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争与不争

第590章 争与不争

虽说变法之事,刚刚起了一个头,但变法核心的权力斗争和分配,往往在于变法之前。

这也是官场上一贯的尿性。

若说意属的替手,王安石还没这么想到自己退休下野之事。但对于权力的天生敏感性,也出于对章越的忌惮,让他决定出手扶持吕惠卿。

老王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下面便是吕惠卿火箭般的升官之速度。

吕惠卿本官从太子中舍,被提拔为右正言。

馆职从原先集贤校理,超擢为直龙图阁。

经筵职从崇政殿说书被提拔为天章阁侍讲。

这使得吕惠卿在官位上几乎有了与章越分庭抗争的资格。

而在实际权力上,吕惠卿三司条例司详检文字所掌握的实力,更是远超过章越如今管勾太学。

吕惠卿升为天章阁侍讲后,更是有几分盛气凌人的意思,甚至在殿前讲经时,吕惠卿有一次与章越意见相左,当殿争论起来。

说是争论其实也不过数句话,吕惠卿表达的很含蓄,章越明白这是一次存心之举。

次日章府内,吕惠卿主动上门找章越,言昨日殿上争论只是无心之举。章越道:“吉甫兄言重了,本来就是经义之论。”

吕惠卿笑道:“度之,你我是多年的交情,我老吕并非是不知恩的人,若非是你提携,我也不会为崇政殿说书,因此得到官家赏识。”

章越道:“多年的事我都不记得,倒是吉甫你常常提在嘴边。”

章越送了吕惠卿出门,回到客厅却见十七娘正在等自己。

章越知道自家娘子常有个习惯,一般朝廷公卿拜访时,她总喜欢在屏风背后旁听自己与这些官员们的谈话。

在官场上与十七娘相似的,还有苏轼的前妻,梅尧臣与妻子。

章越可非妒忌妻子能干的男子,相反有时候十七娘听完以后,常常与自己说这名官员如何如何,章越听了都是深深记住。

因为十七娘所言常常十不离八九。

当初还是皇子的官家上门时,正是十七娘力劝让章越与官家不可定下师生名分,故而才避免了后来章越学王陶般的下场。

十七娘问清楚来龙去脉后,便道:“官人,伱说官家,王参政为何会信用吕吉甫呢?”

章越道:“因其有才干且支持变法,平心而论除了王参政外,如今朝堂上支持新法的官员中,没有第二个人才干胜得过吕吉甫。”

“不,官人你说错了。”

十七娘摇了摇头。

“何错之有?”章越问道。

秋季的汴京仍有些燥热,但见十七娘穿着轻薄的裳子,一边拿着一支仕女扇子扇风,一边微微地笑着道:“是官人说除了王参政外,支持新法的人中没有第二个人才干胜过吕吉甫。”

章越道:“除了他还有谁,我实想不出!还请娘子赐教!”

十七娘嫣然笑道:“那自然是官人你了。”

章越一怔随即大笑,因为有后来的见识,故而他对王安石,吕惠卿一直都等佩服的心理,却没有料到自家娘子认为自己胜过吕惠卿。

但有这么一个眼底都是你,又崇拜着你的妹子在旁,真是男人最得意之事。

十七娘道:“官人之才要胜过吕吉甫,故而他才嫉妒你。他在经筵上与官人你相论,便是要在官家面前展示不弱于你之状。”

“同时王参政也是支持他的,否则也不会一日数迁,他用此举告诉官家,他支持的是吕吉甫。”

章越道:“这可难了。娘子,你说我要不要与吕吉甫去争呢?他可是有王参政帮手。”

十七娘失笑道:“官人不用去争。”

“不争?”

十七娘点点头道:“吕吉甫附和王参政,故而走了一条仕途上的捷径,但升迁如此之速,有弊也有利,这般人心多不服,我听苏子由将他比之张汤,卢杞之辈,官人与他争岂非是自降身价。便是要争,也当与君子争!”

