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攻坚战

从总体战术上讲,塞班岛登陆战打得非常惊险。…一

战后,很多人在分析这场登陆作战行动的时候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共和国海军的主力作战舰队没有南下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仅为登陆部队、以及上岸后的陆战队提供了非常有限的空中掩护。受此影响,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塞班岛登陆战打愕异常惨烈的主要原因。

暂且不说舰队没有南下与登陆战血腥惨烈的关系,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共和国海军的主力舰队积极主动的南下,一定能够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吗?

毫无疑问,结果是明确的,即无法确保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

事实上,塞班岛登陆战中,共和国海军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美国海军的问题。千万不要忘记,在共和国海军主力舰队没有南下的同时,退缩在密克罗尼西亚与马绍尔群岛的美军舰队也没有主动靠近马里亚纳群岛,而是呆在共和国海军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外,用舰载航空兵为岛上的美军提供有限的空中支援。

由此可见,舰队没有主动进攻,反映出的是作战能力匿乏的本质性

题。

马尔代夫海战中,共和国舰队与美国舰队都暴露出了攻击能力匿乏的问题,特别是在印度洋舰队与美国舰队的对决中,即便掌握了主动权。而且全力发起攻击,也没能给予美国舰队毁灭性的打击。当然,美国舰队拼命发起的反击甚至没有对印度洋舰队构成威胁。种种情况都证明,在强大的舰队防御系统、特别是由能量武器与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组成的软硬结合的末段防御系统,几乎能让所有精确反舰弹药失去用武之地。再往前看的话,在中美宣战前爆发的那两场海战也证明了这个问题,即在常规海战中,以舰载航空兵为主要打击力量的进攻战术已经难以奏效,急需更有效的制海力量。

当然,更有效的制海办量不是没有,只是还没有被双方完全接纳。

同样在马尔代夫海战中,南海舰队就证明射程超过8四千米的大口径螺旋电磁炮是可靠的制海武器。虽然在实战应用中,电磁炮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射程不够远,以及攻击手段与战术比较单一等等,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在这场规模宏大的海战中。如果没有南海舰队的那轮炮击,共和国海军很有可能空手而归。

可以说,共和国海军已经认识到了电磁炮在制海行战中的地位。

不可否认,美国海军也痛定思痛。认识到了电磁炮的威力。

这一点,从双方的作战部署中就看得出来。

登陆战役开始后,共和国海军第一舰队主动靠近了马里亚纳群岛,随后将护航战舰分成两支编队,一支编队掩护航母,另外一支编队则掩护南下的火力支援舰队,两支编队交替南下,以确保及时补充弹药在掩护航母的时候进行弹药补给。

根据共和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在塞班岛登陆作战中,护航编队承担了大约三成的炮击任务。因为战舰上拥有更加完备的火控系统,不但炮击准确性要高得多,反应速度也要快得多。所以护航编队承担的都是难度较大的支援任务,比如为陆战队提供劲米以内的近距离炮火支援。由此可见,共和国海军主力舰认为登陆作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与之相反,美国海军的行动更加保守。

塞班岛登陆战打响的时候,美国海军的第五舰队与第七舰队仍然在战场外面活动,其中第五舰队在马绍尔群岛北部海域、第七舰队在密克罗尼西亚的莫特洛克群岛,两者与塞班岛的距离郗超过了 四千米。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军没有火力支援舰队,而且协同作战的海上基地均在舰队后方,所以两支美军舰队没有向前线派遣执行炮击任务的护航编队。也就没有为岛上的守军提供远程炮火支援。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塞班岛沦陷前,岛上的陆战队多次要求舰队提供火力支援,而舰队只出动了航空兵,而没有为守军提供更加有效的炮火支援。

