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重修长城

匈奴极盛之时,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以户出一兵计,大概总人口在一百五十万左右——当然啦,这是指匈奴本部,还不包括那些被征服但仍然保有一定独立性的周边部族。但其后为汉所败,继之五单于争立,直到南北分裂,人口数量直线下降,跟随呼韩邪迁入并州的不过数十万而已,此外漠北还残留了数十万。

此时漠北匈奴,大多已为鲜卑所并吞,就此也产生出了“鲜卑父而胡母”的铁弗部和“胡父鲜卑母”的拓拔或者秃发部。南匈奴亦遭鲜卑、乌桓侵扰,其势日蹙,无论美稷的单于庭,还是跟随於扶罗、呼厨泉南下平阳的,都不过两三万落而已。

是勋这回一口气吞了呼厨泉部将近两万兵马,而这两万人还有双倍数量的家眷都留在平阳,早就被贾衢肢解了,本来便是无根之草,吃下嘴一点儿都不为难。然而美稽周边十余万众,胜兵亦可两到三万,真逼急了甚至老弱、妇孺皆可能抄家伙上阵,想要兼而并之,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啦。

所以先得召集诸将吏会商。

会上,张郃首先提出问题,如何处置这刚收服的两万匈奴兵呢?是仍旧允许他们自成体系呢,还是分拆开来,融入汉军?张郃本人是支持分拆的,但问题汉军只有五千,要融合两万匈奴兵,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也。

是勋干脆直截了当地问他,你能够吃得下多少?张郃回复说最多五千,拨五千匈奴精锐给他。他将之与汉兵杂编。争取在三个月内完成统合。是勋捋须沉吟:“无奈太缓乎?”北地苦寒。冬季漫长,但最多也就五个月,必然开春了,开春以后耕地需要播种,马力需要休养,那就不可能再大规模向美稷动兵啦。

最后商量来去,把拨给张郃的匈奴兵降低到三千,统合时间缩短到一个半月。

剩下的匈奴兵。是勋打算沙汰体弱者,仍由贾衢带回平阳去,编户齐民。已经被自己收服的那五百人,就跟自家的部曲混编,由郭淮、秦谊、孙汶负责训练。最后一万上下,只好暂且还给刘靖,但由刘虎等数名匈奴部曲监护之。

解决了呼厨泉部以后,是勋向郑浑详细打听相关美稷的情报。据说美稷周边各县,城池皆已残破——反正匈奴人也压根儿不会守城——匈奴人十余万,此外还有数万汉人和杂胡受其驱使。单于早已不置。逢有大事,由族内五位长老会商而决。

跟南下平阳的同族相比。美稷的匈奴兵战斗力更强,一则战马充裕、牛羊易殖,二则常年与周边的鲜卑、乌桓争斗,不象於扶罗、呼厨泉他们,只好打打白波贼,所以作战经验也更丰富、战斗意志也更高昂。倘若正面相敌,按照张郃的说法:“汉兵一万,可当胡骑三万,若一万五千,则必胜矣。”

匈奴的战斗力跟后世的什么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压根儿没法比,一是帝国已灭,组织涣散,但更重要的是武器装备极其低劣。匈奴人以骑射为长,问题这年月鞍具还不够先进,马镫也还没有普及——是勋倒是发明了,短短数年间即涵盖整个中原地区,但匈奴人还没能学会——即便是打小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没有好鞍好镫,除个别天才外,骑射之力也要大打折扣,更别说短兵相接了。相比之下,汉军组织力既强,又有好甲、快刀、劲弩,相互对射并不落下风,短兵相接更是稳操胜算。

想当初李陵以五千汉卒,对战三万胡骑,千弩齐发,杀敌数千,其后单于召左右贤王来,合兵八万,李陵且战且走,要不是管敢投敌,说不定还不会全军覆没呢。那真不是神话,这年月的汉兵就有那么强……或者不如说,这年月的胡骑就是那么弱。

汉末群雄相争,一开始组织力、训练度都不强,在是勋看来,哪怕比黄巾刨去老弱都好得有限。然而经过长年的混战,弱者皆灭,强者乃脱颖而出,尤其是曹兵,因为靠着屯田得以基本保证了粮秣充足,更有大量时间拿出来训练士卒,其中精锐,便足可比拟两汉强盛之时了。估计等到三国肇建,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能战之卒也就越来越多——比方说诸葛亮一手训练出来的蜀军主力,要跟胡骑对上,一个打四个都是妥妥的。

这回张郃带过来的,都是原本曹仁、乐进麾下精兵,转战上党,经验极其丰富,战意极其高昂。而且张郃把他们摆到呼厨泉部营门口,又狠狠地操练了好几个月,要是直接攻向美稷,就算打不赢,也大可全身而退。更何况如今又加上了近两万的胡骑呢?

