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冰冻三尺

过境迁,短短数年间共和国与日本的关系发生了翻天T化

公元2009年自民党在大选中落败,民主党上台执政,中日关系由此发生重大转变最初两年,因为民主党政府首脑没有参拜靖国神社,主张与亚洲国家、特别与中国改善关系,不再向海外派兵等;所以中日关系有很大改善,双方实现了政府首脑互访,在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合作与交往更加深入

“蜜月”并不长久,不到两年,中日关系发生重大转变

公元2011年,复合蓄电池与超导电:结构,提高工业生产水平一年后,第一座试运行可控核聚变发电站动工建造,拉开了全电力时代的帷幕共和国站在了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列,成为了产业革命的发起者与领头人

表面上看,自蒸汽机、内燃机、核能、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之后,以全电驱动以及可控核聚变发电技术为核心的第六次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产业革命,并没有立即从共和国推广到全世界,短期内主要对共和国的产业结构有着重大影响,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刚刚结束的大背景下,第六次科技革命必然对全球经济与贸易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改变全球产业结构

从共和国自身看,第六次科技革命不但化解了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还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复兴机会

复合蓄电池与超导电动机一诞生,纪佑国就着手大力推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淘汰高耗能、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低端产业,全力发展环保节能、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国内消费在经济中占的比重

具体政策方面,纪佑国采取的方法很简单,即“国退民进”

通过放开由国营企业垄断的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给予民营企业税收优惠、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的力量等等方法,充分调动与发挥民间力量、鼓励民营资本加大在新产业上的投入、确保民营企业的利益,更加有效的将新科技、新技术转变为实际产能

五年来,纪佑国的“新政”受到很多人的质疑,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地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是无与伦比地只要去掉负担与枷锁让民众地才智与能力获得自由发挥地空间无人能够阻止中华民族前进地步伐全世界还在金融危机地余波中苦苦挣扎地时候共和国却以平均每年超过百分之十地速度飞速发展五年间经济总量翻了一番

从长远看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地唯一良药

到公元2015年共和国地人口增长]计将在2021年到2024间转为负增长历史证明如果没有产业技术革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人口减少地时候高速发展甚至将由此进入衰退期日本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衰退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社会地“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数十年萎靡不振关键原因也是俄罗斯进入了“人口负增长”阶段

比起来自外界地挑战“人口老龄化”给共和国与中华民族带来地危害更加严重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地唯一办法就是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增加人均产能达到这个目地地唯一办法就是产业革命利用新型科技与技术提高工业产能用更少地工人生产出更多地社会财富弥补劳动力减少产生地损失

产业革命不是一朝一夕地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共和国、对中华民族来说,如果不能在十年内完成产业革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就将面临“未富先老”的窘境,国家振兴、民族复兴将无从谈起

前五年中,纪佑国全力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为产业革命打下基础

接下来的五年,将是共和国进行产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产业革命不仅仅是一两项关键技术的革命,必须将新技术用于生产,并且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比如横贯全国的数条超高压电网主干线、规模宏大的公路交通体系、建设更多的发电厂、新的经济体制、配套的司法与行政体系等等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与财力

由此可见,纪佑国并不希望在这个时候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

共和国需要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更需要相对缓和的国际环境一年前,纪佑国下定决心打击印度,也是希望借此展示共和国的军事实力,对周边国家起到震慑作用,为共和国创造相对理想的发展环境可是事与愿违,世界上总有那么些人、那么些国

望看到共和国振兴,更不希望看到中华民族复兴

归根结底,共和国与日本的矛盾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矛盾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上“全盘西化”的道路,由此获得数十年的繁荣,成为了亚洲最强大的国家,最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国之一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继续推行“脱亚入欧”的“西化”政策,成为冷战期间西方集团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前沿阵地,由此获得“黄金二十年”,再次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自民党执政期间,日本的核心政策是“美日同盟”

虽然民主党上台后,日本的基本政策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加强政治、外交与军事的自主权,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强化“亚洲国家”身份等等;但是“美日同盟”仍然是日本的核心政策,民主党推行的“自主政策”都以日本作为亚洲核心国家为重点、以慑制共和国为关键

随着共和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逐渐显现,中日对抗变得愈加不可避免

去年,共和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否决了日本“入常”的申请,成为中日关系的重大转折点

接下来的半年内,共和国与日本在经济、贸易、外交等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

2015年底,日本率先对278种共和国商品征收75到150的巨额反倾销关税,随后共和国对322日本商品征收100到200巨额贸易补贴关税,两国的贸易战正式打响2016年上半年,双方贸易额同比下降35

2016年初,日本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要求共和国就滥用二十一项电子、网络、通信产品的专利技术向日本支付240美元的知识产权赔偿金随后共和国提起反申诉,要求日本就盗用十四项与复合蓄电池、超导电动机有关的知识产权向共和国支付380美元的赔偿金

世界贸易组织还没对中日知识产权问题做出裁决,日本就宣布将在台北设特别办事处随后共同社与美联社发布相关报道,日本政府正在设法废除“禁止外售军火”的法律,很可能向台湾出售武器装备或者军事技术共和国立即召回驻日大使,驱逐了日本使领馆人员,将双边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别直到日本政府宣布不会破坏“一个中国”原则,撤消驻台北特别办事处,中日邦交才恢复正常

虽然共和国与日本的对抗没有上升到军事级别,但是所有人都嗅到了火药味

对共和国来说,遏制日本是为了防止日本再次威胁到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避免重演数十年前的惨剧,确保共和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大国地位,不给日本更多的扩张空间

