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新德里的灾难

子。

虽然城外炮声隆隆,机动预备队正在与共和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决战。但是市区内的印度军民却在讨论传单上的内容。

鲁拉贾帕尼是不是已经离开新德里了?

新德里是不是被包围了?

外面是不是有百万大军?

守军会不会炸毁整个新德里?

恐慌情绪迅速蔓延,感到绝望的不仅仅是市民,还有军人,特别是那些网刚响应鲁拉贾帕尼的号召。拿起武器的军人。

口点过,大约数千名撕掉肩章的预备军人与数万名市民冲破了卫戍部队设在总理府外面的封锁线。涌入总理府。他们看到的只是空空如也的总理府,没有看到那个信誓旦旦要与新德里共存亡的总理。

鲁拉贾帕尼已经逃走的消息迅速传开。

不再是传闻,而是事实。

市区内的局势立即失去控制,原先还按照政府下达的战时命令留在家里的市民纷纷走上街头,大肆哄抢物资。虽然古吉拉德立即下令出动军队进行镇压,但是前去镇压的军队很快就乱了套,不少军人甚至脱下军装加入了哄抢队伍。毫无疑问,极端情况下,镇压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别的不说。新德里守军中,大半部分都是刚刚征召的预备军人,而这些军人中大半部分又是新德里本地人。要他们去镇压自己的亲人与朋友,可能吗?对于这些没有多少士气的军人而言,保命才是首要目的。再说了。总理都为了保命逃离新德里,凭什么还要军人留下来等死?

古吉拉德没有意识到这个错误,反而派了更多的部队去镇压暴动。

派得部队越多,暴乱越严重。

虽然已经无法考证到底是谁开了第一枪,但是在第一次枪声响起之后,暴动变成了流血冲突,随后又演变成了镇压部队与拿起武器的市民之间的战斗。

共和国军队攻入新德里之前,新德里的守军首先打起了巷战。

占点左右,一支由数万名武装平民组成的部队冲进了位于亚穆拉河东岸的第打手 ,而且很多新德里籍的印军士兵在战斗中倒戈,加入了平民战线。战斗一直持续到口点左右,平民占领营地。随即开始哄抢囤积在营地里的军事物资。准确的说,是为第万多名官兵准备的上千吨粮食。

对新德里的平民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粮食。

全国进入战争状态后,印度政府全面取消了市场交易,以配给的方式为全国民众提供生活物资。虽然新德里是首都,得到了额外照顾,但是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按照印度政府的规定,旧岁到的岁的男性成*人每月口粮巧千克、女性角千克,旧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每月口粮万千克,的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口粮匀千克;除了粮食,其余副食品。以及生活必须品都受到产格控制。比如男性成*人每月只能领取千克猪肉。

从某个角度讲,印度政府的做法无可厚非,任何国家在战争时期都会对战略物资加以管制,而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更重要的是,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恒河平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农业耕种地区。每年能种三季水稻,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粮食生产国第一是共和国、第二是美国,粮食产量并不低,但是比起其庞大的人口数量,印度的粮食产量根本就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大约三分之一的粮食需要进口。战争爆发前,印度的战略粮食储量仅够满足全国3个月所需,而印度制订的战争计哉是坚持好几年。恒河平原在口月之前沦陷口月是粮食收割期,印度丢掉了最大的“战略粮仓”粮食问题更加突出,加强管制理所当然。

从这个角度看,裴承毅坚决主张先东后西的战略进攻路线,很有道理。

恒河平原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产区。但不是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印度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以新德里为中心、仅占印度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的西北地区。也就是说。控制了恒河平原,西北地区的印度人就将面临吃饭问题。

事实上,在裴承毅忙着指挥军队攻打新德里与苏拉特的时候,缅甸与尼泊尔派遣的占领军正在积极组织占领区内的印度人出来收割粮食。为了获得当地人的信任,占领军不但没有征收粮食,还出人出力帮助印度人收割粮食,并且答应按照双方的协商价格,让印度人用丰收的粮食换取化肥、农药、种子、农具等农业生产物资。随着占领区政策逐步出台,占领军还答应当地人以粮食、农副产品从占领军那里换取布匹、药品、家电、自行车、煤炭等等生活必需品。对占领区内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占领军的这些政策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

毫无疑问,新德里的市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更重要的是,战争爆发之后。共和国空军一直在轰炸新德里。虽然没有专门针对新德里的粮食仓库,但是仍然有不少存放粮食的仓库,川止平队控制的仓库遭到了舞要命的是为了摧毁令毋工一,物资。轰炸机经常使用添加了织热剂的燃烧弹。最保守估计,至少有万吨粮食被烧成了灰烬,而这相当于打手 劲万新德里军民一个月的口粮。对于原本存粮就不多的新德里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灾难。

