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第401章 迟来的圣旨

转眼又是两天过去,时间来到了八月三十。

干清宫暖阁之内,朱咸铭坐在御案后,正在翻开司礼监送来的奏章。

能摆在他面前令其亲自批复的,自然是最为要紧的军国大事。

比如此时朱咸铭手里,拿的便是藏地安都土司递来的奏疏,其称今年粮食收成减产,希望朝廷能减免摊派征收的钱粮。

朝廷在藏地设立了青海行都司,下辖卫所的钱粮供应事宜,全摊派到了各个土司头上。

比如上奏的安都土司,每年要向青海行都司转运粮食四千石,外加七千石的马料。

“安都土司说收成不行,南镇抚司可有奏报?”朱咸铭沉声问道。

而南镇抚司对外,各藩属国和各部盟和土司,他们都安插有密探线人,几乎每天都有情报传回。

此刻被询问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通,对皇帝的问话他早有准备。

“回陛下,从四月至七月奏报中,并未提及安都土司收成不好!”

听得此言,朱咸铭也不多想,提笔便写道:“钱粮已有定数,安可随意更改,你部当竭力供给,此请驳回!”

批复完毕,朱咸铭将奏章放到了一旁,紧接着又拿起了下一份。

“陛下,这是建安伯吴昌辉所奏,其称狼台吉部盟和恰台吉部盟,所派轮换军队多为老迈之兵,难堪大用……”

吕通口中这位建安伯,乃是正三品威远将军,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现任安西行都司都指挥使。

在吕通介绍时,朱咸铭也在认真看奏章。

看完后朱咸铭得出了结论,吴昌辉已难辖制西北藩属。

事实上,在去年他就想过撤换吴昌辉,但因担忧西北会起战事,朱咸铭最终打消了这念头,毕竟临阵换将并不明智。

可如今,吴昌辉已难料理西北之事,便让朱咸铭重新考虑起这件事。

要撤换吴昌辉容易,可换谁上去又成了问题,很快朱咸铭把能用的人过了一遍,然后他便确定了两个人选。

但这件事不能仓促,他还得亲自考教两位候选人,再最终决定谁去上任。

所以吴昌辉的奏疏,朱咸铭提笔就批了,内容是令吴昌辉严加督促,让各部盟重新筛选合格士兵。

批完之后,朱咸铭又拿起了另一份,却是应天知府贾雨村所奏。

应天作为陪都,知府地位自然枢要,故而能够直接向皇帝陈奏,何况如今贾雨村在负责清丈之事情。

“主上如天之德,百姓无不感召,今清丈之事推行已深,已有五成民户上报土地,当前施政顺畅……”

在贾雨村奏章的前半截,把应天的情况描绘得很好,清丈之事亦是进展顺利。

只是在奏章后半截,这厮就开始提出困难,主要是各大家族推诿,麾下部署阳奉阴违……

当然了,贾雨村的抱怨不是目的,最终是为向皇帝要便宜之权。

本来朱咸铭对贾雨村的抱怨不满,可看完发现这厮是要权时,他的脸上便露出了笑容。

此人可堪大用……朱咸铭如是评价。

愿意提起屠刀为皇帝办事,连自己的名誉都不顾的官员,哪怕此人私德有缺,在朱咸铭看来也完全不是问题。

只见他在奏章上写了“准”字,正当他要将奏章放到一边去,紧接着他又提笔写了起来。

“朝廷名位皆有定论,卿虽为忠正勤勉之臣,亦不可妄称‘主上’,望尔诫之!”

“主上”这一称谓,唯内廷二十四衙门和上直亲军二十二卫可称,这些是皇帝的绝对信赖的心腹家臣。

贾雨村在奏疏里称“主上”,文官罕见有人这么干,也可见此人确实没下限。

可越是这样的人,朱咸铭也就越是喜欢。

然而他才将奏章批复完毕,外面就有小宦官进来禀告,称是皇后娘娘来了。

几息之后,不等朱咸铭传召,杨清音就进入了暖阁里。

“叩见皇后娘娘!”在场一众内侍尽皆参拜。

“嗯!”

应了一声,杨清音走到了御案前,看向了正忙碌的皇帝。

抬起头来,看向结发之妻,朱咸铭笑道:“皇后可难得到这干清宫来!”

杨清音未接这话,语气不善道:“陛下日理万机,当真是辛苦了!”

在她说话之间,吕通很自然的搬来了凳子,让皇后娘娘可以安然落座。

“谁说不是呢!”朱咸铭应了一句。

“陛下虽然忙,但有些事却不该忘!”

“何事?”

杨清音面带不愉道:“今日已是老十三成婚第三日,陛下该下诏册封王妃了吧!”