对日本来说,与共和国对抗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成为政治、外交与军事大国,摆脱战败国的地位,成为世界性大国、成为亚洲的头号强国

两国政府进行激烈对抗的同时,双方的民间力量也在暗中角力

半年中,唱主角的正是以彦博为代表的归国华人按照之前的安排,彦博在收购的数十家资源企业的基础上,成立了“三坚资源投资集团”,随后以该集团资产做抵押获得巨额贷款,在海外大肆收购资源类产业短短半年间,“三坚资源投资集团”的规模扩大40,在亚非拉四十多个国家进行资源开采投资

在彦博的带动下,半年间,叶永畿等数十位海外华商先后归国

年初,彦博与叶永畿共同创立了“归国华商联合会”,号召全世界的华人华商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细流汇聚成江河,江河汇聚成大海

在这场被称为“华人总动员”的运动中,仅归国华商带来的资产就高达1800亿美元,为共和国的产业革命注入了澎湃动力

海外华人的“集体行动”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更加巨大

仅“海外农垦”这一项,短短半年内,罗世华等五位华商在非洲与东南亚地区获得的“农垦基地”的规模扩大了两倍,同期日本企业的“海外农垦基地”只增加了14五到七年内,共和国“海外农垦基地”的规模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海外农垦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共和国与日本的矛盾日积月累、错综复杂

做出战略决策之前,纪佑国不得不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摆在他面前的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分析题不管纪佑国怎么选择,共和国与日本的矛盾不会立即化解,更不会由此转好

今日30更,杀上更新状元榜第一位置,

第23章 战略屏障第116章 大国舞台第111章 进攻的空降兵第26章 新班子第88章 瓮中捉鳖第130章 登陆美国第39章 提前参战第4章 秘密颠覆行动第35章 绝境第30章 英雄第57章 挑战书第70章 换位指挥第3章 风声渐紧第6章 战争策划者第82章 大好机会第89章 快速突击第183章 分蛋糕第37章 登陆第116章 大国舞台第79章 纯步兵第18章 民间力量第57章 真正开始第23章 中国问题专家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94章 死亡竞赛第8章 最终目的第27章 挡箭牌第59章 未来第83章 无法指望第75章 一拥而上第66章 来龙去脉第21章 见招拆招第56章 迟到的命令第41章 龙墙第8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03章 被动应战第91章 来势汹汹第135章 超远程奔袭第108章 当机立断第7章 观念转变第121章 见风使舵第115章 附带影响第38章 自主决策第152章 联合第45章 外强中干第38章 自主决策第8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84章 各让一步第53章 快速调整第90章 大方向第88章 开门红第25章 差距第21章 动荡的根源序十七偃旗息鼓第93章 全面调整第107章 脱胎换骨第55章 点悟第6章 拷问第55章 冷遇第52章 制空王牌第35章 祖国第20章 重大消息第50章 笼中的恶魔第45章 国家安全战略第47章 多方因素第43章 大家当第100章 左钩拳第53章 强强对话第59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47章 外交攻势第8章 突然袭击第118章 进军古巴第78章 当面保证第46章 备用计划第76章 有限反击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证第37章 时过境迁第6章 试验部队第33章 亮底牌第10章 理想海军怨第8章 外交归外交第80章 归队第113章 关键问题第4章 热点第13章 头绪第11章 统一进程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00章 左钩拳第129章 登陆作战第18章 钢铁雄心第114章 最后叮嘱第124章 和平契机第154章 另外一个角度第114章 宝刀不老第59章 低空坦克第20章 血性第118章 关键的一小步第64章 一切为了战争第65章 一举两得第120章 枪决生死
第23章 战略屏障第116章 大国舞台第111章 进攻的空降兵第26章 新班子第88章 瓮中捉鳖第130章 登陆美国第39章 提前参战第4章 秘密颠覆行动第35章 绝境第30章 英雄第57章 挑战书第70章 换位指挥第3章 风声渐紧第6章 战争策划者第82章 大好机会第89章 快速突击第183章 分蛋糕第37章 登陆第116章 大国舞台第79章 纯步兵第18章 民间力量第57章 真正开始第23章 中国问题专家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94章 死亡竞赛第8章 最终目的第27章 挡箭牌第59章 未来第83章 无法指望第75章 一拥而上第66章 来龙去脉第21章 见招拆招第56章 迟到的命令第41章 龙墙第8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03章 被动应战第91章 来势汹汹第135章 超远程奔袭第108章 当机立断第7章 观念转变第121章 见风使舵第115章 附带影响第38章 自主决策第152章 联合第45章 外强中干第38章 自主决策第8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84章 各让一步第53章 快速调整第90章 大方向第88章 开门红第25章 差距第21章 动荡的根源序十七偃旗息鼓第93章 全面调整第107章 脱胎换骨第55章 点悟第6章 拷问第55章 冷遇第52章 制空王牌第35章 祖国第20章 重大消息第50章 笼中的恶魔第45章 国家安全战略第47章 多方因素第43章 大家当第100章 左钩拳第53章 强强对话第59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47章 外交攻势第8章 突然袭击第118章 进军古巴第78章 当面保证第46章 备用计划第76章 有限反击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证第37章 时过境迁第6章 试验部队第33章 亮底牌第10章 理想海军怨第8章 外交归外交第80章 归队第113章 关键问题第4章 热点第13章 头绪第11章 统一进程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00章 左钩拳第129章 登陆作战第18章 钢铁雄心第114章 最后叮嘱第124章 和平契机第154章 另外一个角度第114章 宝刀不老第59章 低空坦克第20章 血性第118章 关键的一小步第64章 一切为了战争第65章 一举两得第120章 枪决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