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落子无悔(三)

会员的忧心随着他不得不再度快马加鞭的赶回吉水县那里,也直接影响到了邹楠等人心绪。

蛇无头不行,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从来没有听说过长了两个脑袋的蛇还能活着的,当然他们也没有真的见识过双头蛇,可正是因为就连他们这些见多识广的读书人都没见识过的生物,那很可能就是如他们所想的那般,根本没办法成活。

蛇如此,军队亦是如此,在道理上都是讲得通的。明军此番进兵,西进和北上是两路大军,原本军务上有两个提督分别负责各自的大军,再由陈凯负责统一指挥,这两支大军就可以拧成一股绳儿。而他们也坚信,陈凯肯定是有这样的能力的,因为陈凯这些年在广东、福建战场上的表现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力证。

陈凯在广东和福建的卓越表现,使得江西各府的天地会在发展会员以及巩固组织上都有着极大的裨益。毕竟,一个优秀而知名的老总之于员工们对企业的信心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加成的。

陈凯不在赣州,明军就很可能会出现政出多门的状况,尤其是在于黄山和柯宸枢二人的地位、资历,乃至是手上的军队规模都没有达到质的差异的情况下,各行其是基本上是已经很客气的了,若是为了争夺指挥大权而闹出些不愉快来,以至于使得双方无法协同作战的话,那么清军将要面对的就会是两个比他们弱上一倍的弱小对手,而非是一个体量大致相当的劲敌了。

这对明军来说无疑是非常之不利的,匆匆赶回来的会员亦是连忙问及了清军的状况。照他看来,若是清军晚到几日,陈凯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赶回来。只可惜,当他把这话问出口来的时候,看到了邹楠的那张一脸煞白,一切也就可想而知了。

………………

就在那个南昌天地会的会员南下向邹楠报信儿的同时,一支打着八旗军旗号的清军已经进入了南昌府城。

江西巡抚郎廷佐是汉军镶黄旗旗人,如今身为封疆,且带队的八旗军官并非出自本旗,但是八旗体制,他也丝毫不敢托大,连忙率领一众官吏拜倒在路旁,恭迎那满洲正白旗护军统领苏克萨哈的到来。

高踞于战马之上,曾经的护军统领如今因常德一战已经成为了清廷炙手可热的新一代名将。此时此刻,大队的八旗军紧随其后,苏克萨哈余光侧目,瞧见郎廷佐正匍匐于战马之侧,耳畔更是那些恭敬已极的话语,面上不起一丝波澜,他仅仅是马鞭轻抬,后者就连忙站起身来,弓着身子跟在战马之侧,紧随着苏克萨哈入城的步伐。

城内的士绅、百姓已经被郎廷佐组织起来迎接八旗军入城了,比之几年前,这里在蔡士英的恢复生产的刺激之下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但是与当年的南昌大屠杀之前相较,却是还要差上太多,多到了没有几十年是决难以恢复过来的程度。

八旗军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南昌城,城内的士绅、百姓多流露出了畏惧之色。这正是郎廷佐想要看到的,因为马上南昌就会变成一座只有少量兵马驻防的“空城”,唯有将人心加以震慑方才可以安心些许。

地方上似乎有些不稳,具体的情况现在还不得而知。郎廷佐求得是一个谨慎、稳妥,而骑在马上的苏克萨哈对此却全然是一脸的无所谓,仅仅是行了没有几步,他便直接向郎廷佐问道:“江西提标出发多久了?”

苏克萨哈是经九江赶来的,那里的总兵官齐升已经乘船起航。而提标常年驻扎在南昌,苏克萨哈早前下达的命令是让刘光弼统领本部兵马即刻南下,先行赶往吉安府确保那里的稳固。此间,苏克萨哈刚刚赶到便直接问及了江西提标的情况,作为巡抚,郎廷佐连忙表示刘光弼是依照苏克萨哈的将令连夜启程的,没有耽误半点儿功夫。

对此,苏克萨哈也没有做出任何表态,旋即有问起了关于军需粮草和民夫船舶之类的后勤事宜,从明军在南赣地区向清军开战起就着手准备的郎廷佐当即做出了表态,决定不会耽搁到苏克萨哈的征战之用。

说到了这个份上,苏克萨哈总算是给了郎廷佐一个肯定的态度,点了点头,仅此而已,但是对于郎廷佐而言就已经足够了。起码,他算是尽职尽责了。不过,苏克萨哈对于在南昌稍作休整的劝谏却并没有半点儿兴致,表示他带着的这支八旗军会穿城而过,从城南岸边登船继续向赣州府城进发。

“主子?”

