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庆功宴

上午巡视结束后,朱景洪便返回官署,负责指挥藏地诸部的孙绍祖也跟了过去。

“大帅,安西行都司那边战事未歇,臣愿率军前往支援!”

官署内院,庭院内的架子上摆着甲胄,几名宦官正在小心保养着。

台阶上摆着一张椅子,朱景洪坐在这里看着宦官们忙碌,孙绍祖勾着腰站在台阶下。

西北叛乱的三国,如今只有土谢图汗国被平定,所以朱景洪有意在冬季,派遣军队向东配合王子腾,把扎萨克和布里亚的叛军给摁死。

这件事总督署高层已有讨论,初步只定下了这个事,派哪些兵和由谁领兵这件事,到如今还没有具体商讨。

孙绍祖听到了风声,所以才过来请战。

他这个方面军统帅,完全是朱景洪捧才能发号施令,朝廷方面并未有正式任命。

严格来说,他只是京卫小小指挥使,根本没资格统帅方面大军。

所以他迫切需要军功,所以也就他最渴望战争。

派兵支援安西行都司的消息,是朱景洪主动散出去的,但来请战的只有孙绍祖。

可见对其他将领来说,对军功渴求没那么强烈。

“你觉得……派哪一路军去支援合适?”朱景洪没有表态,而是问了新的问题。

孙绍祖也不着急,略微思索后答道:“臣以为女真诸部最合适!”

“这些人敢打敢拼悍不畏死,为了军功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女真前来参战的军队,其本意是来捞好处的。

打仗挣军饷也就罢了,有了军功也能兑银子和粮食,这可比放牧渔猎来钱快多了。

这次尝到了甜头,女真上下自是骁勇异常,战斗热气不是一般的高。

没办法,女真这些人实在是穷怕了,眼下遇着捞好处的机会又岂会放过。

而孙绍祖这番话,与朱景洪的想法不谋而合,此时他便觉让这厮去也不错。

孙绍祖人品虽不太行,但他打仗还是有两把刷子,最关键是他对西北了解透彻,制定方略往往能把握要害。

“平定扎萨克和布里亚,你有什么想法?”

这个问题孙绍祖仔细考虑过,今天他是有备而来。

“回禀大帅,臣以为应当集中兵力,先打掉扎萨克东部,这里是他们主要牧区……”

朱景洪就坐在椅子上,静静的听孙绍祖讲解,脑子里思绪飞转思索着他的话。

这厮讲了有两刻才停下,其讲解朱景洪多数都认可,心里也就拿定了主意。

端起茶杯,朱景洪静静说道:“让你去也不是不行,但伱得把事情办得漂亮!”

“多谢大帅信重!”孙绍祖喜极。

“下去好好想个方略,在总督署商议此事时呈上来!”

“是!”

“去吧!”

“臣告退!”

待孙绍祖离开后,朱景洪又对余海道:“可卿那边该到何处了?”

余海答道:“回禀王爷,一个月前就传了消息,如今她们动身已有二十多天,怕是已经入陕了!”

塞外苦寒,朱景洪就没让秦可卿跟着,后来更是让她先一步回去。

如今他要动身返京,所以才询问其行程。

“只怕再有十几天,她们也就该到京了!”朱景洪估摸着说道。

就在这时,只见门外急匆匆进来一宦官,禀告道:“王爷,王长史来了!”

兴许是过了太久的缘故,朱景洪反应了好几秒,才知这宦官说的是谁。

“请他进来!”

几分钟后,身着官服的王培安走了进来,差点儿让朱景洪没认出来。

相比于以往,王培安不但瘦了而且还黑了,风霜的催逼让他变得苍老了许多。

其实连保养得当的朱景洪,比起以往也黑瘦了不少,回京皇后见了还不知怎么心疼。

王培安正要行礼,朱景洪却上前扶住了他,随即问道:“先生,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对王培安这样有操守的人,朱景洪一向非常敬重,毕竟这样的人世上少有。

“多谢殿下挂念,臣一切都好!”

“此番攻克哈密,提前结束战争,殿下居功至伟,实为朝廷和百姓之福!”

这话别人说朱景洪不会当回事,但从王培安口中出来就大不一样了。

“先生过誉了!”

“若非有先生在后方监督,只怕粮草供应也难如此顺畅,先生也是功勋卓著之人!”

朱景洪说的也是真心话,因有王培安在后方盯着,地方官根本不敢推诿扯皮,转运粮草效率提高了不少。

谁都怕惹得这位爷不高兴,又把那些个旧案翻出来,到时候又是灾难性的后果。

“殿下,此番臣前来,还有一事要禀告,牵涉到殿下某位大将!”

吩咐余海去给王培安搬个凳子,朱景洪遂说道:“先生坐着说吧!”

“谢殿下!”