问题是匈奴人打不过你,可是跑得过你啊。美稷周边地形本来就适合骑马纵横,张郃所部汉兵虽亦多为骑兵,即便再加上马镫,控马之术也未必就比匈奴人强。至于才刚收服的两万匈奴兵,多年处于汉地,战马的素质下降得很厉害,也根本追不上他们那些同族。

故此要是不作万全筹划,就这么直接杀过去,赢面虽有八分,却只能驱之而不能灭之,恐怕将来后患无穷——别的不说,有那些匈奴散兵在附近虎视眈眈,是勋就绝不敢将州治设在美稷。况且他们要对付的不仅仅是匈奴人,也必须防着附近的鲜卑人和乌桓人渔翁得利。若灭匈奴而强鲜卑,那真不是是勋所愿意看到的局面。

于是会议之上,是勋就把这些问题全都提出来了,请众人商议一个稳妥的策略出来。虽然很少上第一线去,终究也在曹家混了那么多年,不能再说是宏辅不通军事啦,可是他光能分析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还得靠宿将张郃,以及天才诸葛亮、郭淮他们。

首先提出建议的是诸葛亮,他朝是勋一拱手说:“先生所虑,为不能尽吞匈奴,而使其奔散难制也。以学生想来,若求全胜,唯两策尔——其一,捣其腹心,俘其渠魁,以招安其部;其二,示之以弱,诱敌来攻,然后断其后路,乃可并擒。”

是勋闻言,先是点头,但想了一想,却又摇头。诸葛亮的思路是对的,想要彻底平灭匈奴,尽量使最少的敌人漏网,只能取此二策,而无别计。但第一条要搞斩首行动,争取生擒敌方首脑,可是这会儿匈奴也没有单于,也没有贤王,五位长老还不呆在一地儿,你就算逮着一个也没啥用啊,反而会把那四个吓跑。至于分道出兵,全部擒获,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了。

根据郑浑的探查,匈奴这五名长老,有两个在美稷,一个谷罗城,一个在北方五原郡的曼柏。最要命顺帝永和年间,左部勾龙王与右贤王联兵反叛,去特若尸逐就单于休利为中郎将陈龟所责,竟然自杀;到了汉安二年,顺帝遣留质京师的兜楼储继位为呼兰若尸逐就单于,兜楼储不敢返回美稷,请求迁牙帐于离石西北方的左国城——所以匈奴人对这一带也有所渗透,据说那最后一位长老,就时常在从美稷到左国城之间游牧,行踪不易查明。

想搞斩首,你先得找得着那颗脑袋才成啊,更别说敌人有五个脑袋……

诸葛亮所说的第二策,听着挺靠谱,要示敌以弱,诱其来攻,然后断绝后路,干干净净地包了饺子。问题是勋才刚吞并了呼厨泉部两万兵马,还到处叫嚣要征伐美稷,就算匈奴人并不注意情报的搜集,这消息随着风也都飘去耳朵里了吧?更何况就这回张郃偷袭刘靖本营,也没能彻底围歼,逃出去了一千多——那还能跑哪儿去?肯定投美稷去了呀。

话说要是打美稷也只逃出千把人,是勋只当是“嗡嗡”叫的苍蝇,哪怕那些匈奴人都去投了鲜卑,也闹不出多大乱子来。可如今谁都没把握打美稷匈奴,就光有这点点漏网。

拉回来说,这刚嚷嚷完要伐美稷,转眼就装孙子,谁信哪?更何况呼厨泉部中很多匈奴兵都是被“打回草原去”的口号给煽乎起来的,突然又要示弱,不反而会使他们人心离散吗?

所以说,诸葛亮所言,思路很正确,直指问题的核心,然而比是勋原本提出那个笼而统之的大方针来,还要难以达成。

是勋心说孔明啊孔明,你难道也跟我似的,光会提问题,拿不出什么解决的办法来吗?不过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手下这些人凑一起,再加上诸葛亮的真身,就够俩孔明了,不信无良策可立。

眼瞧着众人都在苦思冥想,突然,郑浑袖子一抖,眉头略舒,似乎想到了什么。是勋赶紧诚心问计,然而郑文公却犹犹豫豫地说道:“臣自临西河,寻郡内耆老,访问故事,乃知美稷以西,有秦代长城之遗迹也……秦卒虽锐,蒙恬虽勇,亦不过驱匈奴于河上,即筑长城,以为固守之计……”

他话还没说完,诸葛亮一拍双掌:“妙啊!”转过头来请示是勋:“学生请在圜阴以北,西接龟兹,修建长城,以御匈奴!”

