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栽花插柳(七)

到了明时,前中期例行海禁,地位一度为月港所取代,后来随着郑氏集团的兴起,海贸的中心更是转移到了安平和厦门。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座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亦是吸引了大量的海陆商旅,其富庶绝非寻常府县所能够比拟的。

再者说了,郑芝龙受抚之后,也曾大力经营安平,那里如今亦是闽海海贸的重要据点,郑成功此前也派了亲信黄恺充任督饷都督坐镇安平,与南澳的洪旭互为表里,经营他勉强能够拿到手的海贸份额。安平距离泉州府城算不得多远,由于海贸地位以及清廷官员在私底下也或多或少的涉足海贸,那里暂且算是个三不管地带。

于郑成功而言,如果能够拿下泉州,安平就能彻底掌控在手。更何况,泉州乃是府城,而非县城,若是能够成功的对其展开攻势,哪怕未必能够取胜,其造成的影响力也绝非是海澄这么一座县城所能够比拟的。

命令下达,大军开始从他们依旧控制着的石尾港、九都等地撤离,由林习山统领的楼船镇运载、护送离开海澄。

郑成功在退兵后,亦是先行去了一趟厦门,拜会郑彩、郑联兄弟,表明了退意。对此,二人倒还是挽留了一番,但是见郑成功去意已决,也没有强留,仅仅是赠送了少量的武器来补充损失,仅此而已。

离开了厦门,大军驶过烈屿,很快就抵达了金门岛。那里,是郑鸿逵所部的大本营,距离厦门不过一水之隔。不过,此时郑鸿逵已然统兵北上,郑成功绕过了金门岛、福全所以及永宁卫卫城,取道泉州湾。至八月二十二,便直抵城南的桃花山,与郑鸿逵完成了会师。

“四叔。”

“大木。”

没有如郑彩那般的热烈欢迎、把臂同游,此时此刻,只是郑成功规规矩矩的行了拜会叔父的礼节,郑鸿逵坦然受之,二人的目光交汇,便无需在多说些什么,信任就这么油然而生,仿佛本就是根深蒂固的一般。

自接到郑鸿逵的书信伊始,郑成功就已经有了判断。不比郑彩、郑联那样的“表面兄弟”,郑鸿逵自他从日本回到福建,对其就份外的看好,后来更是不惜得罪郑芝龙也要包庇郑成功,使其免于被清军掳走,更是助其前往南澳。若是说,郑家的叔伯兄弟,哪一个最能得到郑成功的信任,那么除了郑鸿逵以外,不作第二人想!

“此番出兵海澄,未能取胜,小侄确辜负了将士们的信任。”

郑成功的部下们已经得到了郑鸿逵的安置,此刻身在郑鸿逵的大帐之中,只有他们叔侄二人,说起话来,自也是少了许多顾忌。

“胜败乃兵家常事,吾知道大木绝不是会轻言放弃的,就像是当年在安平打熬武艺,再苦你不是也没有选择放弃过吗?这次出兵泉州,你做吾的副手,只要能打一场胜仗,那些新兵总能熬成老卒的。”

训练与否,训练的程度孰优孰劣,士卒是否见过血,是否在战场上见过血,是否杀过人,是否在战场上杀过人,是否获得过胜利,是否历经血战而获得胜利,等等等等,太多的原因是除了战术选择、临场应变、军官素质等方面,单纯以士兵的角度来分辨是否能战、是否善战的因素。

战争,是一道极其复杂的数学题,它实际的不只是士兵、武器等方面的数字,更有包括几何、武力、化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甚至其中有的时候还免不了要涉及到玄学、神秘学之类的学科,古之兵书上多有此类论述。作为一个武将,欲善战,欲善胜,需要的东西太多,而首先的便是士卒的战斗能力。

论兵力,郑鸿逵远远比不过郑彩、郑联兄弟,也就比郑成功强些而已。但若是论及战斗力的话,比之郑成功的部下所超出的就不是一些那么简单了。不比隆武朝时军中地位尴尬,临了还被郑芝龙坑了一把的郑成功,郑鸿逵在那时可是曾主持过面向浙江战场的防务,麾下多是见过阵仗的郑氏集团的老底子部队,比之新兵自是要有着天然的优势。

郑鸿逵的提议,虽说是副手,比不得郑彩所言的那般兄弟齐心,但其中蕴含着的真切却是无法比拟的。听到这里,郑成功点了点头,随即拱手应诺。然则得到了郑成功的承诺,郑鸿逵却摇了摇头,对此做出了否定的回应。