待落座后,王培安方禀告道:“想来殿下还记得,圣上当日给臣安排了差事,令臣彻查安西行都司之事,尤其是枯树堡之战后的事!”

“嗯!”朱景洪点了点头,这件事他当然知道。

而且他还知道,那时孙绍祖还在安西行都司任职,枯树堡就是他的辖下区域。

所以此时朱景洪已猜到,王培安口中所谓牵涉的大将,不出意外就是孙绍祖。

“臣亲自去枯树堡走了一趟,还找到了周边的一些牧民,向他们询问了当时的情况!”

因大战开启,枯树堡周围的牧民早就逃了,所以要找到这些人确实很不容易,而且还伴随一定的风险。

不得不说,王培安的这番行为,着实又惊讶到了朱景洪。

“先生继续说!”

“据臣查明,在枯树堡大战之后,永宁卫为掩盖其应战不力,便在枯树堡周围大肆补杀牧民,以冲作其战功……而当日永宁卫指挥使,便是现今殿下爱将孙绍祖!”

其实这里王培安说错了,当时孙绍祖不是为了杀良冒功,而是为了把战损比做得好看,才会大肆捕杀牧民充作军功。

当时的情况是,戍守枯树堡的明军全部阵亡,然而敌军却没留下几具尸体,这要是传出去安西行都司必然被人耻笑。

所以,时任都指挥使吴昌辉,才授意下面人办了此事。

“竟有此事?”朱景洪佯做惊讶。

这个时代的军队,杀良冒功一点儿不稀奇,下限低的甚至连本国百姓都杀。

“顺着这件事,臣又继续查探了些时日,才发现安西行都司在其辖区内,类似事件多不胜举……故而赢得民怨沸腾!”

“扎萨克等三国叛乱,不得不说与此事大有关联!”

“先生说得有理!”朱景洪平静答道。

“这件事牵涉甚大,先生也打算深查?”

经历过上次查案风波,王培安虽是名声大显,但在官场上也得罪了不少人。文官们对他不满也就算了,若他再把这件事深查下去,那可把武勋们也得罪死了。

“经历上次事端,臣也明白了些道理,知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如今也明白了几分!”王培安面露笑容。

识时务为俊杰这句话,从王培安的嘴里说出来,差点儿没让朱景洪惊掉了下巴。

他知道王培安已进化了,往后不会再横冲直撞,会更细心去理解规则运用规则,然后打击那些横行不法之徒。

“所以先生此行是来?”朱景洪格外疑惑。

王培安遂答道:“那孙绍祖臣细查过,断定此人心术不正,奸险狡诈……”

“每日军报臣都细看过,发觉殿下对那孙绍祖很是倚重,所以专程过来提醒!”

所以这位千里迢迢跑一趟,就是为了提醒自己小心孙绍祖。

看着王培安沧桑的面容,朱景洪心里不禁泛起几分感动,但很快就被他强压了下去。

“劳烦先生这么远过来,多谢先生提醒!”

道谢之后,朱景洪接着说道:“行军打仗,我只看将领之才能,私德如何并未理会,这确实是有疏漏之处!”

“臣只是提醒殿下,切莫被那孙绍祖愚弄,臣对殿下指挥作战实为敬佩,并无本分指责之意!”王培安也连忙解释。

这件事就算过去了,朱景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打算换个话题继续聊下去。

然而王培安却先一步开口,说道:“殿下,臣此番前来,其实还有一件事!”

“先生直说便是!”

“转运粮草出库和出关皆有账目,臣打算再把接收账目核对一番!”

王培安说得复杂,其实就是要查各卫和西北总督署的账,不得不说这事儿确实挺煞风景。

所以这位到底是来提醒我小心,还是本就是来查账的?亦或者兼而有之?

王妃贪财又不是我贪财,这位不会怀疑我贪墨粮饷吧?朱景洪冒出了极为荒唐的想法。

其实他这想法一点儿都不荒唐,毕竟他的好哥哥睿王乃至太子,私底下其实也没少收下面孝敬。

至于他的那些庶兄们,私底下横行不法的事就更多了,王培安对此可谓知之甚深。

当然了,王培安知道朱景洪的人品,他确实没有怀疑朱景洪贪墨的想法。

沉默几息后,朱景洪方笑着说道:“先生一路劳顿,还是先休整几日,养好了身子再查吧!”

眼下各部都忙着大胜庆功,这个时候查账多少会让人不舒服,朱景洪也不想这位老师太拉仇恨。

“来人,送王长史去歇息!”朱景洪沉声说道。

事到如今,王培安已知朱景洪是有主意的人,既然有送客之意他也不再强留。

待王培安离开后,朱景洪遂看向一旁的余海,问道:“孙绍祖,此人……你怎么看?”

