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hapte 2

bookmark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年,我在大清王朝度过的第一个世纪。

正月,康熙阅视永定河工程,严冬季节,定是不能带上才九岁的我,于是我被他留在了紫禁城里。

想来他三十三年巡畿甸,阅视河堤;三十四年上巡畿甸,阅新堤及海口运道,建海神庙;三十五年亲征噶尔丹;三十六年二征噶尔丹;三十七年巡幸五台山;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哪一次不是把我丢给宫里的娘娘们的?

长到九岁,我从未出过紫禁城,我只是想只有长大,康熙才有可能带上我。

康熙这一趟只带上了皇太子。这次他不会去很久,最迟二月就回来。按照以往的习惯,他把我交给了德妃。

康熙德妃乌雅氏,即后来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隶满洲正黄旗,是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并非出自名门望族的乌雅氏,比康熙小6岁,在康熙早期的后妃中是属于比较年轻的一个。因她能恪守宫中的礼节得到太皇太后和孝惠皇太后的器重,自然也赢得康熙的瞩目。康熙十七年乌雅氏因生育皇四子胤禛在一年后得到德嫔的封号,而在康熙二十年又因生育六阿哥胤祚而被晋封为德妃。德妃子嗣甚旺,在生下胤禛后的十一年时间里又先后生育了三位阿哥、三位格格,虽然其中有一位阿哥、两位格格夭折,但毕竟有两位阿哥和一位格格长大成人,比起一连生五个儿子都早殇的荣妃马佳氏,德妃已经是相当幸运的了。

德妃虽为人严肃拘谨,但那也是因为情势所逼,后宫里的人,哪个不战战兢兢过一生的呢?

我喜欢德妃。她是那种从无奢望的女人,珍惜已经得到的是她的天性,面对年复一年、平淡无奇的嫔妃生活她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丫头,在想什么?”德妃刚去给皇太后请完安,见我一个人坐在厅楼内发呆便挥退丫环走了过来。

“娘娘。”我朝她甜甜地笑着。“我在想娘娘您呢。”

“想我?”德妃笑着,但笑意却未达眼底。

看着她永远强装出来的笑脸,心酸涌上了我心头。后宫的女人们,眼巴巴地守着皇帝过一生,她们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相较之下,宛儿妈妈,天人永隔却换来帝王一世相思,她该是幸运的吧?

一个帝王的爱能有多少?世人都说顺治心胸狭窄,狭窄到只能容下一个女人,可那是因为他是个帝王。康熙,他心中想的更多的却是天下,所以他的女人只能如此眼巴巴地过这一生,这是身为英明君主的女人早就注定好的结局了……

“娘娘,您不辛苦吗?”我坐到她腿边的地上,把头靠在了她膝盖上。我故意不去看她的脸,因为她脸上每每不经意出现的哀伤总是让我觉得心酸。

德妃的身子狠狠一震。“孩子,我怎么会辛苦?我嫁入帝王家,这么多年来一直蒙受圣恩。我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我怎么会苦呢?”

“自古君王无真情,有女莫嫁帝王家。在世人眼中,伴君左右该是多大的荣宠,可是谁又想过,一朝雨露换回的是一世凄苦。”我轻轻握住了德妃有些发颤的手。

“丫头……你才九岁,怎么可以有这种想法……”她的手不自觉地握紧,掐得我生疼。

“心爱的儿子成为了别人的儿子,娘娘,您不苦吗?”还有,她早殇的孩儿们……

德妃沉默了很久。“苦,什么都苦。住在深宫中,连呼吸都觉得苦。可是孩子,我只剩下他们了,我只有他们了,圣宠不再,但我至少还有他们。”

我摇摇头。“皇阿玛才是娘娘最重要的人。”

“曾经是……”她出神了老半天。“孩子,我生性平淡,年轻时虽什么都不争,可是谁又不奢望君王心中小小的怜爱呢?后宫不是人呆的地方,这里的人,谁的手上没沾过血?后来年纪慢慢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看淡了,死心了。其实大家都明白,咱们不过就是皇上平衡朝堂的棋子,也许心生了那么些许的怜爱……我这一生,只羡慕一个人……”

宛儿妈妈吗?同时为情所困的女子,她也苦。“额娘她也苦……”

“是啊,都苦……人生在世,都是凄凄苦苦走完这一遭的。”德妃放松了握紧的手。

“皇阿玛有他的无可奈何……”我抬头看她。

“最苦的是他。”德妃拍拍我的手,点头。

“皇阿玛在乎的人一个个离开了,可是他至少还有你不是?”我再问。

“是啊……还有我……”德妃双目含泪,缓缓点头。

“我从小就没有额娘,每次看见十四阿哥围在娘娘身边撒娇都好生羡慕。我虽在皇阿玛身边长大,但冷暖都是娘娘您帮我扣着。娘娘您要是不嫌弃,今后若惜就喊您一声额娘好不好?”说出口的那一瞬间,眼泪竟是狂涌而出。我想起了妈妈和爸爸,我和以洛一起离开了,他们是该多么伤心……