因为产粮区过早沦陷,大量存粮被毁!所以在口月初,印度政府调低了配给额度,将粮食供应削减了三分之一。即便如此,很多市民仍然无法按时领到口粮,因为新德里的存粮太少了。根据留在新德里的记者与外国使馆人员在战后提供的消息,口月旧日,新德里黑市上的大米卖到了每千克心口万卢比,如果按照印度官方汇价相当于旧美元,如果按照黑市汇价则相当于打手 四美元。无论哪个价格,都贵得惊人。

要知道,同期的国际黄金价格也不过每克的美元。

由此可见,口月力日。新德里大部分家庭的米缸都见底了。

与饥饿的市民成反比的是,新德里守军并没饿肚皮。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除了提高军人的配给额度之外,印度政府还首先保证军队粮食供应。说实话。印度政府这么做,也是希望能够招到更多的军人。反过来说,很多“响应”号召的年轻人,不过是想到军队里混口饭吃,并不是真心替政府卖命。早在月力日之前,印度宪兵就枪决了几个名盗取军事物资的军人而这些军人盗取的不过就是几袋大米或者面粉,根本不是所谓的军事物资。而这些盗取“军事物资”的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有好几个孩子的父亲,他们所做的,不过是想让自己的子女填饱肚子。

其实从口月初开始,新德里的“饥饿”问题就已经非常突出了。

根据一些记者从新德里发回的报道。每天都有人饿倒在街头上,新德里市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白天开放活动的机会四处寻找食物,新德里郊区与市区公园内,能够食用的野菜早就被人挖掘一空了,还有部分市民卖儿卖女,从郊区的农民手里换粮食,新德里郊外甚至有几处“人口贸易市场”。

名法籍印度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市场上交易的不仅有儿童,还有成年女性、特别是年轻漂亮的女性,一名儿童最多能换到坠千克粮食,而一名名岁的年轻女性能够换到!田千克粮食,漂亮的还能换到四千克粮食。控制交易市场的都是一些有背景的军人。而在幕后支持这些军人、提供粮食的。则是一些国际人口走私集团。

战后,这名记者还进行了追踪调查,大部分人口都被卖到国外。男性儿童主要被送往非洲战乱地区。有的成了军阀手下的娃娃兵。有的则成了种植园里的奴隶;女性儿童主要被卖到了一些偏远国家或有人口比例严重失衡的国家,其中部分经过多次转手后被卖到了共和国;成年女性主要被送往欧洲、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绝犬部分成了黑手党控制的地下故院里的故女。

根据该记者得出的调查结果。短短打手 个月之内,至少有万儿童与2万成年女性被贩卖,舰都没能活到灼年。因为走私集团主要通过巴基斯坦与尼泊尔将贩卖人口送往世界各地,所以该记者公布了相关报道之后,巴基斯坦与尼泊尔政府逮捕了数百名军人,其中数十人被判刑。

新德里的灾难不是一座城市的灾难。而是一个国家与一个民族的灾难。

问题是,这能够怪那些利益熏心的人口贩子吗?

用一名被牵扯到该事件中的美国政客的话来说,用劲千克粮食就能换来一今年轻漂亮、百依百顺的女人,只要不是把钱视为粪土的正常人都会动心。用商业法则来说,在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一百万的情况下。就算是掉脑袋的买卖,绝大部分人也会铤而走险。

问题的根本还是在印度政府,如果让市民填饱肚皮,谁会出卖自己的亲人?

政府还有威信的时候,市民不会造反。作为一个逆来顺受。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争取到独立地位的民族来说,民众不会在枪口的威胁下造反。只有当政府完全丧失威信。军队不再受政府控制的时候,民众才会造反!

哄抢了第一座军营,再也没有办法阻止饥饿的市民哄抢第二座、第三座,,军营。

到当天晚上,暴动的市民洗劫了打手 座军营,抢走了大约3万吨粮食。

毫无疑问,对打手 咖万新德里市民来说,3万吨粮食连牙缝都塞不满。更重要的是,随着哄抢开始,随着部分市民扛着粮食袋回家,那些家里还有点存粮、还在观望的市民也加入了进来。

