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前事

许太医来时,已然是无力回天了。他和赵太医忙碌得满头大汗淋漓,伸手去掐怡贵人的人中,拿艾叶拼命去熏,又灌入大量的汤药,到最后,只得摊手道:“娴妃娘娘,胎儿已经死在腹中,微臣也没有办法了。”

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和海兰依偎在一起,眼睁睁看着怡贵人身下的血越来越多,身体越来越虚弱,连昏迷中辗转的呻吟声也再发不出来。

她茫然地看着,痛楚和惊恸已经将心底最初的惊恐和畏惧湮然吞没。她只能发出无助的喃喃:“怎么会?怎么会?”

虽然她和怡贵人的交情不深,可是这些日子,她几乎每天都陪着怡贵人,看着她的腹部一点点隆起,看着她初为人母的喜悦,连她也情不自禁地期盼,有朝一日,她会亲眼看着这个孩子出世。虽然,她从未有过自己的孩子,可是她可以亲眼看着一个生命的诞生,那种喜悦与企盼,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可是连她自己都不能想到,已然这般小心,怎么还会这样,这样骤然目睹孩子的消逝。听着太医冰冷的话语,那个孩子,已胎死腹中。

太医小心翼翼地过来:“娴妃娘娘,已经没有办法了。微臣要用药打下怡贵人腹中的死胎,免得死胎在母体中留得太久,影响怡贵人的身体。”

她不知道用了多久的力气才逼出这一句话来:“为什么会死?孩子为什么会死?”

太医们吓得面面相觑:“这个……微臣也不知道,只能等胎儿拿出来才能计较。”

良久,如懿才能挪动自己已然僵硬的身体,她吃力地和海兰互相搀扶着起身,转到门边的时候,她抬头看到了脸色苍白如纸的皇帝。

真的是苍白如纸,他的整张脸,白而透,是那种透着无奈与绝望的锈青色,好像他整个人都那样钝了下去,失去了往日里英挺的活气,只余了单薄的剪影,就那样薄薄地立着。皇帝站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她看得清他眼底的悲伤与惶惑。可是她什么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来,只能静静地与他双手交握,希望以彼此手心仅存的温暖来给予对方一点坚定和支撑下去的勇气。

海兰静默地退下,由着他们悲伤而安静地相对。如懿清晰地看见,他眼底的疼痛清晰凛冽地蔓延开来。皇帝的声音带了丝崩溃般的颤抖:“如懿,你告诉朕,为什么朕的又一个孩子死了?如懿,为什么朕登基后,朕的孩子一个都活不下来?是不是天命在惩罚朕?惩罚朕得到了九五至尊的荣耀,却失去了父子天伦之乐?”

他的话像针刺一样钻进她的耳膜里,即便他贵为天下至尊,却也有这样生离死别不能言说的苦楚。如懿清晰地感到命运的无常如同一柄冰凉而不见锋刃的利刀,你根本不知道它隐藏在何地,只能默默地承受它随时随地都可能的锐利刺入,眼见着自己的血汩汩而出,生生忍住。

如懿沉默地拥住他,将自己心底的无望化作拥抱时的力气,支撑着他随时会倒下的身体。她知道自己的安慰如此无力,可是她还是要说:“皇上,您已经有了三位阿哥,您还会有孩子的。您放心,一定还会有的……”

有晶莹的液体漾得眼前模糊一片,几乎要喷薄而出,她却只能死死忍住,隐忍着不肯掉下。是,若连她都落泪,岂不让他更伤心。她仰起面,感受着夜来的风吹干眼底泪水时那种稀薄的刺痛,檐下的绯色宫灯被风吹得晃转如陀螺,像是磷火一样缥缈不定,更似夺取孩子性命的鬼魂那双不瞑的眼睛,嘲笑似的望着众生。她听着东暖阁里昏迷中的怡贵人断断续续惊痛的呻吟声,心底的无助越来越浓。她只得起身,将西暖阁里数十盏莲花台上的灯烛一一点燃,灼热的光线映得殿内几如白昼,地面上澄金镜砖发出幽黑的光泽,恰如皇帝脸上阴霾不定的锈青色,整个人似乎都被笼罩在深浅不定的阴影之中。

过了半个时辰左右,皇后也匆匆赶到了。她才俯身请安,太医已经捧了一个乌木大盘神色不安地过来。

皇帝吩咐了皇后起身,便问太医:“还能有什么事让你们如此慌张?”