虽然婚礼已成,但这只代表宝钗是朱景洪的妻子,没有册封就不能说是大明的王妃。

放下手中奏章,朱咸铭徐徐说道:“此事……朕另有安排!”

“如何安排?”

似乎知道杨清音会来,朱咸铭亦是早有准备,便从书案一侧拿出了一道谕旨。

从吕通手中接过旨意,杨清音看完之后面露古怪,而后说道:“这……只怕是不妥!”

“有何不妥?”

顺手又拿起一份奏章,朱咸铭接着说道:“老十三既要犯浑,就不可能不受惩处!”

“再者朱家的儿媳妇,也不是那般好做,且看那丫头如何表现,若好朕自当下旨册封!”

这话反过来的意思是说,如果薛宝钗表现得不好的话,就要拿掉她的王妃之位。

见杨清音还在思索,朱咸铭笑问道:“如何?”

叹了口气,杨清音说道:“就如此吧……他俩若真能携手同心,也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得到了妻子的支持,朱咸铭吩咐道:“叫程英来,让他传旨去!”

“是!”

很快程英喊了过来,接了谕旨后便离开了。

站起身来,走到了御案一侧,杨清音平静问道:“陛下为老十三考虑如此周全,想来已经不生他的气了?”

“此事既然已经发生,这小子又是一根筋的执拗,我又能拿他如何?”

端起茶杯,朱咸铭喝了一口,便叹道:“他虽混账,但毕竟是咱们儿子,也只能选择原谅他了!”

这番话若让太子跟睿王听见,那绝对会心生嫉妒,他们臣子的身份明显多于儿子。

然而朱咸铭话音才落,便见他突然变色道:“你们这些混账,还不赶紧给皇后上茶!”

因这帝后二人谈话,旁人哪敢随意上来递茶,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众宦官胆战心惊之时,只听杨清音说道:“行了,我可不是来你这儿喝茶的,伱既如此忙碌……臣妾也就不便打扰了!”

“陛下,臣妾告退!”

“皇后慢走!”

待皇后离开,朱咸铭思索一番后,最终无奈一笑,摇了摇头便继续翻阅奏章。

…………

襄王府,存心殿内。

朱景洪坐在书案后,正趴在桌上搭着积木,这是他从库房里淘到的东西,乃是忠顺王府送来的贺礼。

虽说是积木,实则乃是玉石精雕而成,按照图示可搭成一座宫殿,只是需要格外有耐心才成。

宝钗一直很有耐心,但今日她却有些心神不宁,所以没有和朱景洪一道玩耍,而是坐在了书案一侧的椅子上,拿着一本书似读未读。

这时朱景洪说道:“宝钗……是你的跑不了,你又何必着急!”

“话虽如此,可我总有些不安!”“那你得跟我学,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这才是成熟稳重的表现!”

然而朱景洪话音落下,外面就有宦官来报传旨钦差来了。

“你看……这不是来了嘛!”

只见他站起身来,拿起一旁冠帽戴在头上,说话就要往外面走去。

“等等……”

被宝钗叫住,朱景洪停了下来,目光中略微带有疑惑。

便见宝钗走到他面前,踮起脚伸手给他调整了冠帽,而后才说道:“走吧!”

朱景洪笑了笑,然后就领着宝钗出门去了。

接旨是在承运殿,这里早已设好香案仪仗,只等着传旨钦差的到来。

朱景洪二人赶到时,程英一行已经到场。

让其疑惑的是,程英虽是带着圣旨来的,随行人员却没有带其他东西。

宝钗也发现了这一点,传旨钦差没把王妃册宝带来,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正当朱景洪要询问,就听见程英说道:“十三爷,接旨吧!”

“儿臣叩问父皇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领着宝钗拜下,朱景洪准备聆听圣训。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诏书用以颁布全国通行政令,制书则用来向文武百官宣布重大事件,敕书则是给个人的训诫或指令。

“朕久有归农之意,然则国事缠身,实难称心所欲,实为此生憾事……”

听到这里,朱景洪抬起头来,他以为程英是念错了。

有归农之意,皇帝老子想去种地,这不是开玩笑嘛!

“皇十三子洪,朕之嫡嗣也,当有纯孝之心,以全为父之志!”

啥啥啥?我去成全老头儿?这什么意思?朱景洪越听越觉得离谱。

“上林苑设有御田,乃朕亲耕之所,望尔入住此间,躬身于农事,周全打理,潜心……”

听到后面,朱景洪完全都懵了。

按照老头子的意思,接下来他要去上林苑务农,无召不得私自离开。

“钦此!”

念完之后,程英笑着说道:“十三爷,请接旨吧!”

“程公公,此事我娘可知?”