“丫头……”德妃愣住,许久,她伸出颤抖的手捧住我的脸,不住地点头。

“额娘!”我环住她的腰,哭得差点岔气过去。

“额娘!额……”十四阿哥风风火火地进屋,被我和德妃相拥痛哭的情景吓得差点摔倒。

“乖,不哭了。”德妃把我从地上拉起,用帕子细细地擦拭我脸上的泪水。

“这是怎么了?”刚年满十三岁的胤祯轻声问我。

“没什么,只是刚才格格思念她额娘,额娘也触景生情想起了你十二姐姐。”德妃优雅地拭去自己的眼泪,笑着安抚十四。

“我道是什么事呢!”十四重重舒了一口气,随即没心没肺地坐到椅子上大口地吃起原本属于我的小点心。“一进门就见你们哭得天昏地暗的。”

“额娘,您怎么还叫若惜格格啊?”我没理睬十四,只是不依地扯住德妃的袖子。

“一下子没改过口来,额娘记下了,不会再有下次了。”德妃笑着把我拉进怀里。

“你叫我额娘什么?”十四傻愣愣地让我再重复一次,他显然是还没有接受这个事实。

“额娘啊!”我抱住德妃的脖子。“以后德妃娘娘就是我额娘,你敢跟我抢我就哭给你看!”

“好啊!抢了我皇阿玛不止,现在还来抢我额娘,若惜,看我怎么收拾你!”十四大叫,伸手就开始挠我痒。

“好了!你们俩别闹了!”德妃笑着分开我们,但转眼我和十四又缠在一起。第一次,我感觉她有在笑,虽然笑意还不是很明显,但至少笑了。她是我第一个喜欢的康熙的妻妾,所以我希望她能快乐,虽然,这两个字对于深宫中的女人来说几近奢望。

很多年后我都还记得那个午后的笑声,在我为数不多的无忧岁月里,它是那么那么的珍贵!

康熙下午刚回銮,一进乾清宫便见我蹲在书房门口等他。在这位伟大帝王的眼中,我总能看见慈父般深深的疼惜怜爱。他一把将我抱回书房,坐定后便把我安置在他膝盖上。“若惜,朕不在这段时间,你可又干了什么好事?”

“皇阿玛,儿臣哪有干什么坏事啊?一定又是谁在皇阿玛身边碎嘴了。儿臣乖乖地呆在德妃娘娘身边,日夜期盼着皇阿玛早点回来呢!”我抱住康熙的脖子撒娇,这是我的强项。

“德妃娘娘?怎么不叫额娘了?”他看着我,是我不能一下子理解的情绪。

我吐了吐舌头,扬高了语调。“皇阿玛……”

康熙看着我许久,幽幽地叹了口气。他缓缓把我抱紧,“若惜,答应阿玛,永远不要忘了你额娘!永远!”

他说的是宛儿妈妈,他在害怕,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会和他一起怀念着同一个女人的人,他怕我也忘了,他怕世上真的只剩下他一个人……

“皇阿玛,儿臣只是因为德妃娘娘对儿臣好,儿臣才喊她‘额娘’的,若是皇阿玛不喜欢,儿臣以后不喊便是了。女儿永远不会忘了额娘的!”我小小的手环不住康熙伟岸的身躯。说到后面那句,我也忍不住哽咽了。

虽然心里知道她只是我这世肉体的母亲,但是那毕竟还是血肉相连的天性。

康熙拍着我的背,怕我真的岔着气。

“你是她和这个世界仅存的联系了……若惜……”康熙也不禁红了眼眶。“你说,朕百年之后,能再阴间遇见你额娘吗?”

“不会。”

康熙一震。

“额娘是好人,她一定会上天国的,皇阿玛以后会去天国遇见额娘!”这是我坚信的。

“你这小机灵鬼!”康熙捏捏我的脸颊。

对康熙来说,这段感情之所以刻骨铭心,是因为真正毫无保留地爱了,还是更多的遗憾?

“阿玛和你额娘留了一世的遗憾。若惜,你是我们最珍爱的女儿,所以一定要幸福,知道吗?”康熙摸摸我的头。

“嗯。”我点头。可是心里却没有由来地一空。爱上不该爱的人和爱不了的人,这世,我注定又是一身伤痛吧?我在心里苦笑。

康熙抱抱我,随即不满意地摇了摇头。“我的若惜太娇小了,以后要加倍餐饭知道吗?”