乱世中,粮食当然是越多越好。

当天晚上,为机动预备队运送军粮的车队在新德里郊区遭到伏击。

当然,伏击者不是共和国军队,而是武装平民。

押送部队的的0多名官兵包括劲多名司机全部被打死,救援部队赶到时,车队已经被洗劫一空。劝多辆卡车全被焚毁。

这天晚上,裴承毅向所军与引旱下达了只防御不反击的命令。

因为早就派遣预警机与无人侦察机监视新德里市区内。,所以新德甲发生了什么事情,裴承毅非常清

调整作战行动后,裴承毅没有忘记联系项铤辉,让总参谋部尽快送一批粮食过来。

新德里的暴乱表明,市区内的存粮快要见底了。换句话说,谁能为打手 叨万市民提供填饱肚皮的粮食,新德里就属于谁。

耸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谁能让新德里守军吃饱饭,守军就为谁卖命。

随着哄抢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军人加入了哄抢行列。军人也是人,也要吃饭。首先闹事的就是那些营地遭到洗劫的部队,因为粮食已经被市民抢走了,而且分散在了成千上万的家庭手里,从平民手里收缴粮食显然不现实,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抢别的营地,或者去抢由卫戍部队控制的仓库。

军队加入抢掠行动,局势再也无法控制。

到引日上午,冲突已经变成了“内战。”营地没被洗劫的军队拼死保卫营地,而没有粮食的军队则拼死进攻。

整个新德里都疯狂了,军人不再为国家作战,而是为自己的肚皮作战。

“内战”进行到中午,交战的印军突然停了下来,将矛头转想了最受优待的新德里卫戍部队。

在印军众多作战部队中,首都卫戍部队的地位最高。

作为绝对忠诚于总理的武装力量,首都卫戍部队不但在平时负责新德里的安全,战时还成了直接听从总理指挥的军事力量。虽然半数以上的卫戍部队以保护转移的政府官员为名离开了新德里,但是仍然有近一半的卫戍部队留在了新德里。一般情况下,卫戍部队并不参加正面战斗,其主要任务就是监督其他部队,性质类似于宪兵。按照鲁拉贾帕尼的授权,卫戍部队的实际权力远远超过了宪兵,甚至可以处决其他军队的军人。与之相当的是,卫戍部队的待遇远超过一般军队,不但粮食供应不成问题,其他生活物资极端丰富。还能享受到其他部队所没有的特殊待遇。比如,卫戍部队所有军官与大部分士兵的家属都得到了照顾,甚至很多都已离开新德里。

直以来。其他部队对卫戍部队是敢怒不敢言。

当相互火并的印军明白过来之后,肯定会把矛头对准卫戍部队。

卫戍部队的营地没有遭到哄抢。肯定有很多粮食。

当天下午,就有数个师的数万名军人涌向位于郊外的卫戍部队营地。

结果可想而知,警告无效之后,守卫营地的卫戍部队官兵首先开火。虽然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有数百名印军被打死,上千名印军负伤。但是卫戍部队的“自卫”行为不但没有吓退外面的印军,反而引发了全面对抗。

营地受到攻击,在外面执行任务的卫戍部队立即返回。

消息也随着卫戍部队向营地集中而传开,随后越来越多的守军加入了攻打卫戍部队营地的行动。不可否认。大部分守军为的只是粮食。也不可否认,其中部分守军不缺粮食,他们只是看不惯日常里作威作福的卫戍部队。

后方局势失去控制,已经饿了一天肚皮的机动预备队也没有斗志了。

裴承毅没有让品军与引军追击。因为伤军与引军没有携带多少口粮。此时杀入新德里只能让印军同仇敌忾,把矛头对准入侵者。

在裴承毅看来,还不如等印军打够了,再去收拾残局。

引日夜间,机动预备队进入新德里市区。

可以说,这支部队态度将决定新德里的局势,因为不管是卫戍部队、还是发动叛乱的守军,基本上都是步兵,没有多少装甲力量。机动预备队是名副其实的装甲部队。还是主力装甲部队。在机动预备队面前。卫戍部队与预备部队都不堪一击。

正是如此,当天晚上,新德里安静了许多。

也就在这个时候,古吉拉德下达了一条最愚蠢的命令:让机动预备队增压叛乱军队。

古吉拉德忘了一件事,即机动预备队不是卫戍部队。

虽然组成机动预备队的主力部队的待遇也非常好,官兵不愁吃喝。但是任何主力部队都看不惯卫戍部队,因为卖命的是主力部队,坐享其成的却是卫戍部队。最重要的是。由卫戍部队押送的粮食没能送到机动预备队手里,虽然哄抢车队的是平民。但是机动预备队不可能把炮口对准平民,只能把愤怒发泄到卫戍部队身上。

古吉拉德在这个时候让机动预备队镇压板乱军队,简直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天晚上,机动预备队的部分部队就将炮口对准了卫戍部然大部分机动预备队的部队都持观望态度,没有参加“内战”但是只要有一支装甲部队投入战斗,卫戍部队就别想守住营地。

