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一厢情愿

德城,总理府。

天还没亮,迪迦拉就召集战时内阁的全体成员,以及军方的高级将领,为南部战区与西部战区的局势商讨对策。

虽然话是如此,但是除了由军方安排的高级参谋介绍了交战情况之外,没有一名参会官员与将领发表意见。针对当前的战局,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知道,迪迦拉召开紧急会议,主要是为了增强在领导阶层的威信,抵消失败产生的冲击,确保梵罗国上下,特别是军队依然听从他的指挥。

至于战争,还是得照常进行。所谓的对策,也不需要拿到这种高级会议上讨论。

南部战区,梵罗军对已经着手加强沿海地区的防御部署,还会按计划,逐步把空中作战的指挥权移交给纽兰远征航空队,由纽兰空军派来的将领担任总指挥,从而减轻梵罗空军的作战负担。

只是,纽兰远征航空队绝不是万金油。

除非能够打通海运航线,不然纽兰远征航空队最多就只能坚持几个月,然后就会因为没有飞机可用而丧失作战能力。至于在战前送过来的那些作战飞机,就算拼凑起来后能够正常使用,那也是杯水车薪。在打通海运航线之前,唯一能够指望的,也就是用潜艇运送一些关键的耗材,比如非常容易损坏的电子设备,使用寿命较短的零件,以及梵罗国没办法生产的特种油液。

总而言之,纽兰远征航空队再是厉害,也是无根的浮萍。

真正能指望的,其实是横垣在冈伽罗平原南面,覆盖了大半个梵罗半岛的德干高原。

换句话说,就算东方联军在南部地区登陆,也需要横穿德干高原,才能把战线推进到冈伽罗平原。

以梵罗国糟糕透顶的道路与铁路,在德干高原上行军绝对是一场灾难。

至于沿海岸线推进,因为需要夺取港口充当后勤保障的基地,所以作战难度不会小到哪里去。

关键还有,南部地区不是杳无人烟的荒漠。

除了沿海城市之外,德干高原上也有很多城镇,还有不少大城市,南部地区的人口总量高达3亿。

在理论上,占领南部地区至少需要动用100万地面部队。

战争初期,梁夏帝国去哪里找100万地面部队?

何况,还需要为占领军提供后勤保障。

别说肯定会遇到的武装抵抗,哪怕没遭到抵抗,出动百万大军占领梵罗国的南部地区都得不偿失。

正是如此,连迪迦拉都认为,东方联军不会在南部战场投入重兵,最多也就是夺取几座沿海港口城市,获得几处立足点,然后由航空兵与远程炮兵打击内陆地区,通过远程封锁与打击让退守内陆的梵军不战自乱。只要封锁持续数个月,居住在内陆的2亿平民就将成为梵军的头号麻烦。

这个判断并没有错。

前面已经提到,不管是哪套作战计划,都没有考虑攻占梵罗国的南部地区,特别是内陆腹地。

以当前的战略局势,重点在西部战场。

梵罗国划分的西部战场,就是东方联军的西南战场。

如果按照人口分布划分,梵罗国在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也就是西北地区、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按照非官方统计数据,这三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全都在3亿左右,没有明显的差距。

换成人口密度的话,差距就很明显了。

西北地区还不到3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8%,却供养了3亿多人。北部地区接近50万平方千米,占比为15%,人口也超过3亿。南部地区超过140万平方千米,占比超过了40%,人口还不到3亿。

可见,西北地区的人口密度最高,而南部地区最低。

如果计算农业产值,北部地区则是绝对的第一。

梵罗国的各地总面积在24亿亩到27亿亩之间,为全球第二,仅比纽兰共和国少了不到百分之十,至少都比梁夏帝国多了2亿亩。在粮食产能方面,梵罗国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梁夏帝国与纽兰共和国。

在这20多亿亩耕地中,冈伽罗平原占了4成。

得益于良好的光热条件与充沛的降雨,以及肥沃的土壤,冈伽罗平原一直都是梵罗国的粮仓。依靠4成的耕地,产出了差不多四分之三的粮食,供养了7亿多梵罗人,甚至能用来出口创汇。