八旗军的赫赫声威于清廷而言是定海神针般的作用,中枢如此,地方上一旦碰上了难啃的骨头也多有向清廷要求以“真正满洲”助战的请求。郎廷佐需要八旗军在南昌多露露面儿,于是便千恩万谢的把苏克萨哈请了来,结果苏克萨哈却并没有打算在这儿多待哪怕一个时辰,这样一来,反倒是更加让南昌的士绅、百姓感受到了南赣地区的危急。

苏克萨哈能来,郎廷佐是绝对不相信是在给他面子的,起码作为一个奴才他是不觉得他能有那么大的面子。但是,苏克萨哈来了,却又做出了与他的目的恰恰相反的举动,这却让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劝说一二,结果直接就被苏克萨哈硬噎了回去。

“逆贼陈凯的红夷炮队……”

话到此处,已经不需要再多解释了。郎廷佐不是个不知道轻重缓急的,一旦想起红夷炮轰塌城墙,明军一拥而入,他现在哪怕让苏克萨哈多喝一杯水的功夫只怕日后都会变成满门抄斩的罪责。

一边暗骂尚耿二藩误国,一边又唯恐真的把心里话说出了口去。于是乎,接下来只见得郎廷佐连忙将那些相关的官员都调动了起来,一力确保苏克萨哈的大军南下不会耽搁哪怕一丝一毫的功夫,将那些官员支使得如同是被撵的狗似的,一直到了苏克萨哈穿城而过,上了城南的行船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来。

“九江镇那边也快到了,把一应事务都准备好了,快去!”

赣州战场上的力量差距使得清廷有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这份紧迫感压迫的清军溯流而上,抓紧了一切的时间赴援。刘光弼的江西提标是最先赶到吉安府城的,那里将会是这支援军的汇合点,接下来的苏克萨哈,最后则是九江镇。

当九江镇的清军从吉安府城北面的吉水县经过,邹楠等人是第一时间接到消息的。由于那个南下报信儿的会员尚未赶回,他们的担忧伴随着清军的增兵而不断扩大。结果好容易等到了回报,同时得到的却是围困赣州的明军缺乏统一的指挥,一旦想起那支途径的大军,好容易放下些许的忧虑就再度提了上来,甚至提得比先前还要高上许多。

“接下来,尽人事,听天命吧。”

于他们,这般是无计可施的,更可以说是他们已经将能做的都做到了,接下来就只能看着清军继续溯流而上。

过了吉安府城,继续南下便是泰和、万安两县。这两县的县城皆在赣江之畔,清军可以很方便的从两县获取更多的物资和民夫。出了万安县就是赣州府了,甚至是直接进入到了赣州府城的附郭县赣县的地界。

赣州府城位于章水和贡水的交汇之处,北、东、西三面环江,使得明军在汇合后也只得是集结在临近崆峒山区的东南方向,以便于从南面展开对赣州府城的进攻。

对于北面,深入内陆的明军缺乏内河战船是难以对赣江实现切实控制的,况且他们也始终没有打算把这座城池围个水泄不通,北面便始终是不设防的。此番清军大举来援,明军更是没有疯狂到绕过城池去截击援军,干脆依旧在原地不动,等着清军汇合之后再行与其交锋。

赶到赣州府城,苏克萨哈立刻就接手了此间的指挥大权。现在才仅仅是永历十年,换算做清廷的时宪历便是顺治十三年,此间的这个纳喇氏还并非是后来的康熙朝四大辅政大臣中唯一的非两黄旗存在,但是只凭着他那满洲八旗的高级军官身份,那些绿营将帅们,哪怕是汉军旗人也绝不敢在他面前有半点儿质疑。