“谨遵吾的号令?不,这一战,大木你来指挥全军。”

“这……”

原本只是副手,说白了就是郑鸿逵带着军队帮郑成功涨战场经验去,但是这一句“由郑成功来负责指挥全军”,二者加在一起,其中蕴含着的信任和期许,登时便让郑成功的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郑成功如此,凭着这么多年的了解,亦是郑鸿逵的预料之中。眼见于此,郑鸿逵却是坦然笑道:“人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吾未到知天命的年岁,可对于自家的能力还是有所了解的。你四叔我这辈子也就到这个份上了,但是你不同。大木,从你自倭国回来,吾第一眼见你,就坚信你日后必是咱们郑家的千里驹。咱们郑家的未来,就指着你了。”

隐隐期寄,溢于言表。于郑成功个人,这份肯定,对首战告负的他而言,亦是心理上难得的助益。

“小侄定不辜负叔父厚望!”

大军休整数日,这期间,随着郑鸿逵和郑成功的大军抵近城外,泉州各处亦是风起云涌,在本地乡绅都察院右副御史沈佺期、光禄寺卿林乔升、礼科右给事中郭符甲、推官诸葛斌等人的策划下爆发了多次反清起义,先后收复了永春、德化等县,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眼见着这泉州府地面上已经愈加的奔着闽东北的情势而去,对明军固然是极好的,但是对清军而言,却是大大的不利,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局面。如今驻守泉州的清军乃是福建提督赵国祚的福建提督标营,兵额三千,泉州府城内亦有城守部队。

形势愈加的对清军不利,但是不比此前郑成功进攻海澄县的时候还有漳州府的援兵前来解围,如今闽东北地区已是一片大乱,泉州毗邻的漳州府、兴化府、福州府等地不是在各路明军的兵锋之下,就是深受其威胁而不敢擅动。到了这个份上,赵国祚能够依靠的,也只有他自己而已了。

郑成功抵达桃花山数日后,抱着击退郑家叔侄,从而在心理上震慑本地乡绅的心思,赵国祚亲统由骑兵五百、步兵一千五百余人出城,直薄桃花山大营。

清军自入关以来,席卷大半江山,如摧枯拉朽一般,如今即便是那些原本的明军但凡是降了清,也自觉的高人一等。郑成功所部新败,可也有近三千大军,郑鸿逵更是带着六七千的大军而来,然而赵国祚却只是出动了两千人马,以一敌五,其骄横可见一斑。

然而,这一次赵国祚的托大却并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激战良久,福建提标不仅仅没有击溃这支明军,反倒是还被对手重新逼回到了泉州城中。

“赵国祚新败,军心不稳。我部当乘胜展开攻城,力争一举拿下泉州!”

仅仅是逼退,清军小挫,但凭借着骑兵的数量优势,还是安稳的退回到了城中,明军并没有能够趁机杀入城中。这样一来,攻城的节奏势必会放缓,尤其是在于泉州坚城,本就是易守难攻的所在,就更需的攻城器械才有成事的可能。

攻城器械都是早先准备好的,此刻无非是安排辅兵将它们运来。只是这攻城作战,对于海盗出身的郑氏集团的部队来说,却也并非是什么得心应手的活计。

郑鸿逵那边派了辅兵取桃花山大营里的哪跌攻城器械,这边郑成功也已经指挥辅兵挖土、装沙。待到那些冲车、望台以及简易的云梯抵达,稍作休整,伴随着一声令下,辅兵们推动着冲车、背负着盛满了沙土的袋子,向泉州城进发。

护城河是城外最重要的地理屏障,可以有效的阻碍攻城一方的人员以及攻城器械靠近城墙,对城上守军造成威胁。是故,欲攻坚城,先要做的便是填平护城河,郑成功和郑鸿逵的办法很原始,但也很简单,那就是用沙袋生生填出一条路来!

