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回访日本(上)

年底的行政会议结束之后,华东**才成立了访问日本的使团,出发赶赴日本。

使团其实是分两部份组成,一部份是负责与日本签约,然后和日本**举行会议,发表一个和平宣言之类的文件,实际也就是走走过场而己,另一部份则是应日本的要求,和日本就双方的贸易协议进行谈判,尽管和日本签定贸易协议,对华东**也是有利的,但俱体的协议内容,还是要认真的考量,绝不能轻易应对,因此这很有可能是一场艰苦的谈判。

于是华东**最终确定,由秦铮担任团长,带队出访日本。因为代表日本访问华东**的是首相伊藤博文,按外交对等原则,华东**这边只有“五巨头”才够资格,但在五巨头中,肖建军是军事委员,在行政级别上低了一级,而徐济超己出访德国,夏博海作为**元首,当然不能轻易出访,王云鹏要主持行政院的事务,因此只能由秦铮出面访问日本。

其实现在秦铮的任务也很重,除了元老议院的一摊子事情之外,徐济超出访德国之后,他手上的事情大部份都由秦铮接手,好在是这次出访日本的时间不会很长,估计也就在一个星期左右,最多两个星期,而且在元老议院的年终会议结束之后,工作会出现一个少量期,因此在这个时候秦铮离开一、二个星期,还是顾得过来的。

担任副团长的是商业委员叶岩福,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和日本进行贸易谈判,如果谈判陷入僵局,或超过预计的时间,秦铮将先行返回,留下叶岩福在日本继续谈判。

除此之外,这次访问日本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筹备华东**驻日本领事馆,担任华东**驻日本领事馆的元老叫朱子平,是外事委员的一名主任,是通过公开招聘,被当选为华东**驻日本领事,同时还确定了其他15名领事馆成员,包括副领事、参赞都是元老,其他人则是本土归化民,另外还有4名士兵,这一次也随访使团一起赴日本,在这次访问中,将正式成立华东**驻日本领事馆。

不过现在虽然是叫领事馆,但实际确是按照大使馆的标准建设,毕竞一但华东**推翻清廷,正式建国之后,就会升级为大使馆了,而且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因此还不如一次到位,直接按大使馆的标准建设。当然刚到日本的时候,暂时由日本提供房间,供领事馆的人员居住、办公,

而在访问结束之后,朱子平将和其他相关人员都留在日本,作为第一批驻日人员,行驶领事的权和任务。并且在东京选择建造领事馆的地址,然后青岛方面派遣施工人员,及建筑材料赴日本进行建设,完工之后再正式开馆。

华东**的使团一行人员乘船到达日本,在东京湾靠岸,只见在码头上己站满欢迎的人群,不过仔细看看居然都是10多岁的孩子,穿都整齐的制式服装手捧鲜花,热烈的挥舞。这也让秦铮等人有些意外,用少年儿童欢迎外宾来访,到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但用这么多的少年儿童,而且只用少年儿童,基本没有成年人出面欢迎外宾,就十分少有了,不明白日本**是怎么考虑的。

原本日本**为迎接华东**的使团到来,也是绞尽脑汁,一方面日本希望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不仅是向华东**表达善意,同时也是进一步向英国施加压力;但另一方面日本**又害怕出事,虽然舆情被日本**压下去了,但积怨却没有平息,而欢迎的时候人多手杂,难免有招呼不周的地方,万一再发生类似于刺杀李鸿章的事件,那可就麻烦了。

伤害外国的使臣,这是在国际上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更为可怕的还是华东**的怒火,要知道华东**可不是清廷可比,而且现在的局势也不是马关谈判时可比,一但真的发生了意外事件,华东**绝不会像李鸿章那样善罢甘体,而是肯定对日本展开猛烈的报复,决不是日本能够承受得起的后果。

最终日本**还真想出个办法,就是用少年儿童取代成年人,从东京的国小、国中里选出1000余10-13岁的少年儿童,并将这些少年儿童集中起来训练,以免他们受到大人们的指示。因为少年儿童比较容易控制,而且用少年儿童充当欢迎的人员,虽然有些奇怪,但也不算失礼。

同时日本**还在东京准备了5000余名警察,全力控制东京及周边地区,严防死守,绝不许发生游行抗议事,并且又安排了6000余名军人充当预备队,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华东**的使团一行当然不知道日本**的良苦用心,虽然都是少年儿童欢迎有些奇怪,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因此秦铮等人也都没有在意,下船之后,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代表日本**欢迎华东**的使团一行人员,并且还安排了20名盛装打扮的少年男女向秦铮等使团的主要成员献上了鲜花,现场的欢迎气氛还是相当不错的。

