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流言

皇帝静了片刻,只是看着庭中幽幽红梅,吐着暗红色的花蕊,像是溅开了无数血腥的红点子一般。如懿悄悄看着皇帝的脸色,只觉得什么也瞧不出来,皇帝的神色平静极了,如同秋日里澄净如镜的湖面,犹有暖日的金色余光洒落面上,平添了一分暖调。

皇后按了按如懿的手,悄然上前,柔声道:“慧贵妃的话是急了些,但臣妾心想,这满宫里无论是谁,无论什么事,都比不上大清的国祚要紧。”

如懿一想到“自缢”二字,只觉得浑身发冷,忍不住道:“皇上,玫贵人的孩子纯属意外,既然孩子一生下来就已经死了,那更不会干系旁人,更不会影响大清的国祚。”

慧贵妃笑道:“娴妃这话便是说得太轻巧了。皇上正当盛年,以后多的是孩子。孩子是阿哥还是公主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聪明齐全,成为对大清有用的人。娴妃如今都未有生育,试想若是受了贱人的祸害,也生下了这样的死胎,娴妃你身为人母,能否接受?到时候便悔之晚矣。”

如懿一听她拿自己做例子,其心恶毒,心底愈加难耐:“天命庇佑,我是不怕的。慧贵妃若要担心,便担心自己的孩子吧。”

慧贵妃眼波一剜,清冷道:“本宫要念及的不仅是自己来日的孩子,还有眼下怡贵人的孩子和日后旁人的孩子。娴妃你为玫贵人求情,是不是敢担保,以后宫中再不会有这样的祸事,还是有了这样的祸事,到时你与玫贵人便一起殉了那孩子,以报大清?”

皇帝呵斥道:“好了。站在这儿便这样争执不休,成什么样子?”

如懿与慧贵妃对视一眼,只得屈膝道:“臣妾冒昧了。”

皇后低声道:“皇上,那您的意思是……”

皇帝皱了皱眉,扶住皇后的手道:“怡贵人的孩子就请皇后多多看顾。至于玫贵人,就先挪出永和宫,住到宝华殿前头的雨花阁去,让她邻近佛音,好好清净清净心思。”

慧贵妃犹有不服,道:“皇上,可是她生下了那样的孩子……”

“孩子?”皇帝轻轻一嗤,“是否恩准玫贵人自缢且容后计较。朕倒想知道,宫中到底有哪些胆大妄为的人,敢擅自散布流言,混乱人心。朕断断容不得!”

皇帝这话说得沉肃,众人闻言皆是一凛。皇帝道:“慧贵妃,这里没有你的事情,先跪安吧。”

待到慧贵妃出去,皇帝负手立在庭中,身边再无旁人伺候。如懿见他如此神色,又兼之方才那番话,心下便有些沉郁。皇帝的声音极轻:“那夜在这里,见过那个孩子的,只有朕、皇后、娴妃还有王钦吧。”

皇后婉声道:“是。其余见过孩子的人,当夜都打发出去了,应该来不及在宫里说些什么。”

皇帝长叹一声:“你们都是朕近身的人啊。”

如懿会意,旋即道:“臣妾谨遵皇上吩咐,不敢有一言半语泄露。”

皇帝点点头,又问:“皇后,那日王钦把孩子送去处置,路上不会有人瞧见吧?”

皇后的声音极低,仅仅足以让身边的人听清楚:“出了永和宫的门就扼死了,一路就是个死胎送进小棺椁封好焚化。这件事,臣妾身边的莲心跟着一块儿去办的,绝不会有差错。”

如懿虽知那孩子是必死无疑,却不想是王钦活生生扼死的。不知怎的,她便觉得心口哆嗦着窒闷难言,几乎想要呕吐出来。

皇帝轻轻“嗯”了一声,慢慢踱出庭院。如懿听着满庭风声萧索,肆意而狂暴地穿过枝丫,自己仿佛也成了其中枯靡的一枝,任由逆风侵袭,不得摆脱。

如懿回到殿中,便有些不耐烦。她描了几笔花样子,便烦恼地将笔一搁。冬日所用的杏子红团福撒金锦帘是喜气洋洋、花团锦簇的颜色,落在她眼里却只觉得那金茫茫的颜色格外刺眼。惢心打了帘子捧着茶水进来道:“小主,永和宫的玫贵人是要搬出去了呢。”

如懿点了点头,接过茶水道:“她也可怜见儿的,孩子成了那个样子,挪去雨花阁静静心也是好的。”她抿了一口茶水,问道:“怎么换了茉莉花茶?”