攻城器械在辅兵们的推动下缓缓向前,手持着长枪、刀盾的战兵、背负着沙袋的辅兵们也紧随其后。城头上,明军甫一展开攻城,城头上的炮火便如瓢泼的一般落了下来,泉州城外登时就是一片轰隆隆的跑响,恰如滚雷一般。

前番败退而归,对守军显然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泉州城上的火炮不少,但射程却绝不可能打到刚刚向城下进发的攻城明军。然而,清军却丝毫不顾及自身火炮的射程,一股脑的发起了射击,显然是慌乱不已。

这对明军而言已是莫大的优势,火炮的装填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当守军慌乱之际,就更是会在忙乱之中错漏百出,进一步影响到射击频率还在其次,若是造成了炸膛,或者是除了类似于火星子不幸掉进了火药桶之类的事情的话,那么这城池的守御就会更显脆弱。

守军尚未有从战败中缓过劲儿来,明军的攻城部队缓缓前进。在郑成功的视线之中,当攻城部队进入到方才清军炮火留下的弹坑一线,清军已经完成第二轮的射击,正在紧锣密鼓的重新装填之中。

这是再好不过的时间点了,说不上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对于郑成功他们这些本也没有刻意卡着行进速度的明军而言,确也会因此而减少不小的伤亡。

攻城部队继续前进,当守军的新一轮炮击结束,那些望台、冲车后方缀着的那大片大片的辅兵一如受了惊的马蜂一般,在战鼓的号令之下,蜂拥而起,呼啦啦的便散开了阵势,扑向了远处的护城河。

辅兵们将沙袋扛在头颈部,弯着腰向前冲,待到近处,清军的弓箭、弩机和鸟铳们也纷纷发动。然而,沙袋在这时候也充当了防弹衣的效用,除了极少数射中未有被沙袋盖住的部位,绝少有能够对明军辅兵们造成杀伤的,甚至往往连阻滞效用都起不到多少。

一口气冲到了护城河边,辅兵大喝一声,便将沙袋投入到了护城河中。仅仅是刚一脱手,辅兵们便转身就跑,这一点根本不需要任何训练,完全是出于求生的本能而已。

逃回去的路上,失去了沙袋的保护,被射伤的概率大增,然则只要是能够逃出弓箭、弩机射程的,这条命便大抵是保住了——辅兵们分散逃回,若是火炮还能够精确无误的造成杀伤,那么炮手就真的可以去赌场里试试手气,万一大杀四方了呢,买个官儿身份就立刻不同了。

就在这个功夫,明军的攻城器械依旧在缓缓前行,待到百来米的地方,望台率先停下,上面的明军射手们也纷纷用鸟铳、步弓乃至是弩机对城头的清军还以颜色。

人皆有自卫之心,望台上的射击极大的吸引了守军的注意力,守军的炮火、射击纷纷向那些望台周遭倾斜,这也无形的为那些冲车、云梯以及辅兵们分担了巨大的压力。

沙袋抛下,甚至就连冲车也有直接被推入到护城河中的。渐渐的,在第四架望台在连番炮火的洗礼下渐渐倾斜、倒塌的同时,泉州城的护城河开始填得断断续续起来,一条条可供士卒涉水而过的通路开始呈现于明军面前。

蚁附攻城就此展开,带队的军官们大声呼喝着,战兵们抬着简单的云梯,涉水淌过护城河,在城墙边上将其竖了起来,随即便有举着盾牌的明军登上云梯,一步步的向着城墙爬去,誓要夺取那先登之功!

战斗到了这个份上,守军的压力越来越大,直到这根弦被拉断的那一瞬间,城池也将就此宣告易手。

一战夺取泉州名城的大功在即,海澄小挫也就不值一提了,此时此刻,即便是郑成功也是心潮澎湃,甚至已经萌生出了亲统各镇扑城,争取尽快的压垮泉州守军的念头。岂料,就在此时,郑鸿逵所部的一个传令兵打马赶回,满头的大汗,左臂上更是插着一支箭矢尚未拔去。

“国公,萧帅那边已经顶不住了!”

清军在泉州城外的溜石寨驻有兵马,由一个叫做解应龙的参将负责守御,同时也是与泉州形成掎角之势,随时可以前来援应。攻城之初,郑鸿逵便派了他麾下的大将萧拱宸领兵拦截,奈何明军兵力虽然优于赵国祚先前带出来的提标营,可是对上坚固的城防体系,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正因为如此,萧拱宸手里也没有多少兵马,对上优势清军,能够坚持到现在这个份上,已经是殊为不易的了。

“该死的解应龙!”

领兵作战,求取胜利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今他们虽然明面上占优,却也还没有把赵国祚的底牌逼出来——别的不说,清军骑兵数量有着极大的优势,可到现在却依旧没有从旁门杀出。假使明军不顾解应龙的威胁,继续全力攻城的话,一旦赵国祚杀出,与解应龙配合的话,那么对于他们这支严重缺少骑兵的部队而言,莫说是夺取泉州了,不至变成一场难以承受的惨败只怕都是痴人说梦。

“鸣金,收兵!”