其实,梵罗国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

只看自然因素,由冈伽罗河冲积了数千万年才形成的冈伽罗平原,绝对是这颗星球上面最适合农业耕种的地方。拿水稻来说,同纬度地区只有冈伽罗平原能一年三熟,而且不需要大量使用化肥。

从无极高原上冲刷下来的淤泥足足有数千米厚,即便再过几千年都很适合耕种。

关键还有,梵罗国依然是典型农业国,全国有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即便是城市里的居民,也有很多是从事第一产业,或者跟农业相关,比如食品加工与农具销售。

从这个角度看,北部地区的重要性并不在西北地区之下。

虽然在地理位置上,西北地区与北部地区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从西到东,横贯梵罗国的“梵罗河-冈伽罗河走廊”,而这也是梵罗国的基本盘,但是在这条走廊的西南方向上,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缺口,也就是位于德干高原西北、冈伽罗平原西部、在德城南面数百千米之外的马尔瓦高原。

说是高原,其实更像是丘陵地带。

如果把冈伽罗平原说成第一台阶,那么马尔瓦高原就是第二台阶。

也就是说,如果敌人从西边杀入,然后沿着马尔瓦高原向东推进,就能够切断西北地区与北部地区的联系。

更加重要的是,德城所在的西北高原,在地理层面上也属于第二台阶。

说得直接一点,在控制了马尔瓦高原之后,东方联军既可以北上强攻德城,也可以南下征战德干高原,还能向西扫荡冈伽罗平原。反过来,梵军只要丢失马尔瓦高原,就必然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早在6年之前,梵罗当局就认识到了马尔瓦高原的价值。

前面就提到过,周涌涛出任帝国首辅之前,纽兰共和国依仗SR-71A“黑鸟”3倍音速侦察机率先服役,利用在梵罗国租用的军事基地,对帝国本土进行战略侦察,最终导致严重的军事对峙。

当时,帝国就向巴铁的南部地区增派了3个主力师,摆出了准备在地面开打的架势。

这3个师,只有1个师部署在卡拉港,另外2个师在北面的海尔布尔,直接面对马尔瓦高原。

帝国陆军的战略意图非常的明显,在开战之后全速向东突击。

只要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站上马尔瓦高原,梵罗国必定战败。

随后,才轮到部署在本土西南地区的地面部队出手,从东边发起进攻,扫荡梵罗国的东北地区与北部地区。

按后来公布的相关资料,梵罗国与纽兰共和国进行了好几次兵棋推演,而得出的结论都是梵罗国将在一个月内战败,而且纽兰共和国鞭长莫及,甚至没有办法赶在梵罗国战败之前完成动员。到最后,梵罗国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梁夏帝国强行肢解,或者说梁夏帝国将会借此机会解决心腹大患。

别说是3个师,只需要1个装甲师就能突破梵军的边境防线。

因为在该方向上确实是无险可守,也没做前期部署,所以就算梵军的兵力充足,也挡不住帝国陆军的锋锐。

在理论上,只要后勤保障没有出问题,帝国陆军能够在一周之内杀到科塔。

正是如此,在对峙即将演变成战争的时候,梵罗当局发出逐客令,纽兰空军随后撤走了部署在梵罗国境内的“黑鸟”侦察机。为了让梁夏帝国放心,梵罗国还邀请梁夏帝国的外交武官参观了部署“黑鸟”的空军基地,并且在武官面前拆除了用来为“黑鸟”提供保障的机库等基础设施。

此后,梵罗国开始加强西部防线。

因为需要面对帝国陆军,所以梵罗陆军没有花费太大的精力构筑边境防线,也没把希望寄托在防御阵地上。

在该方向,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是梵罗沙漠。

为此,梵罗陆军构筑了两条以道路与铁路为基础的战略防线。关键是,这两条防线总体上呈V字型,不但起到屏蔽首都德城的作用,还能够逼迫从西边杀来的敌人向南运动,也就是深入梵罗沙漠。

