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端再启(下)

“老狐狸。”

只一眼,陈凯已然明白了郭之奇为什么昨天要在王庄的事情上绝不退让,甚至到了今天也是如此。

仅仅是争夺对田土和百姓的控制权?

政治上的事情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他显然是知道陈凯约期三年的事情,而广州城收复,也势必将会是有这一战的主导者李定国所部的大军进驻。到了那时候,他不需要做任何事,只要在旁边看着,陈凯和李定国就会自行讨价还价起来,多了少了的,总会产生些隔阂,他就可以更大化的降低李定国与郑氏集团合作的所受到的影响了。

不论是为了粤西的文官集团,还是为了永历朝廷,这都是有极大必要的。因为,现今的局势,朝廷受制于孙可望,郑氏集团那边不光是离得远,又有些若即若离的样子,他们能够依仗的就只有李定国这位盖世名将,绝对不能让陈凯把李定国带跑偏了!

郭之奇坐在旁边,这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余光扫过,电光火石之间,陈凯的脑海里萌生了多般可能,但最终还是决定使用早前已经做好了的策略来应对。

话,陈凯说得很清楚,逃难的百姓重归故土,这也是在情在理的。但是,李定国的大军数量摆在那里,长期驻扎城外不是办法,总要在城内划分居住区,就像是尚耿二藩那样搬进城内,才能实现长久驻扎。

藩兵已经被杀光了,藩兵的家眷中的男丁也都已经沦为了尸骨,剩下的就是一些妇孺而已,其中还多有被各部弄来开设女营的。这城里面,新城区如故,旧城区那边原本就已经被藩兵杀光了,现在藩兵也没了,重新沦为了空无一人的所在,正好可以供大军进驻。

原本的,李定国也是有打算让大军自此进驻,但是陈凯一番话听过来,他亦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来。

“这……”

此事,李定国显得有些犹豫。陈凯看在眼里,当然明白李定国可以照顾盟友的需求,但是和他一样,首要的也还是麾下的将士们的福祉。

既然如此,陈凯便要将补偿计划和盘托出,哪知道就在此时,坐在一旁的郭之奇却率先开口了:“殿下,陈抚军的想法乃是正理,下官也觉得还是要照顾广州那些本地百姓的情绪。至于大军所需田土、房屋,老夫倒是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郭之奇一旦开口,陈凯当即便是一惊。按照他的想法,广州城是经过惨屠的,虽说他营救了大批的百姓,至潮州的便有十万之数,前前后后在河南岛、在南沙等处自行逃亡的,以及战后分到陈奇策那里的,林林总总的加在一起,也有十来万人的样子。但是比之屠城前的七十余万百姓,比之围城前的五六十万人,也还是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罢了。其他的地方依旧是空着的,李定国所部的明军依旧是可以进驻的,无非就是优先百姓罢了。

陈凯的计划便是如此来说服李定国,这样有了广州城内房屋和店铺的归还,那么王庄上面的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可是现在,郭之奇开口了,显然是看出了李定国的犹豫,存在着被他说服的可能,很可能也是想到了他的解决方案,才会选择亲自下场。

果不其然,李定国那边正须得权衡,郭之奇就拿出了解决方案来,自然是要听个明白的,但是这么一听,那眉头竟皱得更深了几分。

“老夫想来,不如这样,张巡抚受钦命管理高廉雷琼四府,如今广东全面光复在即,琼州府已经无需有面对虏师的风险了。既然如此,还是应当重新划归张巡抚管理。而大军驻扎,不可与广州离得太远,老夫愿出头劝说阳江、阳春、恩平、新宁等地王师让出控制区,转而驻扎琼州,留与殿下驻军。这样,肇庆府及广州府的西部归于殿下麾下驻扎,琼州的驻军可以回来充实广州东部,用以协助殿下进军粤北,而百姓则可以归于旧地,岂不三全其美?”