第五十四章 图穷匕见(四)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第十八章 顺治十四年(五)第九章 效马骨(四)第五十章 味道(下)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雾尽花开(二)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第十一章 瓮中捉鳖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第一百三十章 三岔口(五)第五十一章 渐变(六)第五十五章 夺魄(四)第八十五章 坚城(下)第十三章 隐患(中)第二十章 窃取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远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试水(四)第十七章 顺治十四年(四)第四十五章 加塞(上)第二十三章 加码(五)第八十八章 落子无悔(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步步为营第四十八章 挤压(四)第二十三章 钱山之战(上)第三十章 加速(十)第五十九章 归来(三)第八十四章 不速之客(四)第七十九章 分水(下)第九十七章 永历六年的夏(下)第六十一章 逐龙镇虎(中)第十六章 布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退(三)第三十章 加速(十)第三十七章 一场戏(四)第三十五章 栽花插柳(完)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阴谋(上)(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3/4)第九十九章 反击(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展望(四)第二十三章 礼尚往来(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四十四章 无耻之尤(九)第八十八章 追亡(下)第六十一章 争执第十二章 波及(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织雾(七)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六十七章 相争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联(三)第六十九章 新会之战(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写在卷尾的话第一百八十六章 回家(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狂飙(二)第五十四章 夺魄(三)第一百五十章 定情第二十五章 出征第八章 效马骨(三)第七十二章 镇抚(上)第七十五章 盛宴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八十四章 不速之客(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挣扎(一)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六十二章 逐龙镇虎(下)第三十八章 无耻之尤(三)第二十三章 加码(五)第九十一章 落子无悔(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秋风(二)第四十九章 早春时节(四)第五章 战端再启(下)第三十二章 栽花插柳(七)第九十四章 种子(下)第五十五章 爆发(上)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三十六章 力从地起(六)第三十二章 永历七年的夏(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展望(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活(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冬月(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织雾(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跋扈(上)第七十四章 筑基(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进宫(上)第三十一章 栽花插柳(六)第四十章 路客与刀客(一)第六十七章 相争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六十三章 藏头露尾(完)第二百一十七章 赠言第八十七章 铁壁(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活(四)第三章 分赃(下)
第五十四章 图穷匕见(四)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第十八章 顺治十四年(五)第九章 效马骨(四)第五十章 味道(下)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雾尽花开(二)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第十一章 瓮中捉鳖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第一百三十章 三岔口(五)第五十一章 渐变(六)第五十五章 夺魄(四)第八十五章 坚城(下)第十三章 隐患(中)第二十章 窃取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远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试水(四)第十七章 顺治十四年(四)第四十五章 加塞(上)第二十三章 加码(五)第八十八章 落子无悔(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步步为营第四十八章 挤压(四)第二十三章 钱山之战(上)第三十章 加速(十)第五十九章 归来(三)第八十四章 不速之客(四)第七十九章 分水(下)第九十七章 永历六年的夏(下)第六十一章 逐龙镇虎(中)第十六章 布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退(三)第三十章 加速(十)第三十七章 一场戏(四)第三十五章 栽花插柳(完)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阴谋(上)(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3/4)第九十九章 反击(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展望(四)第二十三章 礼尚往来(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四十四章 无耻之尤(九)第八十八章 追亡(下)第六十一章 争执第十二章 波及(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织雾(七)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六十七章 相争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联(三)第六十九章 新会之战(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写在卷尾的话第一百八十六章 回家(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狂飙(二)第五十四章 夺魄(三)第一百五十章 定情第二十五章 出征第八章 效马骨(三)第七十二章 镇抚(上)第七十五章 盛宴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八十四章 不速之客(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挣扎(一)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六十二章 逐龙镇虎(下)第三十八章 无耻之尤(三)第二十三章 加码(五)第九十一章 落子无悔(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秋风(二)第四十九章 早春时节(四)第五章 战端再启(下)第三十二章 栽花插柳(七)第九十四章 种子(下)第五十五章 爆发(上)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三十六章 力从地起(六)第三十二章 永历七年的夏(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展望(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活(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冬月(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织雾(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跋扈(上)第七十四章 筑基(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进宫(上)第三十一章 栽花插柳(六)第四十章 路客与刀客(一)第六十七章 相争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六十三章 藏头露尾(完)第二百一十七章 赠言第八十七章 铁壁(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活(四)第三章 分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