可以说,没有舰队的炮火支援是塞班岛陷落的一大原因。

问题是,不能因此把责任归咎到美国海军身上。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海军的大口径螺旋电磁炮还在进行定型测试,没有大批量生产。也就是说,塞班岛登陆战打响的时候,美国海军各主力战舰上装备的仍然是相对落后的轨道电磁炮,而不是能够与共和国海军抗衡的螺旋电磁炮。暂且不说胸磅炮弹的威力比钧千克炮弹差了多少,光是射程上的差距就足以让美军舰队指挥官三思而后行。以当时的情况 如果进行舰队间的炮战,即便美军战舰全部使用火箭增程弹之前提到过。火箭增程弹的精度与威力都比普通炮弹差得多,共和国战舰则使用普通炮弹,两者也有大约劲千米的射程差距。对于航行速度为力节的战舰来说,劲千米大约需要航行,个半小时,而共和国海军的任何一艘战舰均能在,个小时内打光弹药库里的所有炮弹。也就是说,就算美国战舰命大福大,能够避开所有砸来的炮弹,也没有机会用舰炮轰击共和国的战舰。

, 可

当然,美军可以出动航宴兵。共和国舰队也可以出动航空兵。

只不过,在航空兵的对海打击效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即便双方的舰载航空兵都倾巢而出,最后也有可能以舰炮决胜负。

总而言之,在唯一有效的制海武器的性能不如对手的时候,躲远一点总没错。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因为没有合适的制海武器,所以在海战中,交战双方的主力舰队都处于与本质脱节的尴尬境地,即作为主要制海力量的舰队却无法承担起作战职能、即夺取制海权,因此作战使用不明确,在战场上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也就无法充

这个问题的存在,让交战双方在使用舰队的时候都有所保留。

不管怎么说,海军是战略性军种,哪怕是毫无价值的舰队,也不应该轻易放弃,特别是无畏牺牲。也就是说,在没有明确目的、或者看不到确切利益的情况下,海军不会让舰队去冒险,更不可能以牺牲舰队为代价去探索新的战术。回顾心多年前,在上一次太平洋战争中,即便战列舰已经被航母赶出了海战舞台。交战双方也没有轻易牺牲战列舰。而且在战争后期的登陆作战行动中,战列舰确实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而世界上最后一艘战列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快半个实际之后才从美国海军中退役。

在战术大变革的时代,在新的海上霸主出现之前,共和国与美国都不会轻易放弃以航母为核心的主力舰队,更不会拿主力舰队去冒险。

当然,不是所有作战力量都值得保护。

不管怎么说,航母只是作战武器的承载平台,即航空兵的活动基地。在舰队不能冒险的情况下,不等于航空兵不能冒险。

从交战双方的战役部署来看。航空兵都是可以消耗的作战力量。

在共和国海军2支主力舰队后弈 牺千米之内,各有2座海上基地,而且其中至少,座海上基地为战术航空队服务,即主要部署战术战斗机。如此一来,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出动近千架战斗机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从出动效率来看,一次出击最多能够出动劝架战斗机。也许有人认为,上千架战斗机的价值超过了,支舰队。这个。说法没有错,可是在战争时期,衡量军事力量价值的主要标准不是市场价格,而是大规模批量生产的难易程度。和平时期,战斗机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是技术高,而这其中又包括了大量知识产权。从批量生产的角度看,几十吨重的战斗机肯定要比几万吨重的战舰更容易生产,而且在仅仅考虑原料成本、零备件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战斗机的制造成本肯定比战舰低。即便从武器性质分类来看,战斗机属于战术武器,战舰属于战略武器,而战术武器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消耗性武器”。

与共和国海军一样,美国海军也在2支舰队后面各部署了 座海上基地。而且2座海上基地可以交叉支援舰队作战。即能保证同时动用2座海上基地上的航空兵,为,支舰队提供空中支援。