“还有一等,争权夺利终是下成。就好似学生不好用功读书,反而以舞弊之心。这般即便侥幸,但老师又岂能不知。即便他日身居高位也不长久。如今官家既托付官人管勾国子监,官人实心将他办好便是,君子不争一时短长。”

章越经过十七娘一开解顿时全部释然。

章越笑道:“是啊,有这与吕吉甫争的功夫,倒不如给娘子画眉,可惜张敞不能复生,否则我倒要与比一比画眉功夫。”

章越平日倒是真给十七娘点黛画眉,不过要与张敞比试一番,纯属吹嘘。

但张敞倒是章越很佩服的人,当时这个时代,不是哪个男人都可以放下身段来给老婆画眉的。

与其整日勾心斗角,争着难以企及的名利,倒不如退一步学学张敞画眉,享一享闺房之乐。

夫妻二人说说聊聊,十七娘走到书案边取了几幅去古玩斋里买来字画。

章越与十七娘鉴赏字画,十七娘谈及章越致仕后,二人去哪定居。

十七娘打算去苏杭一带定居。谈及江南景色,十七娘不免向往。

章越听了十七娘的想法,便默默决定以后外放就争取到江南去作官,学欧阳修一般在那买田置地,然后终老在此。

听着十七娘看着山水画谈着江南景色,章越看着十七娘觉得,觉得汉家女子应就似这般,平日弱柳扶风,青山远黛似这江南的山水画般,却也有不输给男子的坚定心性与见识。

此刻章越不免憧憬起,夫妻二人泛舟于湖上透过烟波雾霭,看那炊烟渔火的场景。

听十七娘不争之议,章越便向官家上疏,自己接下了管勾国子监,恐难以顾全经筵之事,故而请求官家允许自己辞去天章阁侍讲之职。

官家不答允,坚持章越为天章阁侍讲。

虽说没有辞职成功,但章越反正通过辞天章阁侍讲,向王安石,吕惠卿表明了自己态度。

王安石虽知章越退了一步,但仍不放心章越全盘掌握太学,故而向官家推举了王无咎,王汝翼二人为国子监直讲。

王无咎是王安石学生,也是曾巩妹夫,而且还当了两次。

王汝翼则是王安石荐入三司条例司,因与吕惠卿在新法上议论不合,王安石便让他去了国子监。

对此章越不反感,若王安石完全信任自己管勾太学,不安插心腹进来。章越反而要怀疑王安石是不是另有所图。

如今王安石派了自己人来,倒令章越放心。

官家要在冬至附近视察太学,章越正将自己想法施为,筹备着这件大事。

而随着章越管勾国子监,吕惠卿每日侍直讲经筵的时日更多,有了与官家充分交流。

吕惠卿在均输法后,又顺势将青苗法推出。

这青苗法便是政府直接贷款给老百姓,章越对此与均输法一般也是有不同意见,认为朝廷不应该直接插手此事,但王安石是出名执拗,他也就保留意见。

但章越不说,也有一堆官员反对均输,青苗二法。

范纯仁批评王安石是商鞅,苏轼如今任开封府推官,但百忙之中也写了一篇文章《商鞅论》来暗讽王安石。

王安石也不掖着藏着,作了一首诗就命名为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写完这首诗之后,反对王安石的范纯仁,刘琦先后被贬出外。

而富弼闻知此事后,上疏请求罢相。

连绵大雨中,官家在资政殿接见了司马光商量富弼辞相之事。

殿外大雨下得令人心燥,官家看着司马光问道:“如今富相公坚辞相位,何人可以替之?有人言枢密使陈升之可以升任,朝臣们对他风评如何?”

司马光道:“陛下,闽人狡险,楚人轻易,如今两中书为闽人,两参政为楚人,必然援引乡党之士,如此天下的风俗将更加败坏了。”

曾公亮与拟替补富弼空缺的陈升之都是闽人,王安石与赵忭都是江西人。

可知司马光实在是地域黑。

官家听了司马光说的,怎么自己要用的人都如此不堪。

官家解释道:“升之有才智,晓边事。”

司马光则道:“陈升之是有才智,但却不是临大节而不可夺之人,必须有忠直之士从旁制约。”

官家知司马光言下之意让自己挽留富弼,不用陈升之。

官家道:“富相公朕已挽留。”

司马光道:“富公是因其言不用,与同列不和而去。”

同列就是王安石,官家面对司马光的指责,也知道自己确实错了,太偏信王安石以至于富弼负气辞相。

官家问道:“王安石如何?”

