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揭盅(中)

前几年,清军在广东势大的时候,除了陈凯还霸着潮州不动地方,其他的明军都被赶上了山、赶下了岛。粤西南的高廉雷琼四府,相较着其他地方算是以广州为核心控制区的清军所控制力度稍逊的,明军在那里的生存也更易一些。

冯耀、周金汤、郭登第等诸多将帅盘踞各处,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而永历朝廷也派遣了张孝起和周金汤居中联络,更有郭之奇往来不绝,明军在那里的实力总算是更强一些。虽说,也并不存在着能够独立收复失地的能力。

去岁李定国席卷粤西,一改前岁直攻肇庆的路线,转而南下在粤西明军的配合下夺取粤西南。廉州、高州、雷州三府次第收复,随后李定国在高州养兵,但大军却率先杀入了肇庆府和广州府南部,并且对新会实现了围困。

这三个府,算起来已经是除了潮州和琼州以外明军收复最早的地区了,明军控制地方,张孝起和周腾凤打着李定国的旗号,借着收集军用物资的由头也一定程度上的实现了行政权力上的掌控。

周腾凤匆匆赶来,亦是由于粤西文官集团与陈凯之间的争衡的缘故,作为粤西文官集团的一员,他们在粤西南的努力在这样的时刻自然也是要派上用场的。是同气连枝,亦是党同伐异。

“禀告督师,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三地去年的秋税已经收缴完毕了。就是数量,不及承平年景的五分之一。”

“有,已是好事。广州和肇庆两府去年的秋税根本没办法去收,就连今年的春耕也受到了影响,很难说夏收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关于罗定州那边,郭之奇是提也没提的。归根到底,韦应登和叶标在前年就曾经收复过那里,后来李定国兵败肇庆,他们又遭到了清军的围剿。等到了去年,借着李定国的东风,他们又一次收复了罗定州。那里几近兵乱,残破不堪是一回事,更重要的还是在于粤西文官集团的力量在那里很小,整个罗定州基本上现在还处于军管的状态,如税赋什么的自然是要收归军用,他们是指望不上的。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是郭之奇却也没有就此放下心来,反倒是向周腾凤问道:“上次老夫去高州府的时候,提过的关于军饷的事情,可有谈下来了?”

谈的,表面上是军饷,但实际上则是关于结束军管后的行政权力让度。军队是要吃饭的,打仗亦是要花钱的,而朝廷则需要军饷来养活军队,否则军队就只能自谋生路。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想要最大化的控制地方行政权力,就要先养活军队,发给充足的军饷,借此换取行政权力让度。

之前他们借着新会之战取得了一些成绩,包括这三个府的府城以及一些县城都已经由粤西文官集团实际控制了,但是还有大片的地区尚且控制在那些明军将帅们的手里,作为军饷、军粮的来源。此间郭之奇问的,其实就是这些。

对此,其实郭之奇也并不是抱有太大希望的,毕竟手里的牌还是太少了。果不其然,周腾凤闻言亦是摇了摇头,尤其是提到了关于周金汤和邓耀的问题。

漳平伯周金汤和靖氛将军邓耀二人在去岁曾出兵新会,于江门之战中与王兴一同作为粤西明军的主力参战,在左翼战场上对清军实现了有力的牵制。这两支部队早已返回了根据地,但是回去之后,他们在江门一战的功赏却基本上都用在了扩军上面。

“有银子了就扩军,总比花天酒地要强。”

话虽如此,可郭之奇也很清楚,如此一来,他们想要收回那些军管地区的行政权力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二将的举动很可能会引起周遭地区其他明军将帅的连锁反应,比如朱统、郭登第以及反正的张月等人,他们很可能也会就势进行扩军,甚至很可能已经在做了。

“现在还顾不上这些,也没必要为此着急。西宁王一走,只要接手了那位殿下在广州和肇庆两府的控制区,税赋收上来就可以一点点儿的去和众将谈,倒也不急于一时。关键的,还是在当下的事情上。”