这天晚上,裴承毅接到了项铤辉打来的电话。

运送粮食的列车已经从叶城出发。三天之内就能将粮食送到前线。除此之外,项铤辉还让前线指挥部尽快做好安排,将一支特殊部队送往新德里。

到此,裴承集才松了口气。

三天后,新德里的混战就将结束。

第105章 果断调整第56章 盛极而衰第107章 潜在危险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40章 战果最大化第31章 掌握主动权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34章 不可为而为之第117章 蓄意挑衅第1章 强国梦第87章 海军的表演第1章 科学怪人第38章 透甲长矛第27章 不烂之舌第5章 实力与信心第17章 积极主动第25章 国家战略计划第56章 盛极而衰第49章 保留第31章 合纵连横第20章 围歼第28章 共和国的愤怒序一利剑出鞘第35章 奇兵第31章 军售案第82章 外交战第3章 利益集团的阴影第71章 不公平的赛跑第41章 光复第36章 风云突变第27章 世界大战第12章 搭台唱戏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将军第62章 摩拳擦掌第106章 海上平台第25章 无价的道义第41章 明争暗斗第127章 空中反击第15章 鬼把戏第158章 高昂的赌注第88章 虎将虎军第61章 未来陆军第62章 绝对优势第14章 隐秘行动第50章 防御部队第20章 修宪第80章 死亡之路第94章 死亡竞赛第79章 表演时间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戏第46章 特殊存在第27章 战争决心第82章 借题发挥第23章 创造机会第45章 国家安全战略第34章 不眠夜第25章 冰火两重天第96章 风暴高潮第2章 政治斗争第85章 全面部署第106章 选择第97章 殊途同归第133章 逢场作戏第51章 刀尖第73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31章 爱国者第43章 和平利用第45章 高节奏航空作战第39章 拆东墙补西墙第24章 四法案第20章 关键所在第78章 招决胜负第12章 门槛第112章 战略大迂回第80章 战争计划第33章 挥洒自如第69章 阶段性胜利第33章 雄辩第53章 风云消散第86章 空中夹击第125章 毁灭炮击第65章 X艇第113章 抛砖引玉第23章 战略屏障第43章 和平利用第29章 开打第21章 重大遗漏第44章 善后序五潜龙入海第13章 情报安全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5章 区别对待第79章 俄罗斯泥潭第18章 独醒第36章 战争恶魔第9章 艰难处境第78章 联合抗华第8章 一箭三雕第59章 左右开弓第53章 强强对话
第105章 果断调整第56章 盛极而衰第107章 潜在危险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40章 战果最大化第31章 掌握主动权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34章 不可为而为之第117章 蓄意挑衅第1章 强国梦第87章 海军的表演第1章 科学怪人第38章 透甲长矛第27章 不烂之舌第5章 实力与信心第17章 积极主动第25章 国家战略计划第56章 盛极而衰第49章 保留第31章 合纵连横第20章 围歼第28章 共和国的愤怒序一利剑出鞘第35章 奇兵第31章 军售案第82章 外交战第3章 利益集团的阴影第71章 不公平的赛跑第41章 光复第36章 风云突变第27章 世界大战第12章 搭台唱戏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将军第62章 摩拳擦掌第106章 海上平台第25章 无价的道义第41章 明争暗斗第127章 空中反击第15章 鬼把戏第158章 高昂的赌注第88章 虎将虎军第61章 未来陆军第62章 绝对优势第14章 隐秘行动第50章 防御部队第20章 修宪第80章 死亡之路第94章 死亡竞赛第79章 表演时间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戏第46章 特殊存在第27章 战争决心第82章 借题发挥第23章 创造机会第45章 国家安全战略第34章 不眠夜第25章 冰火两重天第96章 风暴高潮第2章 政治斗争第85章 全面部署第106章 选择第97章 殊途同归第133章 逢场作戏第51章 刀尖第73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31章 爱国者第43章 和平利用第45章 高节奏航空作战第39章 拆东墙补西墙第24章 四法案第20章 关键所在第78章 招决胜负第12章 门槛第112章 战略大迂回第80章 战争计划第33章 挥洒自如第69章 阶段性胜利第33章 雄辩第53章 风云消散第86章 空中夹击第125章 毁灭炮击第65章 X艇第113章 抛砖引玉第23章 战略屏障第43章 和平利用第29章 开打第21章 重大遗漏第44章 善后序五潜龙入海第13章 情报安全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5章 区别对待第79章 俄罗斯泥潭第18章 独醒第36章 战争恶魔第9章 艰难处境第78章 联合抗华第8章 一箭三雕第59章 左右开弓第53章 强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