司马光道:“如今人言王安石奸佞,臣以为太过,但也是执拗不晓世事。”

官家知如今提拔王安石取代富弼尚为时过早,于是道:“韩琦忠于国家,贤于富弼,可惜为人太强。”

司马光听官家的意思要用韩琦,摇头道:“韩琦确实忠于国家,但此人听不得异论,此所短。”

官家听自己提出人选都被司马光给否了,一时也没有人选,剩下的人资历远远上列。

此刻官家突然想到了吕惠卿和章越。

官家以随便问问的口气提到吕惠卿时,司马光非常激动地言道:“惠卿此人乃奸邪。如今王安石负谤于天下者,皆因为此人也。”

“此番陛下骤提惠卿为天章阁侍讲,百官皆是不服。”

官家没料到司马光居然将吕惠卿贬得一塌糊涂。

(本章完)

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48章 寒门之难(第一更)第377章 宫中第256章 审卷第593章 主政太学第625章 御试第716章 借机生事第447章 安国寺塔记第149章 外室第235章 结识第33章 篆书第363章 不可乱说话第274章 议亲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994章 皆是故人(两更合一更)第225章 放榜第958章 校阅诸军第350章 大婚第268章 捉婿第705章 姐妹请假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793章 打吧(两更合一更)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108章 男女(感谢楠木的咖喱番书友大赏)第139章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191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第752章 人性第765章 这个人可以用第1040章 上门认错第229章 吴府(感谢乐乐笑笑妮妮书友成为本第728章 推恩第68章 三字诗作者(第三更)第986章 交锋第1025章 一之(两更合一更)第145章 期限第665章 陛下,小儿辈破敌了(两更合一更)第919章 抑兼并不是破兼并第830章 平洮州之战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318章 打压第146章 学诗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种智慧(两更合一更)第368章 开封府实在暗无天日第198章 上元夜第212章 照料第309章 士别三日第948章 第三人第174章 老师的话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870章 交换第407章 与民无利与国有利第917章 入京召对第787章 解围第520章 重聚第469章 青衣第892章 送你吃剑第26章 火把和灯笼第44章 寒门贵子第737章 面君第382章 建储之诏书第639章 功劳第124章 打车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两更合一更)第520章 重聚第615章 赏个执政作第198章 上元夜第768章 韩绛的人情第809章 度之第322章 题眼第268章 捉婿第912章 返程第313章 秘阁第288章 赐对第39章 恩情第458章 得志之时第271章 科举与寒士单章第694章 首战第402章 为官一任造福百姓第629章 商议第637章 夫妻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829章 长风破浪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77章 经学究(感谢董建新1115书友的盟主)第255章 筌与鱼第413章 抄底第297章 期集三第28章 借书第368章 开封府实在暗无天日第839章 变局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93章 入京否第408章 改变第870章 交换第2章 押司上门第411章 落幕或开始
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48章 寒门之难(第一更)第377章 宫中第256章 审卷第593章 主政太学第625章 御试第716章 借机生事第447章 安国寺塔记第149章 外室第235章 结识第33章 篆书第363章 不可乱说话第274章 议亲第804章 朕等不及第994章 皆是故人(两更合一更)第225章 放榜第958章 校阅诸军第350章 大婚第268章 捉婿第705章 姐妹请假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793章 打吧(两更合一更)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108章 男女(感谢楠木的咖喱番书友大赏)第139章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191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第752章 人性第765章 这个人可以用第1040章 上门认错第229章 吴府(感谢乐乐笑笑妮妮书友成为本第728章 推恩第68章 三字诗作者(第三更)第986章 交锋第1025章 一之(两更合一更)第145章 期限第665章 陛下,小儿辈破敌了(两更合一更)第919章 抑兼并不是破兼并第830章 平洮州之战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318章 打压第146章 学诗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种智慧(两更合一更)第368章 开封府实在暗无天日第198章 上元夜第212章 照料第309章 士别三日第948章 第三人第174章 老师的话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870章 交换第407章 与民无利与国有利第917章 入京召对第787章 解围第520章 重聚第469章 青衣第892章 送你吃剑第26章 火把和灯笼第44章 寒门贵子第737章 面君第382章 建储之诏书第639章 功劳第124章 打车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两更合一更)第520章 重聚第615章 赏个执政作第198章 上元夜第768章 韩绛的人情第809章 度之第322章 题眼第268章 捉婿第912章 返程第313章 秘阁第288章 赐对第39章 恩情第458章 得志之时第271章 科举与寒士单章第694章 首战第402章 为官一任造福百姓第629章 商议第637章 夫妻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829章 长风破浪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77章 经学究(感谢董建新1115书友的盟主)第255章 筌与鱼第413章 抄底第297章 期集三第28章 借书第368章 开封府实在暗无天日第839章 变局第476章 不作官了第64章 (第四更,求月票)第93章 入京否第408章 改变第870章 交换第2章 押司上门第411章 落幕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