这一部署说明,两支海军都不想让舰队遭受损失。

作战部署决定了作战战术,也就决定了战场态势。

,正沤比北

在舰队不肯主动出击的情况下。双方都无法确保制空权与制海权,也只能尽量出动航空兵来夺取制空权与制海权。正是如此,双方战术航空兵争夺制空权的战斗贯穿了整个登陆作战。根据双方公布的战报,在塞班岛上的最后一批美军被共和国陆战队用绰号“掩体终结者”的智能反坑道弹药从地下工事里赶出来的时候,双方航空兵总共交手上百次,大大小小的空战打了不下劲场,仅在空战中被击落的战斗机就超过了 曲架,算上被地面防空系统击落的战斗机、以及损失的其他作战飞机损失仅次于战斗机的就是用来搜救跳伞飞行员的海上巡逻机,双方为了争夺这座岛屿,总共损失了友口架飞机,阵亡飞行员超过4四人。

如此惨烈的战斗,考验的不单单是双方官兵的战斗意志,还有双弈的战争生产能力。

到战斗结束的时候,共和国海军总共向前线增派了沏架战斗机与大约劲架其他作战飞机。也只相当于补充了战斗机损失的蕊,其他战机损失的概。美国海军也在塞班岛登陆作战结束前向前线增派了旭架战斗机与大约劝架其他作战飞机。更重要的是。双方补充的都是新式作战飞机。也就是说,在塞班岛登陆作战期间,双方的战争生产能力已经开始发挥威力。根据共和国当局在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到毖年明份,共和国的战斗机月产量已经高达 曲架,预计年产量将超过旧。架前4个月的月产量并不高,计划在曰年将战斗机的平均月产量提高到功架,并且将产能再提升一倍,达到年产万架。美国的情况不会差到哪里去,根据美国联邦政府制订的战时生产计划,毖年的战斗机产量将突破,四。架,到四只超虹万架。可以说,塞班岛登陆作战期间,共和国与美国的战斗机生产工厂已经开足马力,所有生产线都以最高效率运转,几乎达到每天都能生产6架战斗机的最高产能即,条生产线,年生产四架战斗机。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共和国海军增派给前线的口架战斗机,也就相当于共和国所有战斗机工厂在月分前出天的产量。

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如此巨夫的生产能力,也就不可能打如此巨大的消耗战。

相对而言,真正的问题不是战斗机产能跟不跟得上,而是飞行员的培养速度能不能超过阵亡速度。

要知道,即便在磁悬浮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的引世纪中叶,飞行员仍然是军队中技能含金量最高的军人。虽然在战争爆发前,共和国与美国都想方设法扩充飞行员队伍,并且设法增大飞行员储备。比如共和国将飞行员的平均服役年限由7年降到3年,除掉近2年的刮练时间,相当于只有!年的服役期限。即在基本掌握了战术要领之后就将离开部队。以此获得了大约3万人左右的储备力量。美国也已类似的方法培养与储备了3到4万名能够驾驶战斗机作战的飞行员这基本上是国家储备能力的极限,因为退役飞行员要想保持技能,唯一的旧尤是加入民航系统,成为民航飞机的驾驶员。或者飞行聪小”果长期不与飞机打交道,2年之后就不再适合飞行,而像共和国与美国这样的航空大国,民间航空领域最多也就只能容纳3万多名冗余人员。再多的话,肯定会对民航系统造成影响,和平时期也难以推广。但是战争爆发后,这些储备人员不可能立即上手。别的不说,共和国在曰年的主力战斗机就与曰年时的主力战斗机不一样,因此应征入伍的预备役飞行员肯定需要时间去熟悉新的战斗机,以及新的作战战术。因为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加上预备役飞行员每年都有大约 四个小时的练时间正规部队飞行员的年均练时间已经由引世纪初的劲个小时提高到,凹个小时,这主要是战斗机普遍采用螺旋磁感应推进系统。不再消耗昂贵的航空燃料,飞行成本大大降低,所以适应性练只需要劲到如个小时,也就是平均2个半月,而练内容也以掌握新战术为主。

