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梦想(中)

匡太平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离开军队后,他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被切断了社会联系,一起退伍的战友们一个接着一个离开,各奔东西,今天,最后一个熟识也是关系最好的朋友安逸臣也分手了。

前去绵竹的退伍士兵们还在互相招呼着,匡太平缓过神来,弯下腰,又拾起他那鼓囔囔的大包袱扛上了肩,拔足向宪兵早先指给他的地方走去。这时匡太平突然有一丝后悔,怀疑自己选择去江油附近定居是不是一个错误,如果和大部分退伍的同伴一样选择绵竹的话,那刚才他就可以和战友一起乘车离开了。

缓步走到兵站的尽头,又是一个黑衣宪兵迎接上来,上下打量了匡太平一遍:“去江油那边的吗?”

“是的。”匡太平点点头,把包袱又一次从肩膀上卸了下来。

“姓名,军衔。”宪兵一边伸出手要退伍证明,一边询问道。

“匡太平,中士,长官。”匡太平大声答道,既然退伍了,那对面的宪兵军衔再低也比自己高了吧?

“不敢当,要是你没退役,我该喊你官长的。”宪兵答道。他把身份证明仔细地核对了一遍,在把它还给匡太平的时候还立正敬礼,向这个退伍的常备军士官奉上他的私人尊敬:“官长。”

江油属于龙安府,距离它不远的梓潼就已经属于保宁府的地界。江油与川北重镇保宁、广元类似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它到这两地的距离比到成都还要近得多。现在龙安府已经完全废弃了,全府都见不到人类活动的迹象,恢复对此地的控制不仅可以为成都府预警,还可以成为将来明军的进攻桥头堡,方便川西明军出剑阁,攻击广元、保宁,彻底切断嘉陵江航运——早在第一次重庆会战时,邓名就曾经这么吓唬李国英。但那时双方都知道明军如果真进行这样的行动,将会是一场不成功、便成仁的进攻;不过等明军在江油有了居民后,对嘉陵江的威胁就不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了,而且明军进攻的时间也能大大延长,即使失败也不用担心退路。

因为江油如此重要而环境又是这样的恶劣,所以志愿去江油的退伍兵为数不多,在一万多个退伍士兵中有近七千人接受了补偿协议,但只有三百人选择了江油,差不多是这批退伍兵中最胆大、技艺过人的一类。对于这些志愿去江油的人,帝国政府还进行了再三的审核,最后拒绝了其中一百余人的申请,婉言劝说他们选择更靠近成都的地区定居。

而匡太平就属于通过考核的一百九十余个人之一,他们将成为帝国向龙安、保宁地区的第一批移民——最开始都府还有人主张先在江油驻军,然后再视情况安置移民,但邓名不同意这个步骤。即使是一支小部队,孤悬在龙安、保宁地区,也会给成都增加沉重的后勤负担;而且这支部队的目的还非常不明确,明军现在并没有出剑阁北伐的意愿,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威胁也不大,常备军放在这里除了起到一个岗哨的作用就再无用处,说不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向屯垦部队蜕化。而且邓名坚持认为,单单驻扎军队并不能称为国土,至少不是正常的国土,只有国民在上面生活、居住,才能称为领地,让政权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

这批移民将成为川西集团在北方的眼睛,他们的开拓会让随后的移民变得更安全,因此不但人员精挑细选,帝国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保证他们能够在当地立足,并尽快获得粮食自给的能力。

宪兵帮助匡太平提着他的包袱,一起来到给江油移民准备的休息处。那里只坐着三条大汉,见到匡太平后三个人都迎接了上来。

“司马求道!”走在最前边的大汉向匡太平伸出了手,看上去他比匡太平还要年长几岁,腰两侧各挂着一把短剑:“前一等兵。”

由于邓名的示范作用,握手礼在川军中也流行起来,会做出这个动作的人十有八九都是退伍兵。

匡太平紧紧地握了一下送过来的手,报出自己的性命和军衔,两外两个人也上前报出家门,他们一个是二等兵,一个是中士。和匡太平一样,他们都立过多次战功,有勋章和褒奖,而且都会骑马。

“国公给你们订好的战马已经派军队运去了,到了江油后你们可以向宪兵领取。还有,给你们的牛和其他的东西都会在这两天送过去。”等他们互相认识后,宪兵简要介绍了一下情况,并再次确认道:“你们真的立刻就走吗?确定不需要接受更多的训练了?”