许太医和赵太医互视一眼,慌忙跪下磕了个头道:“皇上容微臣细禀,胎儿已经打下来了,可是……”他犹豫片刻,还是大着胆子说了下去:“可是这胎儿有异,不像是寻常胎死腹中啊!”

皇帝烦躁道:“胎死腹中本来就不寻常,难道还要你们来告诉朕么?”

许太医连忙道:“微臣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和赵太医轮番伺候怡贵人的胎像,从诊脉来看,胎儿一直没有大碍。可是打下的死胎却……”

皇帝隐隐觉得不好,太阳穴上突突地跳着,脸色愈发难看:“死胎怎么样?”

许太医道:“从母体的脐带到死去的胎儿都周身发青,更可怕的是,胎儿已经成型,能看得出是个男胎,但……孩子却显然是中毒猝死的,若是长大分娩而出,按照中毒的情况,也可能是畸胎……”

许太医不敢再说下去,赵太医只得将木盘高高托起:“打下的死胎就在这里,皇上若是不信,可亲眼一观。”

皇帝迅疾地以两指撩起上面黑色的布看了一眼,如懿正好瞥见,只见里面血肉模糊一团,中间那团血肉的确是透着不祥的黑色。

如懿心里一慌,差点没呕吐出来,她弯下腰,抵挡着胸腔里搜心搜肺的酸楚和恐惧。皇帝的身体轻轻一晃,捧在手中的茶盏哐啷砸在了地上,他几乎是狂暴地站起来,怒吼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

皇后一个支撑不住,差点晕过去,幸好莲心和素心牢牢扶住了。皇后连声道:“不可能!不可能!爱新觉罗家怎么会接二连三出这样的事……怎么会……”她忽然醒过神来,喝道:“你们说是中毒?是什么毒?”

赵太医挺起身子道:“若微臣与许太医没有猜错,是中了水银之毒。不知怡贵人以何种方式接触到了水银,不仅透过皮肤沾染,而且有服食的迹象,因为剂量太猛,所以导致胎儿被毒死腹中。而且若是水银慢性中毒,剂量不是如此之大,或许胎儿会长到分娩出母体,但有可能是畸胎或是天性痴傻。”他与许太医对视一眼,朗声道:“微臣还有一个推测,不知当说不当说。”

皇后当机立断:“有什么话你直说便是。”

赵太医道:“怡贵人从有孕便发热、大汗、心悸不安、失眠多梦,又多发溃疡,虽然很像是有孕之身常有的症状,但皇上和皇后不觉得这些症状很像一个人也得过的么?”

如懿心念一转:“你是说……玫贵人!”

赵太医道:“娴妃娘娘说得不错。恕微臣大胆推测,玫贵人的死胎或许不是意外,而是如怡贵人一般中了水银之毒,才会如此。”

皇帝大怒:“既然你们发觉怡贵人与玫贵人的症状相似,为何没一早察觉是中了水银之毒?”

两位太医磕头如捣蒜:“微臣说过,水银中毒的情状极慢,症状表现又与初孕的反应极其相似。若不是怡贵人母体不如玫贵人强健,导致未足月便胎死腹中,根本就难以察觉。”

皇后不觉失色:“那么你说的水银,宫中何来此物?”

许太医道:“以朱砂稍稍提炼,极容易便可得到。宫中佛事诸多,宝华殿中有的是朱砂,唾手可得。连太医院配药也是常用,只怕谁都能得到。”

皇帝的双手握紧,青筋直暴:“你们何以敢推断玫贵人的胎也是如此?当时为何没有太医说是水银祸害?”