但问完朱景洪便知说的是废话,这件事就不可能瞒得住皇后。

“此事娘娘知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有改变的可能,显然选妃这事还没过去,这是老头子给的惩罚……朱景洪如是想到。

“儿臣领旨!”

待他接过圣旨之后,程英便立刻上前来将他扶起。

“程公公,我爹真让我去种地?”

“临走时主上还说,如今快到播种的季节,希望您不要误了农时!”

现在是播种的季节,那说明种的是麦子,今年九月种下来年六月收获。

换句话说,即使只干这一次收成,他都得在上林苑待近半年。

我可不能被老头儿限制住,得想办法脱身才行……朱景洪暗暗想到。

训练军队和制造武器,是朱景洪兼领的两件差事,偏偏都在上林苑内进行,他想要脱身其实很不容易,因为连像样的借口都还找不到。

而且他还不能耍赖,否则让皇帝老头儿消不了气,后面还能设法整治他。

种地嘛,种出花儿来不就行了……朱景洪暗暗想到。

在孤儿院时他没少干农活儿,种地经验大致也有一些,何况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各种乱七八糟的知识点都能学到。

见朱景洪面露思索,程英又说道:“主上还说,接旨之后即刻出发,万望十三爷不要误了时辰!”

就在这时,跟在朱景洪身侧的宝钗问道:“敢问公公,不知王爷此行,可否有人随行!”

程英答道:“既是归农,便不可带人服侍,且御田那边已安顿妥当!”

宝钗又问道:“我可否随王爷一道?”

“这……主上并未吩咐!”程英答道。

老太监知道这是皇帝设下的考点,如果宝钗不主动提一起过去,那么她直接会被定为不合格,后期找个借口就能将其罢黜。

“那我随王爷一道过去!”

按照皇帝授意,程英说道:“此去御田,劳作艰辛,王妃不必受此苦楚!”

其实当宝钗提出一起去时,一旁的朱景洪也意识到了,这很可能是给他们两个人的考验。

宝钗神色庄重道:“劳烦公公转奏父皇,所谓夫妻同心同德,儿臣既已嫁于王爷为妻,岂可独享尊荣坐视王爷辛劳!”

“娘娘这是何苦……”程英继续套话,他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

“我心意已决,还望公公转奏父皇!”

点了点头,程英徐徐说道:“娘娘既有此行,老奴岂敢置喙,如此……就与十三爷一道去吧!”

说完这话,程英看向朱景洪问道:“十三爷以为如何?”

朱景洪面带笑容,看向宝钗道:“宝钗……你可得想好了!”

宝钗笑道:“夫唱妇随……这难道还用想?”

朱景洪笑容更甚,随后说道:“那咱们就去上林苑住几天!”

程英当即说道:“十三爷,既然如此……现在就启程吧!”

“现在?”

“正是!”

虽然有些惊讶,但朱景洪还是说道:“待我收拾一番!”

程英笑着答道:“十三爷,一应吃穿用度,上林苑那边都已备好,您直接过去就行,马车已在外面候着!”

事出反常必有妖,现场这种情况已显得诡异,让朱景洪有非常不好的预感。

“我们总得带些换洗衣物!”

程英当即答道:“都已准备好了,十三爷只管去就行!”

“那好……我们走吧!”

于是朱景洪与宝钗一道出门,便上了程英带来的一辆马车,在大批军卒护卫下朝皇城而去。

半个时辰后,坤宁宫内。

襄王府的消息已传回来,得知情况后杨清音满意点头,看向一旁皇帝问道:“若薛家丫头自己不提同去,真就要废了她?”

朱咸铭沉声道:“她若不提,便失了为妻的本分,如此还留她作甚?”

“只是你设下的起居饮食,未免太过于严苛艰苦了些!”杨清音面露心疼,那毕竟是她亲生的儿子。

“艰苦?不就是吃点儿苦而已,算得了什么?”

看向发妻,朱咸铭坦言道:“当初我起事,拴着脑袋夺位,你不也舍了命追随,与此相比他们吃的苦不值一提!”