小村寿太郎一直将华东**的使团一行送到了宾馆入住,又检查了整个宾馆的安保情况,又将负责安保的人员咛嘱了一番,这才回去。

第二天,伊藤博文接见秦铮,双方举行了正式的会谈,在这次会谈中,双方再次重申了日本和华东**建立和平友好的国家关系的意愿,不再发生战争,并且增进相互之间的互信,共同促进亚洲地区的繁荣、进步、文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最后双方以伊藤博文访问青岛达成的共识为内容,正式签定了一份友好协约。也圆满的完成了这次会谈。

在会谈结束以后,伊藤博文又设国宴招待使团一行,并且还安排了许多日本的传统艺术表演,如插花、茶道、能剧和歌舞伎等,不过坦白说秦铮等人对日本的这些传统艺术并不怎么感兴趣,主要还是文化有别,虽然说相比于欧洲文化,日本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更为接近一些,但其中依然有很大的差别,而且秦铮等人来自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中华文化和日本文化,实际都吸纳了相当一部份欧洲文化的元素,同时也都遗失了不少自身后传统,虽然在穿越之前,中日两国都在重新发掘、认知自身的传统文化,但中日传统文化之间的交流很少,由其是中国人对日本的认知主要是动漫,日剧、料理,以及小电影,而稍稍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只有大和剧和围棋,因此秦铮等人对这个时代的中华文化可以接受,欧洲文化也有相当的认同,但对这个时代的日本文化缺少认知和了解,自然也有欣赏不来日本的传统艺术表演。

而且在另一方面,表演的日本艺人的扮相实不敢恭维,如表演插花、茶道的日本女子,本来颜值还算中上水准,穿的和服也另有一番风韵,但每个人都剃去了眉毛,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而歌舞伎的表演者更足满脸涂满了**,白渗渗的看着令人毛骨棘然;至于能剧的表演,其实是和中国京剧最为接近的艺术形式,虽然服装、动作,包括语调都夸张了一些,但这毕竞是舞台表演,到还免强可以入眼,但每个人都是带着面俱出场,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而中国京剧虽然也有脸谱之说,但那是直接画在脸上,表演时还十分注重面部表情的变化,让人觉得舒服得多。

虽然戏剧表演是脱胎宗教的祭祀演礼,但中国京剧也包括其他戏剧,基本己经完全脱离了祭礼,内容上也是以历史演义故事为主;而日本能剧则由于受日本神道教的影响较深,多为鬼怪、神灵之类,因此保留了一定的祭礼成份,因此听起来有些一惊一诈的,有些语调、唱腔近似于鬼哭神号,实际在日本能剧中,有一种如泣如诉的演唱模式就叫做鬼音,让人听得毛骨悚然。根本提不起什么胃口,当然,尽管是日本的国宴,但其实也不过就是什么寿司、泡饭、生刺之类,因此原本秦铮等人的胃口也不怎么样,只是出于外交礼节,只能耐着性子,将这些日本传统艺术表演全部看完,只能到晚上回到饭店之后,集体加餐消夜。

而在随后的几天,秦铮和部份日本**官员举行会谈,同时还参加了两次公益活动,基本都是大谈友谊、和平、合作之类,并且还受到了明治天皇的接见。

能够得到皇室的接见,在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里,都是相当高的礼遇,由其是这个时候的日本皇室,还是以神的身份示人,轻易是不会见人的,即使是外国使臣。但为了自己的计划成功,伊藤博文也是真拼了,在他的极力促成下,明治天皇也终于答应接见秦铮,以表示日本对华东**的这次访问的重视,不过明治天皇只答应接见秦铮一个人,而不包括使团的其他人,毕竟天皇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不能像大路货一样,谁都能见的。不过这也足够了,伊藤博文认为只要天皇接见了秦铮,就足以让英国感受到足够的压力。

