

从六月开始,郑成功和郑鸿逵这两部明军便进入到了漫长的休整期,占据了潮州较为富庶的南部沿海地区,不仅仅在于税收的大幅增长,海贸的货源比之早前也是飞一般的增长,以至于洪旭已经开始发愁就凭着现今的贸易伙伴,愿不愿意吃下那么多的货物。

到了七月底的时候,郑彩倒是派人前来恭贺了一番,同时表露了希望郑成功能够出售给他一些粮食,用以稳定厦门粮价的愿望。表面兄弟的请求,郑成功爽快的答应了下来。投桃报李,郑彩也划了鼓浪屿以及厦门岛西部的几个库房给郑成功,作为合作的基础。

对此,陈凯表示了极大的不屑,用他的话说,郑彩已经把鲁监国得罪惨了,现在估计闽北的明军已经视其为仇敌,不复有去年的声势,更存在着遭受攻杀的可能,所以自然要打着亲戚的旗号来拉拢郑成功和郑鸿逵二人,以为奥援。

“竟成所言极是,但是,我若不管,永胜伯依旧可以去高州找陈邦傅购粮,甚至是去广州寻李成栋。到时候,疏远了关系,于我军亦是损失。”

“是下官小气了。”

陈凯从头到尾就没有提及不卖粮食给郑彩的建议,但是因为郑成功,亦是因为早年的经历,陈凯对于郑彩这样的表面兄弟很是厌恶。但凡是郑彩的所作所为,便不可避免的向着恶意的方面揣度。

此番前来,陈凯已经不再是运送军需,而是向郑成功汇报上个月的工作状况。陈凯根据南澳、海山、东山三地的各自情况,分别建立了三岛的渔课司,南澳岛上一切照旧,对粮产量低得可以忽略不计的海山岛停止了粮税的收取,而东山岛上的盐田也在不断的重新启用。

人手方面,陈凯没有去组织移民,但也不妨碍那些吃不上饭的闽南百姓乘船而来,到东山岛上谋一个生计。

总体而言,陈凯并没有建立什么新兴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因为人力资源的紧缺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低下对其造成了极大的限制,但是他当初刚刚在军器工坊就任便拿下了洪旭的亲戚,执掌南澳三岛民政以来,也在不断的重申吏治,总还是对地方发展有着不小益处的。

汇报结束,陈凯离开了中军大帐。一眼望去,军营之中,士卒军服鲜明,头戴藤盔,手持兵器,已然不复早前那般如农民起义军式的草台班子,更像是一支真真正正的大明王师。

不可否认,这其中不乏他的努力和才智,但也绝不可忽略掉郑成功以及郑成功麾下的众将士们的浴血奋战。旁的不说,若是没有柯宸枢、柯宸梅和杜辉以及那三百明军,甚至只说若是没有柯宸梅和那两个明军勇士,陈凯就凭着一条三寸不烂,也断不能诛杀车任重,夺取潮州城的。

比之历史同期,郑成功的这支大军起码强大了一倍开外,尤其是同安之屠,如果没有陈凯的因势利导,也就发生在下个月的十六,郑成功遭逢了那样的一场惨败,更加不可能与现在的风头相媲美。

看着这支大军不断的强大起来,陈凯的心中亦是免不了胸怀激荡,因为这样的一支军队,他们注定了将会是奋战在抗击满清民族压迫的第一线,而他们的每一分强大,都将会为胜利提高一分的可能!

行走在军营之中,不断有军官、士卒向他行礼。于这些人而言,他可以说是郑成功以下全军最熟悉的人了,陈凯的每一分才智都体现在了他们的身上。

该拱手时拱手,该点头时点头,陈凯一一回礼,一一回应着他们的尊敬,这使得他的胸中的骄傲更加胀满了起来。只是就在这样的一个美好的时候,一个与柯宸梅年纪相仿佛的军官追了上来,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却使得陈凯的好心情在这一瞬间便荡然无存。

“施将军,别来无恙。”