可能因为我宛儿妈妈是江南人的关系,我的身子骨比同龄的满人格格小了好几号。

“嗯……”

在书房门口等了康熙一天,再加上刚才哭了一遭,我的眼皮渐渐重了起来。康熙小心翼翼地将我抱在怀中,拍着我的背哄我睡觉。都九岁的孩子了,还要在父亲的怀里才肯入睡确实丢脸,但是我就是贪着这一刻的温暖。三百年的时差,好像到现在还在调整。

“皇上,众位阿哥大臣都来了,现在在殿外候着呢。”李德全大声禀报。

“让他们进来。”康熙对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去把格格的教养姑姑找来。”

阿哥大臣们鱼贯而入,看见康熙怀里的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纷纷安静地站着。

李德全的大嗓门还是惊醒了我,康熙抱着我来回走动着。“阿玛……别议朝了……您才刚回来……”

康熙笑着安抚强睁着眼的我。“继续睡,等一下醒来的时候阿玛就到陪你吃晚饭了。”

我放弃了最后的挣扎,在康熙怀里沉沉睡去。也许是康熙把我交给了教养姑姑,顿失温暖让我不安地皱起了眉头。

晚膳,康熙留下了皇太子和四阿哥一起用膳。

一个是我讨厌的,一个是我害怕的,我顿时变得没什么胃口。

“若惜,下午不是刚答应了朕努力加餐饭的吗?”康熙让人给我布菜。

“皇阿玛不是也没怎么吃!”我嘟嘟嘴,“皇阿玛吃我才吃!”

“马屁精!”皇太子不屑地瞪了我一眼。

“二阿哥是说皇阿玛是马吗?”我反问。

“呃……”皇太子被我问地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若惜,胤礽是二哥,不许这样没大没小!”康熙教训我,但眼中却有一丝笑意。

“是。”我退了一步。皇太子先是瞪了我一眼,然后望向康熙。他的目光不知不觉滑向了康熙手中把玩着的一块光溜溜的玉牌,满眼渴望。

我看了一直不语的四阿哥一眼,他目不斜视,不过按他的城府,就算很想要也不会表现出来。

“皇阿玛!您手上这小东西真好看!”

“哦?若惜也看出来了?”康熙心情很好。

“皇阿玛这是什么?”

“这是西域进贡的和田美玉,这是极品,朕也喜爱得紧。”

“真好看。”我直勾勾地盯着那玉牌,只差没表演流口水一招。“皇阿玛,赏给女儿好不好?女儿一定会好好收藏的!”

“你?”康熙大笑。“怕是明天你就给弄丢了。”

四阿哥随着康熙发出一声轻笑。

我脸一红,赶忙转移话题。“不会不会!儿臣保证不会弄丢!皇阿玛,您就把它赏了儿臣吧!今次儿臣若是得不到它,一定会睡不着的,然后睡不着就会生病,生病了皇阿玛就会心疼……”我乱掰着。

“好好!”康熙赶紧把玉牌递给我。“朕可舍不得朕最心爱的小格格失望,得,赏了你。别说是一块玉牌,就算是你要朕的半壁江山,朕也毫不犹豫劈下来让你玩!”

当然这只是康熙心情好至极限时的一句玩笑话,重天下甚于一切的康熙大帝,怎么可能真的会那么做!

这话听在我耳中,听在四阿哥耳中是笑话,但听在皇太子耳中却让他直愣愣白了脸色,他一直就嫉恨我抢了康熙的目光与宠爱的说。

“谢皇阿玛!”我开心地接过玉牌,摊在手心把玩。

“皇上,今天翻牌吗?”李德全恭恭敬敬地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放着皇帝众后妃名牌的托盘。

康熙笑了笑,“不用了,今晚去德妃那里。”

“是,奴才这就去张罗。”

“若惜,告诉朕,为什么要叫德妃‘额娘’?”原来他还念着这事呢!

“女儿喜欢德妃娘娘呗!娘娘关心女儿,又体贴皇阿玛。女儿也从未见过她和宜妃娘娘她们那样……”我思量着该用什么形容词,但怎么都找不到合适的。“反正女儿就是喜欢啊!皇阿玛,您倒是让不让我喊娘娘‘额娘’啊?”

“你是认真的?”

“当然了!前些日子我都当着十四阿哥和皇奶奶他们的面喊了‘额娘’了,突然不能喊,女儿会心疼娘娘的!”那会招致多少冷言冷语啊!

“你可记着今天下午朕和你说的话?”他再次确认。

“儿臣死都不会忘的!”我斩钉截铁。

“好。”康熙终于松口。

“皇阿玛英明!!”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谢谢。”一起出殿的时候,四阿哥突然对我说。

“啊?”我一愣。

“听律津说,额娘这段时间开心多了。”他淡淡地说。

“我以为……”四阿哥胤禛是由孝懿仁皇后抚养长大的,很少见到自己的额娘,但我知道德妃心里其实是很挂念这个儿子。

“她是我额娘。”四阿哥沉吟地看着前方,此刻我居然在他身上看见了孤独……

为了放松一下凝结的伤感气氛,我故意别开头。“哼!四阿哥别想像十四那样跟我争额娘!你已经长大了,再跟我和十四争就羞羞脸了!”