“不需要了。”四个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对于这些去江油的移民,邓名还安排了常备军教官对他们进行了移民前的最后培训,内容当然不是如何种地,而是如何赶车,如何使用火铳、制造弹丸,不过若是移民已经掌握必要的技巧,也可以不参加培训课程。

“嗯,你们是第二批启程的,昨天中午已经有五个人结伙儿出发了。”宪兵抬头看了看天色:“等到午时,如果没有人再来,你们就结伴走吧。下午再来人,就让他等明天那队。”

每个人都领到了一辆配了一匹挽马的车,两外三个人帮匡太平把他的包袱抬上了车。

“好沉啊,你这是多少把刀剑?”司马求道笑着问道。

“两把剑,三把大刀,两把马刀,还有盔甲……”川军一次次东征西讨,现在大刀、长矛在川西非常富裕,就是盔甲也不是稀罕东西。匡太平一边说,一边把包袱解开,把武器放在自己的车上。他一边装车一边顺手点了点已经放上车的东西:帐篷、被褥、柴火、路上吃的米面,还有柴刀。他满意地点点头,继续摆放他的武器:一杆火枪、又是一杆、接着是第三杆,还有一盒弹丸和一小桶火药。

“缅甸货吗?”司马求看着这三杆火枪问道。

“是啊。”匡太平再次点点头。他把全部的安家费都用来购买武器了。邓名从缅甸回来的时候带来了几千杆西式的火铳,交给铁器行代售,现在就属这种火铳便宜、质量又好,匡太平一口气就买了三杆。

把武器在车上摆放整齐,给它们盖上布、捆好绳子,匡太平轻轻吁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等待,午时一到就可以出发了。宪兵说,通往江油的道路上斥候都标注了路标,而且还会有游骑巡逻修补——邓名希望以后不断有退伍人员沿着这条路奔赴北方,把川北彻底掌握在帝国的手中。

“都出来吧,”一个同伴在大声招呼着,接着就有四个青年女子走出来,其中一个率先走到了那个招呼她们的大汉身边。那个汉子指着匡太平对他妻子介绍道:“这是匡大哥,我们以后的邻居。”

“怎么选了江油?”见匡太平已经收拾妥当,另外一个同伴问道。他身边也靠过来一个女子——这是他的妻子,是他用安家费从征缅人那里讨来的缅甸姑娘,汉语还很不熟练。

“为了三百五十亩地呗。”匡太平不假思索地答道。他看到有另外两个女子一左一右地站在司马求道的身边,不禁在心里赞了一声:这个好运的家伙。

“不知道平地多不多?”第一个走过来的女子有些忧虑地说道。

“地不错,平地不少,听说还有河,我们到了先在河边定居。林子里都是动物,有肉吃,河里还有鱼。”匡太平立刻答道。

“匡兄去过江油?”另外三个人眼睛顿时都亮了。他们三个人一个是湖北人、一个是江西人,司马求道本是江南的安庆府人,都对江油那里的事情一无所知。

“去过。”匡太平说话比较简练,对方不追问他一般不喜欢主动解释。

“匡兄的口音听着不像川人啊,”司马求道有些疑惑地问道,不过他对自己的判断也不是很有把握:“匡兄以前是王参议员的手下吗?”

司马求道口中的王参议员就是以前驻扎在江油的明军将领。

“还是和李参议员路过的时候见过?”另外一个大汉问道。这个人指的是以前驻扎在剑阁的明军将领。邓名曾经用疲兵之计拖垮了高明瞻,整个战斗的经过在川军中广为流传。

这两个人问话的时候,心中都有些奇怪,现在成都周围最好的店铺、最大的商行,几乎都是这些老川军在经营,很难想象一个老川军居然会去江油开荒,而且这个老川军看上去居然还没有成亲,还是孤身一人。

“我没有见过王参议员或是李参议员,”匡太平这次摇头了:“上次我跟着高巡抚过江油的时候,他们都已经跑回都府了。”

三条大汉愕然片刻,突然一起狂笑起来,司马求道更是笑得眼泪都溅出来了,还拼命地拍自己的大腿:“兄弟,听说那次你们饿得好惨啊。”