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二五九章 根据地(一)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二六三章 根据地(五)第五八六章 农场巡视(上)第四十章 火炮阵地第三十章 市长上任(二)第三五六章 徳国特使(四)第二四三章 第一家族(二)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战(七)第一七三章 德国之行(五)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区第七二二章 归国(二)第三章 收关行动(三)第七十六章 规划(二)第二十六章 锦州告急(五)第四一八章 北京攻略(十四)第一八七章 护侨行动(九)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五一九章 突击行动(下)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队(下)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区(十二)第五四零章 美国调停(下)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四二六章 停战期(七)第三五七章 大战之前(四)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六五四章 远东远征军(一)第三二一章 海参崴(四)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二三三章 访日舰队(四)第三百章 革命者(五)第三二七章 奉天会战(上)第二二七章 后续影响(二)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三八六章 对马海战(十二)第六四五章 日本本土作战(五)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五七零章 进驻县城(三)第二五八章 访问(下)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一九零 访问天津(二)第三五九章 徳国特使(七)第二零九章 奇袭威海卫(三)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四一章 进京(八)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四二四章 进攻北京(三)第五五二章 接受谈判(四)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战(三)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四零一章 谈判破裂(二)第八十六章 安置营(二)第二十五章 锦州告急(四)第二六四章 根据地(六)第二二六章 后续影响(一)第一九八 超强硬对强硬第一六一章 农业部的运作(二)第十二章 军舰出击第三三五章 李鸿章来访(十二)第一四七章 徳国之行(四)第四八三章 统一商界(五)第三二五章 李鸿章来访(二)第五十三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四)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一)第四八二章 统一商界(四)第一三七章 合肥见闻(一)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抚(九)第六一八章 满洲里战役(十二)第六七一章 大获全胜(二)第四一八章 北京攻略(十四)第三三六章 李鸿章来访(十三)第八十六章 造舰竞标(三)第一零八章 造舰(三)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战(八)第一二六章 反击(下)第五七三章 谈判(一)第三五四章 徳国特使(二)第六一四章 朝见风波(六)第四七三章 山海关之战(二)第二一零章 奇袭库伦(四)第四七零章 迎击俄军(七)第二二七章 后续影响(二)第四九五章 舆论风向第三七二章 德国的收获(下)第三七三章 余波未平(十)第八十三章 灾民(三)第五七三章 预备会议(八)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七十八章 军事发烧友(上)第七十七章 规划(三)第四一四章 旅顺攻略(十一)第四六零章 围歼日军(四)第一七八章 南洋巨富(五)第五六零章 美国(三)第四四零章 辽阳之战(二)第三六零章 大战之前(七)
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二五九章 根据地(一)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二六三章 根据地(五)第五八六章 农场巡视(上)第四十章 火炮阵地第三十章 市长上任(二)第三五六章 徳国特使(四)第二四三章 第一家族(二)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战(七)第一七三章 德国之行(五)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区第七二二章 归国(二)第三章 收关行动(三)第七十六章 规划(二)第二十六章 锦州告急(五)第四一八章 北京攻略(十四)第一八七章 护侨行动(九)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五一九章 突击行动(下)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队(下)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区(十二)第五四零章 美国调停(下)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四二六章 停战期(七)第三五七章 大战之前(四)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六五四章 远东远征军(一)第三二一章 海参崴(四)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二三三章 访日舰队(四)第三百章 革命者(五)第三二七章 奉天会战(上)第二二七章 后续影响(二)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三八六章 对马海战(十二)第六四五章 日本本土作战(五)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五七零章 进驻县城(三)第二五八章 访问(下)第五二零章 叛逃事件(上)第一九零 访问天津(二)第三五九章 徳国特使(七)第二零九章 奇袭威海卫(三)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四四一章 进京(八)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四二四章 进攻北京(三)第五五二章 接受谈判(四)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战(三)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四零一章 谈判破裂(二)第八十六章 安置营(二)第二十五章 锦州告急(四)第二六四章 根据地(六)第二二六章 后续影响(一)第一九八 超强硬对强硬第一六一章 农业部的运作(二)第十二章 军舰出击第三三五章 李鸿章来访(十二)第一四七章 徳国之行(四)第四八三章 统一商界(五)第三二五章 李鸿章来访(二)第五十三章 海军陆战队归来(四)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一)第四八二章 统一商界(四)第一三七章 合肥见闻(一)第五一二章 清廷招抚(九)第六一八章 满洲里战役(十二)第六七一章 大获全胜(二)第四一八章 北京攻略(十四)第三三六章 李鸿章来访(十三)第八十六章 造舰竞标(三)第一零八章 造舰(三)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五一二章 穆棱河之战(八)第一二六章 反击(下)第五七三章 谈判(一)第三五四章 徳国特使(二)第六一四章 朝见风波(六)第四七三章 山海关之战(二)第二一零章 奇袭库伦(四)第四七零章 迎击俄军(七)第二二七章 后续影响(二)第四九五章 舆论风向第三七二章 德国的收获(下)第三七三章 余波未平(十)第八十三章 灾民(三)第五七三章 预备会议(八)第一四六章 徳国之行(三)第七十八章 军事发烧友(上)第七十七章 规划(三)第四一四章 旅顺攻略(十一)第四六零章 围歼日军(四)第一七八章 南洋巨富(五)第五六零章 美国(三)第四四零章 辽阳之战(二)第三六零章 大战之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