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梳理屯田

连弩“震电、“烈风”得到天子首肯和赐名之后的第六日,晚间,马钧主动向赵爽请辞,提出来想要搬出去住。

马钧的理由是,自己身为兵部吏,自有俸米,衙署也给安排了宿舍,再长久吃住在老师家里,实在不象话——从来只有弟子向师父上束脩的,哪有老师管徒弟食宿的道理?又不是签了半卖身契约的学徒工……

而且最近几个月兵部的工作实在很忙,等回来又要做老师留下的大量算题,他身体也实在有点儿盯不住了……当然啦,马德衡随即表态,他不会怠慢了在数算方面的修行,并且逢有疑难,也会经常到老师府上来请益的。

赵爽紧盯的马钧的双眼,半晌不言不动,倒瞧得马钧面红耳赤,张惶地垂下头去,只怕自己那点儿小心思早就被老师瞧破啦。果然,赵君卿最终长叹一声:“吾固知有今日也。汝可受我教,不能传我学……”

我知道你真正的心思不在算学上,想要让你传我的衣钵,恐怕勉强了一点儿……罢了,罢了,你爱怎样便怎样吧——“人各有志,汝即随孔明去可也。”话说得有点儿酸——我最终还是没能抢过诸葛亮啊。

其实马钧之所以辞别赵爽,坚持要搬出去住,主要在于他终于读完了《物理初言》,尤其是最后一卷《杂谭》。那晚马德衡掩卷抬头,目光游离于梁椽之间,不禁长长地吸了一口气。他问自己:马钧啊马钧,你所追求的人生道路究竟该怎么走呢?目标何在?不想此书倒骤然启发心智,使他对自己的兴趣和前程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期望。

马钧所以喜爱机械制造,一是受亡父熏陶,其二或许亦有天生秉赋在起作用吧?但那也仅仅是兴趣而已,他此前并不明确耍弄这些玩意儿究竟有何用处。修水车,因为那是父亲的心血,又为族中所需;试造指南车,纯粹只想复原古书中的只言片语而已;损益连弩。乃上官所交付的任务……

他只是觉得,造一些别人想都想不到的东西出来很有趣,还可以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罢了。

然而《物理初言.杂谭》中的各种猜想和描述,却在他眼前敞开了一扇光辉而诡奇的大门。他终于明白,机械之于人类,究竟会产生何种作用——一切都为了能!能够制造出更加先进的机械来,放大人本能的能力,从自然中汲取更多的能为人所用。人乃得安居,乃得温饱,乃得近乎于大道!

我造机械,不是为了玩耍,而要是对国家、对黎民百姓做出他人所无法企及的贡献来。

尤其是,若能驱使天地自然之力,明日的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真是一想起来就使人热血沸腾啊!诸葛亮曾经跟他说过,时人有驳《杂谭》者,称:“能驱天地之力。岂非神乎?人而欲得为神,不亦妄乎?”是宏辅回答说:“能驱天地之力者,圣也,而非神。五谷本非为人所生,天地自生耳,神农、后稷独能播植之,岂非圣耶?丝为蚕吐,非为人生,嫘祖独能育之,抽丝织帛。岂非圣耶?人不可神,而可圣也,欲导世人为圣,孰谓妄耶?!”

通过机械制造。通过研发新的技术,导人而近大道,最终成乎圣贤——此正我辈所当为者也!

可是马钧却实在没有什么时间遵循着这条光明大道前行。他原本向诸葛亮献上礮车的修改图,希望能够在研制完连弩以后,继续损益礮车,然而当连弩进入生产阶段以后。孔明却绝口不提此事,马德衡被迫再度陷入武库司的文牍之间。而且忙完一整天,下班以后,还得接受赵爽的再教育……

他从《物理初言》中获得了很多新的思路,想要去印证,去研究,去制造,然而人生就是如此无奈,人本身的精力也实在有限……所以最终,他下定决心辞别赵爽,要去住集体宿舍。不管怎么说,下班以后的时间还是应该由自己来支配啊。

可是马钧料想不到,他搬到集体宿舍后仅仅两天,便又接到了诸葛亮的召唤。孔明首先告诉他,经过自己荐举,吏部核准,已经给马钧升职了,而且还是连升两级,成为比四百石吏。同时,马钧供职的部门也从武库司,调整到了屯田司。

随即诸葛亮就问马钧:“德衡知屯田否?”