惢心笑道:“茉莉清心宁神,小主一回来就沉着脸,所以奴婢换了这个。”

如懿便道:“阿箬呢?怎么都没有看见阿箬?”

惢心道:“说是去内务府皮库挑些好皮子来做两件冬衣,一去去了这么久,大概是挑皮子耽搁了。小主不是不知道,阿箬选东西算是精细的。”

如懿笑道:“也是,她是见过好东西的,挑东西也严苛。我看她如今的性子安静了好些,不比从前那样浮躁,也放心些。”

惢心道:“可不是呢?上回的事阿箬姐姐算是得了教训了,也亏得小主的调教。”

如懿轻舒了口气道:“她自己知道便好了。”

惢心看着如懿,小心翼翼地问:“那小主为什么又不高兴呢?”

如懿伸出纤细的手指在几案上轻轻划着,理了理自己烦乱的心绪:“宫中流言如沸,不胜其扰。”

“宫中从来都不缺流言,小主何须烦扰?”

云髻上垂落的红瑛流苏沙沙地打着鬓边,每一拂动,便是一层秋雨落叶似的微凉。“如果皇上最忌讳的流言,出处只可能在我、皇后和王钦这三处,你觉得皇上会如何想?”

惢心神色遽变,如蒙了一层白蒙蒙的寒霜一般:“这件事若不查清,只怕皇上会对小主存了极大的疑心。皇上的疑心若是不除,那小主往后的日子便难过了。”

如懿烦心道:“我何尝不知道这个?只是这件事皇上已经在查,但愿很快能水落石出。”

夜来的雨花阁格外幽深寂静。雨花阁本是前明遗留的建筑,一共三层。除了第一层供奉佛像经书外,上面两层均可住人。只是规制陈旧简朴,与东西六宫不可同日而语。玫贵人新移居此地,连侍奉的侍女也少了大半,连着三五日听着后头宝华殿梵音悠长不断,心下更觉凄凉。

可是此身孤苦,一世的荣华与美梦,都随着那个苦命的孩子去了。她也生生被困在了这里,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个解脱?

玫贵人伏倒在佛像前,听着窗外风声呜咽如泣如诉,亦不觉落下清泪。只觉此生茫茫,再无可渡之处了。

太后进来之时她尚浑然不觉。倒是福姑姑先唤了一声:“玫贵人,太后往宝华殿参拜,经过雨花阁,还请贵人奉上茶水以侍太后。”

夜来参拜,太后身边只带了福珈,几个随侍的宫人都留在雨花阁外。太后穿着一身简素而不失清贵的宝蓝缎平金绣整枝芭蕉福鹿纹长袍,头上用着一色的寿字如意金饰,不过寥寥数枚,却清简大气。

玫贵人一时未反应过来,忙起身拜见,屏退了众人方郑重其事地三叩首,热泪盈眶道:“不意太后深夜移驾雨花阁,臣妾未能远迎,实在是失礼了。”

太后缓缓地拨着手中的翡翠佛珠,那一汪绿色水莹莹的,在烛光底下如一湖澄净凝翠的碧波,一看便知是上好的贡品。

太后缓声道:“你要还是在永和宫,要来看你也不方便。如今雨花阁住得还惯么?”

玫贵人一时语塞,终究还是摇了摇头。太后温和笑道:“也是。住惯了东西六宫的繁华,哪里受得了雨花阁的孤苦?只是皇帝的意思也对,你总是那样伤心,住在雨花阁听听佛音梵经,也是好的。”

玫贵人闻言,不觉清泪滂然,如止不住的寒雨凄切:“太后,宫中所有人都在传,传臣妾所生的不是死胎,而是个孽障妖胎。臣妾……臣妾怎么会生出那样的孩子?”

