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锦州告急(五)

这时沈阳的东北战区管理委员会己经派出了专车,在火车站迎接秦铮,等到达办公总部的时候,管理委员会和司令部的主要成员都己经聚齐,只等着秦铮到达开会。

现在人民军的陆军部基本都己经搬到了东北来,两名部长诸亚平、***一个留在沈阳,协助秦铮负责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一个驻扎在哈尔滨,指挥军队。虽然收关行动已经结束了,但人民军依然在哈尔滨一线驻守有约18万军队,并且随时准备再度发动进攻,因此也需要有一个人在这里坐镇,主持大局。

秦铮稍做了一下修整,就立刻开始了会议,

诸亚平首先向秦铮报告,道:“政委,今天早上8点刚刚收到的消息,张作霖部已经在早上7点到达锦州。不过由于全军急行军三天,已是疲惫之极,因此必须至少修整一天,才能战斗。”

秦铮到是有些意外,道:“他的行动好快啊,只用了4天的时间就到了,这个行军速度和正规的人民军相比,也差不到那里去啊。”

诸亚平道:“这估计是张作霖部的最快速度了,要不然怎么说是疲惫己极了呢。”

秦铮点了点头,道:“也对,不过这样也不错了,张作霖部到了锦州,多少也能够起到一些安定人心的作用,而且土匪如果来进攻锦州,也能够抵挡一阵。”

锦州距离张作霖部驻扎的新民府大约有200多公里的路程,张作霖部能够在4天时间从新民府赶到锦州,在这个时代确实是非常难得的。其实行军能力,是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行军能力可以考验军队的体力、意志力以杈服从力,在旧时空里,红军飞夺泸定桥,一夜之间急行军220公里,堪敌军史上的行军奇迹。因此张作霖的部队能在4天时间里行军200多公里,一天走出50公里,在这个时代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行军成绩。

原来张作霖虽是土匪出身,但他早年却有过从军的经历,曾做为清军参加过甲午战争,尽管他从军的最高职务仅仅只是个小队长,但对于行军打仗、训练还是有些道道的,用来训练、教授保险队这样类似于民团的军队是完全足够的。因此张作霖的部队战斗力在东北的民间、绿林势力中还是比较强的,有一定的训练水平。

而且张作霖为人仗义,对手下的军队十分大方,从不拖欠士兵的军饷,对士兵的伙食也很是舍得,虽然不是给士兵吃什么好东西,也谈不上营养均衡,但起码可以管吃饱,在这个时代,这就是很不错了,当然对手下的主力军队,吃得要更好一些。

这样不仅让张作霖颇得军心,手下的军队对他下达的命令也能比较极积的执行,同时也让士兵保持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够经受得住较高强度的训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在旧时空里,张作霖能够在这片土匪多如牛毛的地区脱颖而出,成为影响整个中国的风云人物,也决不是偶尔。而且这也保证了在张作霖投靠了华东**之后,他的部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人民军的训练,素质也很到了相当的提高。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路好。由于锦州没有通铁路,因此人民军占领锦州之后,立刻修筑了大量的道路,反正人民军抓到的俘虏多,劳动力充足,现在已经修好了锦州直通铁岭、辽阳、沈阳的道路,有了好的道路,行军也就轻松得多,速度也快得多了。

秦铮又道:“这几天锦州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新的变化。”

诸亚平道:“到是没有什么新的变化,就是在昨天,土匪向锦州发动了一次进攻,不过由于锦州的防御严密,因此没有占到什么便易,死了大约200多人,又退回兴城县去了,现在张作霖部己经到了锦州,应该是可以稳住锦州的局势了。”

秦铮点了点头,道:“那么民间的舆论有什么变化没有?”

诸亚平道:“刚出事的时候,在沈阳出现了一些谣言,根据我们的暗线报告,这些谣言是有人故意散播的,委员会立刻就下令禁止传播谣言,并抓捕了一批传谣的人员,确认其中有两名是受日本间谍雇佣的人员,现在情况己经好多了。不过锦州那边的情况就要更糟糕一些,毕竞现在土匪还占着广宁县和阜兴县。锦州城里的情况还好一些,毕竞有我们的军队在,但其他地方就不好说了,由其是城处的庄村,听说有些庄村己派人向土匪投诚,并进献财物米帛。据说还有两个县的留守人员也向土匪投诚了,不过这些消息并没有得到确认。”

秦铮皱了皱眉头,这确实是有些棘手,人民军虽然很早就占领了锦州府,但由于当时人民军的主要精力、资源都放在对日俄作上,因此除了锦州之外,对其他的县厅都没有建立起地方行政体系,还是任用原来的清廷官员维持地方管理,仅仅只是派军队驻扎,只有在锦州设有一些民政机构,并有大约20名归化民干部管理。

在大军仍就驻扎锦州,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一但大军都撤离了,就会导致华东**在这一地区的控制力不足,当然如果华东**的地方行政人员进驻各县厅之后,就可以解决了,只是就在这个空档期,土匪进犯锦州府,致使局势恶化。

秦铮想了一想,道:“张作霖的部队能够收复广宁县和阜兴县吗?”