许太医惶惑道:“微臣没见过玫贵人的死胎,所以不敢妄言。只是以玫贵人和怡贵人的症状来推测。怡贵人的胎儿也是侥幸,因为这种水银的毒是在胎儿幼小时才会明显,有全身连着脐带乌黑的症状。若等怀胎满八月,产出时即便是死胎也不过肚腹泛青而已,症状与其他死胎的差异便不明显了。”

皇后的声音极轻:“皇上,臣妾分明记得,玫贵人的胎是泛青的。”她沉声,如钟磬般郑重,道:“皇上,若玫贵人和怡贵人的胎真的是中毒,那就是说,死胎并非是天意惩戒,而是有人蓄意为之,谋害龙胎,动摇国祚祥瑞。臣妾以六宫之首的身份,请求皇上彻查此事,以告慰两位龙胎的在天之灵。”

皇帝的眼中闪过雪亮的恨意,冷冷道:“查!朕倒要看看,是谁有这样的胆子,敢谋害朕的孩子!”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彻查龙胎之死的事情上,没有谁记得,去看一眼尚且昏迷未醒的怡贵人。如懿独自走到暖阁门外,掀起锦帘一角,看着华衾锦堆中昏睡的女子脸色苍白若素,一双纤手在暗紫色锦衾上无声蜷曲,空空的手势,像要努力抓住什么东西。她眼中一酸,忍不住落下泪来,她再清楚不过,怡贵人想要抓住的,再也抓不住了。

因为连着两胎皇嗣出事,连太后亦被惊动,一时间层层关节查下去,雷厉风行,连怡贵人身边侍奉的宫人也一个没有放过,一一盘查。宫中大有草木皆兵之势,风声鹤唳,人人自危。连素日性子最张扬的嘉贵人也避在自己宫中,足不出户。

慎刑司的精奇嬷嬷们最是做事做老了的,慎刑司的七十二样酷刑才用了一两样,便已有人受不住刑昏死过去,有了这样的筏子,再一一问下去便好办得多了。

怡贵人的孩子死后,皇帝也甚少过来安慰探视,即便来了也稍稍坐坐就走了,一心只放在了追查之上。倒是皇后顾念着主仆之情,虽然自己的二阿哥还在病中,倒也过来看望了几次。

怡贵人醒来后一直痴痴呆呆的,茶饭不思,那一双曾经欢喜的眼睛,除了流泪,便再也不会别的了。加之太医说她体内残余未清,每日还要服食定量的红花牛膝汤催落,对于体质孱弱的怡贵人,不啻于是另一重折磨。如懿和海兰一直守着她,防她寻了短见。她却只是向隅而泣,嘶哑着喉咙道:“娴妃娘娘放心,不查出是谁害了嫔妾的孩子,嫔妾是绝不会寻短见的。”说到这句时,她几乎已经咬碎了牙齿:“嫔妾侍奉皇上这么多年才有了一个孩子,他是嫔妾唯一的期盼和希望。到底是谁?是谁这么容不下嫔妾的孩子!”

是谁要害孩子?连如懿自己也想不明白。她只能端过一碗燕窝粥,慢慢地喂着怡贵人,劝慰道:“吃一点东西,才有力气继续等下去,等你想要知道的事。”

一碗燕窝粥喂完的时候,却是皇后身边的赵一泰先来了。

他道:“请娴妃娘娘和海贵人、怡贵人稍作准备,皇后娘娘请三位即刻往长春宫去。”

如懿搁下手中的碗道:“什么事这么着急?怡贵人尚在静养,能不能……”

赵一泰道:“皇后娘娘相请,自然是要事。何况事关怡贵人,还请怡贵人再累也要走一趟。”