余海虽是十足的聪明人,只是看起来老实木讷,为人不争不抢本分,所以朱景洪才把他留在身边。

为了王府第一太监的名位,邓安和张平安各种斗法,但其实他俩都知道,朱景洪最信任的便是余海。

“此人确实狠辣狡诈,奴才也觉得王爷该提防此人!”余海郑重说道。

…………

很快又是两天过去,时间来到了九月二十九。

在这两天时间里,各部各卫的军功都整理出来,总督署核实并联名用印后,便直接将其发往了朝廷。

当然,那三百名功勋者的名单,同样也都被选了出来,将在今日于城南营地公开表彰。

这里不得不说,还是太监黄清足够有想法,朱景洪提过的勋章被这厮弄了出来。

哈密城内铁匠被黄清寻了出来,他令这些人做了勋章的模版,然后有借此做了几个凹版,再然后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城墙上废弃的火炮,被这厮让人收去融了,所得铁水便是浇筑勋章的材料。

三百枚勋章,不到一天时间就赶了出来,此时就出现在朱景洪手上。

勋章直径约有五公分,上面钻有一个小孔,一根红绳穿在其中,可以把勋章系在腰带上。

勋章挂在腰上,似乎显得有些搞笑,但朱景洪不禁在想,这东西也不是天生就该别在胸前。

勋章正面雕刻有“哈密之战勇士”四个字,后面则雕有“正统十二年”五个字。

这便是勋章主体部分,除了这些字样周围还有一些花纹,看起来是既古朴简约又有细节。

“黄清,你这差事办得不错,着实不错!”

作为监军太监,严格来说黄清可以监督朱景洪,但从始至终他是个奴才。

“王爷这话说得,奴才能给王爷分忧,这可是奴才的福分!”黄清谄媚说道。

朱景洪笑着说道:“你这这般老成持重,待在御用监实在屈才了,我看你入司礼监都够格!”

“王爷可真是抬举奴才了,比起吕公公让他们,奴才这点儿伎俩着实微不足道!”

他二人闲扯了没一会儿,一众将领们也都赶了过来,个个都来查看起这些“勋章”。

很快仪式正式开始,第一件是颂扬皇帝圣德,这件事当然是由梁潜来办。

洋洋洒洒之乎者也十几分钟后,便由柳芳宣读了各卫的军功统计,这是在场将领们最关心的事。

在这份军报读完之后,才由黄清宣读三百勇士的名单,也把气氛推到了最高高潮。

被点到名字的军士,从旁席按照指引来到了会场中央列队,一会儿朱景洪将给他们颁发勋章,以及一柄系有红色绸带的新刀。

在场列作的,除了指挥佥事以上的将领,便是这些基本没有品级的士兵,人群构成可以说是格外割裂。

若是以往,在一众武将注视下,这些士兵连头都不敢抬起俩,但今天他们个个都昂首挺胸。

给三百个人颁发勋章和佩刀,工作量可是一点儿都不小,但朱景洪决定要亲力亲为。

待所有人站定之后,便听黄清朗声念道:“恭请襄王殿下颁发奖章和佩刀!”

在众人注视之下,朱景洪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走到前方看着下面列队众人,笑着说道:“诸位为了这一刻,只怕已经等了许久!”

“我向来喜欢勇士,自然会说话算话,一会儿与你们对饮一杯!”

“你们是陛下的忠臣,是大明的英雄……你们当得起本王这杯酒!”

没有太多的废话,朱景洪的话言简意赅,本质上就是对在场众人的肯定。

而这种超出身份限制的肯定,足以让这些人记住很久,乃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天。

简单讲了几句之后,朱景洪便走到了台下,自有宦官将要颁授的勋章和战刀捧来。

“不错……”

“很好……”

每来到一个人面前,朱景洪都会简单夸奖一句,然后才将东西交到其手上。

整个颁授过程,差不多用了半个时辰,这些士兵们仍是激动万分,已非常迫切想要回到军营,向袍泽展示自己的勋章和佩刀。

颁授完成之后,庆功宴正式开始,食材酒水早就已经备好。

这里又不得不说,黄清这厮确实考虑周全,他甚至还从城里找了一队女子,来给现场献舞增添色彩。

而这次的庆功宴,对朱景洪来说无疑是考验,他一个人要跟几百号人喝酒。

虽然让他犯难,但他还是非常享受这胜利时刻,拿下哈密城确实让他很有成就感。

先是武将然后士兵,朱景洪几圈走下来,茅房都去了五六次,人也变得醉醺醺的。

“王爷,您少喝点儿!”近侍在侧的余海小心提醒。

端着酒碗,朱景洪笑着说道:“我没醉,今晚我要打两个?”