郭之奇的意见,说白了就是要陈凯归还琼州府,然后三方来个调换。这样一来,陈凯是肯定要吃亏的,但毕竟也是他提出要让治下百姓进驻李定国的控制区,提出要求的付出代价,道理上是讲得通的。更何况,张孝起才是明廷任命的高廉雷琼四府巡抚,陈凯收复琼州府是没错的,但是把着节制当地文武的权利不放,哪怕合乎清理,但却在制度上依旧存在着漏洞。

“好盘算啊。”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把招数亮了出来,郭之奇正是在利用这个漏洞。而陈凯当然也明白这里面的后手——如果陈凯不答应,那么前面的要求自然也要作废,连带着王庄的事情也不好再提;若是在琼州一府上讨价还价,那么他也总能往里面掺些沙子进去;若只是陈凯放弃节制的权利,玩一个阳奉阴违,他也可以逐步将林察、杜辉、蔡元、郑省英等人换走;可若是陈凯答应了,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自然也是最好不过的了,只是他从说出口一开始,就没有对此寄予过哪怕一丝一毫的希望。

从陈凯与李定国商讨,现在又变成了陈凯与郭之奇之间的争衡,而占据广州城的李定国反倒是成了一个配角。李定国很无奈,但是两个文官耍心眼子,他也插不上嘴,就只能坐在那里,看着陈凯接下来的应对。

琼州的问题,去年周腾凤就曾多次来往于广东和福建,于中左所、琼州府和潮州府三处跑了多次。这是双方矛盾的一个集中点,郭之奇旧事重提,说明白了就是在昨日陈凯拒绝其好意之后,党争的战端重新开启的第一炮,点的还是琼州府的管辖权问题。

道理,陈凯当然明白。对于斗争重启,他也是早有预料,只是没有想到郭之奇会这么明目张胆罢了。

“郭督师不觉得这样很麻烦吗?”

“麻烦,或许会有一些。但是,借此机会重新厘清了地方行政归属,也是有必要的。否则的话,陈抚军的治所在潮州,琼州府那么远,一旦出了什么状况,总是鞭长莫及的。”

这是威胁,就连李定国都能听得明白。刚想要开口劝和一二,脑海里猛的想起了早前金维新和龚铭曾对他提及过的,说是郭之奇、连城璧他们与陈凯之间从来不是私人恩怨,是王师内部两个派系之间的争权夺利,李定国有面子,但是在这上面也未必管用,说多了反倒是容易引起双方共同的不满,得不偿失。

刚刚张开的嘴巴又重新闭合上了,眼前,争执依旧在继续:“当初,张巡抚近水楼台都没能琼州府的鞑子怎么样,是下官浮海而去,从潮州出发也能一举收复琼州全境。就算是真的有什么状况,岛上有林侯、杜帅,本官也会时时关注,就不劳郭督师操心了。”

面对强势,陈凯针锋相对,郭之奇冷笑着回道:“好,好,好,陈抚军英雄了得,既然如此,这事情还是就此作罢了吧。”

作罢,是一语双关,既是调动的事情作罢,更是百姓回返广州以及王庄之议的作罢。但是,陈凯却从没有打算按照郭之奇的剧本去走。

“这事情,说起来本就与郭督师没有任何关系,乃是下官与殿下商议。”暗讽了郭之奇一句多管闲事,陈凯转而对李定国拱手言道:“下官愿以增城、从化、龙门三县之地换取原本居住于广州城的百姓重归故里。另外,广州城的民政、税收、防务,下官也不会插手,依旧由殿下定夺。”

一张嘴就是三个县,已经是此战粤东明军在广州收益的一半了。而且,人进城了,却保证不插手民政、税收、庶务,这基本上就是白给人家送纳税人口和兵员。

陈凯的表态直接将李定国和郭之奇吓了一跳,只为了承诺二字,便可以这么舍得本钱,如此人物,既是可敬,又是可畏,全然取决于与他之间各自所处的关系上面。

“陈抚军,本王绝无此意……”

李定国的话为说完,陈凯便摇了摇头,一伸手,将后面的话拦了下来:“此番收复广东,殿下之军乃是主力,下官不过是应邀而来。如今,既然是下官要履行承诺,自然要有交换方可。除此之外,下官也曾保证过给那些百姓分配田土,这些都是要从广州城周边算起的。即便是殿下无所谓,将士们也需要粮草、田土。”

“不行,竟成,这一桩是一桩。当年你甘冒奇险前来营救广州百姓,这些年为了他们的生计也是操碎了心的,现在要履行承诺,我自当是成人之美,才和大义。”