话既如此,如懿便命人备下了轿辇,即刻往长春宫中去。待得入殿,皇帝与皇后正坐其上,各宫嫔妃皆已到场,连在雨花阁静修的玫贵人也随坐其中。三人入殿后一一参见,便各自按着位次坐下。皇后见怡贵人病弱难支,不免格外怜惜,道:“赵一泰,拿个鹅羽软垫给怡贵人垫着,让她坐得舒服些。”

怡贵人忙颤巍巍谢过了,皇帝道:“你身上不好,安心坐着便是。”

慧贵妃扬一扬手中的丝绢,慵倦道:“外头春光三月,正当杏娇莺啼之时,皇后娘娘不去御花园遍赏春光,怎么这么急召了臣妾等入长春宫呢?”

皇后一向端庄温和的面庞上不由得浮起几分愁苦之色:“自去冬以来,宫中皇嗣遭厄,悲声连连,本宫与皇上都忧烦不堪,春光再好,也无心细赏。今日急召妹妹们前来,是因为怡贵人胎死腹中之事已有了些眉目,须得找人来问一问。这既是后宫之事,自然应该是后宫人人都听着。”

怡贵人神色一紧,忙问道:“皇后娘娘所说的眉目,是知道害臣妾孩儿的人是谁了么?”

皇后温言道:“怡贵人,少安毋躁。此事关系甚大,本宫与皇上也只是略略知道点眉目罢了。至于事情是否如此,大家都来听一听便是。”

皇帝道:“皇后既然查出了点眉目,有话便说吧。”

皇后看一眼身边的赵一泰,赵一泰击掌两下,便见许太医与赵太医一同进来。

皇后沉声道:“众人都知道怡贵人身罹不幸,龙胎死于腹中,乃是受了水银的毒害。本宫却百思不得其解,怡贵人房中并无水银朱砂,娴妃和海贵人对怡贵人的饮食起居也格外小心,照理说是不会出事的。欲查其事,必寻其源,臣妾让人翻查了怡贵人房中的器物,才发现了这些东西。”

皇后扬一扬脸,莲心捧着一个紫铜盘子,上面放着一对雕银花红烛并一些烧碎了的炭灰。皇帝取过那对红烛看了一看,疑道:“不过是寻常的红烛,怎么了?”

皇后微微摇头,伸手将其中一根拗断了,道:“请皇上细看,这蜡烛有否不同?”

皇帝对着日色一看:“虽然是红烛,但里头掺了一些红色的碎粒,可是内务府如今所用的东西越来越不当心了?居然用这样的红烛。”

皇后又道:“皇上细看这些炭灰。如今也是三月末,宫中只有延禧宫的怡贵人因为怕冷,还用着炭盆。这是她阁中所用的红箩炭烧下来炭灰,颜色灰白。可是细看下去,却有异状。”皇后用护甲轻轻拨弄其间,却见炭灰上沾了些许银色物事,还有一些朱红色的粉末,若不细辨,实在是难以察觉。

皇后抬一抬手,示意莲心端给众人都看看,众人暗暗诧异,却又实在不知道是何物。

皇后道:“这些都是怡贵人宫中所用的东西,请太医瞧一瞧,这蜡烛里头和炭灰里的,是什么好东西?”

赵太医掰开蜡烛,用手指捻了捻细闻,许太医亦翻看了炭灰里头的物事,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道:“回禀皇上皇后,这里头的东西都是朱砂。”

赵太医道:“朱砂遇高热会析出水银,水银遇见热便会化作无色无臭之气弥散开来,让人不知不觉中吸入。这炭灰里烧剩下的朱红粉末,定是有人将少许朱砂混入红箩炭中,等到烧尽,也不容易发觉。”

皇后冷笑一声:“这还不算老辣的,皇上且看那红烛,雕了银花装饰,即便烧出朱红和银色的粉末,也会让人以为是烛泪和银花融化后的样子,根本难以察觉。”

慧贵妃秀眉微蹙,啧啧道:“拼上了这样的心思去害怡贵人,哪里还有不成的。这个人还真是心思狠毒。”

皇帝道:“既然如此,那么怡贵人阁中的宫人都会有不适之状,怎么只有怡贵人身体不适?”