诸亚平道:“有一定的困难,其实张作霖的部队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但他的部队这次开拔的太过匆忙了,还没有来得极更换装备武器,大约还有1/3的士兵没有武器,由其是火力支援部队,基本是赤手空拳,骑兵也只有100多匹战马,都是原来张作霖自己的战马,这些都会影响张作霖部队的战斗力。何况这伙土匪的人数多,武器也相当精良,并不好对付。而且如果仅仅只是土匪还好办一点,但还有蒙古骑兵相助,这一仗恐怕是很难打,张作霖的部队和人民军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秦铮道:“张作霖部队的转装装备都准备好没有?”

诸亚平道:“早就准备好了,也就是一个团的装备,随时都拿得出来,如果不是锦州出事,现在都己经送到新民府去了。”

秦铮道:“那么我们现在把这一批装备送到锦州去,让张作霖部在锦州换装,再让他出兵收复广宁县和阜兴县,这样可行吗?”

诸亚平摇了摇头,道:“您的这个建议,参谋部里已经讨论过,但认为可行性并不大,因为现在张作霖部使用的步枪全部是莫辛纳甘式步枪,如呆全部换上我们制式的01式步枪,还有一个熟悉使用的过程,而且步枪的使用还好办一点,但让他的士兵学会使用迫击炮就不是一、二天的事,少说也要1个月,还有让骑兵熟悉战马,和战马建立感情也需要时间。另外参谋部认为锦州的事情,也不宜让张作霖来主导,还是应由我们再派人员和少量精锐部队过去,坐镇指挥。”

秦铮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诸亚平道:“并不是我们不信任张作霖,只是他刚加入人民军不久,就冒然将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无论是胜是负,都不好处理,如果张作霖打赢了,我们势必要对他进行嘉奖,要么晋升他为师长,要么将他的部队升为独立团,这样不仅扩大了张作霖的势力,还有可能滋涨他的野心,让他认为自己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如果张作霖败了,说不定会怨恨我们,在还没有换装就派他出战,让他去应对这么强大的敌人,他毕竞是本地人,又有一定的影响力,也会对我们造成一定的不好影响。还不如让我们来主导,胜负都由我们来负责,也显得我们有担当。”

秦铮点了点头,道:“有道理,还有吗?”

诸亚平道:“还有,这次平定锦州的危局,不仅仅是收复两座县城,还要对土匪,及蒙古骑兵造成沉重打击,在必要的时候,甚致可以越境到蒙古境内去作战,另外还要安抚地方民众,恢复地方秩序,有可能还会处理一批勾结土匪,或向土匪投降的人员,但这些状况,恐怕也不是张作霖能够处理得了的。说实话,有的事都已经超出了军队的职责范围,应该是由地方民政人员来处理才对。”