屯田制度始于前汉,今天子起兵兖州的时候,是宏辅又献屯田之策,以招抚流亡,恢复生产,充实府库。屯田分军屯和民屯,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即收无主之地为官地,命人垦殖,乃以兵法部勒。搁在后世,有点儿类似集体农庄,由官家提供牛马、工具、种籽,并且分派任务,统一耕种,所获大头归公,小头自留。

无疑,这种集体劳动是缺乏积极性的,因为种好种坏,结果相同,既饿不死,也留不下多少私人财产来。但对于乱世中的流亡之民来说,能够吃上一口稀饭,苟延得生,那就于愿已足啦,况且公家虽然拿走了收获的大头,却不再有田主、豪强、官府的层层盘剥,对于底层民众而言,生计反倒要好了许多。

军屯和民屯的区别,仅在于前者以训练为主,耕种为辅,后者以耕种为主,训练为辅。前者是正规军临时种田,后者是主业种田的民兵。

天子还是一镇诸侯的时候,便在兖、徐等州大兴屯田,设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等职,秩比郡县长吏,相当于在地方上新划出大大小小不等的军管区来。随着势力的膨胀,屯田制遂风行中原各地,到如今朝廷税收的近四成全都来自于屯田。

去岁户部侍郎温恢温曼基上奏,以中原初定,希望逐步废除屯田制,把土地分给农人,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编户之民。天子下旨使群臣共议此事,文吏多从温恢之议,武将却大多反对废除屯田。

因为三台十二部制初设的时候,为着屯田得粮大多军用,所以直接把这套机构给划在了兵部辖下,设屯田司主管。理论上,国家财政归度部统筹,兵部要用钱粮也得先拟计划,再向度部打报告,然而兵部既然揽下了屯田这一大笔财源,那就可以彻底抛开别的部门,而自行其事啦。

所以兵部揽屯田之收,度部恨得牙痒痒,管屯田之民,户部也深感不满,文吏们抱成团要废此“恶政”……啊不,过时之政。可是兵部坚决不肯撒手,武将们更是对此建议相当厌恶——这天下还没大定呢,仗还没打完呢,你们就打算卸磨杀驴了吗?

辅国曹子廉干脆提出,屯田乃天底下第一善政,且追效周代井田之制,不但不能废,还必须大力弘扬。你瞧把老百姓全都圈起来,以兵法部勒,既方便管理,又不容易出乱子,可有多省心,多踏实啊。咱们干脆把全天下的土地除去公卿百官私有外,全都收归官有,把老百姓都变成屯田民算啦!

此言一出,连天子都受不了了,当场呵斥他:“子廉不识民事,毋得妄言!”

当诸葛亮对马钧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也不禁笑出声来:“是真无知识者也。然尚知公卿百官之田不可收国也——曹辅国坐拥良田数千顷,为国戚之冠,若言收其田,恐彼先抽刀相向矣。”

他就是来搅局的,没真想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屯田制,否则干嘛不说把自家的田产先献出来充作官田呢?

经过长久讨论,最终的结果是基本认同温恢所奏,在中原地区逐步废除民屯,但部分地区,尤其是边境地区的军屯则绝不可废。旨意既下,然后就是度部、户部跟兵部的艰难谈判了,几乎是一户人、一顷田都要讨价还价。兵部抱怨说蜀贼觊觎在侧,军费尚无着落,你们要废屯田,行啊,只要按我们的狮子大开口拨给钱粮就成。度部、户部当然不能做这种冤大头啦,而且朝廷府库本来就不充盈,要我把税收大部都归了军事,那民政上的开销从哪儿来?

总之,民屯是在逐步废除中,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官田化为私田,屯田民化为编户,速度慢到令人发指。诸葛亮本人虽掌兵事,其实也算文吏,而且从国家利益来考量,也是主张废除屯田制的,认为花三五年时间逐步转化民屯,这速度也可以接受……只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摊事儿不归他管,他也不便过多插嘴。

在详细向马钧介绍了屯田制度之后,诸葛亮就说啦,你的新工作,就是要离开都城洛阳,前往各地去考察、梳理屯田,最重要的是——“料民所需,试造器械,使力倍之。”

把你损益连弩、研发武器的才能运用到生产方面去,争取使得同样的土地,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出。因为不管怎么说,废除屯田乃大势所趋,也就是说军费将会逐步收缩,我们必须提高单位产量,才能保证不必仰别部的鼻息。而且农业机械不仅仅屯田可用,编户百姓也是用得上的,先在屯田上做试验,效果若好,即可推广到全国各地,对于国计民生,这都是大功一件啊。

马钧在读完《物理初言》之后,倒确实想在农业生产方面搞一些新发明出来,但他的本意只是自己闭门造车,可没想着要外派出差啊……出差就必须与更多人接触,绝大多数是陌生人,还有一些心怀叵测之徒,就自己这张嘴,一想起来就让人肝儿颤哪……