玫贵人握着绢子的手瑟瑟发抖,颤声道:“宫人伺候都是轮班入内的,而怡贵人身在其中,几乎每日不离,当然深受其害。”

皇后看了眼皇帝,含了几分不忍与厌憎:“这些都是小巧而已,臣妾听闻太医说起,怡贵人所怀胎儿中毒甚深,显然怡贵人有服食朱砂或水银的迹象。但那东西怎么吃得下去,一定是饮食方面哪里出了问题。”

海兰忙起身,战战兢兢道:“回皇后娘娘的话,怡贵人的饮食一概都是从御膳房送了新鲜的来,由怡贵人贴身的厨娘自己在小厨房中做的。臣妾也与娴妃娘娘每日留心,并无不新鲜的东西送来给怡贵人吃过。”

皇后摇头道:“你们自己都还年轻,哪里晓得这其中的厉害。送来的鱼虾都是欢蹦乱跳的,可是这欢蹦乱跳离下锅也不远了,谁还管它有什么毛病。赵一泰,你来说。”

赵一泰道:“本来皇后娘娘要奴才去御膳房查问,两位贵人在有孕时都喜欢吃什么,这才知道原来两位贵人都很喜欢吃鱼虾。皇后娘娘的原意是要奴才看看这些鱼虾有什么问题,谁知到了御膳房,才发现说供给怡贵人所用的鱼都死了,所以扔了出去。奴才就觉得蹊跷了,给怡贵人所用的鸡鸭鱼虾都是另外养着的,怎么鸡鸭都还好好活着,鱼虾没几日便死完了。所以奴才格外留心,找到了一小袋剩下的鱼食,想看看有什么异样。”

赵一泰转身取过一小袋鱼食捧到皇后跟前。皇后冷眼瞥着道:“这些鱼都是御膳房里养着专供有孕的嫔妃所食的,都是精挑细选过然后专门养在一个小池子,喂的吃食也格外精细。宫里这样重视皇嗣,没想到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便在这个上打主意了。”

嘉贵人好奇地望着盆中的鱼:“这些鱼食有什么不同么?”

皇后淡淡道:“有没有不同,叫太医看过了就是了。”

赵太医忙应了声“是”,与许太医头并头看了片刻,神色凛然:“回禀皇后娘娘,这些鱼食里都掺了磨细了的朱砂粉末,喂给鱼虾吃下后,初初几日是不会有异样的。因为朱砂本身只是甘,微寒,有微毒。但等鱼虾吃下养上两天后,这些毒素都化在肉里,一经烹制遇热,毒性愈强。本来少少食用也还无妨,但日积月累下来,等于在生服朱砂和水银,慢慢损害胎儿。其手段老辣之极呀。”

赵一泰又道:“奴才也在御膳房问过,怡贵人与玫贵人有孕后所食鱼虾,的确是由此种鱼食喂养,绝对不会错的。”

嘉贵人吓得忙掩住了口,惊惶地睁大了双眼,下意识地按住了腹部。纯嫔闭着眼连念了几句佛号,摇头不已。慧贵妃嫌恶地看着那些东西,连连道:“好阴毒的手段!”

玫贵人与怡贵人早已一脸悲愤,数度按捺不住,几乎立时就要发作了。

如懿满脸羞愧,忙起身道:“皇上恕罪,皇后娘娘恕罪,臣妾本以为对怡贵人的饮食已经十分仔细,却不承想还是着了如此下作的手段。还请皇上皇后降罪!”