问题就在这里,毛练周期不算长,可是练设施并不多。

拿共和国海军航空兵来说。到毖年月初只有4支专门用来强化预备役飞行员作战技能的航空练大队和平时期只有2支,按照每个大队刀架教练机、每架教练机能够同时培铭飞行员,且飞行员的练合格率在糊左右,那么 个大队在一个练周期内也就只能培刮劲名合格飞行员。按照2个周期计算,到塞班岛登陆作战时,海航最多培了,沏名战斗机飞行员。考虑到塞班岛为主要战场,将8成飞行员派过去。也就只能补充大约,细名飞行员,而在塞班岛登陆作战期间,共和国海军航空兵损失的战斗机飞行员在四名左右包括伤员。

由此可见,共和国海军航空兵培飞行员的速度比不还是损失速度。

类似的情况在美国海军也存在。即损失的飞行员要比损失的战斗机多,而补充飞行员要比补充战斗机更加困难。

有人将塞班岛登陆作战当成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用鲜血与生命堆砌成的战斗,与航空兵的惨重损失不无关系。

问题是,与陆战队的损失比起来,航空兵的这点损失就算不了什么了。

虽然前面已经提到,共和国陆战队依靠“蜂群战术”出敌不意的登上了塞班岛,并且迫使美军撤出塞班市,退守塔波乔山,轻而易举的获得了登陆场,并且在占领塞班市之后获得了供运输舰卸货的码头,但是在随后的战斗中,共和国陆战队的官兵怎么也没有想到,之前还那么不堪一击的美军陆战队竟然振作了起来,而且爆发出了非常惊人的战斗力。更加重要的是,塞班岛是一座面积接近劲平方千米。南北长多千米、东西宽近旧千米的“大岛”。全岛最高的塔波乔山海拔大约加米。是一座由火让 喷发形成的山脉,或者说是一块巨大的花岗石,加上美军修建了贯通全岛、四通八达、无处不在地下坑道,攻占塞班岛就不再是“热带岛屿七日游。那么轻松的事情了。

共和国陆战队上岛的第二天,也就是月旧日,伤亡数字就超过了弓

要知道,在第仁天的战斗中。伤亡官兵还不到 凶人!

明仔虱。随着第二个陆战旅的先头部队到达塞班市,率先登陆的第 陆战旅的2个营开始舟南面的塔波乔山推进。

2万多名共和国陆战队官兵的噩梦从此开始了。

南下进攻的第一天”助名陆战队官兵用了近旧个小时,前进不到劝米,就在美军的顽强阻击下,准确的说,是在美军依托地下坑道系统建立的防御阵地面前停了下来。并且把推进的希望寄托在了火力支援上。

随着夜色降临,应召而来的火力支援舰队粉墨登场。

针对美军防御阵地的炮火打击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6艘火力舰与伴随行动的旧多艘战舰总共向面积不到力平方千米的美军阵地投掷了大约2万吨弹药,其中两成是按照陆战队提供的目标数据进行的精确打击。

问题是,当陆战队在天亮后再次前进的时候,从地下钻出来的美军再次成了拦路虎。

明旧日下午,火力支援舰队再次赶到,又用密集得如同暴风雨的炮弹与导弹将美军防御阵地从头到尾耕犁了一遍。

不得不承认,美军在修建地下防御工事的时候,非常舍得。

根据战后实地考察,美军几乎用专门锻造的装甲钢板加固了每一条地下坑道,以及每一座地下防御工事。并且根据工事的位置、深度、重耍性等等数据,精心设计了顶部装甲钢板的厚度与敷设结构,在一些面积较大的地下事内还设置了底部承载系统,以加强整体防御能力。保守估计,仅在塞班岛上,美军就用掉了大约 出万吨钢材,对长千米的地下坑道与总面积超过旧万平方米的地下防御工事做了加固处理,即便是防御级别最低的地下坑道也达到了抵抗哟千克级电磁炮炮弹直接轰击的水平。