郭之奇如是说来,可谓是想得分明。对此,周腾凤亦是深表赞同,随即提及了另一桩事情:“出发前,张巡抚和下官打听到,说是琼州府那边正在组织商贾向安南购买粮食,好像规模很是不小。”

“这事情老夫知道,福建粮荒,陈凯最近都在忙着从广东向福建运粮,好尽快的恢复福建的民生……”

用广东的粮食补贴福建的亏空,郭之奇倒也没有那么小气,毕竟都是明军,福建那里嗷嗷待哺的也都是汉家百姓。只是陈凯对粤西的态度一直很是强硬,他们之间也存在着派系之争,如此就不可避免的将郑氏集团视作了外人。当然,这个外也是要看和谁比的,要是和孙可望比,那还能算是盟友,更别说是满清了,但若是和永历朝廷旗下的其他几近于实控的文官武将势力相比,就免不了有对军阀的忧虑了。

周腾凤就着此事继续说下去,郭之奇也并没有太过在意。贸易嘛,从来都是如此,没什么好新鲜的。至于那个什么安南的藩属,他是知道一些的,一个正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的小国而已,在如今的明廷眼中,分量实在算不得什么,就算是乞师,也不会考虑这么个货色。

“张巡抚和下官琢磨着,粤西地方也是粮食吃紧,干脆也向安南那里购买了一批粮食。走的是高平莫氏的路子,价钱上比较公道。就是我二人位卑言轻,若是想要再多购置些,怕是还要督师的面子。”

周腾凤一语说罢,便下意识的看向了郭之奇。后者先是一愣,旋即面上便浮现了惊喜之色,连连称道张孝起和周腾凤二人的良策,旋即便一再表示,他会以督师大学士的身份修书与安南方面,为他们的行动谋求方便。

“高平莫氏的路子可以走走,但郑氏那边就算了,不可落人口实。”

“下官明白。”

一个国家,两个王朝,四股势力,这就是安南的现状。这其中,郭之奇口中的高平莫氏,那个莫朝的国王在明廷只是个安南都统使的身份,全凭着抱粗腿才能确保不被黎朝消灭。郭之奇谈及狗粮的事情时,又与周腾凤暗示了一番,可以适当的在莫朝那边继续压一压价格,莫朝是不会敢反抗的。

至于黎朝那边,阮主在南,他们一时间够不到。而黎朝的国王,其实就是郑主所拥戴的傀儡,倒有些像是当今明廷的孙可望之于永历帝。他们是政治人物,素来以朝廷正统自诩,当然要避免日后落下被政敌泼脏水的把柄。

其实,除了这几方势力以外,安南国内还有一个保主武氏,实力不强,在黎朝世镇宣光地区。那里是内陆,且与周边国家不接壤,往往所为人忽视。不过,郭之奇他们都是在两广地区挣扎多年,周边的势力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了解。据他们所知,这武氏明面上遵奉的是黎朝,但背地里与莫朝也勾勾搭搭的,思前想后,他们也打算借莫朝的关系设法再走一走那边的路子。

郭之奇写了书信,周腾凤便连夜赶了回去。未几,张孝起那边收到了书信,也是连忙送往了高平莫氏。

督师,外加上内阁大学士的身份,比起张孝起、周腾凤这些粤西南的地方官员,郭之奇是直接代表明廷的,是明廷在两广地区的权力延伸。莫朝的安危,系于明帝国的一念之间,这是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的现实。当郭之奇的书信送到,信中的言辞称不上居高临下,但是口气上也并不容多少质疑,直接要求莫氏向张孝起方面输送粮食,并设法打通与武氏之间的联系,争取利用武氏在黎朝的渠道收购到更多的粮食。

对于这般,莫朝当代的国王明宗莫敬宇也是无可奈何。说起来,若是明廷在两广还是从前那般也就罢了,敷衍敷衍过去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明军一举收复了广州,更远的还有消息说也实在去年明军一口气收复了福建。这分明就是要咸鱼翻身的架势,于他们这等全凭抱大腿生存的割据势力而言,该当如何最是看得清楚了。