太后长叹一声:“你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封进棺椁焚化了,是死胎也好孽障也罢,连哀家都无法确证,何况是你。你若多想多思,便是为难了你自己了。”

玫贵人不甘地泣道:“可是,那是臣妾的孩子啊!臣妾十月怀胎含辛茹苦生下的孩子,怎么会是孽障呢?”

太后注视着她,双目沉静如能照透人心:“是不是孽障很要紧么?连皇上都不愿意再多提起,更不愿宫中有任何相关的流言四起,你又何必苦苦执著?毕竟,那已经是死了的孩子了。而你,若再执意如此,虽还活着,却也离死不远了。”

玫贵人浑身剧烈一震,仿佛不可置信一般,瘫软在地:“太后……”

太后慢慢地捻着佛珠,缓缓道:“哀家听闻,慧贵妃已经向皇帝进言,准许你自缢去陪着你的孩子,以免后宫再生下这样不吉的婴孩。皇帝一时心软,未曾答应,若是哪天枕头风吹得更厉害些,他听进去了也未可知。到时候,也不必你寻死上吊,皇帝就成全你了。”

玫贵人吓得花容失色,连连摇头,膝行至太后跟前,匍匐着道:“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臣妾不是存心要自缢寻死的,只不过臣妾生产之后皇上一直不来看臣妾,臣妾才只好出此下策,引皇上过来。连那些宫女都是臣妾安排好的,臣妾不想死,臣妾不想死!”

太后闭着眼睛,淡淡道:“哀家当然知道你不想死。当日把你从南府捞出来的时候,就发现你是个有心性的,又出身乌拉那拉府邸,一放进后宫准保能让皇后等人费尽心神。皇后专心于后宫纷争,哀家的话在后宫才会有人听、才有用。你要是这么轻易就死了,可就白费了哀家的一片苦心了。”

玫贵人俯首帖耳,再三叩首:“臣妾一入后宫,慧贵妃便极力排挤,视臣妾为娴妃一党,如今还要殉了臣妾。臣妾愚钝,还请太后怜惜,指点迷津。”

太后淡淡一笑:“指点迷津的只有满天神佛,能自渡迷津的就只有自己了。哀家知道你心痛孩子的死,但孩子死了,只要你活着,总还会有机会。你且放心,哀家会告诉钦天监,流年不利,宫中断不能再有白事。但如何走出雨花阁,如何不负哀家所托,就看你自己的了。”

玫贵人俯身拜倒,悲痛的神情中多了一分郑重:“臣妾谨受太后教诲。”

太后扶过福姑姑的手,漫步踱出,她的语气缓而沉:“有件事,哀家一直想不明白,你的胎一直都说不错,孩子也壮健。怎么生出来的会是那个样子,真是可怜了。”

玫贵人伏倒在地,平滑如镜的澄砖地冷而硬地硌在额上,那股冷意直逼进脑仁里去。她抬起头,殿中只余下太后长年所焚的檀香余味,气息幽沉,弥漫一室。

如懿被宣召至养心殿,是在午膳时分。她才用完午膳,由阿箬伺候着浣手洁净,皇帝身边的李玉便急匆匆赶来了:“娴妃娘娘,皇上有旨,请您立即前往养心殿暖阁一趟,闲人勿带。”

如懿听得最后一句,心下便微微一沉,生了几分不豫之情,脸上却还笑着:“皇上这样的旨意,可是出了什么事?”

李玉的神色不似往常,只道:“辇轿已在外头备下,娘娘请吧。”

如懿急急更衣,连阿箬和惢心也未带,便扶着李玉的手出去。直到到了仪门外快要上轿的一瞬,她才听得李玉用极低的声音道:“王钦在皇上面前诉说了一通,奴才也不知是什么事,只知皇后娘娘也到了。”

如懿听得“王钦”与“皇后”,心下更是阴沉难言,只得道:“那就快些去吧,别让皇上等着。”

如懿甫一进殿,便觉得殿中气氛不似往日。皇帝神色沉郁,眼底隐隐含了一分怒气。皇后亦是半坐在榻前的紫檀椅上,并不敢与皇帝同坐在榻上。而王钦垂头丧气地跪在地上,一声也不敢言语。