西边的防线从比卡内尔到斋普尔,而东边的防线从德城到斋普尔。

只是,这两条V字型防线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向南拓展的空间不够,对防御部队有很高的要求。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梵罗陆军希望依靠这两条防线,准确说是部署在中心点上,也就是斋普尔的地面部队来阻击向马尔瓦高原推进的敌人,就得具备极高的战术机动能力,能够进行大范围战场机动。

不说别的,梵军从斋普尔附近的前进阵地出发,至少需要向南突击100千米才能对敌人构成威胁。

显然,这个要求对梵军来说,确实是勉为其难。

别说是在战时,就算在和平时期,让梵军装甲部队快速行进100千米,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到了战时,没有制空权,装甲部队凭什么进行大范围的战场机动?

何况,实际需要的突击距离肯定不止100千米。

此外,梵军主动出击打野战,梁夏陆军肯定是求之不得。

正是如此,梵军又在这条防线的外面增加了几个防御支撑点,斋普尔西边的阿梅杰尔与焦特里尔,斋普尔南面的科塔与乌代布尔,并且依托这几个支撑点扩展了防线,或者说建立了两条新防线。

这样一来,也就把防区扩大到了马尔瓦高原的西部地区,以及梵罗沙漠的东部地区。

按梵军的部署,或者说战术设想,如果东方联军从西边发动进攻,并且以攻占马尔瓦高原为目的,那么不管从哪个方向推进,至少都需要突破两道防线,梵军则能充分利用防御获得的时间调整防御部署。

关键就是,可以把主力部队部署在斋普尔附近,而不是分散在整条防线上。

也就是按这套战术,西部战场上的梵军主力部队都在斋普尔附近,而守卫前沿防线的几乎全都是二线部队。

这么部署还有一个好处,平时的管理与训练也更加方便。

当然,还能大幅度降低军费,也就是日常开支。

这套防御部署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梵军能否把作战设想转换成实际行动。

关键,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梵军的战场机动能力。

要是无法快速进行战场机动,再是牢固的防线都是摆设,即便是传统的阵地防御战,也得依靠预备队发起反击。

针对这个问题,梵军也做了调整,准确说是把希望寄托在了盟友身上。

没错,就是纽兰远征航空队。

按梵军的要求,纽兰远征航空队的几十架A-10A就部署在斋普尔东边的阿格拉,主要使命就是支援西部战场的部队作战,在敌人发起突击之后,摧毁敌人的装甲部队,削弱敌人的突击力量。

关键就是,A-10A是当今最强悍的专用攻击机之一,号称坦克的克星。

只要能挫败敌人的锐气,让敌人放慢推进速度,梵军就能从容的完成兵力调动,甚至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战场机动。

可见,梵军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

只是,能不能实现,还有得一说。

其实,这也是迪迦拉发火的原因。

地面战斗已经打响,那些身居高位的将领,没有一个给出明确的说法,在提到战局走向的时候都成了哑巴。

平时,那些家伙个个都信心满满,俨然是胜券在握。

只是,迪迦拉也很清楚,责任并不完全在将领身上,因为当前的局面跟过往预测的有很大的差距。

在以往的推演当中,敌人都是从海尔布尔与苏库尔这边发动进攻。

可是这次,东方联军从海德巴拉出发,沿梵罗沙漠南部的公路与铁路推进,进攻路线在防线南面。如果东方联军在打下巴尔梅尔之后转向南下,进军古吉拉特邦,梵军精心部署的防线就将变得毫无价值。到时候不但要丢掉古吉拉特邦,还会让侧翼暴露,并且导致战略层面的惨败。

只要东方联军投入足够多的兵力,甚至能把梵罗国一分为三,也就是同时完成对南方德干高原的战略切割。

果真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该如何应对!?