赣州的地形地貌是苏克萨哈在来之前就已经详细了解过的了,此间站在城头上眺望一番,也有了更加切实的感受。接下来,他便问及了胡有升近期搜集到的情报,以便于做到知己知彼。

“回主子的话,奴才近期一直派人探查贼寇的情况,现今得知,贼寇以福建的黄山和广东的柯宸枢为首,福建贼寇出动右提督左镇、右提督右镇、援剿中镇、援剿左镇、援剿右镇、援剿前镇和骁骑镇这七镇一万三千战兵;而广东贼寇则出动了左提督左镇、左提督右镇、后冲镇、后劲镇、护卫前镇、护卫右镇、铁骑镇,同样是七镇一万三千战兵。”

明军拥兵两万六千战兵,这个规模已经非常之惊人了。而如今赣州府城的清军由其本部八旗军、江西提标、九江镇标、南赣提标、赣州镇标、南安提标、南赣抚标以及大批城守部队,总计超过三万的大军。

比之明军,看上去是更胜一筹,但实际上这里面的城守部队大多是缺乏足够的作战经验的新卒,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无非还是八旗军和那些提标、镇标的部队,约莫也就是个两万多一些而已,比之明军可能还要稍逊些许呢。

言及此处,胡有升连忙提到了一个新的动向,那就是原本在南雄府和南安府出现过,甚至在赣州府也露过面儿的广东抚标和骠骑镇这两支明军突然消失不见了,而且就连陈凯的旗号也一起消失了。作为此番争夺南赣地区的明军主帅,陈凯的消失绝对是最应该值得关注的。

胡有升将他的探查结果和分析娓娓道来,苏克萨哈起初只是听着,等到了后面,干脆只用了一句“洪经略已经把逆贼陈凯引回了广东”,便结束了相关了讨论。

多年来,陈凯的狡诈在清廷那边已经是出了名的了,随着他的对手的一个个的消亡,南赣地区的官吏绿营在近两年来也更加切身的体会到了这些——仿佛是未卜先知般的预判能力、千奇百怪的手段以及多年来养成的战略战术水平,无不是给予了南赣清军以窒息般的压力。

然而,这一次,如此恐怖的人物竟然被洪承畴玩了一个调虎离山,轻而易举的调离了最重要的战场。双方能力的高下立判,这无疑给了赣州众将打了一剂强心针。

除此之外,根据苏克萨哈的说法,陈凯对南赣地区的攻伐过于迅猛,洪承畴已经设法求取更多的援兵。而且,南赣的重要性是世所共知的,现任的江南江西总督马鸣佩也已经确定了会抽调江南的八旗军和绿营兵入赣。

不过,那些江南的八旗、绿营一时间是无法赶到的,只能陆陆续续的跟上来。等他们到齐了,清军确实会有了一个兵力上的优势,可问题在于陈凯不在赣州战场上协同指挥的战机很可能会因此而错过不说,更要命的是明军手里面儿的红夷炮队对于赣州府城的威胁实在过于巨大。

在胡有升设计的外围防御圈的迁延之下,稳扎稳打的明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才实现了会师。接下来,大军汇合,确保了各处要点的稳固,随后便直接投入了红夷炮队。

那支红夷炮队自从为陈凯缴获以来,可谓是屡立战功。赣州府城的南城墙在这几天的功夫里已经被轰出了多处裂口了,而且这还是在城墙原本坚固非常,以及守城清军拼了老命的日夜修补之下的结果。不出意外的话,只怕再来个几天,这城墙就得出现毁灭性的垮塌,到时候垮塌掉的只怕不仅仅是城墙那么简单了,连带着城内集结的大军的士气也要跌入谷底。

“陈凯不在,逆贼黄山和逆贼柯宸枢在海寇那里地位相当,必成掣肘。现在出兵击溃贼寇,是最好的时机!”