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执了起来,可内容却和方才完全掉了一个个儿——方才,郭之奇要,陈凯不给;可是现在了,却是陈凯非要给,李定国非不要。同样是陈凯一个人,片刻之间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态度,直让人大跌眼镜。

两个人一推一让争执不下,在一旁,刚刚被陈凯讥讽过的郭之奇却似乎想到了什么,再一次加入到了战局当中。

“十几万的百姓,所需房屋、田土为数不少,都要殿下来进行满足,陈抚军以县境作为交换,也属合理。不过,面对粤北乃至是南赣的虏师,不可由殿下来一力承担。不如这样,若是殿下觉得多了的话,那么就以香山县作为交换,那里的土地比较肥沃,军屯的产出也能有所保证。”

又一次的和事佬姿态,倒是此番却不似方才那般咄咄逼人。但是,现在已经从面对尚耿两藩的盟友重新变成了政治上的对手,哪怕还有孙可望那个共同的敌人在,陈凯也绝不敢对郭之奇的说辞有半点儿掉以轻心的。

此时此刻,陈凯眉毛低垂,香山县那三个字在脑海中不断膨胀,转瞬间就化作了地图上那个位于广州南部的县,那个在后世被更名为中山市的所在。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陈凯再度抬眼,当即便将此事应了下来。

陈凯妥协了,可李定国原本是听了那番话后一个县也不打算接手的。可是到了现在这个份上,陈凯坚决非常,又有郭之奇在旁说项,李定国回想了他麾下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叹了口气,也就应了下来。

双方达成协议,在潮州的广州百姓可以回到广州城,甚至可以回到曾经世代居住的坊巷和院落。而陈凯这边,付出的则是香山一县的治权。另外随着此事的确定,王庄的问题迎刃而解,优先归还旧主,其次进行屯田,当然也要满足陈凯当初对广州百姓双倍补偿的协议,可谓是皆大欢喜。

此事一了,剩下的也就没什么了。关于奢侈品,分配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就好,剩下的入库封箱。确定了这些事情,接下来无非就是按部就班的用兵,各自收取那些府县城池。而陈凯这边也表示,如有需要,粤东明军的炮队也可以去助李定国一臂之力云云。

中军大帐内的气氛重新恢复融洽,正聊着,李定国却突然的脸色一变,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来,但是这时候双方已经把香山县的事情应了下来,他张了张嘴,却也没有说出来什么,便就此了结了。

会议结束,一起用了午饭,下午时,陈凯表示要回城东的大营处置军务,便告辞而去。等他回到了城东的大营时,周鹤芝、江美鳌、柯宸枢、周全斌等将尽数到齐,陈凯通报了关于这一战的分赃情况,收获确定了下来,众将也颇为满意,只是对于香山县的易手纷纷表示了对郭之奇的不满情绪。

“抚军,那澳门的佛郎机人按理说就是在香山县的治下,姓郭的老匹夫别是想从那里借力吧!”

从来都是郑氏集团在海上欺负人,哪有敢还嘴的。众将多有不满于郭之奇虎口夺食的,你一言我一语的,猜测了多种可能,其中周全斌指出的这一点当即就引起了众将的附和。

陈凯在郑氏集团的崛起,最开始便是凭军工生产。如今香山易手,郭之奇完全可以借助于葡萄牙人的力量来发展军工产业,尤其是在于,佛山那个地方是在李定国的手里面儿,李定国自身是没有独立的文官系统的,合作的关系,明廷的大义名分,粤西文官的渗透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些,陈凯并非没有想到,此间见得众将如斯,却也并不着急,只是冷笑着道了一句“没用的”,就不再提及此事。