当着杨清音的面,提起当年东华门的事,朱咸铭从来不藏着捏着。

“行了行了……当年之事少提,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杨清音神色黯然,她想到了自己那两个儿子。

第138章 贾家的忧愁350.第350章 弟弟们的投名状第68章 金陵才俊220.第220章 妯娌们1第132章 神都洛阳第105章 硬仗43.第43章 薛家的难处第534章 借刀杀人47.第47章 前倨而后恭第609章 万两黄金的作用第4章 知府是谁?309.第309章 腊八节421.第421章 宦官的勾当335.第335章 江城子413.第413章 帝后皆饮凉白开第37章 这个混账188.第188章 薛家那孩子不错325.第325章 女儿家的心思445.第445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560章 案情突破第25章 宝钗之言第179章 岂不是轻而易举第135章 乾清宫的夕阳317.第317章 北静王的烦恼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277.第277章 什么叫规矩468.第468章 交易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第179章 岂不是轻而易举285.第285章 要不你说要不我说221.第221章 妯娌们246.第46章 好险第87章 薛家别院240.第240章 薛蟠归京第486章 朕之乳虎297.第297章 元春受召第83章 歇脚处229.第229章 拿人手短第163章 你也不想冈本家覆灭吧!260.第260章 万国衣冠拜冕旒第172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615章 王府之宴第623章 这两口子咋都这样第531章 私会于竹林第97章 定王号第559章 银安门外的枪声184.第184章 十三弟糊涂啊第139章 妯娌间的较量190.第190章 揭你的皮第496章 乾清门外399.第399章 结发为夫妻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624章 我也曾经有块玉213.第213章 好弟弟第544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493章 流言起478.第478章 宝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达恭顺的汉城第504章 庆功宴第492章 运筹帷幄朱景洪70.第70章 贾琏被擒44.第44章 口谕第97章 定王号第493章 流言起第588章 皇家儿媳不好做第173章 兄弟相争425.第425章 林如海归京196.第196章 贾蓉的无妄之灾第158章 虱子多了不痒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云422.第422章 旨到薛府430.第430章 新年献礼第38章 皇后之怒第609章 万两黄金的作用第580章 知否知否第117章 慌慌张张433.第433章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280.第280章 宝钗力主328.第328章 侍卫来请313.第313章 擦脚布和护心袄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第56章 决断347.第347章 宝钗训兄第68章 金陵才俊第497章 朱家儿媳第85章 猎物256.第256章 脸怎么红了第156章 宁寿宫内第135章 乾清宫的夕阳412.第412章 皇帝盖饭第156章 宁寿宫内第591章 登陆作战450.第450章 区区小事282.第282章 岂敢怪十三爷387.第387章 遥遥领先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第532章 贾家姐妹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达恭顺的汉城409.第409章 打而不打
第138章 贾家的忧愁350.第350章 弟弟们的投名状第68章 金陵才俊220.第220章 妯娌们1第132章 神都洛阳第105章 硬仗43.第43章 薛家的难处第534章 借刀杀人47.第47章 前倨而后恭第609章 万两黄金的作用第4章 知府是谁?309.第309章 腊八节421.第421章 宦官的勾当335.第335章 江城子413.第413章 帝后皆饮凉白开第37章 这个混账188.第188章 薛家那孩子不错325.第325章 女儿家的心思445.第445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560章 案情突破第25章 宝钗之言第179章 岂不是轻而易举第135章 乾清宫的夕阳317.第317章 北静王的烦恼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277.第277章 什么叫规矩468.第468章 交易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第179章 岂不是轻而易举285.第285章 要不你说要不我说221.第221章 妯娌们246.第46章 好险第87章 薛家别院240.第240章 薛蟠归京第486章 朕之乳虎297.第297章 元春受召第83章 歇脚处229.第229章 拿人手短第163章 你也不想冈本家覆灭吧!260.第260章 万国衣冠拜冕旒第172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615章 王府之宴第623章 这两口子咋都这样第531章 私会于竹林第97章 定王号第559章 银安门外的枪声184.第184章 十三弟糊涂啊第139章 妯娌间的较量190.第190章 揭你的皮第496章 乾清门外399.第399章 结发为夫妻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624章 我也曾经有块玉213.第213章 好弟弟第544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493章 流言起478.第478章 宝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达恭顺的汉城第504章 庆功宴第492章 运筹帷幄朱景洪70.第70章 贾琏被擒44.第44章 口谕第97章 定王号第493章 流言起第588章 皇家儿媳不好做第173章 兄弟相争425.第425章 林如海归京196.第196章 贾蓉的无妄之灾第158章 虱子多了不痒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云422.第422章 旨到薛府430.第430章 新年献礼第38章 皇后之怒第609章 万两黄金的作用第580章 知否知否第117章 慌慌张张433.第433章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280.第280章 宝钗力主328.第328章 侍卫来请313.第313章 擦脚布和护心袄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第56章 决断347.第347章 宝钗训兄第68章 金陵才俊第497章 朱家儿媳第85章 猎物256.第256章 脸怎么红了第156章 宁寿宫内第135章 乾清宫的夕阳412.第412章 皇帝盖饭第156章 宁寿宫内第591章 登陆作战450.第450章 区区小事282.第282章 岂敢怪十三爷387.第387章 遥遥领先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第532章 贾家姐妹第601章 大明襄王抵达恭顺的汉城409.第409章 打而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