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各方准备

bookmark

当康熙皇帝的怒火传递到湖广总督衙门时,总督满丕彻底慌了,这位满丕跟二十年前的那位伊尔根觉罗·满丕可不是同一个人,既无后者家世,又无后者才能,平生贪财无度,在这湖广总督的位置上,挂起地皮来,可谓是天高三尺,地薄三分。

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满丕心急如焚,连忙叫上了自家的师爷郑显时,商议如何共度难关。

郑显时是绍兴人,说的一口吴侬软语,慢条斯理道:“大人切莫担忧,此事牵连不到大人身上,这张连登此番确实不曾察觉圣意,方才惹下这般祸事,回头大人可以参其一本,罚三月俸也就无事了。”

满丕这才放下了心,别说罚三月俸他也不会在意,真正让满丕如此紧张的,还是在于一个词——圣眷。

康雍乾这三任皇帝的特点都各有不同,但如果真正说起最好名的,其实并非是后世盛传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而是这位康熙皇帝。

正因为如此,康熙晚年期间的官场才会一团漆黑,对于贪腐不闻不问,对于犯罪的官员也是放纵有加,一心一意的经营自己的圣君慈父形象。

满丕虽然是一肚子草包,可是对于上意的揣度却有一手,心中知道最要紧的不是处罚,而是康熙对他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因此听到郑显时的分析,内心这才平稳下来。

既然牵连不到自家,满丕的心思便又活泛起来,便试探道:“那先生,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郑显时稍加思索,便说道:“张连登此举已经断绝官场之路,若能全身而退都算是幸事,这新任的湖北巡抚空出来却是一个机会,大人不妨提前做打算。”

这满丕与张连登一直都有一些不合,不过就在前些年刚刚出现噶礼张伯行互参案,由于康熙五十年的辛卯江南科场案,时任两江总督噶礼和江苏巡抚张伯行二人互相参奏攻讦,酿成了好大的风波。

虽然这件事的真相纯粹是噶礼肆意包庇同党,可是康熙皇帝依然选择了和稀泥,命总督赫寿调查审理,赫寿后以通贼事查无实据而上报,这个案子便不了了之了。

因此满丕委实不愿意跟张连登再出现一次督抚之争,可如今张连登倒了,若是能换来一个跟自己对路的巡抚,这以后日子也过的舒服多了。

想到这里,满丕心中便有了计较,道:“那先生,这新任巡抚当以何人为好?”

郑显时笑道:“大人心里应该更知道答案,朝中刑部左侍郎宪德与大人世代交好,为人勤勉有力,若是能右迁湖北巡抚,想来心中也是会感谢大人恩情。”

满丕便笑道:“那还请先生手书奏章呈递圣上,就说那张连登在任期间贪腐无度,做事不力,如今更是狂悖犯上,请朝廷酌情处置。”

“至于新任巡抚一职,我将修书一封给宪德,一来早做准备,二来也能承我恩情。”

这一番话说完,满丕心里头高兴,便笑道:“先生,既然正事已了,不妨听听那四海班的新戏。据说四海班当家花旦小庆春,身段就跟那柳条似的,想想简直那个妙啊!”

郑显时自无不可,笑着应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这满丕如何打算不说,可是宁忠源此时却感觉到不对。

宁家在朝廷也有自家的关系,这张连登倒霉了自然不说,可是宁忠源在这次校阅中露了脸,好事却变成了坏事。

宁渝如今也长期住在汉阳宁府中,只是偶尔去看下雏鹰营的情况,再就是去老师那里学习,日子却比之前过的好多了。

从这件事情里,宁渝隐约感觉到不对,或者说闻到了危险的味道。

康熙如此作态,想必不会就此罢手,只是在处罚了张连登以后,便会由明转暗。其中宁家首当其冲,毕竟在这件事中,宁家实在是过于靠近中心了。

张连登上的奏章对宁忠源和汉阳营推崇备至,可是放在康熙眼里,却成了威胁。

宁忠源也想到了这一点,脸色带着凝重,忍不住道:“原本以为是好事,却不料祸事上身了。”

毕竟连张连登都吃了挂落,更何况小小的宁家?