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四十九章 早春时节(四)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恶化(中)第一百零三章 季孙之忧(六)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上)第七十章 挖坑第九十八章 惊变第四十六章 渐变(一)第二十一章 加速(一)第十一章 瓮中捉鳖第三十二章 永历七年的夏(下)第十一章 永历十一年(十)第七十章 筑基(二)第八十一章 对攻(上)第六十二章 内忧外患(二)第九十四章 种子(下)第一章 期限第二十五章 出征第八十六章 落子无悔(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退(二)第七十五章 盛宴第八十八章 压缩(下)第一百零五章 季孙之忧(八)第二十五章 礼尚往来(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雾尽花开(一)第五十七章 归来(一)第四十章 献策(下)第十六章 顺治十四年(三)第二十章 打蛇七寸第一百零六章 再见(五)第一百零六章 与民争利第六十三章 向西第二十一章 微澜(上)第六十六章 螳螂与黄雀(二)第四十三章 求变(四)第二十五章 加速(五)第六十六章 相见(下)第四十五章 定策(中)第一百七十章 求活(二)第七章 永历十一年(六)第五十六章 爆发(中)第二十章 加码(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狂飙(二)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二十章 压榨(六)第十三章 隐患(中)第一百零九章 织雾(三)第二十三章 加码(五)第二十二章 微澜(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驱狼吞虎(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雾尽花开(完)第四十九章 渐变(四)第七十四章 崩坏第四十八章 并购(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刺虎(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联(三)第八章 在江西(三)第九十六章 永历六年的夏(中)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第三十四章 一场戏(一)第一百零七章 织雾(一)第九十三章 旧事(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进宫(上)第八十九章 意义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返旧地(下)第三十二章 栽花插柳(七)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七章 在江西(二)第八十四章 棋局(上)第十三章 隐患(中)第八十二章 迟到(完)第一章 分赃(上)第六十九章 新会之战(下)第七十六章 定计第五十五章 爆发(上)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一章 涟漪(上)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十九章 顺治十四年(完)第八十七章 落子无悔(二)第七十四章 小盈岭之战第五十六章 撕裂(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展望(三)第一百零四章 十倍之限第五十二章 图穷匕见(二)第四十三章 路客与刀客(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饷第六十一章 逐龙镇虎(中)第一百零四章 季孙之忧(七)第七十六章 定计第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驱狼吞虎(一)
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四十九章 早春时节(四)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恶化(中)第一百零三章 季孙之忧(六)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上)第七十章 挖坑第九十八章 惊变第四十六章 渐变(一)第二十一章 加速(一)第十一章 瓮中捉鳖第三十二章 永历七年的夏(下)第十一章 永历十一年(十)第七十章 筑基(二)第八十一章 对攻(上)第六十二章 内忧外患(二)第九十四章 种子(下)第一章 期限第二十五章 出征第八十六章 落子无悔(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退(二)第七十五章 盛宴第八十八章 压缩(下)第一百零五章 季孙之忧(八)第二十五章 礼尚往来(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雾尽花开(一)第五十七章 归来(一)第四十章 献策(下)第十六章 顺治十四年(三)第二十章 打蛇七寸第一百零六章 再见(五)第一百零六章 与民争利第六十三章 向西第二十一章 微澜(上)第六十六章 螳螂与黄雀(二)第四十三章 求变(四)第二十五章 加速(五)第六十六章 相见(下)第四十五章 定策(中)第一百七十章 求活(二)第七章 永历十一年(六)第五十六章 爆发(中)第二十章 加码(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狂飙(二)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二十章 压榨(六)第十三章 隐患(中)第一百零九章 织雾(三)第二十三章 加码(五)第二十二章 微澜(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驱狼吞虎(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雾尽花开(完)第四十九章 渐变(四)第七十四章 崩坏第四十八章 并购(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刺虎(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联(三)第八章 在江西(三)第九十六章 永历六年的夏(中)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第三十四章 一场戏(一)第一百零七章 织雾(一)第九十三章 旧事(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进宫(上)第八十九章 意义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返旧地(下)第三十二章 栽花插柳(七)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七章 在江西(二)第八十四章 棋局(上)第十三章 隐患(中)第八十二章 迟到(完)第一章 分赃(上)第六十九章 新会之战(下)第七十六章 定计第五十五章 爆发(上)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一章 涟漪(上)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十九章 顺治十四年(完)第八十七章 落子无悔(二)第七十四章 小盈岭之战第五十六章 撕裂(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展望(三)第一百零四章 十倍之限第五十二章 图穷匕见(二)第四十三章 路客与刀客(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饷第六十一章 逐龙镇虎(中)第一百零四章 季孙之忧(七)第七十六章 定计第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驱狼吞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