接到书信,莫敬宇就下令在高平地区低价收购粮食,同时秘密派人去与武氏当代的首领武公悳联络,作为中间人向武氏方面购买粮食。

当今安南,最强者已然是郑主,如他们这般,实力甚至不及阮主,更要紧抱着天朝的大腿来狐假虎威。粮食迅速的开始筹集,他们走的是陆路通道,通过莫朝的控制区运往广西,而转道廉州府,从那里改走水路,将粮食向广州方向集结。

这样的动作,难免避不开郑主的耳目。不过,这时候的郑主也已经顾不上他们了,琼州府方面的商贾出面,透过他们在安南的各种关系进行粮食收购工作,郑主控制区的粮价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上扬。当然,让郑主感到平衡的是,这些琼州商贾也在阮主的控制区收购粮食,粮食价格上涨也同样在影响着这个老对手。

收购粮食的银钱多是来自于收复广州的分润,而粮食除了解决粮荒,更重要的还有为李定国的大军提供出征粮草之用。

一转眼,已经是五月了,粮食陆陆续续的送抵,那些等待着补贴的广州明军将帅们倒是比李定国更快的找到了郭之奇,要求督师兑现早前的承诺。对此,郭之奇的调门也没有软下来,只说当时约定的是夏税征收完毕再行补贴,算算日子也是八月份的事情了。至于这一批,督师老大人另有用途,并非是用来补贴的。

“粮食进了那些将帅的口袋里,就跟米饭进了肚子,出来的只会是屎。现在,手里的资源就这么多,必须要把每一份气力都用在扩张实际控制区上面。只有控制更多的区域,才能拥有更多的钱粮,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郭之奇想得明白,亦是如是做来的。这边,粮食还在不断的运来,他也在盯紧了香港那里,似乎也有粮船在从琼州,确切的说是安南方向抵达。这是应有之义,郭之奇很清楚,这些粮食有很大一部分是运往福建救济粮荒的,同时也要养活福建日趋膨胀的大军。但是,这其中也不乏有陈凯怀着与他一般的心思,无非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

五月十二,陈凯的官船返回香港。这一去便是一个多月,算算路程,在海上耽搁了时日是少不了的,但也算不上耽搁了太久。

得到陈凯回来的消息,郭之奇专门翻阅了一遍粮食和武器的账册,这些东西都在库房里摆得满满当当的,看过了账册,心中也稍加安定了一些。他很清楚,陈凯从南澳归来之际,就将是政治斗争再度爆发的时候。果不其然,李定国大军即将离开,以及粤西文官集团与郑氏集团之间的广州归属权争夺战的内幕也在陈凯抵达香港的当天于广州城内传播开来。算算时日,似乎早在陈凯回来之前,消息就已经出现了泄露。

“这是陈凯在避嫌。”

陈凯之于广州百姓,那是有再造之恩的。哪怕是用脚指头去想都能猜得到,一旦陈凯与郭之奇出现矛盾,那些广州百姓会站在哪一边。李定国的离去,最受影响的肯定是那些广州百姓,一旦听到了这个消息,广州士绅百姓日日前往李定国的行辕去请命,请求西宁王殿下让陈凯入主广州城的景象便立刻浮现在了郭之奇的脑海之中,全然挥之不去。

“陈凯,这就是你的布局中最大的杀手锏了吧。民意,果然是后生可畏啊,但是老夫也绝不会输给你。且看看,到底是谁的手段更高明吧。”