第34章 指定会审第613章 关系变动477.第477章 青阳王痛殴贾宝玉第499章 战前341.第341章 秦家事1315.第315章 贾芸:定不负十三爷重托191.第191章 双喜临门第48章 帮忙第596章 决战之前第577章 一无所有朱景洪265.第265章 功成325.第325章 女儿家的心思225.第225章 女汉子第581章 大明父亲第92章 回城1.第1章 人在应天,刚下马车!297.第297章 元春受召第102章 得找人制他第183章 尚仪局复选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21.第21章 英莲54.第54章 激烈碰撞第166章 天上掉下个杨妹妹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337.第337章 重华殿家宴449.第449章 黛玉不对劲第171章 兄友弟恭203.第203章 与薛姑娘一见如故第30章 密议第560章 案情突破第118章 保送第489章 旨到前线第76章 谈银子330.第330章 要谈笑风生第551章 接风285.第285章 要不你说要不我说第527章 钗黛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第85章 猎物第485章 这个小畜生第127章 显摆327.第327章 夹板气第34章 指定会审275.第275章 摔玉第604章 一夜春宵第101章 吐血439.第439章 围猎上林苑195.第195章 是十三爷的意思第74章 狂妄325.第325章 女儿家的心思82.第82章 佃户268.第268章 先迈右脚第60章 行文各地302.第302章 到底是谁的侍读312.第312章 晋身之阶第124章 驿站歇脚363.第363章 与公主一见如故286.第286章 给明人点儿厉害203.第203章 与薛姑娘一见如故449.第449章 黛玉不对劲445.第445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508章 父母兄弟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441.第441章 朱景洪论英雄第123章 给你找个老师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第34章 指定会审436.第436章 女真愿为陛下忠犬第557章 戏妙玉447.第447章 陛下,请下旨吧!第496章 乾清门外226.第226章 真不知羞第139章 妯娌间的较量323.第323章 腊月凉水澡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350.第350章 弟弟们的投名状第64章 憋不住345.第345章 金玉良缘第101章 吐血351.第351章 英雄豪杰的定义第74章 狂妄263.第263章 吓儿子483.第483章 集议218.第218章 朱景洪的骚扰第556章 双修第114章 好圣孙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第55章 太祖之怒第609章 万两黄金的作用306.第306章 死缠烂打式进言10.第10章 逆子第497章 朱家儿媳325.第325章 女儿家的心思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第4章 知府是谁?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第623章 这两口子咋都这样
第34章 指定会审第613章 关系变动477.第477章 青阳王痛殴贾宝玉第499章 战前341.第341章 秦家事1315.第315章 贾芸:定不负十三爷重托191.第191章 双喜临门第48章 帮忙第596章 决战之前第577章 一无所有朱景洪265.第265章 功成325.第325章 女儿家的心思225.第225章 女汉子第581章 大明父亲第92章 回城1.第1章 人在应天,刚下马车!297.第297章 元春受召第102章 得找人制他第183章 尚仪局复选383.第383章 初选已过21.第21章 英莲54.第54章 激烈碰撞第166章 天上掉下个杨妹妹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337.第337章 重华殿家宴449.第449章 黛玉不对劲第171章 兄友弟恭203.第203章 与薛姑娘一见如故第30章 密议第560章 案情突破第118章 保送第489章 旨到前线第76章 谈银子330.第330章 要谈笑风生第551章 接风285.第285章 要不你说要不我说第527章 钗黛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第85章 猎物第485章 这个小畜生第127章 显摆327.第327章 夹板气第34章 指定会审275.第275章 摔玉第604章 一夜春宵第101章 吐血439.第439章 围猎上林苑195.第195章 是十三爷的意思第74章 狂妄325.第325章 女儿家的心思82.第82章 佃户268.第268章 先迈右脚第60章 行文各地302.第302章 到底是谁的侍读312.第312章 晋身之阶第124章 驿站歇脚363.第363章 与公主一见如故286.第286章 给明人点儿厉害203.第203章 与薛姑娘一见如故449.第449章 黛玉不对劲445.第445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508章 父母兄弟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441.第441章 朱景洪论英雄第123章 给你找个老师第584章 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第34章 指定会审436.第436章 女真愿为陛下忠犬第557章 戏妙玉447.第447章 陛下,请下旨吧!第496章 乾清门外226.第226章 真不知羞第139章 妯娌间的较量323.第323章 腊月凉水澡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350.第350章 弟弟们的投名状第64章 憋不住345.第345章 金玉良缘第101章 吐血351.第351章 英雄豪杰的定义第74章 狂妄263.第263章 吓儿子483.第483章 集议218.第218章 朱景洪的骚扰第556章 双修第114章 好圣孙第594章 襄王十大罪状第55章 太祖之怒第609章 万两黄金的作用306.第306章 死缠烂打式进言10.第10章 逆子第497章 朱家儿媳325.第325章 女儿家的心思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第4章 知府是谁?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第168章 我十三哥配不上你?第623章 这两口子咋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