可想而知。火力支援舰队的第二轮打击仍然没有多大效果。

明 日下午,第,陆战旅不得不停下前进的步伐,开始寻求新的进攻战术。

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塞班岛登陆作战将是一场非常艰苦,也非常血腥的战斗,而这些人中就包括共和国元首裴承毅。

按照裴承毅的命令,月旧日夜间,第三个陆战旅就登上了塞班岛。

制订作战计发 的时候,陆战队只准备了3个陆战旅。当时连裴承毅都认为,在火力支援充足的情况下。动用总兵力接近2万的3个陆战旅已经足够了。毫无疑问,从之前的战斗来看。3个陆战旅肯定不够。正是如此,“缺?刀儿日凌晨开始,驻扎在琉球联邦的第?陆战旅,也就是唯一的一个战役预备队就登上了垂直起降运输机,经“海南岛”号海上基地,在月力日之前全部到达塞班岛。到此,参加塞班岛登陆作战行动的共和国陆战队已经达到4个旅。总兵力大约飞功人大约2万名战斗人员,因此实际战斗力相当于陆军的个战斗旅。

实事求是的讲,共和国当局也对塞班岛上的恶战有所准备。

进攻受阻之后,除了增添兵力之外,陆战队还在积极寻求新战术,以及更加有效的进攻手段。

当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威力钻地弹药。

根据陆战队的作战记录,在月底之前,陆战队航空兵编制上隶属于陆战队,作战时则由海军航空兵统一指挥就在岛上使用了好几种专门为攻坚作战、特别是对付坚固的下防御工事设计开发的新式钻地炸弹。其中就包括采用第五代战术核弹头的钻地武器。不可否认,这些大威力武器的效能非常惊人,陆战队能够在月匆日将战线推到塔波乔山。占领国会山镇,基本上歼灭岛吗北面的美军,就与这些弹药有很大的关系。问题是,大规模使用大威力弹药的后果也非常严重。要知道。塞班岛是一座火山岛,准确的说。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虽然岛屿下面的火山已经好几万年没有活动了,塔波乔山也只是一座死火山,但是马里亚纳群岛本身就是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积压形成的。群岛东面就是世界上平均深度最大的马里亚纳海沟,而该地区的地质活动非常频繁。用地质学家的话来说,在塞班岛上使用那些爆炸威力达到数十吨、甚至上千吨的大威力弹药,等于向沸腾的油锅里洒水,是愚蠢而且危险的举动。事实上,在月万日。也就是陆战队航空兵首次在岛上使用千吨级战术核弹头的当天,塞班岛东面大约劲千米处发生了一次旺级地震。虽然是深源地震。而且震级不高,没有引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但是谁都知道,这次地震肯定与共和国军队在塞班岛上的作战行动有关,与那些威力惊人的弹药有关。

在数百名地质学家联名上书之后,裴承毅在月引日下达命令。禁止使用爆炸威力超过 吨的大威力弹药。

虽然陆战队的将士有点不以为然,毕竟没有几个军人动地质学,也没有多少军人会把地质学家的话放在心里。但是元首的命令仍然得到了执行,毕竟军人是纪律性动物,没人敢违背最高统帅的命令。

不能使用大威力武器,就只能虽寻他途。

从某种意义上讲,塞班乌登陆作战持续数个月,也与战术探新有很大的关系。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陆战队的官兵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用推土机掩埋美军地下工事的出口,或者对的下工事的出口进行爆破。还有人提出向地下工事灌水,甚至有人提出用毒烟把藏在地下的美军熏出来。当然。这些办法不是没有效果。而是实施起来的难度太大,且效率不高。拿“掩埋法”来说,美军的地下防御系统里有好几套可控聚变反应堆,能够以电解的方式制造氧气,加上有地下水源与足够守军坚持大半年的给养,就算把美军埋住,也不等于高枕无忧了。更何况。美军早就有所防备,比如准备了不少的钻探设备,随时可以在别的地点开辟出口。共和国陆战队再厉害,也不可能用钢筋混凝土与钢板把整座塞班岛包裹起来吧。