第六十三章 藏头露尾(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岔口(六)第九十七章 谜局第七十八章 抉择(下)第四十一章 求变(二)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十五章 顺治十四年(二)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一百四十章 启程第六十六章 明修栈道(下)第三十七章 无耻之尤(二)第二十五章 礼尚往来(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串联(一)第九十三章 潮落潮起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十章 远来之人第四十一章 求变(二)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二十五章 加码(七)第四十五章 无耻之尤(完)第六十七章 初见(中)第三十九章 无耻之尤(四)第六十三章 内忧外患(三)第一百三十章 陷阱(上)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风(四)第二章 涟漪(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与国(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活(三)第二十五章 加码(七)第十五章 顺治十四年(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织雾(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蝴蝶(中)第一百零八章 织雾(二)第一百六十章 串联(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恩断(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2/4)第五十三章 蓄力(三)第四十九章 追魂(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驱狼吞虎(三)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七十一章 筑基(三)第五十三章 夺魄(二)第十一章 遗泽(下)第二十章 暗流(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三十三章 栽花插柳(八)第二十二章 撕扯第一章 四府巡抚(上)(二合一大章)第二十七章 盘剥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写在卷尾的话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第一百章 桂林之战(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活(四)第三十四章 一场戏(一)第二十一章 加码(三)第四十一章 路客与刀客(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梅(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第四十八章 渐变(三)第六十一章 内忧外患(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月(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诱导(上)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三十九章 一场戏(完)第十章 永历十一年(九)第十六章 楸枰三局(二)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第六十九章 暗度陈仓(下)第九章 扬帆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意(三)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二十五章 礼尚往来(下)第二十四章 加码(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雾尽花开(四)第二十六章 影响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岔口(七)第九十三章 种子(上)第三十八章 各方(六)第九十三章 种子(上)第四十八章 早春时节(三)第九十五章 落子无悔(十)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一百零五章 再见(四)第二十八章 加速(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返旧地(上)第九十八章 惊变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四十一章 求变(二)第二十八章 揭盅(中)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七十八章 厚积薄发(上)第三十七章 无耻之尤(二)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
第六十三章 藏头露尾(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岔口(六)第九十七章 谜局第七十八章 抉择(下)第四十一章 求变(二)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十五章 顺治十四年(二)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一百四十章 启程第六十六章 明修栈道(下)第三十七章 无耻之尤(二)第二十五章 礼尚往来(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串联(一)第九十三章 潮落潮起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十章 远来之人第四十一章 求变(二)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二十五章 加码(七)第四十五章 无耻之尤(完)第六十七章 初见(中)第三十九章 无耻之尤(四)第六十三章 内忧外患(三)第一百三十章 陷阱(上)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风(四)第二章 涟漪(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与国(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活(三)第二十五章 加码(七)第十五章 顺治十四年(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织雾(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蝴蝶(中)第一百零八章 织雾(二)第一百六十章 串联(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恩断(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2/4)第五十三章 蓄力(三)第四十九章 追魂(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驱狼吞虎(三)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七十一章 筑基(三)第五十三章 夺魄(二)第十一章 遗泽(下)第二十章 暗流(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三十三章 栽花插柳(八)第二十二章 撕扯第一章 四府巡抚(上)(二合一大章)第二十七章 盘剥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写在卷尾的话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第一百章 桂林之战(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活(四)第三十四章 一场戏(一)第二十一章 加码(三)第四十一章 路客与刀客(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梅(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第四十八章 渐变(三)第六十一章 内忧外患(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月(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诱导(上)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三十九章 一场戏(完)第十章 永历十一年(九)第十六章 楸枰三局(二)第二十九章 加速(九)第六十九章 暗度陈仓(下)第九章 扬帆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意(三)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二十五章 礼尚往来(下)第二十四章 加码(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雾尽花开(四)第二十六章 影响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岔口(七)第九十三章 种子(上)第三十八章 各方(六)第九十三章 种子(上)第四十八章 早春时节(三)第九十五章 落子无悔(十)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一百零五章 再见(四)第二十八章 加速(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返旧地(上)第九十八章 惊变第一百零六章 季孙之忧(完)第四十一章 求变(二)第二十八章 揭盅(中)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七十八章 厚积薄发(上)第三十七章 无耻之尤(二)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