如懿忙福了福道:“皇上万福金安,皇后娘娘万安。”

皇帝草草抬了抬下巴,示意她起身。如懿忙垂手站在一边,皇帝也不叫“坐下”,只向王钦道:“你把方才跟朕说的,再与皇后和娴妃说一遍。”

王钦忙磕了个头道:“奴才奉皇上之命彻查六宫流言之事,发现宫中的确传言纷纷,论及玫贵人所生的婴孩一体双生,是个妖孽。种种关于婴孩的细节,如同亲见,再加上奴才们嘴贱,添油加醋,便成了说那婴孩如妖物一般。”

皇帝不耐烦道:“说这些做什么!只说你查到的那些!”

王钦吓得一怔,忙道:“奴才查问下来,发现此种流言散布,东六宫远甚于西六宫。”

皇后显然是松了一口气,神色舒缓了不少,拨着珐琅掐丝手炉上的银镏子道:“阿弥陀佛,臣妾居住在长春宫,幸好西六宫流言不多,臣妾也算分明了。”

王钦拿袖子擦了擦汗道:“是。据奴才所知,流言所在,主要盘集在永和宫、延禧宫、景阳宫和钟粹宫一带。”

皇后看王钦说得满头大汗,忙温言道:“东六宫中只有这四宫有嫔妃居住,永和宫又是事发所在,难免流言纷扰。你且说,这些话是哪里传出来的?”

王钦脸色发白,那汗水滴答下来,被殿中的苏合香一熏,气味实在难闻。如懿屏息敛气,只听他说下去。

皇后沉声道:“皇上面前,你还有什么不敢说的么?”

王钦磕了个头,拿眼睛瞟着如懿,道:“宫人们都说,最早有流言传出的,便是延禧宫。”

如懿仿佛被一桶冰水直浇而下,冷得天灵盖阵阵发寒,忙跪下道:“皇上明鉴,当夜永和宫所见所闻,臣妾未曾有一字半句传出。延禧宫中更无人得知,如何能在宫中散布流言!”

王钦急急忙忙道:“奴才不敢妄言,所以特意带了一些散布流言的宫人回来,请皇上细察。”

皇帝冷冷道:“既然查了,那就传吧。”

王钦击掌两下,只听外头窸窸窣窣有人进来,地上的锦毯极厚,几乎是踏步无声,唯有衣袍与地毯相触的摩擦声刮着耳膜一阵阵逼近。大约是四五个宫人,跪在了离皇帝一丈之地,叩头问安,缭乱了一阵。

王钦在宫人们面前便恢复了素日的趾高气扬,冷着脸道:“我问你们什么话,你们据实以答就是了。在皇上面前,都老老实实的,不许有一句妄言胡说。”

众人怯怯答了“是”,王钦又道:“你们几个,在宫里嚼舌根是最厉害的,得了空就在那儿胡说八道,飞短流长。眼下我就问你们,最早的时候,你们是在哪儿听来关于玫贵人的那些不干不净的话的?”

那几个宫人怯怯互视了几眼,又见如懿也在侧,便越发生了胆怯之情,其中一个怯生生道:“时日长久,奴才、奴才们都忘记了。”

如懿见几个宫人看一眼她,便不敢多言,一颗心越发往下沉了沉。她跪在地上,见满地铺着寸许厚的百花戏春图的猩红滚金线织锦云毯,密密匝匝地绣着牡丹含芳、蔷薇凝露、莲花清馨、秋菊迎霜、腊梅傲雪,百鹊千蝶嬉戏其间。那样热闹鲜活的图案,原是一整个春日的欢好,此时看来,却似密密匝匝逼得人透不过气来一般。

“忘记了?”王钦冷笑一声,“方才都还记得,如今便全忘记了。我就知道,不长记性的奴才,除了用刑,再没别的办法。”

皇帝口气亦是森冷:“到了朕跟前还要推诿?王钦,用刑!先夹断了几根手指,便知道要说实话了。”

皇帝话音刚落,其中两个胆小的便没命价地磕着头道:“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奴才都说了,都说了,奴才最早是经过延禧宫的时候听说的。”

皇后追问道:“最早?最早是什么时候?”