直到月下旬,陆战队才获得了一种真正能够让美军胆怯的攻坚利器。即代号“掩体终结者”的智能反坑道弹药。

与其说是弹药,还不如说是一种智能机器人。

,万

这种相当于一个篮球大小的智能机器人由一具精力螺旋桨驱动,配备了可见光与红外线摄像机,因此可以由士兵操控。进入坑道之后。如果通信受到干扰,则可以按照预定程序作战,比如利用配备的小口径电磁枪消灭坑道内的有生目标因此该机器人上还有一具生命传感器,专门用来在坑道内搜寻活着的敌人。更重要的是,如果遇到地下掩体。而且没有能够赶在敌人关闭掩体大门之前进入掩体如果进入了掩体。智能机器人则会引爆携带的炸药。直接摧毁掩体,智能机器人就会用携带的超声波探测系统对掩体进行探测,确定掩体的结构之后,转为挖掘模式,并且将携带的炸药敷设在掩体外面的金属壳体上。当炸药引爆之后,就会以共振的方式在掩体内产生足以让人员致死或者致残的震荡波与次声波,达到杀伤掩体内有生力量的目的。

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武器。

在最初的时候,美军还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种智能武器。到战役后期,随着美军搞清楚了“掩体终结者”在对付有装甲防护的地下工事时的方法后,美军也找出了相应的应对办法,比如设置更多的隔音层。

问题是,几乎没有任何材料能够隔绝次声波,也就没有办法彻底消除“掩体终结者”的威胁。也就是说,就算美军不会被震荡拨震死。也会在高强度次声波的攻击下致残。甩为次声波最容易对脑组织与神经系统产生破坏,所以被“掩体终结者”致残的美军官兵基本上都成了疯子。根据共和国在战后公布的资料,塞班岛登陆作战中,几乎所有被俘美军官兵都出现了智力障碍。半数完全丧失自我生存能力。比杀死一个人更加残忍的,肯定是让他发疯。

当然,“掩体终结者”也是极为昂贵的“先进武器”。

即便得到了海军陆战队的批量订单。“掩体终结者”的成本价也超过了陆战队的所有主战装备,更别说那些弹药了。这也很好理解,作为智能武器。掩体终结者”中最昂贵的就是具备初级智能的火控计算 撇一

问题是,比起陆战队官兵 “掩体终结者”的价格问题就不那么重

要知道,按照战时标准,诺工人 年就能生产旧台“掩体终结者。”按照军人价值为工人的2倍计算。为了拯救,名军人的生命。消耗力台“掩体终结者”也不会亏本。如果算上阵亡军人家属抚恤金等等,那还赚了不少。

正是如此,在塞班岛登陆作战的后期。“掩体终结者”几乎成了陆战队的万金油。

按照陆战队的作战记录,到塞班岛登陆作战结束的时候,总共使用了锁。多台“掩体终结者”而回收的不到沏台如果没有遇到地下工事,“掩体终结者。还能由地面上的操控人员回收再利用,也就是说消耗了3旭多台。按照美军的作战记录,塞班岛上的地下防御工事在口。个左右,按照半数被摧毁计算,差不多也需要丑。多台“掩体终结者。”所以共和国陆战队的消耗不算惊人。

当然,“万金油。不是万能的。

面对共和国陆战队的“新式武器。”在防御手段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美军只能改变防御战术,即不再依靠地下工事被动防御,而是来到地面上,与共和国陆战队交战。

因为美军缺乏重装备,所以反击行动主要在夜间进行。

如果说“掩体终结者”让美军发疯的话,那么美军在夜间的反击行动就让共和国陆战队的官兵难以忍受。

根据共和国陆战队在战后做的统计。大约半数伤员都是因为忍受不了美军在夜间的反击与骚扰,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做出错误举动,而被美军打伤。另外,在塞班岛登陆作战期间,至少有幼名陆战队官兵因为“精神状况不适合继续作战”而被送离战场,而这些官兵几乎都是因为得不到足势的休息而过度紧张。最终精神崩溃。