宁忠源叹气道:“原本以为除掉了那个陈礼,能够省心两天,可如今这态势,却是更恶劣了几分。”

宁渝冷笑道:“如今这局面,却不是我宁家想躲便能躲过去的,为今之计,只有给总督满丕送银子,喂饱这匹狼,才能缓过去。”

宁忠源点头,“这边我会跟你三叔办好这件事,你却不要担忧。”

宁渝明白,如今的情况比起之前更加恶劣,还需要更多的准备。想到这里,宁渝便说道:“父亲,回头我这边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支持,无论是雏鹰营还是矿盐都需要多派人手和物质,另外针对这次的制炮,我心里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那就是铁矿。”

宁忠源好奇道:“如何?这云梦也有铁?”

宁渝笑道:“在之前寻找矿盐的时候,我便找到了铁,而且那地方的储量很大,位置也十分隐蔽,因此便想着待此番事情了了,就开始炼铁。”

宁忠源有些担忧道:“这同时炼铁,怕是有些吃不消,需要的人力实在是太多了。如今宁家又在风口浪尖上,若是在被人告一个图谋不轨的帽子,怕是万劫不复。”

“禀告父亲,这家族内公开的铁矿,我们回头直接专卖给他人,以表明自家决心,也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举,以掩盖我云梦铁矿。”

“如今宁家正是有进无退,若是退了一步,这后面又该如何?还是需要早做打算。”宁渝跪下说道。

此时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团结全族,共赴难关了。

“他娘的,干了。”

宁忠源原本从内心里就对清廷感到排斥,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心里此时已经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念头,正如萌芽一般,等待着生长。

谁说一定不能成呢?

第二百七十八章 压榨殆尽第二百五十一章 掷弹营,万胜!第二零五章 白莲内斗第四百六十章 难当的大清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为臣道第一百零四章 源头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币还是友谊第五百八十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绂辞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为帝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师变故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为南北第三百七十四章 还能叫八旗新军吗第六十八章 兵败如山倒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占江宁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六十二章 举大白,听金缕第五百八十二章 猎熊计划第三百零八章 摊丁入亩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与义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换铁第五十一章 圣眷第三十三章 后患第三百九十章 谁买谁就是傻子第四十二章 两淮盐商第二百四十六章 铁骑冲锋第五百五十章 大帐惊变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卖个好价钱第二十六章 宁家别院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二百九十一章 布局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为帝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鉴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决战之大战宁锦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证券交易所第一百一十章 乱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业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长枫岭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变世界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晕了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第二十八章 七成药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练潭镇(十)第八十五章 战前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进无退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袭之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欧洲的中国热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九十章 伤亡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税制改革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还有六十年?第三十八章 资本力量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三百零九章 立国称制第三百零五章 亲征杭州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折参奏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袭北硖关(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耻与风骨第二十五章 敢问大志?第二百九十章 收买人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九)第一百一十一章 联姻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于千秋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两百八十一章 江宁谍影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九章 云梦矿盐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个买卖第一百章 年关第三十七章 军事编制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谁求谁第四十二章 两淮盐商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康熙(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与浊流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
第二百七十八章 压榨殆尽第二百五十一章 掷弹营,万胜!第二零五章 白莲内斗第四百六十章 难当的大清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为臣道第一百零四章 源头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币还是友谊第五百八十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绂辞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为帝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师变故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为南北第三百七十四章 还能叫八旗新军吗第六十八章 兵败如山倒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占江宁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六十二章 举大白,听金缕第五百八十二章 猎熊计划第三百零八章 摊丁入亩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与义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换铁第五十一章 圣眷第三十三章 后患第三百九十章 谁买谁就是傻子第四十二章 两淮盐商第二百四十六章 铁骑冲锋第五百五十章 大帐惊变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卖个好价钱第二十六章 宁家别院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二百九十一章 布局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为帝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鉴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决战之大战宁锦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证券交易所第一百一十章 乱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业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长枫岭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变世界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晕了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第二十八章 七成药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练潭镇(十)第八十五章 战前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进无退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袭之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欧洲的中国热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九十章 伤亡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税制改革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还有六十年?第三十八章 资本力量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三百零九章 立国称制第三百零五章 亲征杭州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折参奏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袭北硖关(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耻与风骨第二十五章 敢问大志?第二百九十章 收买人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九)第一百一十一章 联姻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于千秋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两百八十一章 江宁谍影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九章 云梦矿盐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个买卖第一百章 年关第三十七章 军事编制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谁求谁第四十二章 两淮盐商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康熙(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与浊流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