“总之,谢谢。”四阿哥把我举到半空。我竟没有因为他这样的举动而感到害怕,除了康熙,无论是谁把我这样举起来我都没有安全感。

“若惜。”四阿哥把我放下来。

“嗯?”

“快点长大吧。”他拍拍我的头,然后转身离开。

若惜,快点长大吧……

眼角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NND!不会雍正哥哥喜欢我吧?我张着嘴愣在花园。

按我出生的年月,该是于康熙的十五公主差不多年纪。固伦天雅公主是我的封号,按照清朝公主封号的制度 ,固伦公主应该是皇后的女儿才能享有的封号才对,没有皇室血脉的我作为皇帝的养女被赋予如此高贵的封号,可见康熙对我的宠爱程度了。至于历史上为什么没有留下天雅格格的名号,现在我还不得而知。

九岁之前的童年,我是在康熙的膝盖上度过的。德妃娘娘时常开玩笑着说,皇上是这大清皇朝的心,可天雅格格是咱们皇上的心。

这九年,我被康熙安置在了身边。他上朝,我在后殿安静地听着前头的风云变幻;他下朝,处理政务,我便坐在他的龙椅上抑或是坐在他的膝盖上,看他弹指间主宰世间万物。

康熙的确是一个好皇帝,在我陪伴他的日子,他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看奏折与听大臣汇报国家大事中度过的。

窗外飘起的鹅毛大雪,紫禁城的雪景总是透着一种磅礴的大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着康熙批阅奏折,我不自觉地想起了东东的沁园春雪。(关于清穿主角为啥都知道这文儿,我只能说,东东这文写地太好。恩……是都知道吖,初中这课文儿,不都要背的么。)

康熙手中的朱砂笔一震,“若惜,你刚才说什么?”

啊?我抬头,眨巴着大眼睛盯着康熙。

“天雅,把你刚才念的诗再念一次。”康熙放下朱砂笔,把我自他的膝盖扶正面对着他。

我只好硬着头皮,省了前面的雪景的描述,把东东的沁园春雪后半段再念了一遍。东东你别怪我,我不是要故意盗版您老人家的诗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康熙细细品评着诗中韵味。“好诗!好诗!朕的若惜格格,跟她额娘一样,是个才女!”

康熙爸爸,您觉得一个九岁的孩子能作出如此大气的诗吗?当然!您也千万不要有任何怀疑啊!

“跟皇阿玛说说,怎么突然想到这几句诗?”康熙眼神柔和地直视我。

“皇上,皇子们来请安了。”太监总管李德全尖锐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传他们进来。”康熙大声道。“让他们也见识一下朕的若惜格格的文采。”他稍稍收敛了笑容。在众阿哥面前,他一向都是个严父,也许,除了二阿哥外吧,他对二阿哥是相当溺爱的。我不喜欢二阿哥,许是我占了康熙太多的宠爱,二阿哥也一向不喜欢我。

众阿哥中我最喜欢跟着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十三阿哥性格温和洒脱,在他身边的感觉很舒服。跟着十四阿哥就能找到好玩的东西,别说我爱玩,虽然我的心理年龄已经二十五岁了,但被家人极度溺爱的我想来永远都会是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呢。

“皇阿玛,待会儿让我跟着阿哥们玩去吧。”我转头看着康熙,露出小鹿班比的可爱眼神。十三阿哥胤祥今年十四岁,搁在现代还是个小屁孩,但是在古代,他已经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小大人了。

“不行,小时候粘着阿哥们就算了,朕随着你,现在你长大了,该有男女之分了,不能再整天跟着阿哥们疯了。”康熙柔声拒绝了我。

哎,今天又得乖乖午睡了。我在心里哀叹了一下,爬下康熙的膝盖。阿哥们都来了,我也不好意思在人家爸爸膝盖上坐太久啊。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阿哥们按着年龄一字排开分为好几排,皇太子在最前面,众人齐齐跪下。

“起吧。”康熙大手一挥。

“众阿哥吉祥。”待他们都起了,我朝微微福了福身子,向他们行了个宫礼。

抬头看向十四,他的眼神分明就是在“侮辱”我,我猜他此刻的心理独白是:这丫头难得有这么规矩的时候。哼!只比我大了四岁的小破孩儿而已。

“胤祥!”我三两下蹦到十三身边。

“看你着丫头!上一刻还规规矩矩的,下一刻马上就本性毕露了。”康熙没好气地看着我。

我往十三身后躲了躲,做了个鬼脸。

屡说不改之后康熙也便不再理我。“朕这里有一首词你们听一听。”康熙重复了一遍沁园春雪。“这首词,你们怎么看?”