但是诸葛亮说了:“吾师有云:‘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况不在垄亩,如何知稼穑之所需?德衡勉之,毋失我望也!”(未完待续。)

第17章 披发叫天第5章 幽州之战第4章 益德争功第27章 都督军事第33章 贤良孝廉第32章 天下第一第15章 生而异象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8章 长坂坡前第11章 叔勉之心第17章 延年按剑第22章 军泛马訾第21章 朔州互市第24章 勇救都昌第22章 故人重逢第5章 再见枭雄第16章 谁是萧何第10章 离间江陵第1章 益州内患第3章 岐东渭北第13章 误交损友第9章 积毁销骨第25章 又闻噩耗第26章 是郎才尽第22章 养虎贻患第5章 不识大体第12章 黄须大奇第14章 再作冯妇第29章 伏地气绝第1章 行猎上林第24章 汝为中行第7章 何必日正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3章 违天不祥第14章 败得甚好第27章 漫天箭雨第32章 曳尾泥涂第12章 防微杜渐第19章 训诂之师第2章 九江处士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9章 妇诵夫录第7章 道出无终第17章 莒县奇案第32章 古之恶来第25章 名王为质第19章 编定魏律第11章 三道伐蜀第20章 鞭长莫及第11章 不闻恶声第6章 窃玉老贼第5章 汉家道微第4章 海东来去第6章 有如神鬼第23章 阵前诡言第13章 族灭匈奴第20章 勾心斗角第14章 将相不和第10章 临阵手谈第20章 的卢妨主第19章 擅出奇兵第29章 镇抚关中第29章 何者为君第11章 空手夺刃第17章 摇唇鼓舌第26章 为政之权第21章 采采荣木第11章 官场狡诡第23章 荆州星占第13章 大人将归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6章 后史先见第3章 吴中之祸第9章 文和诡谋第7章 道出无终第24章 城上易帜第26章 梳理屯田第5章 霹雳高车第31章 尔虞我诈第7章 吾无此癖第19章 难从死志第17章 披发叫天第23章 一身是胆第19章 卿之无学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8章 无心插柳第19章 祖道之金第3章 九品官人第36章 谁人祖道第23章 天雷殛我第6章 并无雅骨第12章 兔死狗烹第4章 五经注我第8章 我等自取第15章 难兄难弟第4章 不肖之子
第17章 披发叫天第5章 幽州之战第4章 益德争功第27章 都督军事第33章 贤良孝廉第32章 天下第一第15章 生而异象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8章 长坂坡前第11章 叔勉之心第17章 延年按剑第22章 军泛马訾第21章 朔州互市第24章 勇救都昌第22章 故人重逢第5章 再见枭雄第16章 谁是萧何第10章 离间江陵第1章 益州内患第3章 岐东渭北第13章 误交损友第9章 积毁销骨第25章 又闻噩耗第26章 是郎才尽第22章 养虎贻患第5章 不识大体第12章 黄须大奇第14章 再作冯妇第29章 伏地气绝第1章 行猎上林第24章 汝为中行第7章 何必日正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3章 违天不祥第14章 败得甚好第27章 漫天箭雨第32章 曳尾泥涂第12章 防微杜渐第19章 训诂之师第2章 九江处士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9章 妇诵夫录第7章 道出无终第17章 莒县奇案第32章 古之恶来第25章 名王为质第19章 编定魏律第11章 三道伐蜀第20章 鞭长莫及第11章 不闻恶声第6章 窃玉老贼第5章 汉家道微第4章 海东来去第6章 有如神鬼第23章 阵前诡言第13章 族灭匈奴第20章 勾心斗角第14章 将相不和第10章 临阵手谈第20章 的卢妨主第19章 擅出奇兵第29章 镇抚关中第29章 何者为君第11章 空手夺刃第17章 摇唇鼓舌第26章 为政之权第21章 采采荣木第11章 官场狡诡第23章 荆州星占第13章 大人将归第28章 江南俊才第16章 后史先见第3章 吴中之祸第9章 文和诡谋第7章 道出无终第24章 城上易帜第26章 梳理屯田第5章 霹雳高车第31章 尔虞我诈第7章 吾无此癖第19章 难从死志第17章 披发叫天第23章 一身是胆第19章 卿之无学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8章 无心插柳第19章 祖道之金第3章 九品官人第36章 谁人祖道第23章 天雷殛我第6章 并无雅骨第12章 兔死狗烹第4章 五经注我第8章 我等自取第15章 难兄难弟第4章 不肖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