第二百三十七章 跋扈(中)第九十三章 旧事(五)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四十九章 追魂(二)第五十九章 藏头露尾(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试水(四)第五十章 渐变(五)第六十九章 新会之战(下)第三章 四府巡抚(下)(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五十八章 一曲忠诚的赞歌(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七伤拳(上)第七十三章 筑基(五)第一百零四章 十倍之限第五十六章 撕裂(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雾尽花开(三)第十七章 肇庆之战(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挣扎(三)第五十二章 蓄力(二)第七十六章 烈火烹油(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岔口(完)第四十四章 无耻之尤(九)第一百章 桂林之战(上)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六十六章 明修栈道(下)第三十八章 力从地起(八)第五十七章 爆发(下)第一百六十章 串联(二)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三章 四府巡抚(下)(二合一大章)第三章 山贼(上)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五十二章 图穷匕见(二)第六十章 归来(四)第一百四十章 启程第四十九章 渐变(四)第八章 永历十一年(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远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寒梅(上)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六十二章 逐龙镇虎(下)第三十六章 一场戏(三)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六十五章 螳螂与黄雀(一)第六十六章 初见(上)第二章 求生路(中)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第三十九章 力从地起(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蝴蝶(上)第一百零二章 季孙之忧(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旧局(上)第二章 分赃(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驱狼吞虎(五)第六十三章 内忧外患(三)第六十六章 初见(上)第九十二章 旧事(四)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二百四十章 刺虎(中)第一百零一章 季孙之忧(四)第九十六章 永历六年的夏(中)第九十九章 转折第二十六章 栽花插柳(一)第四十章 力从地起(十)第十二章 隐患(上)第九十二章 旧事(四)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二百二十章 夜火(下)第三章 四府巡抚(下)(二合一大章)第二十七章 揭盅(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饷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九章 永历十一年(八)第四十六章 挤压(二)第二百一十章 文官守城法(六)第七十六章 定计第四十五章 定策(中)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六十六章 螳螂与黄雀(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与国(五)第八十七章 压缩(上)第六章 效马骨(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远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巨变第四十八章 追魂(一)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四十八章 追魂(一)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二百四十章 刺虎(中)第三十五章 一场戏(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八十七章 落子无悔(二)第九章 效马骨(四)第五十六章 爆发(中)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第四十八章 追魂(一)
第二百三十七章 跋扈(中)第九十三章 旧事(五)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四十九章 追魂(二)第五十九章 藏头露尾(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试水(四)第五十章 渐变(五)第六十九章 新会之战(下)第三章 四府巡抚(下)(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五十八章 一曲忠诚的赞歌(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七伤拳(上)第七十三章 筑基(五)第一百零四章 十倍之限第五十六章 撕裂(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雾尽花开(三)第十七章 肇庆之战(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挣扎(三)第五十二章 蓄力(二)第七十六章 烈火烹油(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岔口(完)第四十四章 无耻之尤(九)第一百章 桂林之战(上)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六十六章 明修栈道(下)第三十八章 力从地起(八)第五十七章 爆发(下)第一百六十章 串联(二)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三章 四府巡抚(下)(二合一大章)第三章 山贼(上)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五十二章 图穷匕见(二)第六十章 归来(四)第一百四十章 启程第四十九章 渐变(四)第八章 永历十一年(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远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寒梅(上)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六十二章 逐龙镇虎(下)第三十六章 一场戏(三)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六十五章 螳螂与黄雀(一)第六十六章 初见(上)第二章 求生路(中)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第三十九章 力从地起(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蝴蝶(上)第一百零二章 季孙之忧(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旧局(上)第二章 分赃(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驱狼吞虎(五)第六十三章 内忧外患(三)第六十六章 初见(上)第九十二章 旧事(四)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二百四十章 刺虎(中)第一百零一章 季孙之忧(四)第九十六章 永历六年的夏(中)第九十九章 转折第二十六章 栽花插柳(一)第四十章 力从地起(十)第十二章 隐患(上)第九十二章 旧事(四)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二百二十章 夜火(下)第三章 四府巡抚(下)(二合一大章)第二十七章 揭盅(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饷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九章 永历十一年(八)第四十六章 挤压(二)第二百一十章 文官守城法(六)第七十六章 定计第四十五章 定策(中)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六十六章 螳螂与黄雀(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与国(五)第八十七章 压缩(上)第六章 效马骨(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远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巨变第四十八章 追魂(一)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四十八章 追魂(一)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二百四十章 刺虎(中)第三十五章 一场戏(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八十七章 落子无悔(二)第九章 效马骨(四)第五十六章 爆发(中)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第四十八章 追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