胤祥刚要说,我拉了拉他的手,让他先别开口。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现在还弄不清康熙心里想什么,贸然开口肯定是要吃亏的。

皇太子稍稍向前站了一步。“皇阿玛好文采!皇阿玛的词恢宏大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认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虽文治武功名在千秋,但他们都比不上皇阿玛。”皇太子本是个聪明人,只是他太急于讨好他的皇帝爸爸了,瞧这马屁拍得又臭又响。不过康熙要是吃他这套,也就不是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了。

康熙面色未变,转头问冷冰冰的四阿哥,“老四,你说说。”

“是,皇阿玛。”四阿哥点头。“为君者,必是很难做到文功武德面面俱到,这倾向于哪一方面该是看天下局势。秦皇汉武身处乱世,必是以武治天下,唐宗宋祖天下初定,必也是稍逊风骚。儿臣以为,以古为镜鞭策自身,才能超越古人。”

不愧是将来的雍正帝!我使劲点了几下头。

康熙边听边点头。我看见皇太子一下子黑了脸,连这点容忍度都没有,将来要是他做了皇帝,看是大清就该灭了!

“十三,你说。”康熙又点名十三阿哥。

在康熙警告的视线下,我磨磨蹭蹭放开了和十三握着的手。

“皇阿玛,儿臣只是认为,古往今来再贤能的君主也不能使天下百姓全部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代代帝王都在努力,但代代帝王都带着遗憾。要使国庶民富,光是一个好皇帝还是不够的,而且这也不是一世一代就能完成的宏愿。”十三微微低头。

这小十三,说的话倒是有些超出了古人的认识范围,带着强烈的辩证唯物色彩啊。

“那你想怎么做?”康熙沉思了半晌,问十三。

“愿为贤王。”

康熙一怔。这十三太有才了!三言两语就让康熙想起了孩提时代裕亲王对福临爷爷说的话。

“好!好!”康熙果然大笑着拍了拍十三的肩。

“好样儿的!”我开心得推推十三的背,与有荣焉。

“其实这首诗是出自若惜之口。”康熙十分愉悦地泄了我的底。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声全部集中到了我身上。

“若惜,跟朕的阿哥们说说,你是怎么想到作这首诗的。”康熙走回龙椅坐下。

哪里是我作出来的啊!人家我是抄袭盗版伟大社会主义社会主席的诗好哇!怎么想的……算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我拍马迎奉的功夫可不是皇太子这类的“凡夫俗子”能比拟的!

“儿臣适才见皇阿玛俯首批阅奏折,又想起了皇阿玛在这之前无数个夜晚挑灯为天下百姓疾苦烦心,甚是心疼!皇阿玛十六岁那年智擒鳌拜,夺回我们天家的至高皇权;二十岁的时候削平三藩,八年血战巩固我大清王朝的统一;三十岁那年收复台湾;三十六岁那年抵御沙俄外侵,护我大清江山。”偷瞄了一眼康熙,瞧他神色未变,我便大胆讲了下去。“去年皇阿玛又平了准葛尔丹,解决了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问题,把□□爷希翼了一生的整个蒙古变成了咱们大清最坚固的长城。皇阿玛做的每一件事情,儿臣不敢说是后无来者,但至少是前无古人的。”

“哦?朕在小若惜的眼里这么厉害?”康熙笑弯了眉眼。

“那当然!”我使劲点头。“咱们满人是草原上最勇猛的苍狼雄鹰的后代,成吉思汗若是一代天骄,那皇阿玛就是千古一帝!”马屁啊!马屁!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是经过我的嘴讲出来,怎么就马骚味那么重!不过,一个小娃子讲出来的童言,皇帝阿哥们要么就不上心,要么就当作大实话。

“千古一帝”这四个字让康熙狠狠一震,也让阿哥们震撼地看着我。

我……说错了什么吗?我无辜地看着众人。

“哈哈哈哈……”康熙突然大笑起来。他大步向我走来,一把举起了我,“千古一帝!千古一帝!”

“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阿哥们不知道该接些什么,只得跪下大呼万岁。

嘴角略微有抽风的迹象,看来这几天我得好好回忆一下以前看过的所有电视剧,把能用的全给用上。(啥?还珠格格?那算了,小丫的没文化,拍马跟咱不是同一文化阶级。)

众阿哥请完安告退。时至今日,皇子间的分派已经相当明显,皇位最有力的几位竞争者,皇太子一人率先走了出去,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随即相携而出,十三步履坚定得跟在四阿哥身后。

看着如此明显的分派,康熙眼神异常犀利起来。

我心里打了个突。九王夺嫡是历史的选择,谁都无力改变,这是生在天家的悲哀,更是身为皇帝的无奈。若连我一个十岁不到的孩童都能看出端倪,康熙只会更加震怒,此时安慰无用,遁逃才是天道!

我屁颠屁颠地溜出大殿,朝阿哥们“撤退”的方向跑去。

冤家路窄,我被十四拦了个正着。眼看着越走越远的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我气不打一处儿来。

“若惜,十三哥就那么好?你天天跟着他跑。”胤祯扯扯我梳得乱可爱的发髻。

“至少十三阿哥不会像你这样扯我的头发!”