匡太平没有吭声,只是微微点头。

第40节 打赌第39节 冲突(下)第55节 报纸(下)第38节 整训(下)第3节 裁军第25节 印象第44节 条约(上)第7节 仲裁(上)第24节 掠夺第46节 扫荡第9节 授权(上)第29节 计谋第1节 误会(下)第12节 强渡(上)第57节 信件第26节 布防第29节 统一(下)第55节 报纸(上)第2节 默契第54节 官衔第36节 宿命(下)第10节 负责(上)第19节 忠心(上)第51节 梦想(中)第35节 表态第57节 分赃(上)第23节 瓷器第59节 助剿第26节 观感第57节 分赃(下)第11节 事变第31节 大敌(上)第36节 分摊(上)第58节 战书第7节 交易第22节 谎言第7节 变脸(上)第27节 派系(上)第37节 重庆第12节 专家第32节 争夺(上)第26节 反复第50节 挫折第48节 专利(下)第38节 买卖(下)第20节 万县第21节 烟雾(下)第14节 弹尽(上)第50节 动向(下)第3节 信号(上)第53节 齐射(上)第39节 大捷第47节 约战第5节 放弃(上)第26节 兄弟(下)第4节 一致(上)第7节 仲裁(上)第41节 遭遇(下)第40节 入寇(上)第65节 援助(下)第66节 加入(上)第4节 推荐(上)第22节 反正第6节 亲征(上)第52节 纵火第49节 副手(下)第31节 裁军(下)第13节 勇气(下)第43节 风向(上)第57节 疲兵第43节 征兵第6节 战俘第28节 人心第15节 军心第33节 试探第15节 朋友第24节 整训(下)第44节 失踪第15节 攻防第49节 坦承第31节 呆仗(下)第53节 霸气(上)第1节 精明(下)第60节 烽火第45节 队友(下)第60节 人心(上)第52节 决心第41节 占卜第60节 人心(上)第11节 两全(下)第51节 求战(下)第40节 打赌第8节 升级(上)第47节 奖励第56节 待遇(上)第14节 强攻(下)第54节 迂回第19节 防区第21节 东进(下)
第40节 打赌第39节 冲突(下)第55节 报纸(下)第38节 整训(下)第3节 裁军第25节 印象第44节 条约(上)第7节 仲裁(上)第24节 掠夺第46节 扫荡第9节 授权(上)第29节 计谋第1节 误会(下)第12节 强渡(上)第57节 信件第26节 布防第29节 统一(下)第55节 报纸(上)第2节 默契第54节 官衔第36节 宿命(下)第10节 负责(上)第19节 忠心(上)第51节 梦想(中)第35节 表态第57节 分赃(上)第23节 瓷器第59节 助剿第26节 观感第57节 分赃(下)第11节 事变第31节 大敌(上)第36节 分摊(上)第58节 战书第7节 交易第22节 谎言第7节 变脸(上)第27节 派系(上)第37节 重庆第12节 专家第32节 争夺(上)第26节 反复第50节 挫折第48节 专利(下)第38节 买卖(下)第20节 万县第21节 烟雾(下)第14节 弹尽(上)第50节 动向(下)第3节 信号(上)第53节 齐射(上)第39节 大捷第47节 约战第5节 放弃(上)第26节 兄弟(下)第4节 一致(上)第7节 仲裁(上)第41节 遭遇(下)第40节 入寇(上)第65节 援助(下)第66节 加入(上)第4节 推荐(上)第22节 反正第6节 亲征(上)第52节 纵火第49节 副手(下)第31节 裁军(下)第13节 勇气(下)第43节 风向(上)第57节 疲兵第43节 征兵第6节 战俘第28节 人心第15节 军心第33节 试探第15节 朋友第24节 整训(下)第44节 失踪第15节 攻防第49节 坦承第31节 呆仗(下)第53节 霸气(上)第1节 精明(下)第60节 烽火第45节 队友(下)第60节 人心(上)第52节 决心第41节 占卜第60节 人心(上)第11节 两全(下)第51节 求战(下)第40节 打赌第8节 升级(上)第47节 奖励第56节 待遇(上)第14节 强攻(下)第54节 迂回第19节 防区第21节 东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