思虑及此,目光炯炯。筹谋多时,蓄势待发。

写在卷尾的话第十八章 布局(下)第四十一章 路客与刀客(二)第七章 当局者与旁观者(上)第九十九章 季孙之忧(二)第五十三章 图穷匕见(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生意(一)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巨变第四十一章 明日之血(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八十三章 会猎第十一章 瓮中捉鳖第四十章 求变(一)第三十九章 各方(完)第六十四章 相见(上)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六十五章 相见(中)第三十七章 力从地起(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串联(完)第十六章 压榨(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狂飙(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象第六十八章 初见(下)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二十八章 揭盅(中)第十八章 顺治十四年(五)第八十五章 坚城(下)第三十六章 双赢第五十章 渐变(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在远方(完)(二合一大章)第十四章 关门打狗(下)第四十七章 并购(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串联(五)第九十三章 落子无悔(八)第九十九章 季孙之忧(二)第二十四章 加速(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阴谋(上)(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3/4)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三十章 慕名第一章 四府巡抚(上)(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一章 四府巡抚(上)(二合一大章)第二十九章 农工商(下)第二百一十章 文官守城法(六)第六十四章 内忧外患(四)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十九章 思归第一百零五章 再见(四)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二百三十章 阴谋(下)(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4/4)写在卷尾的话第一百一十章 织雾(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雾尽花开(八)第一百一十五章 雾尽花开(二)第六十四章 明修栈道(上)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蝴蝶(完)(二合一大章)第七章 在江西(二)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五十四章 图穷匕见(四)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联(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恩断(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2/4)第六十二章 藏头露尾(七)第八章 永历十一年(七)第二十二章 加速(二)第二十一章 暗流(下)第一百零七章 织雾(一)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八十六章 落子无悔(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远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中)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六十二章 藏头露尾(七)第四章 永历十一年(三)第八十八章 落子无悔(三)第二章 永历十一年(一)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物是人非(上)第二十一章 微澜(上)写在卷尾的话第二百一十三章 家与国(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秋风(二)第七十九章 分水(下)第七章 在江西(二)第十五章 楸枰三局(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怒吼(五)第九十章 旧事(二)第九十三章 落子无悔(八)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雾尽花开(一)
写在卷尾的话第十八章 布局(下)第四十一章 路客与刀客(二)第七章 当局者与旁观者(上)第九十九章 季孙之忧(二)第五十三章 图穷匕见(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生意(一)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巨变第四十一章 明日之血(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八十三章 会猎第十一章 瓮中捉鳖第四十章 求变(一)第三十九章 各方(完)第六十四章 相见(上)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六十五章 相见(中)第三十七章 力从地起(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串联(完)第十六章 压榨(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狂飙(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象第六十八章 初见(下)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二十八章 揭盅(中)第十八章 顺治十四年(五)第八十五章 坚城(下)第三十六章 双赢第五十章 渐变(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在远方(完)(二合一大章)第十四章 关门打狗(下)第四十七章 并购(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串联(五)第九十三章 落子无悔(八)第九十九章 季孙之忧(二)第二十四章 加速(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阴谋(上)(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3/4)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三十章 慕名第一章 四府巡抚(上)(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一章 四府巡抚(上)(二合一大章)第二十九章 农工商(下)第二百一十章 文官守城法(六)第六十四章 内忧外患(四)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十九章 思归第一百零五章 再见(四)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二百三十章 阴谋(下)(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4/4)写在卷尾的话第一百一十章 织雾(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雾尽花开(八)第一百一十五章 雾尽花开(二)第六十四章 明修栈道(上)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蝴蝶(完)(二合一大章)第七章 在江西(二)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五十四章 图穷匕见(四)第四十四章 求变(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联(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恩断(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2/4)第六十二章 藏头露尾(七)第八章 永历十一年(七)第二十二章 加速(二)第二十一章 暗流(下)第一百零七章 织雾(一)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八十六章 落子无悔(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远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中)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六十二章 藏头露尾(七)第四章 永历十一年(三)第八十八章 落子无悔(三)第二章 永历十一年(一)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物是人非(上)第二十一章 微澜(上)写在卷尾的话第二百一十三章 家与国(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秋风(二)第七十九章 分水(下)第七章 在江西(二)第十五章 楸枰三局(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怒吼(五)第九十章 旧事(二)第九十三章 落子无悔(八)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雾尽花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