皇后瞟了她一眼,慢条斯理道:“娴妃你的确算是小心了,但再小心,总有百密一疏的时候。至于你要受什么罪,挨什么罚,等下本宫和皇上自会处置。”

第八章 死言(上)第三十章 香见欢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005 而今识尽愁滋味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六章 君臣030 御花园赏雪第一章 情心第二十章 窃心第十三章 螽斯016 母凭子贵第十二章 惊孕第一章 延祸第二十七章 沉浮025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十九章 暗香第十三章 螽斯036 一念之间,盛衰荣辱 (未完待续)第十二章 空谷第二十二章 佛音惊缠心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009 不动声色第十二章 空谷038 红箩炭第一章 琉璃脆015 入冬第十章 慧贤第十六章 茂倩第十三章 择路第十一章 母家046 玉颜破013 夜微凉002 先帝驾崩(二)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十四章 茉心004 步步为艰023 玫答应第十章 穿耳第二十三章 得意036 一念之间,盛衰荣辱 (未完待续)016 母凭子贵042 足伤第二十七章 烈火033 掌嘴(二)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十章 故剑第九章 鸳盟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十九章 暗香029 拜见皇后第九章 死言(下)第十三章 红粉意第二十五章 女哀002 先帝驾崩(二)第十章 慧贤第十六章 琮碎第二十三章 花事艳第十三章 螽斯第十章 故剑第二十一章 云去云无踪第三十章 私情(下)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章 魂归第九章 死言(下)第五章 黄鹄歌第七章 伏变第一章 香事第四章 木兰第四章 玉痕(下)第十六章 旋波第三十章 昆艳第二章 彩云散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二十八章 新秀008 请安001 先帝驾崩(一)第十九章 初老第八章 凤位第十一章 母家第二十五章 春弭043 海兰惊夜第二十章 离隙037 凌辱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七章 伏变030 御花园赏雪第十三章 螽斯第十三章 红粉意第八章 萧墙恨(上)031 激怒慧贵妃第五章 两心第三章 流言第十一章 母家第十七章 玫凋(上)001 先帝驾崩(一)第九章 无路第二十六章 锁重门第三章 流言第十六章 旋波
第八章 死言(上)第三十章 香见欢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005 而今识尽愁滋味第十六章 茂倩第二十六章 君臣030 御花园赏雪第一章 情心第二十章 窃心第十三章 螽斯016 母凭子贵第十二章 惊孕第一章 延祸第二十七章 沉浮025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十九章 暗香第十三章 螽斯036 一念之间,盛衰荣辱 (未完待续)第十二章 空谷第二十二章 佛音惊缠心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009 不动声色第十二章 空谷038 红箩炭第一章 琉璃脆015 入冬第十章 慧贤第十六章 茂倩第十三章 择路第十一章 母家046 玉颜破013 夜微凉002 先帝驾崩(二)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十四章 茉心004 步步为艰023 玫答应第十章 穿耳第二十三章 得意036 一念之间,盛衰荣辱 (未完待续)016 母凭子贵042 足伤第二十七章 烈火033 掌嘴(二)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十章 故剑第九章 鸳盟第二十二章 妄事第十九章 暗香029 拜见皇后第九章 死言(下)第十三章 红粉意第二十五章 女哀002 先帝驾崩(二)第十章 慧贤第十六章 琮碎第二十三章 花事艳第十三章 螽斯第十章 故剑第二十一章 云去云无踪第三十章 私情(下)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章 魂归第九章 死言(下)第五章 黄鹄歌第七章 伏变第一章 香事第四章 木兰第四章 玉痕(下)第十六章 旋波第三十章 昆艳第二章 彩云散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二十八章 新秀008 请安001 先帝驾崩(一)第十九章 初老第八章 凤位第十一章 母家第二十五章 春弭043 海兰惊夜第二十章 离隙037 凌辱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七章 伏变030 御花园赏雪第十三章 螽斯第十三章 红粉意第八章 萧墙恨(上)031 激怒慧贵妃第五章 两心第三章 流言第十一章 母家第十七章 玫凋(上)001 先帝驾崩(一)第九章 无路第二十六章 锁重门第三章 流言第十六章 旋波