“那以后不扯了,跟我去玩吧。”十四尴尬地收回手。他身后的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一脸笑意看着我们。

八阿哥该是康熙所有子女中长得最出色的了。修长的身形,俊逸的外貌还有永远挂在嘴边的温和的笑,拉到现代去怎么都能成为大红大紫的明星吧。

九阿哥,长得有点邪气,这点随他额娘吧。他母亲宜妃得宠多年,自然有她的过人之处。

十阿哥么,憨憨的莽夫一个,不过谁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真实的他呢。

“你要带我去玩什么好玩的?”无聊的宫廷生活,我只能希翼着阿哥们给我找点好玩的节目。

“打雪仗!”十四神采奕奕。

“每年都带我玩这个,前些天已经玩过了。”我不怎么感兴趣地看了十四一眼。前些天北京城下了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雪,我硬是巴着十三阿哥带我去御花园疯了一回,结果整个人就像拎到冰水里泡过一样,夜里还发了高烧。康熙自然是生气,不过心疼更甚,接连着几天没给我和十三阿哥好脸色看。

“那……”十四想了一下,“去我额娘那边?”

“我怕叨扰了娘娘休息。”去妃子那也没什么好玩的。

“那……”

“要不你带我出宫去?”八阿哥和九阿哥已经出宫新立了府牙,十四还小,跟我一样还在宫里养着呢。

其实我挺羡慕十三的,他幼时很得康熙宠爱,13岁的时候就随康熙前往谒陵了。此后,他也经常随驾四处巡幸。康熙一生先后六次南巡,在诸皇子中,随行次数最多的就是胤祥。凡康熙巡幸过的京畿、西北、华中、江南,或往塞外避暑围猎都没少了他的身影。我就眼巴巴地等着哪一天也能跟着康熙出去呢。

“带你出宫?要是被皇阿玛知道,免不了又是一顿板子。”十阿哥赶紧摇头,警告十四这个主意想都不要去想。

“若惜,除了出宫,其他什么要求都行。”十四阿哥讨好地朝我笑着,我知道这小家伙喜欢我,这人气……

清军入关后,一者因为时势使然,同时也是为了简单方便,满族的姓氏渐渐被单音节汉姓所取代。我才子老爹姓的就是满清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叶赫那拉。

叶赫那拉氏是满清八大贵族姓氏之一,专出美女这点是众所皆知的,以前努尔哈赤的侧福晋孟古,清朝皇帝后宫中许多鼎鼎大名的妃子,还有后来那个断送了大清江山的慈禧太后,都出自叶赫那拉氏。我这张脸,据说和纳兰性德像了五分,又继承了我额娘的书卷气,想丑一些都困难。只是我还不清楚我的生身之父到底是谁,若说纳兰,时间对不上,若说上官,我长得又像纳兰。

“若惜,我们带你去骑马如何?”九阿哥也加进十四的说服的行列。

“可是好冷。”我属猫的,最讨厌大冷天在外头吹风。

“不冷,本阿哥的披风裹着你。”十四阿哥马上说。

小破孩!用你的披风裹着,本格格不就得跟你共乘一骑了,这水嫩嫩的豆腐任你吃了?年纪小小就不学好。

“嗯,好吧。”人家是堂堂阿哥,以后有什么事可能还要仰仗人家呢。就算康熙再宠我,我还是个别人生的娃,跟这些血统高贵的公主阿哥们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八哥你也去吧。”十四转身招呼八阿哥。

“不了,我还要去向我额娘请安。”八阿哥轻声拒绝。

良妃卫氏,八阿哥的生母。良妃出身于辛者库之家,是皇家的家奴,地位低微,也因此,八阿哥自小由大阿哥的母亲惠妃抚养。但毕竟血浓于水,八阿哥至情至孝,几乎天天去给良妃请安。

历史给予八阿哥的评价并不很高,都说他自幼聪明机灵、工于心计,不甘心因母家卑贱而屈居众皇子之后,不但千方百计地讨得父亲欢心,而且尽量交结可资利用的各阶层人物。对于其他王公大臣、各级官吏,甚至江湖术士,只要有利用价值,都是他收买的对象。除此之外,他还想方设法在社会上博得好名声,以为将来进身获取更多的资本和舆论支持。

他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却总给人深不见底的感觉。那些评价我并未亲眼看到或亲身感受,只是他很善于与其他皇子搞好关系并使其中的一些人成为自己的支持者倒是千真万确,不仅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党附于他,就连大阿哥胤禔也曾为其所用。而民间也确实有许多文人儒士都赞扬他好学,是个好皇子。

今天当十三阿哥说“愿为贤王”的时候,我分明是看见了他隐含在唇边的嘲意。胤禩的目标很明确,他不想只作一位所谓的“贤王”被记载在史册上,他瞄准的是太子的宝座,最终要的是君临天下。

也许这也是大部分皇子的心思。他们是天底下离那个位置最近的人,而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够拒绝指点江山、权倾天下的诱惑。只是皇位只有一个,最后杀出重围的也只有一个,而那个人选,历史早就已经选择好了。

胤禩,如果你现在就让你知道最终的结局,你还会争那么多吗?