那宫人脸色煞白:“就是玫贵人生产的那一夜。”

皇后神色微变,似是自言自语:“也就是说,皇上刚交代完臣妾和娴妃离开,宫中就流言四起了?”

另几个宫人也忙跟着道:“不错不错。皇上,奴才再不敢胡说八道了,就是在延禧宫一带最早传出来的。”

苏合香的气味原是清宁宜人,此刻嗅在鼻中,只觉得热辣辣的,几乎要熏落了眼泪。如懿深深叩首,凛然道:“皇上明鉴,臣妾的确不曾泄露一字一句。”

皇后有些为难之色:“皇上,以娴妃的为人,想来是不会对外人随意乱说的。只是……”她看着如懿,温婉的眉目间多了几分揣测之色:“娴妃,你是不是那夜受了惊吓,又疲倦过度,一时对谁说过,自己也不记得了?”

鎏金错银福寿无疆的大鼎中,若有若无的苏合香薄烟,丝丝缕缕交错密织,无边无际地扩散开来,仿佛织了一张无形的网,遮天兜地地笼罩下来,让人无处可逃。

如懿只觉内心沉闷凝滞不已,仰面直视着皇帝道:“皇上若肯信臣妾一句,臣妾敢以性命担保,不曾向任何人说过只言片语。”

王钦啧啧道:“这便奇了,人人都说是娴妃的延禧宫传出流言,偏偏娴妃娘娘说只字未漏,难道这些奴才都疯魔了,连哪宫哪苑都分不清楚,信口胡说?或者真如皇后娘娘所言,娴妃娘娘无知无觉中自己说了出去,或是梦话,或是气话,也未可知!”

如懿心中恼怒,盯着王钦道:“你口口声声咬住本宫不放,到底本宫有何居心,一定要害了玫贵人还要损她声誉?更不惜连累皇上与皇室的名声?”

王钦忙摇头道:“娴妃娘娘千万别恼怒,奴才也不过一说罢了。只是娴妃娘娘一直未有生育,出于嫉妒迁怒于玫贵人,一时口快说了出去,恐怕也是有的。”

皇帝默不做声,只是重重一掌击在紫檀几案上,皇后急得捧过皇帝的手仔细察看道:“皇上再生气,也要注意龙体,万勿伤了身子。”

皇帝道:“朕的面前,也不好好说话,只一个个咬住了不放,成什么样子!”

皇后忙起身跪下道:“皇上息怒,哪怕种种证据确凿,人人都指证娴妃,臣妾也不相信是娴妃有意所为。”

皇帝思忖片刻,慢慢道:“朕也相信娴妃,但流言所指,朕不能不查个彻底。”

皇后连忙道:“皇上说得是。只是娴妃侍奉皇上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请皇上先勿责罚。臣妾想,既然此事要彻查,娴妃卷入其中也不适宜,不如请皇上先让娴妃不要出入延禧宫,等到查清,再给娴妃一个清白。”

皇帝沉吟着,殿中苏合香的香烟袅袅飘散荡开,连皇帝的面孔也遮了一层薄薄的雾翳。如懿跪在地下,殿中分明是和暖如春,那空气似乎被春日里的蜂胶凝住,滞塞不堪,闷得她透不过气来。良久,皇帝的声音有如金器冷石般锐利地穿透了一缕缕薄烟,凌空破来:“那么,朕就如皇后所言。”

如懿脚下一软,几乎是失却了起身的力气,只失望而凄切地看着皇帝。皇帝并不闪避她的目光,沉声道:“朕会禁足你一段日子,以求真相。你便先放心住在延禧宫中吧。”他不容如懿再说,唤过殿外的李玉:“李玉,扶娴妃出去。”

如懿只觉得脚下绵软无力,一颗心往下坠了又坠,回望去,皇帝的眼中含了一点锐利的坚定之意,她只得安下心来,缓步出去。待到人少处,她就着李玉的手,仿佛是不动声色,只目视着前方,极偶然的,一个眼波划过李玉的面颊,含了深深的决绝和冷厉。李玉会意地点点头,重又垂下双眸,保持着一如往常的温驯和恭顺。