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区(七)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一八五章 护侨行动(七)第三三五章 李鸿章来访(十二)第二四九章 鉴定图纸第三五四章 徳国特使(二)第三二零章 海参崴(三)第一九六章 访问英法(七)第五二三章 谈判(一)第二一三章 青岛攻略(二)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战(七)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六五零章 撤侨(二)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七十一章 工作开展(下)第四五三章 新闻发布(二)第一二二章 学校第二十四章 接管济南(十七)第一零二章 拦截(上)第二十一章 海军编制(五)第一五一章 徳国之行(八)第四一七章 辽河之战(三)第六二三章 登陆日本(五)第一八八章 德国海军战略(六)第三九九章 全面开战(八)第三十章 市长上任(二)穿越舰队简介一054A型护卫舰第三三六章 工业成就(二)第二一零章 奇袭威海卫(四)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战(七)第二二六章 青岛战役(十)第四十八章 锦州之战(六)第四九六章 袭取海参崴(五)第九十三章 天津战役(六)第五一八章 突击行动(上)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四百章 全面开战(九)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五三零章 调查报告(上)第五六八章 预备会议(三)第一五四章 访徳使团(上)第六一五章 皇帝与太后(上)第三零五章 南线,北线(三)第七十五章 来访者(三)第六一七章 满洲里战役(十)第一九五章 访问英法(六)第三九八章 全面开战(七)第二二六章 青岛战役(十)第三三一章 李鸿章来访(八)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四三二章 战争再启(三)第五十四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五)第四十二章 舰队出发第五七零章 进驻县城(三)第四九九章 舆论再变(二)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战(一)第五六八章 进驻县城(一)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访问(五)第一九四章 访问英法(五)第五二七章 攻占哈尔滨(一)第五二二章 反围剿(二)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区(四)第五三零章 调查报告(上)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议(上)第六八一章 结束战争(二)第二四九章 鉴定图纸第四七一章 战前(三)第四三三章 战争再启(四)第四八三章 统一商界(五)第五七六章 谈判(四)第五二八章 谈判(六)第五七一章 北洋议事(一)第六十四章 德国使团(四)第五八一章 进攻沈阳(五)第三四三章 李鸿章之死(四)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战(十六)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乱(六)第九十七章 巡视(二)第二四九章 天诛(六)第四八三章 登陆作战(五)第五七六章 谈判(四)第一七七章 南洋巨富(四)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五七三章 谈判(一)第五一九章 突击行动(下)第四四八章 辽阳之战(十)第一八三 商务招标第四七一章 战前(三)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击(四)第一八五 商务招标(三)第八十七章 安置营(三)第三二零章 骑军(四)第六一八章 满洲里战役(十二)第四四三章 辽阳之战(五)
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区(七)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一八五章 护侨行动(七)第三三五章 李鸿章来访(十二)第二四九章 鉴定图纸第三五四章 徳国特使(二)第三二零章 海参崴(三)第一九六章 访问英法(七)第五二三章 谈判(一)第二一三章 青岛攻略(二)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战(七)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六五零章 撤侨(二)第六十三章 英日同盟(三)第七十一章 工作开展(下)第四五三章 新闻发布(二)第一二二章 学校第二十四章 接管济南(十七)第一零二章 拦截(上)第二十一章 海军编制(五)第一五一章 徳国之行(八)第四一七章 辽河之战(三)第六二三章 登陆日本(五)第一八八章 德国海军战略(六)第三九九章 全面开战(八)第三十章 市长上任(二)穿越舰队简介一054A型护卫舰第三三六章 工业成就(二)第二一零章 奇袭威海卫(四)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战(七)第二二六章 青岛战役(十)第四十八章 锦州之战(六)第四九六章 袭取海参崴(五)第九十三章 天津战役(六)第五一八章 突击行动(上)第二一八章 清廷求和(一)第四百章 全面开战(九)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五三零章 调查报告(上)第五六八章 预备会议(三)第一五四章 访徳使团(上)第六一五章 皇帝与太后(上)第三零五章 南线,北线(三)第七十五章 来访者(三)第六一七章 满洲里战役(十)第一九五章 访问英法(六)第三九八章 全面开战(七)第二二六章 青岛战役(十)第三三一章 李鸿章来访(八)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四三二章 战争再启(三)第五十四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五)第四十二章 舰队出发第五七零章 进驻县城(三)第四九九章 舆论再变(二)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战(一)第五六八章 进驻县城(一)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访问(五)第一九四章 访问英法(五)第五二七章 攻占哈尔滨(一)第五二二章 反围剿(二)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区(四)第五三零章 调查报告(上)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四八四章 清廷朝议(上)第六八一章 结束战争(二)第二四九章 鉴定图纸第四七一章 战前(三)第四三三章 战争再启(四)第四八三章 统一商界(五)第五七六章 谈判(四)第五二八章 谈判(六)第五七一章 北洋议事(一)第六十四章 德国使团(四)第五八一章 进攻沈阳(五)第三四三章 李鸿章之死(四)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战(十六)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乱(六)第九十七章 巡视(二)第二四九章 天诛(六)第四八三章 登陆作战(五)第五七六章 谈判(四)第一七七章 南洋巨富(四)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五七三章 谈判(一)第五一九章 突击行动(下)第四四八章 辽阳之战(十)第一八三 商务招标第四七一章 战前(三)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击(四)第一八五 商务招标(三)第八十七章 安置营(三)第三二零章 骑军(四)第六一八章 满洲里战役(十二)第四四三章 辽阳之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