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167章 军人的价值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475章 宣传工作第396章 狭夷儿皇帝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442章 二号主角第396章 狭夷儿皇帝第66章 预想落空第10章 鬼使神差第176章 这是幻觉吗第619章 虚惊一场第370章 必须咽下的鸡肋第55章 快马加鞭第30章 系统之战第86章 千里眼第155章 信使与绝笔信第386章 即将变天第520章 顺水推舟第95章 危机关头第525章 晴天霹雳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623章 天下大乱第332章 投奔纽兰的田实第136章 返璞归真第208章 替代之选第155章 信使与绝笔信第400章 误判敌情第33章 流派之争第174章 双管齐下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66章 预想落空第331章 万全之策第347章 自杀式攻击第254章 高歌猛进第174章 双管齐下第87章 防空中坚第133章 内在关系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357章 如法炮制第468章 前期准备第194章 回帝都第617章 全速突击第61章 似曾相似第248章 主力上场第402章 厉害的对手第133章 内在关系第430章 回到舰队第382章 贵而无当第153章 有限目标第181章 情况有变第79章 黄蜂的毒刺第122章 运气第406章 实弹打靶第6章 情报头头第233章 群龙无首第85章 防空战斗状态第81章 擒贼擒王第322章 严阵以待第479章 策划第546章 紧急返回第521章 有勇有谋第275章 齐头并进第103章 发挥余热第49章 奔赴前沿第59章 迎难而上第29章 初见监造长第165章 军人荣誉第409章 当务之急第54章 连锁反应第91章 敌机来袭第360章 遭到重创第4章 一发入魂第419章 炎海前线第370章 必须咽下的鸡肋第123章 环环相扣第444章 一无所获第566章 放下心来第212章 大国造的风采第23章 灭顶之灾第219章 南方为重第234章 最后的舰队第228章 一厢情愿第479章 策划第394章 三步走第78章 护航作战第192章 抢先攻击第382章 贵而无当第301章 错乱的步点第478章 战略协同第82章 不谋而同第574章 难题第104章 攻防转变第150章 左右为难第303章 人道主义救援第516章 提前出动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53章 自作自受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71章 虎虎虎
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167章 军人的价值第443章 一意孤行第475章 宣传工作第396章 狭夷儿皇帝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442章 二号主角第396章 狭夷儿皇帝第66章 预想落空第10章 鬼使神差第176章 这是幻觉吗第619章 虚惊一场第370章 必须咽下的鸡肋第55章 快马加鞭第30章 系统之战第86章 千里眼第155章 信使与绝笔信第386章 即将变天第520章 顺水推舟第95章 危机关头第525章 晴天霹雳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623章 天下大乱第332章 投奔纽兰的田实第136章 返璞归真第208章 替代之选第155章 信使与绝笔信第400章 误判敌情第33章 流派之争第174章 双管齐下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66章 预想落空第331章 万全之策第347章 自杀式攻击第254章 高歌猛进第174章 双管齐下第87章 防空中坚第133章 内在关系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357章 如法炮制第468章 前期准备第194章 回帝都第617章 全速突击第61章 似曾相似第248章 主力上场第402章 厉害的对手第133章 内在关系第430章 回到舰队第382章 贵而无当第153章 有限目标第181章 情况有变第79章 黄蜂的毒刺第122章 运气第406章 实弹打靶第6章 情报头头第233章 群龙无首第85章 防空战斗状态第81章 擒贼擒王第322章 严阵以待第479章 策划第546章 紧急返回第521章 有勇有谋第275章 齐头并进第103章 发挥余热第49章 奔赴前沿第59章 迎难而上第29章 初见监造长第165章 军人荣誉第409章 当务之急第54章 连锁反应第91章 敌机来袭第360章 遭到重创第4章 一发入魂第419章 炎海前线第370章 必须咽下的鸡肋第123章 环环相扣第444章 一无所获第566章 放下心来第212章 大国造的风采第23章 灭顶之灾第219章 南方为重第234章 最后的舰队第228章 一厢情愿第479章 策划第394章 三步走第78章 护航作战第192章 抢先攻击第382章 贵而无当第301章 错乱的步点第478章 战略协同第82章 不谋而同第574章 难题第104章 攻防转变第150章 左右为难第303章 人道主义救援第516章 提前出动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53章 自作自受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71章 虎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