时军人来说,这就是战争最残酷的地方。

,正沤比北

某些极端情况下,过于巨大的精神压力,往往给人生不如死的感觉。虽然这只是暂时性的极端情绪,只要能够冷静下来,就不会做出愚蠢举动,但是在战场上,不但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也很难愕到帮助,所以这种暂时性的极端情绪会对官兵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按照一些军事心理学家的分析,绝大部分的战斗伤亡都与情绪失控有关,而军人在战场上犯的错误,也与情绪失控有关。

更重要的是,这种磨难很难忘记,往往会伴随一生。

如果在和平时期,还可以以提前退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是在战争时期,在完成兵役之前,军人是没有资格选择退役的共和国与美国都有类似的兵役制度,即在服役满多久之后就可以退役,而不是战斗到死、或者活到战争结束,也就无法用提前退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当军人不得不忍受精神折磨的时候,往往会以更加极端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比如,屠杀战俘!

塞班岛登陆作战后,共和国当局至少处理了劲多起与杀俘有关的军事案件,并且判处了数十名军官。虽然共和国当局没有公布任何与之有关的详细资料,比如到底有多少美军官兵在投降后被杀害,以及有多少共和国军人卷入其中,但是从战役的结果,也就是只有不到一成的美军官兵成了俘虏来看,在塞班岛战场上,杀俘的情况肯定不罕见。只是以当时的情况,很多杀俘行为都显得模棱两可,比如因为语言障碍。在美军官兵投降的时候,共和国军人理解错误,从而开火击毙投降的美军官兵。总而言之,关于共和国陆战队也包括后来参与太平洋战争的陆军部队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杀俘行为,直到战后都存在争议,而且争论最大的就是杀俘行为是个体事件,还是群体事件。

事实上,谁也不能否认,在任何一场大规模战争中,杀俘事件都不可避免。

不管怎么说,这场血腥的登陆作战。让共和国与美国军人尝到了世界大战的味道。

直到8月。日,最后一支美军才在岛呜南端的纳夫坦角被赶到地面上,向将其包围的共和国陆战队缴械投降,塞班岛登陆作战行动到此结束。

在这场持续近3个,半月的战斗中,美军总共损失官兵致四余人其中阵亡 的。余人,共和国陆战队伤亡官兵,力四余人其中阵亡刃。余人。要知道,这是在一座面积不到如平方千米的岛屿上进行的战斗。相当于在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都有大约,四个将士的亡魂!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结束之前,交战双方需要付出旧万名官兵阵亡的惨重代价。

母庸置疑,这个伤亡率太大了。

受此影响,占领塞班岛之后。共和国海军与陆战队没有按照最初制订的计刮南下攻占提尼安岛,更没有急着攻打关岛,而是让部队就地休整。并且积极调整作战部署,寻找新的进攻战术。

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不管对哪一方来说,过于惨烈的战斗都会使胜利失去意义。

正是如此,塞班岛登陆作战结束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却刚刚起头。还远没有到结束的那一天。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在下次交战之前。除了需要积蓄起足够强大的力量之外,还得找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战法战术,努力降低战争伤亡。对于双方的前线将士来说,这也是难得的喘息机会,更是总结实战经验教的宝贵机会。谁能够更多的理解与吸收用战友的生命与鲜血换来的实战经验。谁就更有机会活到下一场战斗结束的时候!