是勋听得是一头雾水——啥,修长城?你们这又是要玩的那一出啊?(未完待续。。)

ps:随便提一句,那刘靖不是虚构人物。历史上曹操曾分呼厨泉部南匈奴为五部,以去卑总统之,五部各有帅,其中留下名字来的就是一个刘靖。而至于这位究竟是啥出身,啥地位呢?那就由得我编啦。

第15章 请为纪信第20章 图穷匕见第29章 白兔遇犬第1章 辽东轶闻第3章 出泥不染第17章 正是此贼第28章 面折枭臣第6章 自编自导第14章 再会枭雄第24章 续汉记事第13章 大势已去第22章 甥其无恙第28章 人与禽兽第2章 水力磨坊第19章 屈身蛮夷第26章 钓桥无益第8章 佛国之愿第25章 大地为球第10章 隆中访贤第5章 卖官鬻爵第6章 一时俱反第16章 举贤任能第35章 咄咄逼人第30章 有害令名第30章 少年怪诞第17章 亡羊补牢第22章 未尽善也第12章 观其决断第23章 此新声也第30章 奉驾幸许第2章 或为智囊第30章 南风骤起第1章 先帝遗诏第35章 鲁难未已第22章 军泛马訾第24章 壮士断腕第14章 犬父虎子第7章 道出无终第19章 训诂之师第19章 成阳粮运第9章 为国杀贼第28章 阵前杀将第7章 妇人之言第19章 白玉美人第12章 天命在魏第36章 铁券丹书第23章 百口莫辩第21章 诸葛连弩第31章 江陵城下第21章 齐大非偶第16章 奋死报国第26章 取而代之第15章 君不宜择第24章 中山之狼第34章 锦衣马超第8章 红脸白脸第24章 城上易帜第8章 曹氏之强第24章 孱陵惊魂第9章 为国杀贼第25章 异度所遣第6章 奢而不侈第10章 月黑杀人第18章 巨型火炬第28章 面折枭臣第1章 天无形质第21章 老马恋栈第23章 吾舅同然第14章 再会枭雄第24章 三辞三留第24章 所志既从第22章 祸其始此第34章 阵前车悬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6章 梳理屯田第1章 两面三刀第7章 不忠不孝第6章 乐浪故人第8章 红脸白脸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4章 勇救都昌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章 吏之不足第1章 啖肉豪客第14章 人治社会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1章 神龟永寿第2章 不务正业第1章 继嗣之争第33章 长矛如林第6章 有如神鬼第19章 血战赤阪第20章 郭氏假子第4章 闭门课徒第19章 覆盖攻击第26章 军国利器第2章 隆中之对第26章 酒泉烈女第10章 枭雄之死第27章 来何迟也
第15章 请为纪信第20章 图穷匕见第29章 白兔遇犬第1章 辽东轶闻第3章 出泥不染第17章 正是此贼第28章 面折枭臣第6章 自编自导第14章 再会枭雄第24章 续汉记事第13章 大势已去第22章 甥其无恙第28章 人与禽兽第2章 水力磨坊第19章 屈身蛮夷第26章 钓桥无益第8章 佛国之愿第25章 大地为球第10章 隆中访贤第5章 卖官鬻爵第6章 一时俱反第16章 举贤任能第35章 咄咄逼人第30章 有害令名第30章 少年怪诞第17章 亡羊补牢第22章 未尽善也第12章 观其决断第23章 此新声也第30章 奉驾幸许第2章 或为智囊第30章 南风骤起第1章 先帝遗诏第35章 鲁难未已第22章 军泛马訾第24章 壮士断腕第14章 犬父虎子第7章 道出无终第19章 训诂之师第19章 成阳粮运第9章 为国杀贼第28章 阵前杀将第7章 妇人之言第19章 白玉美人第12章 天命在魏第36章 铁券丹书第23章 百口莫辩第21章 诸葛连弩第31章 江陵城下第21章 齐大非偶第16章 奋死报国第26章 取而代之第15章 君不宜择第24章 中山之狼第34章 锦衣马超第8章 红脸白脸第24章 城上易帜第8章 曹氏之强第24章 孱陵惊魂第9章 为国杀贼第25章 异度所遣第6章 奢而不侈第10章 月黑杀人第18章 巨型火炬第28章 面折枭臣第1章 天无形质第21章 老马恋栈第23章 吾舅同然第14章 再会枭雄第24章 三辞三留第24章 所志既从第22章 祸其始此第34章 阵前车悬第14章 犬父虎子第26章 梳理屯田第1章 两面三刀第7章 不忠不孝第6章 乐浪故人第8章 红脸白脸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4章 勇救都昌第22章 故人重逢第2章 吏之不足第1章 啖肉豪客第14章 人治社会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1章 神龟永寿第2章 不务正业第1章 继嗣之争第33章 长矛如林第6章 有如神鬼第19章 血战赤阪第20章 郭氏假子第4章 闭门课徒第19章 覆盖攻击第26章 军国利器第2章 隆中之对第26章 酒泉烈女第10章 枭雄之死第27章 来何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