“小丫头,为什么这么看着我?”胤禩低头回视一直端详着他的我。

“我听娘娘们说八阿哥和八福晋鹣鲽情深,八阿哥又长得那么好看,大伙儿都羡慕福晋呢。”

提到八福晋,一丝暖意从他眼中闪过,即使温暖转瞬即逝,但那一瞬间他整个人却异常清澈了。

“是吗?”胤禩笑着。

“是呢,八阿哥以后让福晋多来宫里走走吧,大家可喜欢和她说话了。”我朝他露出了一个自认为无公害的微笑。心里在想些乱七八糟有的东西,表面上却装得那么纯真,我真鄙视我自己!

“好。”胤禩点点头。作为一个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来说,他的忍耐力是令人惊异的。

“八阿哥真好看。”目送了八阿哥,我们四人不急不缓地往马场走去。这三位阿哥中我向来与十四比较亲近,自然拉着他瞎聊。

“那我呢?”十四见缝插针。

“你……”我无比藐视地瞥了他一眼“黄毛小子一个!”

“我是黄毛小子?”十四指着自己的鼻子。

“这里还有第二个十四阿哥吗?”我往四周看了几眼。“皇阿玛说,娶了福晋才叫长大了。”

“那……若惜,等我长大了你给我当媳妇儿?”十四笑道。他这绝对是诱拐儿童!

“我考虑。”小十四从小便和我在一起,身边除了宫女就是格格们,等他以后见识到了各色名花,看还敢不敢再乱提这种事情。

“那你是答应了?”十四笑意更深。

“你想多了。”我撇开脸。

“若惜……”十四准备死缠烂打。

“十四弟,若惜还小。”九阿哥适时制止了十四。

十四佯装不悦地叹了口气,仍是亦步亦履地护在我身后。

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如果是在现代,我现在应该是和家人一起在爸爸位于苏格兰的庄园里过圣诞节呢。

今日是孝庄太皇太后的祭辰。

当年看了《康熙王朝》之后,我对斯琴高娃扮演的孝庄是往死里崇拜,在我的认知里,孝庄本来就该是那样的。孝庄身为满蒙第一美人,是一个原本有能力做中国第二个武则天的女人,然而她没有那么做,她为辅佐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而活。而这点恰巧就是她的境界,她不想被后人指责,不想乱了朝政,她一生都在为大清朝鞠躬尽瘁,只要大清兴盛她什么都可以牺牲。而野史里提到的她与皇太极、多尔衮之间的爱恨纠葛更是我所感兴趣的

后来看了一本叫《独步天下》的小说,结局是阿步被孝庄挫骨扬灰,虽然知道那是杜撰的,却不由地开始不喜欢孝庄,不过那也就看完小说那一阵。

现在呆在康熙身边,时常听他讲一些关于孝庄的点滴,心里对她老人家的敬佩更是有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可惜,我迟生了五年,错过了一睹这个千古第一后风采的机会。

我坐在软软的暖坑上,康熙跪在慈宁宫的佛像前,入耳的都是佛珠转动的声响。

我跳下暖炕,跪到康熙了身边。

“怎么了?”康熙低眼看了我一眼。

“皇阿玛别难过了。太皇太后是上天堂找太宗皇上去了,她老人家要是知道皇阿玛为她如此伤心,她一定会不开心的。”如果此刻这般的童言童语能让康熙稍稍宽心一些的话。

闻言,康熙叹了一口气,“皇祖母为了大清和朕操劳了一生,朕知道她所做一切全是为了大清,可是却仍是恨过她……”

年少时的妄情,康熙如此,想孝庄亦是如此。皇家这些站在顶端的人,谁不是这么爱过来、恨过来、执着过来的。

“天子多情,可真正爱的必须是天下黎民,女人……”康熙顿了顿,似乎在思量这样的话我一个九岁的娃娃能不能懂。“朕的后宫娶的不是女人,而是她们身后的权势,分支错流,为了讨好这些势力,朕有时也不得不做出让步。爱,对一个帝王来说,一生尝过一回便已满足。你额娘给与朕的一切,够朕回味一生了。”

我只能以沉默回应康熙的顾影自怜。德妃说的是,最苦的是康熙。身为皇帝,他得到最多的不是权势,而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身为皇家子女,也许这样的宿命依旧要在我们身上轮回。

我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以洛,即使我在宫中心急如焚,但九岁的我却无论如何都走不出这个高墙。

“女儿能向皇阿玛讨个恩典吗?”