第8章 再起波澜第120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59章 战场求生第26章 新班子第3章 换届选举第20章 军事禁运第61章 硬仗第91章 斡旋第49章 风云再起第95章 眼高手低序十一秘密转运序十九民族之魂第51章 第一张战略牌第45章 外强中干第83章 民族主义浪潮第6章 性格决定成败第118章 进军古巴第3章 秘密同盟第42章 未发生的叛乱第21章 抢占制高点第115章 攻坚战第31章 爱国者第28章 新思维第5章 区别对待第152章 峰回路转第2章 军情局长的面子第59章 战场求生第135章 绝不能失败第117章 南方决战第27章 致命的误伤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68章 必争之地第154章 另外一个角度第114章 蜂拥而至第64章 重量级说客第28章 共和国的愤怒第18章 挖墙脚第51章 步步逼近第41章 必然选择第43章 演变的世界第68章 必争之地第48章 偷袭第105章 最佳战果第21章 战争到来第95章 大规模歼敌第1章 科学怪人第69章 人质第16章 关键决策第49章 因循守旧第1章 激活第18章 渔翁之利第19章 安全基石第46章 备用计划第40章 玩概念第107章 大胆设想第29章 野心家第66章 十年磨一剑第67章 快速船队第63章 总理的决断第61章 总体战略第42章 两难处境第57章 挑战书第35章 有备而来第109章 持续消耗战第18章 军长大会第79章 表演时间第3章 秘密同盟第53章 巅峰之作第79章 纯步兵第74章 情报网络第21章 因势利导第49章 核战争阴云第68章 量才为用第73章 高耗费战争第128章 知错就改第60章 战役穿插第34章 别有用意第38章 战争迹象第63章 他山之石第8章 复杂化第24章 扑朔迷离第48章 圆满结果第30章 英雄第12章 搭台唱戏第27章 高端竞争序十八神秘物质第38章 定位第48章 圆满结果第31章 干扰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28章 亲自动手第6章 拷问第2章 各尽其职第14章 苗头第45章 高节奏航空作战第15章 表态第22章 局外人第4章 冰冻三尺第38章 战争迹象
第8章 再起波澜第120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59章 战场求生第26章 新班子第3章 换届选举第20章 军事禁运第61章 硬仗第91章 斡旋第49章 风云再起第95章 眼高手低序十一秘密转运序十九民族之魂第51章 第一张战略牌第45章 外强中干第83章 民族主义浪潮第6章 性格决定成败第118章 进军古巴第3章 秘密同盟第42章 未发生的叛乱第21章 抢占制高点第115章 攻坚战第31章 爱国者第28章 新思维第5章 区别对待第152章 峰回路转第2章 军情局长的面子第59章 战场求生第135章 绝不能失败第117章 南方决战第27章 致命的误伤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68章 必争之地第154章 另外一个角度第114章 蜂拥而至第64章 重量级说客第28章 共和国的愤怒第18章 挖墙脚第51章 步步逼近第41章 必然选择第43章 演变的世界第68章 必争之地第48章 偷袭第105章 最佳战果第21章 战争到来第95章 大规模歼敌第1章 科学怪人第69章 人质第16章 关键决策第49章 因循守旧第1章 激活第18章 渔翁之利第19章 安全基石第46章 备用计划第40章 玩概念第107章 大胆设想第29章 野心家第66章 十年磨一剑第67章 快速船队第63章 总理的决断第61章 总体战略第42章 两难处境第57章 挑战书第35章 有备而来第109章 持续消耗战第18章 军长大会第79章 表演时间第3章 秘密同盟第53章 巅峰之作第79章 纯步兵第74章 情报网络第21章 因势利导第49章 核战争阴云第68章 量才为用第73章 高耗费战争第128章 知错就改第60章 战役穿插第34章 别有用意第38章 战争迹象第63章 他山之石第8章 复杂化第24章 扑朔迷离第48章 圆满结果第30章 英雄第12章 搭台唱戏第27章 高端竞争序十八神秘物质第38章 定位第48章 圆满结果第31章 干扰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28章 亲自动手第6章 拷问第2章 各尽其职第14章 苗头第45章 高节奏航空作战第15章 表态第22章 局外人第4章 冰冻三尺第38章 战争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