第二十九章 豫嫔第十七章 绕颈第二十九章 幽梦003 隐忍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五章 女哀第五章 两心第七章 风波定(下)018 打赏慧贵妃044 纯嫔来访023 玫答应第十二章 惊孕第二十七章 无处话凄凉(上)第五章 红颜哀(下)第十五章 悼玉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三章 迷离045 传召041 人证028 玫答应得宠第十七章 同林鸟037 凌辱第二十章 离隙第二十四章 巫蛊(下)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十八章 玫凋(下)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八章 萧墙恨(上)第二十五章 断腕033 掌嘴(二)048 大血藤第二十四章 图穷第二十章 薨怿026 清领份例第七章 西风凉第一章 延祸第十章 夭亡第二十章 异变第六章 惊蛰第十四章 木兰情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第二十章 异变第十七章 同林鸟第十章 夭亡第十章 夭亡第二十章 离隙第二十七章 无处话凄凉(上)030 御花园赏雪第三章 玉痕(上)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六章 旋波第十五章 红艳凝香041 人证第十六章 琮碎048 大血藤第七章 伏变第二十八章 新秀第十一章 朱色烈(上)第八章 凤位第十七章 远嫁第二十二章 佛音惊缠心第四章 红颜哀(上)第七章 春樱(下)第十八章 离析029 拜见皇后第十八章 分飞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二十章 窃心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十一章 朱色烈(上)第九章 无路第二十二章 欢爱第二十五章 女哀第十五章 流言022 如懿祈福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四章 木兰036 一念之间,盛衰荣辱 (未完待续)第十二章 永琮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二十九章 进退第十八章 玫凋(下)第三章 茶心022 如懿祈福013 夜微凉第六章 春樱(上)013 夜微凉第三十章 昆艳042 足伤014 慎赞徽音第二十章 异变003 隐忍第五章 笑语闲第二十七章 烈火021 六宫同沐恩泽第八章 前事035 锋芒初露
第二十九章 豫嫔第十七章 绕颈第二十九章 幽梦003 隐忍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五章 女哀第五章 两心第七章 风波定(下)018 打赏慧贵妃044 纯嫔来访023 玫答应第十二章 惊孕第二十七章 无处话凄凉(上)第五章 红颜哀(下)第十五章 悼玉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三章 迷离045 传召041 人证028 玫答应得宠第十七章 同林鸟037 凌辱第二十章 离隙第二十四章 巫蛊(下)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十八章 玫凋(下)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八章 萧墙恨(上)第二十五章 断腕033 掌嘴(二)048 大血藤第二十四章 图穷第二十章 薨怿026 清领份例第七章 西风凉第一章 延祸第十章 夭亡第二十章 异变第六章 惊蛰第十四章 木兰情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第二十章 异变第十七章 同林鸟第十章 夭亡第十章 夭亡第二十章 离隙第二十七章 无处话凄凉(上)030 御花园赏雪第三章 玉痕(上)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六章 旋波第十五章 红艳凝香041 人证第十六章 琮碎048 大血藤第七章 伏变第二十八章 新秀第十一章 朱色烈(上)第八章 凤位第十七章 远嫁第二十二章 佛音惊缠心第四章 红颜哀(上)第七章 春樱(下)第十八章 离析029 拜见皇后第十八章 分飞第四章 玉痕(下)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二十章 窃心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十一章 朱色烈(上)第九章 无路第二十二章 欢爱第二十五章 女哀第十五章 流言022 如懿祈福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四章 木兰036 一念之间,盛衰荣辱 (未完待续)第十二章 永琮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七章 风波定(下)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二十九章 进退第十八章 玫凋(下)第三章 茶心022 如懿祈福013 夜微凉第六章 春樱(上)013 夜微凉第三十章 昆艳042 足伤014 慎赞徽音第二十章 异变003 隐忍第五章 笑语闲第二十七章 烈火021 六宫同沐恩泽第八章 前事035 锋芒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