“说说看。”康熙并未爽快应承下来。

“我希望将来能自己选择夫婿。”我为他而来,却不想在遇见他之前陷入皇女悲哀的轮回。“女儿是个不成气候的格格,女儿做不了纯禧姐姐那样无私大气,女儿只想像平凡人家的女孩一样,能在将来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把握住自己的幸福。”

“待若惜长大了,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平平凡凡过一世吧。这是朕对你额娘的承诺,若惜,千万别再纠缠进皇家的感情纷争来了。”康熙答应地很干脆,语气却疲惫无奈。

我点头。

“不过若惜可不能嫁得太远知道吗?要让阿玛能随时见到你才行。”康熙轻抚我的头,神色温柔。

“嗯!儿臣决不远嫁,儿臣永远做皇阿玛身边的小米虫!”我咧嘴一笑,又开始拍马讨的庞大工程。

“呵呵……”康熙轻笑突然。被我这么一闹,原本空气中凝结的伤感一下子无踪,原本祭奠太皇太后的哀愁心情也算是消弭了大半。

50.番外一 康熙43.第四十二章33.Chapter 1155.第四十九章53.番外四 胤禛84.Chapter 1951.番外二 胤祥7.Chapter 751.番外二 胤祥22.番外总汇[二]42.第四十一章56.第五十章20.Chapter 202.Chapte 244.第四十三章81.Chapter 1647.第四十六章22.番外总汇[二]13.Chapter 1332.Chapter 1021.番外总汇[一]11.Chapter 1119.Chapter 1930.Chapter 841.第四十章19.Chapter 192.Chapte 287.Chapter 2287.Chapter 2252.番外三 弘历30.Chapter 888.Chapter 2374.Chapter 913.Chapter 1371.Chapter 69.Chapter 948.第四十七章78.Chapter 1337.第三十六章16.Chapter 1620.Chapter 2061.第五十五章15.Chapter 1572.Chapter 751.番外二 胤祥2.Chapte 226.Chapter 483.Chapter 1861.第五十五章10.Chapter 1054.番外五 胤祯37.第三十六章56.第五十章82.Chapter 1741.第四十章72.Chapter 714.Chapter 1422.番外总汇[二]25.Chapter 365.番外 现代篇90.Chapter 2528.Chapter 685.Chapter 2014.Chapter 1454.番外五 胤祯44.第四十三章80.Chapter 1532.Chapter 1073.Chapter 842.第四十一章84.Chapter 1915.Chapter 1515.Chapter 1586.Chapter 2176.Chapter 1151.番外二 胤祥37.第三十六章50.番外一 康熙15.Chapter 1579.Chapter 1447.第四十六章36.第三十五章58.第五十二章26.Chapter 450.番外一 康熙52.番外三 弘历59.第五十三章65.番外 现代篇28.Chapter 683.Chapter 1856.第五十章20.Chapter 2063.番外 胤祯(二)41.第四十章35.番外总汇82.Chapter 1745.第四十四章5.Chapter 573.Chapter 8
50.番外一 康熙43.第四十二章33.Chapter 1155.第四十九章53.番外四 胤禛84.Chapter 1951.番外二 胤祥7.Chapter 751.番外二 胤祥22.番外总汇[二]42.第四十一章56.第五十章20.Chapter 202.Chapte 244.第四十三章81.Chapter 1647.第四十六章22.番外总汇[二]13.Chapter 1332.Chapter 1021.番外总汇[一]11.Chapter 1119.Chapter 1930.Chapter 841.第四十章19.Chapter 192.Chapte 287.Chapter 2287.Chapter 2252.番外三 弘历30.Chapter 888.Chapter 2374.Chapter 913.Chapter 1371.Chapter 69.Chapter 948.第四十七章78.Chapter 1337.第三十六章16.Chapter 1620.Chapter 2061.第五十五章15.Chapter 1572.Chapter 751.番外二 胤祥2.Chapte 226.Chapter 483.Chapter 1861.第五十五章10.Chapter 1054.番外五 胤祯37.第三十六章56.第五十章82.Chapter 1741.第四十章72.Chapter 714.Chapter 1422.番外总汇[二]25.Chapter 365.番外 现代篇90.Chapter 2528.Chapter 685.Chapter 2014.Chapter 1454.番外五 胤祯44.第四十三章80.Chapter 1532.Chapter 1073.Chapter 842.第四十一章84.Chapter 1915.Chapter 1515.Chapter 1586.Chapter 2176.Chapter 1151.番外二 胤祥37.第三十六章50.番外一 康熙15.Chapter 1579.Chapter 1447.第四十六章36.第三十五章58.第五十二章26.Chapter 450.番外一 康熙52.番外三 弘历59.第五十三章65.番外 现代篇28.Chapter 683.Chapter 1856.第五十章20.Chapter 2063.番外 胤祯(二)41.第四十章35.番外总汇82.Chapter 1745.第四十四章5.Chapter 573.Chapter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